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五 感觉器官大体解剖
第一节 视器
【实验目的】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
2.熟悉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和形态。
3.了解眼附属器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要点】
1.眼球壁的层次结构。
2.睫状体、晶状体的形态。
3.眼底结构。
4.活体结膜、瞳孔和虹膜的形态。
【实验器材】
1.眼球标本或模型。
2.新鲜猪或牛的眼球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标本。
3.眼附属器的标本或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演示
(一)活体指导观察
上眼睑,下眼睑,睑缘,睫毛,内眦,外眦,睑结膜,球结膜,泪点,角膜,巩膜,虹膜,眼前房,瞳孔,等等。
(二)标本或模型指导观察
1.眼球的构造
(1)取眼球冠状切面的前半部分,由后向前观察,可见玻璃体充满眼球内。移出玻璃体,露出晶状体。晶状体周围的眼球壁呈球形增厚的黑色突出部为睫状体。用镊子轻轻提起晶状体,可见连于晶状体与睫状突之间的细状纤维,即睫状小带。移出晶状体,观察其前方的虹膜和瞳孔。观察眼房及分部。
(2)取眼球后半部分,透过玻璃体,可见乳白色的视网膜(活体上呈棕红色),它是眼球壁的最内层。视网膜后部偏鼻侧处可见视乳头,正好与视神经连接处相对,从视乳头向四周有呈分支状走行于视网膜中的视网膜小动、静脉。移除玻璃体和视网膜,可见一层黑褐色的脉络膜。剥除脉络膜,最外层较厚的乳白色即巩膜。
(3)取眼球的矢状切面标本,先观察眼前房、眼后房、晶状体和玻璃体,再由前向后观察眼球各层结构。
2.眼附属器
在眼附属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观察眼球外肌各肌的位置和肌束的方向。
二、观察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眼的离体标本或模型,在活体上指出眼的结构和组成及其功能。
三、回顾与思考
1.分析产生近视眼的可能原因,怎样预防近视眼?
2.分析产生青光眼的可能原因,怎样防治青光眼?
3.分析产生白内障的可能原因,怎样防治白内障?
第二节 前庭蜗器
【实验目的】
1.熟悉外耳道的形态结构。
2.掌握鼓膜的位置和形态,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连通关系,听小骨的连接。
3.掌握骨迷路及膜迷路的位置、分部和结构。
【实验要点】
1.耳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2.外耳道的走行和鼓膜的形态。
3.鼓室与咽鼓管、乳突小房的连通关系。
4.内耳的构成。
【实验器材】
1.耳的解剖标本及模型。
2.听小骨标本。
3.内耳模型。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演示
(一)外耳
利用耳的解剖标本或模型,结合活体,观察耳郭形态、外耳道的分部和弯曲,以及鼓膜的形态、松弛部、紧张部和光锥。
(二)中耳
利用耳的解剖标本或模型,观察鼓室的位置与形态。在鼓室内侧壁辨认前庭窗和蜗窗,观察各听小骨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找到乳突窦、乳突小房和咽鼓管,观察它们与鼓室的连通关系。
(三)内耳
利用内耳模型,指导观察。
1.骨迷路
辨认骨半规管、骨壶腹,观察3个互成直角的半规管位置、前庭的形态及前庭窗与蜗窗,观察耳蜗的形态、蜗螺旋管和骨螺旋板。
2.膜迷路
观察膜半规管,在膜壶腹壁上辨认壶腹嵴。在前庭内观察椭圆囊和球囊,注意它们的连通关系。在耳蜗内辨认蜗管、基底膜和螺旋器,观察前庭阶和鼓阶的位置以及它们的连通关系。
二、观察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耳的离体标本或模型,在活体上指出耳的结构和组成及其功能。
三、回顾与思考
1.利用耳和内耳的模型,依次观察声波传导的途径。
2.根据小儿中耳的结构特点,分析小儿易患中耳炎的可能原因及防治原则。
3.分析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中枢性耳聋的产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