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膜壳绦虫

短膜壳绦虫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医学有关的蠕虫主要有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各种低等动物。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人误食被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成虫寿命约1年。粪便中查不到虫卵的疑似患者,可进行试验性驱虫确诊。我国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表明,蛔虫是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的寄生虫。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粪便须经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普查普治,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第十五章 医学蠕虫

学 习 目 标

1.描述各种常见蠕虫的成虫、虫卵和感染阶段的形态。

2.简述蛔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3.简述钩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贫血的机制。

4.简述蛲虫的生活史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5.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各寄生于人体何部位?有哪些致病作用?

6.猪带绦虫的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有哪些?为什么说猪带绦虫感染比牛带绦虫感染的危害性大。

7.日本吸血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生活史的哪一阶段?可造成哪些后果?

8.日本吸血虫的流行因素有哪些?

蠕虫(helminth)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因靠身体肌肉伸缩作蠕形运动而得名。蠕虫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可营自生生活和寄生生活。能寄生人体的蠕虫称医学蠕虫。与医学有关的蠕虫主要有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各种低等动物。

第一节 线 虫

线虫(nematode)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常见寄生于人体的线虫约10余种。成虫呈圆柱状,体表光滑,雌雄异体,雌虫较大,雄虫较小。有较完整的消化系统,是简单的直管,生殖系统发达,呈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虫卵一般为卵圆形,黄色、棕黄色或无色,无卵盖。线虫基本发育过程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一般蜕皮4次后发育为成虫。根据有无中间宿主,线虫生活史分为两型:①不需中间宿主,肠道线虫多属此型,如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等;②需中间宿主,组织内寄生线虫多属此型,如丝虫、旋毛虫、美丽筒线虫等。

一、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是人体肠道中最大的线虫。虫体呈长圆柱形,头端较钝,尾端较尖,形似蚯蚓。活时呈淡红色,死后呈灰白色。体表有细横纹和两条明显的侧线。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3个唇瓣,呈“品”字形排列。雌虫长20~35 cm,尾端钝圆。雄虫长15~31 cm,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一对。

2.虫卵 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受精卵大小为(45~75)μm×(30~50)μm,呈宽椭圆形,卵壳厚而透明,卵壳外常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因被胆汁染色,故虫卵呈棕黄色。卵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与卵壳两端之间常有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大小为(88~94)μm×(39~44)μm,呈长椭圆形,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薄,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两种虫卵的蛋白质膜均可脱落而称为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此时虫卵表面光滑,卵壳厚而透明,是与其他线虫,尤其是钩虫卵相鉴别的主要特征(图15-1)。

图15-1 蛔虫卵

(二)生活史

蛔虫在生活史上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虫产卵,每日排卵可多达24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受精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约经2周,卵内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幼虫蜕皮一次,此时的虫卵称感染期卵。人误食被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感染期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静脉入肝,再经右心到肺,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肺泡中蜕皮两次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随宿主的吞咽动作,经食管、胃重新到达小肠,在小肠内经第4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图15-2)。自感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产卵约需2个月。成虫寿命约1年。

图15-2 蛔虫生活史

(三)致病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致病,成虫是主要致病阶段,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掠夺营养和变态反应。

1.幼虫致病 幼虫侵入小肠黏膜,经肝、肺的移行发育,均可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时幼虫释放的蜕皮液、蜕下的皮等变应原物质可引起局部及全身变态反应。尤其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可造成肺局部出血、炎性渗出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肺蛔虫症,临床上可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多数病例在发病后1~2周内自愈。

2.成虫致病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引起。

(1)消化道症状 成虫寄生于小肠直接掠夺宿主的营养,加之唇齿的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损伤肠黏膜,导致肠黏膜的炎性反应,并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患者可出现脐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重度感染的儿童常可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发育障碍。

(2)过敏与神经系统症状 虫体的分泌物、代谢物常使患者出现荨麻疹及夜间磨牙、惊厥等症状。

(3)并发症 成虫有钻孔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宿主体温升高、食入刺激性食物或不适当的驱虫治疗,可刺激虫体钻入开口于肠壁上的各种管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阑尾炎、胰腺炎等,其中以胆道蛔虫症为最常见。虫数多时,可引起肠梗阻。另外,还可引起肠套叠、肠穿孔等。

