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热解毒汤证

清热解毒汤证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将此类传染病称之为疠气、戾气、瘟疫致病。确宜用于流感等疫病流行时预防用药参考。现代医学亦证实确有一定效果,对空气中布散的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原体有预防作用。又以贯众、苍术、白矾用于饮水消毒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据临床观察,一些急性传染病在感染初期多为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因其病在三阳,治宜辛散驱邪。作者立散毒散符合临床现象,其方名“散毒”即含其义,确宜感受疫邪初起时辨证参考。

疫证类

【原文】

夫疫证者,乃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也。常年固有,维大荒大兵之后,秽气充塞,人感其气,以致[1]并病,或沿户皆病,有如徭役[2],一家难免,故谓之疫。因疫为病,故变为疫而不复为役矣。其气之中人,多从口鼻而入,蕴久而发,绝似伤寒,第[3]所感系秽气,当以解秽为主。而伤寒治法所难一例施[4]也。然病变亦致不一,设病情同乎伤寒,则又当以伤寒法随病而施治,盖六淫原无不同耳。若疫证大发之年,当先防之,免其传染,古有避疫汤真良方也。

避疫汤:苍术三钱、川芎二钱、葛根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生姜三片、葱头连须三个,水二碗煎,空心[5]服。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

避疫丹:苍术、乳香、松香、檀香、雄黄、细辛,共为末,和大蒜捣为锭[6]烧之。

又以贯众二支、苍术一两、白矾五钱,放水缸内,逐日冷饮,自不染疫。

【注释】

[1]家:即全家。

[2]徭役:古时统治者强迫被统治者的无偿劳动。

[3]第:因果连词,此处表“因为”的意思。

[4]难一例施:难,困难,不可能;一例施,即一概而论。全句指不可能一概而论地施行一种治法。

[5]空心:地方语,民间习惯称空腹为空心。全句指空腹服。

[6]锭:量词,同“枚”“丸”相通。民间习惯称“一锭”,相当于大拇指大小,做成宝塔形。

【提要】

概说疫疠致病及其预防方法。

【述评】

自明·吴又可著《温疫论》,系统总结疫病证治理论后,历代医家多遵崇吴氏理论。本条所述观点亦相同,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甲、乙类传染病和某些慢性传染病。古人将此类传染病称之为疠气、戾气、瘟疫致病。原文作者将其归为疫证类,明确地与伤寒区别开来,此与吴又可著《温疫论》观点相同。

作者在疫证防治上,强调“疫证大发之年,当先防之”,用避疫汤。组方用苍术辛温燥湿;川芎辛温行气活血;葛根辛散表邪;甘草泻火解毒;姜葱温散风寒。全方既能祛散在表之风寒,又能祛除在里之湿邪,还可活血行气,畅通血脉,且所用药物性味平和,适用范围较宽。确宜用于流感等疫病流行时预防用药参考。

作者又用避疫丹预防,根据中医芳香避秽理论组方,熏烟用于空气消毒。现代医学亦证实确有一定效果,对空气中布散的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原体有预防作用。在近代名中医李斯炽等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温疫流行时拟方“避瘟丹”用于预防,其组方如下:苍术一两、白芷一两、甘松一两、安息香一两、石菖蒲一两、雄黄一两、硫黄一两、鹅不食草一两、细辛五钱、樟脑五钱、冰片五钱、麝香五钱,以面粉为赋形剂,做成熏香,熏烟用于环境中空气的消毒,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带运用,效果很好。李斯炽避瘟丹与作者避疫丹组方大同小异,可互参。录此,以资对比印证。

又以贯众、苍术、白矾用于饮水消毒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贯众水浸液有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现在多用于预防麻疹、乙脑、流感、菌痢等传染病;白矾含水硫酸铝钾,溶于水中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球菌和杆菌有抑制作用,且能沉淀杂物。实践证明,此法用于某些传染病如菌痢、肠炎等流行时的饮水消毒,切实可行,效果可靠。

验方二则

【原文】

凡时气风热,两腮肿痛,用丝瓜络烧存性为末,加冰片少许,凉水调敷。

【述评】

据症状为流行性腮腺炎,又名大头瘟疫,故属感受时气风热。民间治疗腮腺炎的单验方较多,其中多有运用冰片外敷者。本条用丝瓜络配冰片外敷,可参考使用。

【原文】

喉下诸般肿痛,用蜗牛、牛蒡子、荞麦面碾匀调敷。但大便燥结便难,用鸡蛋清一个、芒硝二钱、麻仁二钱、蜂糖一杯和匀,冷服自润。

【述评】

本条称喉下诸般肿痛,当为咽喉炎、扁桃体炎。其表现多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发红,扁桃体肿大。干咳少痰,常有大便燥结,腑气不通之病理同时存在。肺主气司呼吸,肺的经脉循经咽喉,为呼吸之门户。如感受风热,或肺经有热循经上炎,病则为肿痛,音哑,咽部充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肠燥便秘,热不得泄,亦致循经上犯至咽喉发为肿痛。治疗以牛蒡子疏风清热,利咽消肿;蜗牛清热凉血解毒;荞麦面(民间用苦荞面)味苦性寒,清热降胃火,外敷颈前部清解热毒以消肿痛;再用芒硝、麻仁、蜂糖内服以润肠通便,使热邪下行随大便而解。本方麻仁应单煎取汁兑全药混匀服。据临床实践体验,上有咽喉充血肿痛者,无论有无大便秘结,均可予以轻下,以畅通腑气,泻下热邪。如此可获事半功倍效果。

