哈尼梯田文化不是某一文化的翻版,而是一种文化创新。因为人类因适应环境而进行的生存选择所形成的文化往往不是其他某种文化的简单翻版或者简单移植,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创新。
一、哈尼人常用工具是一种农业生产生活新型实用工具发明
(一)背箩和蓑衣
背箩是居住半山腰的哈尼人最常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之一。这种工具实际上是哈尼人适应山区生存的选择之一。在平坝、丘陵和平原等地区,地形平坦,人们可以肩挑。而在梯田山区,人们出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路往往狭窄,肩挑很不适应。
哈尼人喜爱用背箩到山上捡柴、摘野菜野果等,上山时往往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障碍,甚至有凶猛野兽出没,肩挑上下山十分不安全,容易摔倒或者受阻。用背箩则可以预防多种不安全因素,如上山路滑时,可以双手拉扶路旁的树藤等,倘若肩挑则极有可能摔倒。
哈尼人往往喜欢用背箩背肥料撒到自己的梯田,用背箩背稻谷回家。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肩挑箩筐呢?众所周知,梯田是一级一级的,高的几米,矮的也有几十厘米,田埂窄窄的,如肩挑容易摔倒,用背箩则较为安全可靠。
蓑衣是哈尼人使用背箩时的“黄金搭档”。哈尼人制作的蓑衣与平坝、丘陵等地区人们制作的蓑衣虽然一般都是用棕树皮制作而成,但是在造型与功能方面却有不同之处。
1.造型不同
上面约一尺宽,边缘平整,既可与人肩平齐,又可防止棕毛刺激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下面近二尺宽,边缘是棕树皮自然状态,参差不齐,便于雨水顺利滴下;两侧边都留有背带。蓑衣长1米左右,厚约1厘米,形如等腰梯形。而其他地区人们制作的蓑衣一般都有手袖,这样上面部分比哈尼人制作的蓑衣要宽得多。
2.功能不同
在其他地区,人们一般只是用蓑衣来遮雨,没有别的太多功能,而哈尼人制作的蓑衣则不同:
(1)劳动“防身符”
哈尼人不但用蓑衣遮雨,而且用之作为保护身体的“防身符”。因为蓑衣比较软比较厚,可以起到缓冲背箩背东西时对人体背部的摩擦伤害。
(2)休息坐垫
哈尼人在山上或梯田干活休息时,往往会把蓑衣当做坐垫或躺垫。
(3)恋爱用品
哈尼族青年男女谈恋爱时,常背着蓑衣上山进树林对歌,经常拥抱而坐在蓑衣上互诉情愫。
(4)娱乐工具
妇女在家干针线活有时也喜欢将蓑衣放在地上,坐在上面缝绣着她们的梦想。小孩也喜欢将蓑衣放在地上,或坐或躺在上面嬉戏,真是其乐无穷。
不论从蓑衣的造型,还是从蓑衣的功能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聪明智慧的哈尼人为了生存适应山区环境,选择了如此形状的蓑衣,并且充分开发了蓑衣的各种功能。这难道不是一种发明创造?