(四)实验诊断

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由于蛔虫的产卵量大,常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即能取得较高阳性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更高。粪便中查不到虫卵的疑似患者,可进行试验性驱虫确诊。

(五)流行

蛔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普遍。我国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表明,蛔虫是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的寄生虫。蛔虫感染如此广泛的原因,除生活史比较简单外,主要是:①蛔虫的产卵量大;②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在荫蔽、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数月至1年,食用醋、酱油、腌菜和泡菜均不能杀死虫卵;③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或随地解便,造成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广泛污染;④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如儿童玩泥巴、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瓜果、蔬菜,饮生水等,增加了人体感染机会。

(六)防治

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粪便须经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普查普治,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常用驱虫药有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噻嘧啶伊维菌素等。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以血液为食,造成人体慢性失血,引起钩虫病,俗称懒黄病。

(一)形态

1.成虫 圆柱状,体长约lcm,活时肉红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口囊,在口囊腹侧,十二指肠钩虫有钩齿2对,美洲钩虫有半月形板齿1对。钩虫咽管后端膨大,管壁肌肉发达,肌细胞交替收缩,有利于吸取血液。十二指肠钩虫头尾均向背面弯曲,呈“C”形,美洲钩虫头向背面弯曲,尾向腹面弯曲,呈“S”形。钩虫雌虫大于雄虫,雌虫末端钝直,雄虫末端膨大,形成膜质交合伞。两种钩虫成虫鉴别要点见表15-1。

表15-1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要点

2.虫卵 大小为(56~76)μm×(35~40)μm,椭圆形,无色透明,壳薄。新鲜粪便卵内细胞多为4~8个,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明显空隙。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黏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黏膜为食。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25~30℃)、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疏松土壤中,约经24 h可孵出第一期杆状蚴,此幼虫以土壤中的细菌、有机物为食,在48 h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发育,经5~6 d,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

丝状蚴主要生存于土壤的表层内,十分活跃,常呈聚集性分布。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可聚集数千条幼虫。丝状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活动能力明显增强,依靠机械性穿刺和酶的作用,经毛囊、汗腺孔或皮肤破损处及较薄的指、趾间皮肤侵入人体。

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或滞留约24 h,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在肺内,幼虫穿出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再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一部分幼虫可随宿主痰液被咳出,大部分幼虫随宿主的吞咽动作而下行至小肠,在小肠内迅速发育,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图15-3)。自丝状蚴侵入人体到成虫产卵,一般需5~7周。成虫日产卵量,十二指肠钩虫为10 000~30 000个,美洲钩虫为5 000~10 000个。成虫寿命一般为3~5年。

图15-3 钩虫生活史

钩虫主要为丝状蚴经皮肤感染,也可经口感染,常因生食生菜所致,若被吞入的丝状蚴进入消化道后未被杀死,可直接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婴儿感染的主要途径则是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此外,丝状蚴偶可经胎盘侵入胎儿,或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

另外某些肉食动物以及牛、羊、猪、兔等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或半生食这种肉类,也会受到感染。

(三)致病

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同,幼虫和成虫都可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十二指肠钩虫对人的危害比美洲钩虫大。

1.幼虫致病作用

(1)钩蚴性皮炎 丝状蚴侵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继而见红色点状丘疹,1~2 d内呈现红肿、水泡,抓破后可流出黄色液体,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结痂、脱皮而愈,历时约一周。此过程俗称“粪毒”。其多见于与土壤接触较多的足趾、足背、手背、指(趾)间的皮肤。

(2)呼吸道症状 钩虫幼虫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引起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咯血、持续干咳和哮喘。

2.成虫致病作用

(1)消化道症状 成虫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黏膜上,造成肠黏膜损伤。患者常有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症状,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或与体内缺铁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2)贫血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吸血,引起宿主长期慢性失血而出现缺铁性贫血。患者皮肤蜡黄、黏膜苍白、头晕、乏力、劳动力减弱或丧失,严重者可有心慌、气促、面部及下肢浮肿等症状。

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有:①成虫吸入的血液很快从消化道排出,造成血液丢失;②吸血时,头腺分泌抗凝素,使咬附部位不易凝血而不断渗血,其渗血量与虫体的吸血量相当;③经常更换吸血部位,造成广泛出血点。

婴儿感染亦不少见,症状多为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多伴有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胀、精神萎靡等。体征为皮肤、黏膜苍白、心尖区有杂音,肝脾肿大。婴儿钩虫病突出特征是贫血严重,并发症多见,病死率高。儿童患钩虫病易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妇女感染可引起停经、流产等。今年来,钩虫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病例增多,常被误诊为消化道溃疡、胃癌等,应引起注意。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常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后者的检出率比前者约高5.6倍。

2.钩蚴培养法 检出率与饱和盐水浮聚法相似,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 d才能孵出幼虫。

(五)流行

1.分布 钩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属于钩虫病的高发区,除西北的少数地区外,各省均有流行,一般南方高于北方,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大部分地区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

2.流行因素 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有密切关系。患者和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虫卵通过施肥、随地大便等方式污染土壤,当人们与含有钩蚴的土壤接触而感染,如赤足在施过新鲜粪便的蔬菜、红薯、玉米、棉花、甘蔗等地中耕作易受到感染。

(六)防治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不随地大便,不用新鲜粪便施肥。加强个人防护,改良耕作方法,尽量减少手、足直接与泥土接触,可用25%白矾水、左旋咪唑等涂肤剂涂擦皮肤,以防感染。常用驱虫药物有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噻嘧啶等,除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外对虫卵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驱虫同时应注意及时补充铁剂、维生素等。治疗钩蚴性皮炎的首选药物为噻苯咪唑。

三、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俗称蛲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回盲部,引起蛲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线头状,乳白色。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体两侧角皮形成侧翼,角皮具横纹。口孔周围有三片小唇瓣。咽管末端膨大呈球状,称咽管球。雌虫长为8~13 mm,体中部膨大,尾端直而尖细。雄虫长2~5 mm,尾端向腹面卷曲,具有尾翼和1根交合刺,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2.虫卵 大小为(50~60)μm×(20~30)μm,呈不对称椭圆形,一侧较扁平,另侧稍凸,无色透明,壳厚,卵内含蝌蚪期胚胎。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回盲部,多见于盲肠、结肠和回肠末端,以肠内容物、组织液或血液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而雌虫随肠内容物移行至直肠,在肠内低氧环境下,虫卵一般不被排出或仅少量被排出。当宿主入睡后,雌虫移行至肛门外,在肛周产卵。雌虫产卵后多干枯死亡,少数可经肛门返回肠腔,偶可进入阴道、输卵管、子宫、尿道等,引起异位寄生。

虫卵黏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约经6 h,卵内幼虫发育并蜕皮1次,即成为感染期虫卵。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皮肤发痒,患儿抓痒时,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造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服、被褥、玩具上,污染手指经吞食或随空气吸入等方式进入机体。虫卵被人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沿小肠下行至回盲部发育为成虫(图15-4)。自吞入感染期虫卵至发育为成虫产卵约需2~6周。雌虫寿命一般为2~4周。

图15-4 蛲虫的生活史

(三)致病

雌虫在肛周爬行、产卵,刺激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皮肤搔痒及继发性炎症。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惊、夜间磨牙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虫体附着于肠壁,可致肠黏膜轻度损伤,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若有异位寄生,可引起阑尾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尿道炎、膀胱炎等。

(四)实验诊断

根据雌虫产卵特点,常采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在清晨排便前于肛周取材,查虫卵。若发现患儿睡后用手抓挠肛门时,可在肛周检获成虫进行诊断。

(五)流行

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都有流行,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尤其在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

蛲虫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或人群的间接接触感染。蛲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室内可存活3周左右,故常造成广泛互相传播或反复自身感染。

(六)防治原则

做好宣传教育,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及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定期烫洗被褥,或用0.05%碘液清洗玩具及其他用具1 h,即可杀死虫卵。

对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应定期普查普治。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甲苯咪唑、噻嘧啶等。用蛲虫膏、2%白降汞软膏涂于肛周,有止痒和杀虫作用。

四、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简称鞭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前细后粗,形似马鞭。雌虫长35~50 mm,尾端钝圆,雄虫长30~45 mm,尾端向腹面呈环状卷曲,有交合刺1根。