(二)长铲和宽锄
在平坝和丘陵等地区,田坝不高,人们可以站在田内用锄除草。由于梯田田坝往往较高,用锄头往往难以除掉田坝上的草,除起来也很吃力,所以哈尼人制作了长杆把弯月形状的铲。站在上一丘梯田田埂上用力从上往下铲,直到田脚,这样便可比较轻松地除去田坝上的草,并将之埋于梯田泥里用水浸泡,久之草皮腐烂又可作为最好的绿色环保肥料。在平坝、丘陵等地区,稻田往往不必长年累月地用水浸泡,而梯田不行,如果不用水浸泡,当失水开裂则无法耕作,而用水长期浸泡的田泥又往往比其他地区的泥土相对松软一些。这样哈尼人便使用相对短、薄而宽的锄头,而其他地区的农民往往使用长、厚而窄的锄头。由此可见,为了适应梯田农耕的需要,哈尼人创造了“长月铲”,使用改进过的宽锄。
(三)犁和耙
从哈尼人所使用的犁和耙也可以看出,他们所使用的犁和耙与其他地区的犁和耙在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也是经过改良而成的。
二、梯田耕作技术是一项平坝农耕技术基础上的农业技术革新
由于山区与平坝和丘陵等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土壤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稻谷耕作方式也自然而然会有所不同。譬如,平坝和丘陵地区往往可以一年耕作两季稻,而哈尼山区往往只适合耕作一季稻;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气候、保护梯田等原因,哈尼人一般不会在梯田田埂边再套种绿豆、黄豆等经济作物。又如,平坝和丘陵地区的施肥往往不能从一丘田顺水到另外一丘田,哈尼人利用梯田特点,利用梯田水顺其自然地将肥料从上一丘冲到下一丘。再如,由于梯田长年被水浸泡,杂草往往长得不像其他地区那样厉害,这样哈尼人就不必像其他地区那样花费很多精力去除草。还如,由于梯田是一级一级的,如同楼梯,往往高而窄,不适应采用其他地区那样的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收割方法。哈尼田村有人曾想引进平坝、丘陵等地区的收割设备和技术,但截至目前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哈尼人在农业耕作方面不能随便地将其他地方的耕作设备和技术移植过来,需要经过吸收、消化和创新的过程。总而言之,笔者通过多方面的耕作方式对比,觉得与其说梯田农耕技术和文化是平坝农耕技术和文化的翻版,不如说是哈尼人为了生存适应环境而创新的一种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
三、刻木分水是一种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模式创新[2]
哈尼山区往往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哈尼人因争水而发生打架斗殴,甚至杀人等恶性事件。可以说,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哈尼梯田用水矛盾和纠纷是非常少的,为什么?除了哈尼人爱护森林,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和成片地将梯田分到农户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广泛和充分的民主基础之上成立管沟小组,一起协商管沟开支费用承担问题和共同讨论管水和处罚规则等。总之,这种水资源管理机制表面简单,实际上十分完善、合理和有效。这在其他民族中和地区还很难见到。毫无疑问,这是农业用水管理方式的伟大创新。
四、梯田养鱼是一种山区农业发展中的副业创造
众所周知,在平坝和丘陵等地区,人们往往选择一个低洼的地方作鱼塘,或者索性挖掘一个池塘养鱼。而在哈尼地区,哈尼人不是挖池养鱼,而是选择冬闲时梯田养鱼。梯田养鱼的种类、数量和管理与平坝、丘陵等地区池塘养鱼有所不同,难度不同一般。关于梯田养鱼详细情况可以参见我国著名哈尼学研究专家王清华先生在2005年第4期《民族研究》上发表的《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只是觉得梯田养鱼作为梯田农耕文化的一部分,也不是平坝农耕文化的翻版或者简单移植。
五、蘑菇房建筑是一种山区农村建筑式样革新
到过哈尼山乡的人都难以忘记哈尼人居住的冬暖夏凉的蘑菇房。哈尼人过去选择蘑菇房是因地制宜建造住房的结果。过去,在山区没有烧砖瓦的,山上树和竹子多,梯田稻谷秆子和山上茅草也多。哈尼人就地取材,根据山区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在山腰用泥土筑墙,用茅草和稻草盖房。房屋结构也与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主住房一般上下两层,底层为人居住,楼屋作悬挂玉米和存放谷子用。侧住房一般也是两层,底层供牲畜住,上层放稻草、木柴、农具等用。可见,哈尼人的蘑菇房是哈尼人为了适应山区生存而选择和创造的一种建筑物。随着人口的增多,山上树木的减少,蘑菇房火灾烦恼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哈尼人开始采用砖瓦等材料来建造房屋,但其结构依然仿照旧式蘑菇房。这不仅是一种对适应山区生存的民族传统的继承,也是哈尼人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变化的生存环境所做的改变和选择。总之,蘑菇房是哈尼人适应山区生存的发明创造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哈尼人的常用生产生活工具,还是从房屋建造;无论是从梯田耕作技术和梯田养鱼,还是从刻木分水管理,都可以看出梯田农耕文化与其说是平坝农耕文化的翻版或者一种简单的移植,还不如说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一种创新。笔者认为人类因适应环境进行的生存选择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往往不是其他某一种文化的翻版或者简单移植,而是在进行一种新的文化创新。
【注释】
[1]参见曾豪杰《哈尼梯田文化创新的实证分析》,《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0期,第59、63页。
[2]参见曾豪杰《哈尼族和谐水文化调查与思考》,《思茅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