2.虫卵 呈纺锤形,黄褐色,大小为(50~54)μm×(22~23)μm,两端各具一透明的塞盖,内含1个未分裂的卵细胞。

(二)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亦可寄生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虫体前端钻入肠黏膜,以血液和组织液为营养。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5周发育为感染期卵。人因食入被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水而感染。在小肠内,幼虫孵出,钻入肠黏膜摄取营养,经1~3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为3~5年。

(三)致病

鞭虫的致病性一般不强,轻度感染大多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腹痛、消瘦、贫血、直肠脱垂等。

(四)实验诊断

常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查找虫卵。

(五)流行

鞭虫的分布及流行因素与蛔虫相同,常与蛔虫感染并存,但感染率一般低于蛔虫,在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六)防治原则

同蛔虫。驱虫采用阿苯哒唑、甲苯达唑效果较好。

五、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最早是由我国学者陈心陶(1933)在广东家鼠及褐鼠体内发现的,为动物寄生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偶尔也可寄生于人体。

(一)形态

成虫线状,透明光滑,有横纹。头端钝圆,中央有口。雄虫11~26 mm,交合伞对称;雌虫17~45 mm,尾端斜锥形,子宫为双管形,白色,与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纹,内有单细胞虫卵。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鼠肺动脉,产出的虫卵首先进入肺毛细血管,发育成熟后,孵出第一期幼虫,然后第一期幼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吸道上行至咽,随宿主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最后随宿主粪便排出。排出宿主体外的第一期幼虫被吞入或主动侵入中间宿主(螺类、蛞蝓)体内,在其组织内先后经第二及第三期幼虫发育阶段。第三期幼虫是其感染阶段,鼠类因吞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褐云玛瑙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福寿螺、蛞蝓等中间宿主或黑框蟾蜍、虎皮蛙、金线蛙、蜗牛等转续宿主以及被幼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图15-5)。

图15-5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幼虫侵入后主要停留在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髓质、脑桥、小脑和软脑膜等部位。若幼虫进入肺部,也可在肺血管内完成发育。人因食入生的或半生的中间宿主螺类、蛞蝓或转续宿主蛙类、鱼、虾、蟹以及被幼虫污染的食物、水而感染。

(三)致病

寄生于人体的虫体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特征为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除大脑或脑膜外,病变还可波及小脑、脑干或脊髓。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肉芽肿性炎症反应。症状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躯体疼痛、低中度发热等,严重可有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虫体寄生于眼部,可导致视觉损伤。

(四)实验诊断

诊断本病的依据:吞食或接触本虫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经历;典型的症状体征如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或从脑脊液中查出幼虫或发育期的成虫等为确证依据。

(五)流行

管圆线虫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我国主要在台湾、广东、浙江、福建、海南、湖南、黑龙江等地,除少数地区发生过爆发流行外,其他多呈散在性分布。

(六)防治原则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生菜、生水,另外进行灭鼠。治疗可用阿苯哒唑,及时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第二节 吸 虫

吸虫(trematode)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class trematoda)。寄生于人体的吸虫称为复殖吸虫,有30多种,在我国,较为常见的吸虫有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布氏姜片吸虫等。

一、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俗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华支睾吸虫病,亦称肝吸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较窄,后端钝圆,形似葵花籽仁状,半透明,大小为(10~25)mm×(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5处。消化道包括口、咽、食管及肠。睾丸2个,分支状,故得名(图15-6)。

2.虫卵 大小为29μm×17μm,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者。前端较窄,后端钝圆,形似芝麻状,黄褐色,卵壳厚,有卵盖,卵盖周缘隆起呈肩峰状,后端有一小疣状突起,内含一成熟毛蚴(图15-6)。

图15-6 华支睾吸虫成虫和虫卵

(二)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猫、犬、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混于粪便排出,入水。在水中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等淡水螺吞食,卵中毛蚴在螺的消化道孵出,经胞蚴、雷蚴,尾蚴阶段,成熟尾蚴自螺体逸出,遇淡水鱼、虾等第二中间宿主,即可侵入其皮下、肌肉等处发育为囊蚴。终宿主(人、猫、犬)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囊蚴在小肠内脱囊为童虫,从胆总管进入肝内胆小管,也可穿过肠壁经腹腔再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图15-7)。成虫寿命长达20~30年。

图15-7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三)致病

由于虫体吸附、运动对胆管的刺激及其代谢产物诱发的变态反应,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症,使胆管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肝细胞萎缩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继发肝硬化。另外虫体多时阻塞胆管,可导致阻塞性黄疸,死亡虫体的碎片、脱落的胆管上皮可构成结石的核心,引起胆结石症。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满、食欲不佳、肝肿大、肝区隐痛、黄疸,甚至肝硬化、腹水等。近年的研究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诱发原发性肝癌或胆管上皮癌。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 常用自然沉淀法、氢氧化钠消化法及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必要时可以做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

2.免疫诊断 常用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ELISA等,其中以ELISA应用最多。

(五)流行

1.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在我国,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外,其余26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感染率较高的省(区)有广东、广西、安徽、海南等。

2.流行因素 华支睾吸虫病为人畜共患病。传染源除了人还有大量保虫宿主。人及动物粪便可通过雨水冲刷及施肥方式进入鱼塘,或以粪便养鱼等,使虫卵入水。本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分布广泛,遍及坑塘、沟渠及鱼塘,在我国主要有纹沼螺、中华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等。本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淡水鱼达68种,此外淡水虾亦可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关键在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居民喜食“鱼生”或“鱼生粥”,朝鲜族居民有用鱼生佐酒的习惯。在无食鱼生习惯地区,居民常由于鱼的烹饪方法不当、时间不够或生熟炊、食具不分等,囊蚴未被杀死而感染。

(六)防治原则

改变饮食习惯,自觉不吃生或不熟的鱼、虾,同时,生熟炊、食具等分开,以防感染。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未经无害化的人畜粪便入水;不在鱼塘上建厕所;禁止用粪便喂鱼;不用生鱼喂猫、犬;定期灭螺。

积极查治病人病畜,治疗病人可用吡喹酮、阿苯哒唑等。

二、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姜片虫病。在我国,早在1 600年前就有关于本虫的记载。临床上确诊的第一个病例是在我国广州。

(一)形态

1.成虫 长椭圆形,虫体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虫体长20~75 mm,宽8~20 mm,为人体最大的吸虫。

2.虫卵 大小为(130~140)μm×(80~85)μm,椭圆形,是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淡黄色,卵壳薄,卵盖不明显。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图15-8)。

图15-8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和虫卵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入水,在适宜温度下,约经3~7周,孵出毛蚴,毛蚴遇到中间宿主扁卷螺,侵入其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及尾蚴各发育阶段。成熟尾蚴自螺体逸出,附着在菱角、荸荠和茭白等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人及猪因食入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在小肠内,囊内幼虫脱囊而出,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图15-9)。成虫寿命一般为1~2年。

图15-9 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

(三)致病

虫体吸附肠黏膜可致局部机械性损伤,数量多时可覆盖肠壁,妨碍消化与吸收,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慢性腹泻、消瘦,严重者出现贫血、浮肿等症状,在儿童可出现不等程度的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虫数多时还可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

(四)诊断

粪便检查虫卵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可用直接涂片法、浮集法、沉淀法等。

(五)流行

姜片虫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流行,多分布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沼地区,以长江流域及南方某些地区为重。

本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扁卷螺广泛分布于池塘、沼泽、沟渠及水田。绝大多数水生植物都可成为姜片虫囊蚴的附着媒介,尤其是水红菱、荸荠、茭白、水浮莲等。一些可作为猪的青饲料的水生植物成为感染猪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流行区的居民常因生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六)防治原则

开展卫生宣教,对水生植物应洗刷干净或用沸水烫过再食用。加强粪便管理,不以未处理过的人粪和猪粪施肥,不用青饲料喂猪。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及时治疗病人、病猪及带虫者。首选药物是吡喹酮。

三、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是人体并殖吸虫的重要虫种之一,由于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肺脏引起肺部病变,又称肺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肥厚,背面隆起,腹部扁平。活时呈红褐色,死后呈砖灰色。长7.5~12 mm,宽4~6 mm,厚3.5~5 mm,似半颗红豆。睾丸两个,呈分支状,左右并列,卵巢与子宫也左右并列于腹吸盘之后的两侧。雌雄生殖器官左右并列为本虫的显著特征,故名并殖吸虫。

2.虫卵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金黄色,大小为(80~l18)μm×(48~60)μm,卵壳厚薄不一,卵盖大而明显。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于肺,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入水后,在适宜温度下,约经3周发育,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和增殖,形成大量尾蚴。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蝲蛄体内发育为囊蚴。人或肉食类动物(猫、犬等)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石蟹或蝲蛄而感染。囊蚴在小肠内脱囊,发育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器官之间或侵入邻近组织,经1~3周窜扰后,穿过膈肌经胸腔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图15-10)。从囊蚴进入体内至成虫产卵,约需2~3个月。成虫寿命一般为5~6年。

有些童虫亦可寄生在皮下、肝、脑、脊髓、心包及眼眶等处,造成异位寄生。

图15-10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三)致病

肺吸虫致病主要是由于童虫和成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寄生或窜扰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病理免疫反应所致。基本病变过程可分三期。

1.脓肿期 虫体移行时引起周围组织破坏、出血,病变处出现炎性渗出,继之病灶周围可出现薄膜状脓肿壁。

2.囊肿期 脓肿壁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变厚,并出现纤维性包膜,从而形成囊肿。

3.纤维疤痕期 虫体转移或死亡,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被咳出或吸收,由肉芽组织充填,进一步纤维化后形成疤痕组织。

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多痰、痰中带血等,肺吸虫成虫除寄生于肺,可移行至脑引起癫痫、偏瘫外,还可停留在肠、肝、脾、胸膜腔、皮下等处引起异位寄生。

(四)诊断

1.病原诊断 ①痰液及粪便检查虫卵。②活体组织检查童虫或成虫。

2.免疫诊断 常用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AST-ELISA)等。

(五)流行

卫氏并殖吸虫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有本虫分布。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除人可作终宿主外,还有多种动物如犬、猫、虎、豹、狮、狼、狐等可作为保虫宿主,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食用腌、醉溪蟹、石蟹及蝲蛄或溪蟹、石蟹和蝲蛄酱等可导致感染。

(六)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宣教,不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和蝲蛄,不饮生水。常用治疗药物为吡喹酮。

四、日本裂体吸虫

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又称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人体肠系膜静脉,以血液为食物,引起血吸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雌雄异体,长圆柱状。雄虫较粗短,腹吸盘后的虫体向两侧延展,并向腹侧卷曲,形成抱雌沟。7个睾丸,位于腹吸盘后方,呈串珠状排列。雌虫细长,卵巢1个,呈长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图15-11)。

2.虫卵 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74~106)μm×(55~80)μm。卵壳薄,无卵盖,卵壳一侧有小棘,内含一毛蚴,毛蚴与卵壳之间常可见到头腺分泌的油滴状物。

3.毛蚴 梨形,前端略尖,灰白色,大小为99μm×35μm。周身披有纤毛。

4.尾蚴 尾蚴为叉尾型,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为尾干和尾叉。

图15-11 日本血吸虫成虫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虫卵随血流至肝和结肠壁并沉积。部分虫卵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下水后,在适宜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遇到中间宿主钉螺,进入其体内,经母胞蚴、子胞蚴的发育和增殖产生大量尾蚴,成熟尾蚴自螺体内逸出,悬浮在水面下,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尾蚴便借机械作用,钻入宿主皮肤,脱去尾部成为童虫。童虫入血,随血流至右心、肺、左心,最后在肠系膜静脉定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虫合抱,交配、产卵。从尾蚴侵入人体内至成虫产卵,约经24 d。通常在人体感染30 d后,可在粪便中检获虫卵。成虫在人体内的平均寿命为4.5年(图15-12)。

图15-12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三)致病

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均可对宿主产生损害。以虫卵最为显著。

1.尾蚴及童虫致病 尾蚴侵入宿主皮肤时引起尾蚴性皮炎,皮肤会出现丘疹、瘙痒。童虫至肺部时,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出现咳嗽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成虫致病 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3.虫卵 虫卵是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沉积于肝、结肠后,成熟卵内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吸引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聚集在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随着卵内毛蚴的死亡和组织修复,肉芽肿进一步纤维化,形成疤痕组织。

根据病理及主要临床表现,日本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急性血吸虫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等症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可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有腹痛、慢性腹泻、黏液血便、肝脾肿大、消瘦、乏力及劳动力减退等。晚期血吸虫病人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巨脾、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儿童时期反复感染可影响生长发育,引起侏儒症。

(四)实验诊断

1.病原诊断 可通过直接涂片法、自然沉淀法、尼龙袋集卵法等检查虫卵。必要时可采用毛蚴孵化法或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2.免疫诊断 主要通过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查抗体。

(五)流行

1.分布 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如中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上海、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2.流行

(1)传染源 血吸虫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保虫宿主广泛,如牛、羊、猪、马、驴、骡、犬、猫及家兔等,其中以水牛、黄牛最重要。在流行病学上,病人和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等是传播本病的三个重要环节。

(3)易感者 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

(六)防治

查治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首选药物为吡喹酮,氯硝柳胺、呋喃丙胺也有一定疗效。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消灭钉螺,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疫水接触。若必须接触废水时,则应涂抹磷苯二甲酸丁二酯油膏或防蚴宁等,亦可使用塑料、橡胶或乳胶衣裤及长筒胶靴等。

第三节 绦 虫

绦虫(tapeworm)也称带虫,属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class cestoda)。成虫无体腔、雌雄同体,乳白色,带状,有许多节片组成。寄生于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多属于假叶目和圆叶目。我国人体重要绦虫有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

一、链状带绦虫

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也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绦虫,成虫寄生在人小肠内,引起猪带绦虫病,幼虫寄生于人或猪的肌肉等组织内,引起猪囊尾蚴病。

(一)形态

1.成虫 乳白色,扁平似带状,长2~4 m,有许多节片组成。头节近球形,有4个吸盘,顶端具顶突,其上有内外两圈小钩。颈细,不分节。链体的节片数700~1 000个,幼节短而宽;成节近正方形,内含成熟的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孕节长大于宽,除子宫外,其他器官均退化,子宫由主干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每一孕节中约含4万个虫卵(图15-13)。

图15-13 猪带绦虫头节和孕节

2.虫卵 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3l~43μm,卵壳薄而透明,极易脱落,具胚膜,胚膜较厚,棕黄色,其上有放射状条纹,内含一个六钩蚴(图15-14)。

图15-14 猪带绦虫虫卵

3.猪囊尾蚴 又称猪囊虫,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卵圆形,如黄豆大小,囊内充满透明囊液,头节凹入囊内有一小米粒大小,呈白点状,其构造与成虫头节相同。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靠体表吸收肠腔中的营养物质。脱落的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被猪吞食后,在小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六钩蚴逸出并钻入肠壁,随血液、淋巴到达猪的身体各处,约经60~70 d发育为囊尾蚴。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豆猪肉”。人食入含活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经胆汁刺激,头节翻出,附着于小肠黏膜,经2 ~3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长达25年(图15-15)。

图15-15 猪带绦虫生活史

当人食入虫卵后,六钩蚴可在小肠内孵出,并到达人体的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等处发育为囊尾蚴,使人也成为中间宿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

人体感染囊尾蚴的方式有3种:①异体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而感染;②自体外感染,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感染;③自体内感染,体内有成虫寄生,因肠逆蠕动,孕节或虫卵返流至胃而感染,这种感染往往十分严重。

(三)致病

寄生于人体的成虫和囊尾蚴均可致病。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猪带绦虫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粪便中发现节片是常见的求医原因。少数患者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亢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囊尾蚴病(囊虫病),对人体的危害远较成虫强。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类型:①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在皮下寄生可形成结节,以人体躯干及头部较多;在肌肉寄生,可出现肌肉酸痛、胀痛、肌肉痉挛等症状;②脑囊尾蚴病,症状极为复杂,可全无症状,亦可引起猝死。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症状;③眼囊尾蚴病,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重者可导致失明。

(四)实验诊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询问患者有无吃“米猪肉”及排节片史。如检获孕节,计数子宫分支数可鉴定虫种。检查虫卵可用涂片法、浮聚法、沉淀法。

2.囊尾蚴病的诊断 皮肤和肌肉囊尾蚴病,可手术摘取活检。脑和深部组织囊尾蚴病可做X线检查、CT扫描、B超等。眼囊尾蚴病可做眼底镜检查。免疫诊断对深部组织囊尾蚴病有重要价值,常用方法有IHA、ELISA。

(五)流行

1.分布 猪带绦虫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以东北、华北、中原和西南的某些地区较为多见。

2.流行因素 由于人的不良排便习惯和猪的饲养管理不善以及人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另外切生肉和熟食的刀具、菜板不分,从而污染熟食,也可造成感染。

(六)防治

加强卫生宣传,改变饮食习惯,切生肉和熟食的菜刀、菜板要分开。改进养猪方式,提倡圈养,加强猪肉检疫。及时治疗患者,减少传染源,避免感染囊尾蚴病。驱虫治疗常用槟榔、南瓜子合剂,也可用氯硝柳胺(灭绦灵)、吡喹酮等。囊尾蚴病可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治疗,对皮下、肌肉、眼囊尾蚴病,可用手术摘除虫体。

二、肥胖带吻绦虫

肥胖带吻绦虫(Taenia saginata)又称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牛带绦虫病

(一)形态

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形态相近,其主要区别见表15-2。

表15-2 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形态主要区别

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分。

(二)生活史

牛带绦虫生活史与猪带绦虫相似。人为本虫唯一终宿主。孕节常单节脱落,亦可自行逸出肛门或随粪便排出体外。牛为中间宿主,人因食入生的或未熟的含牛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牛囊尾蚴不能寄生于人体,是与猪带绦虫的重要区别。

(三)致病

牛带绦虫的致病性与猪带绦虫的成虫相同。人体寄生的成虫多为1~2条,最多可达31条,但患者的症状多不明显,或似猪带绦虫病,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节片可自行逸出肛门,可有肛门瘙痒,偶可引起肠梗阻或阑尾炎。

(四)实验诊断

同猪带绦虫病,可根据子宫分支数和头节形态鉴定虫种。孕节自行逸出肛门时常自断端散出虫卵,故肛门拭子法查卵阳性率较高。

(五)流行

1.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均有报道,尤其在牧区及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如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可见地方性流行。患者多为青壮年人。

2.流行因素 造成本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牛的放牧和食用牛肉的方法不当。

(六)防治

与猪带绦虫病的防治基本相同。

三、短膜壳绦虫

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又称微小膜壳绦虫,寄生于鼠及人的小肠,引起微小膜壳绦虫病。

(一)形态

成虫长5~80 mm,头节的顶突能伸缩,上有小钩,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虫卵近圆形,大小为(48~60)μm×(36~48)μm,无色透明,卵壳薄,胚膜两端隆起,发出4~8根极丝,内含一个六钩蚴。

(二)生活史

该虫生活史可经中间宿主,也可直接发育。

成虫寄生于人或鼠类的小肠内,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中间宿主如蚤类、甲虫等吞食虫卵后,虫卵在这些昆虫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人或鼠类因误食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而感染。

孕节或虫卵被人或鼠吞食后,在该宿主肠绒毛内发育为似囊尾蚴,似囊尾蚴经2~3 d,自肠绒毛逸出,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若虫卵在宿主肠道中停留较长时间,卵内六钩蚴亦可直接孵出,引起自体内重复感染。

(三)致病

一般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及头晕、头痛、烦躁、失眠等。

实验诊断

粪检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采用自然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可提高检出率。

(四)流行

微小膜壳绦虫呈世界性分布,一般以温带和热带较多,通常以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较高。

(五)防治

注意环境和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消灭鼠类及中间宿主,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污染。治疗可用阿苯哒唑或吡喹酮。

小 结

医学蠕虫主要包括线虫钢、吸虫纲、绦虫钢。

线虫呈圆柱状或线状,两侧对称,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大类。线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机械损害和毒性作用。常见的医学线虫有似蚓蛔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钩口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吸虫成虫背腹扁平,叶状。大小差别悬殊,有口吸盘、腹吸盘。口吸盘在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近体中部。除血吸虫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吸虫发育过程中需要有水环境,有1~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包括多种动物。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常见的医学吸虫有: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士并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

绦虫成虫白色或乳白色,背腹扁平,带状。大小差别悬殊。虫体有许多节片组成,分头节、颈部和链体。头节为附着器官,上面有吸盘,或兼有小钩。颈部为生发器官。链体分为幼节、成节、孕节,是绦虫的生殖单位。绦虫发育各阶段均营寄生生活,需要终宿主及中间宿主。常见的医学绦虫有链状带绦虫、肥胖带吻绦虫、短膜壳绦虫等。

(鲁晓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