散毒散证

【原文】

疫证初起,头痛身痛,身热而恶寒,此邪在太阳经也,以冲和桂枝汤主之,或散毒散亦治。

冲和桂枝汤方见前伤寒类。

散毒散:羌活三钱、柴胡三钱、独活二钱、车前子二钱、升麻二钱、葛根二钱、白芷二钱、党参二钱、桔梗一钱五分、茯苓二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生姜葱白为引。

【提要】

疫证初起的证治。

【述评 】

疫疠为患,在临床上相当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其起病急,发展快。初起即有表证,随着感邪不同很快传变三阳经,或弥漫中上焦,或由卫达气。在临证中不易严格划分表里。作者在本条只言单具表证者用冲和桂枝汤,同时又说散毒散亦治,可见散毒散所治之证即是疫证初起之时的三阳同病。此证《温疫论》说“疫邪初起,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皆热,日晡益甚,不可用辛热汗之,又未可下,宜用达原饮以透募原之邪为当。若见少阳、阳明、太阳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为引,以提其邪出阳分也”。作者遵循了这一理论组方散毒散。即取羌活入太阳;葛根入阳明;柴胡入少阳;以升麻、白芷、桔梗提升阳明之气,促邪转出阳分;独活、车前燥湿利湿;姜葱为引,以使疫邪从表而散;党参、茯苓益气健脾。观全方为辛温发散,三阳分消之剂,共散风寒湿毒为治。可见本方所治为疫证初起之时,热毒亦不甚重。据临床观察,一些急性传染病在感染初期多为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如2003年春季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初起时极似感冒,一系列表证悉具。2至3日内发展为三阳经同时受病。因其病在三阳,治宜辛散驱邪。作者立散毒散符合临床现象,其方名“散毒”即含其义,确宜感受疫邪初起时辨证参考。

又,本方为“散”剂,考虑本证为疫疠致病,恐其散剂作用缓慢,或可改用汤剂更为恰当,以供参考。

驱邪饮证

【原文】

头痛身痛,日夜发热,朝夕尤甚,烦热燥渴,此邪在伏脊之间,肠胃之后,热越于经,非从膜原[1]以驱邪外出不能解也,以驱邪饮治之。

驱邪饮:槟榔二钱、葛根二钱、厚朴一钱、知母一钱、黄芩一钱、党参一钱、甘草一钱、草果一个。

【注释】

[1]膜原:又称“募原”,生理解剖名词,泛指膈间及肠胃之外的脂膜部分。《素问·举痛论》有“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唐·王冰注“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盲之原”。又《灵枢·百病始生》篇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清·张志聪说:“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明·吴又可谓:“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1]

【提要】

感受疫邪,由表及里,侵犯膜原的证治。

【述评】

承前文疫证初起之后,进一步向里侵犯到膜原部位,此时表证已罢,疫热独盛,故有日夜发热,烦热燥渴。此时疫邪既不在经,亦不在腑,而在膜原。

《温疫论》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谓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者也……其始阳气郁伏,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继而阳气郁发,中外皆热,发即昏昏不爽,壮热自汗。此邪伏于募原”(《方剂学》49页)。本条记述即是阳气(热毒)由郁伏演变为郁发,故有是症。清·柳宝诒认为“从口鼻吸收者,必系暑湿秽浊之邪。其发也,心有痞闷、呕恶、嘈搅等募原达胃之见证。治当用芳香开泄,如藿香正气之类”。此时疫邪滞留于中焦膈里膜外,首先影响于胃肠,据驱邪饮组方看,本条省略了胃肠道症状。审视临床,感受疫热湿毒之人,多有腹胀、纳差、苔腻、便下黏滞等湿浊为患之临床表现。其治疗当用芳香化浊,清热除湿之法。今取达原饮之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以厚朴、草果、槟榔芳香化湿燥湿;知母、黄芩清热解毒;加葛根有清热生津解肌作用,可促使在膜原之疫邪转出肌表。因是以驱邪为主,故再配党参益气以固正。共奏驱除湿热秽浊之邪,故名驱邪饮。

柴胡解邪汤证

【原文】

前证头痛,两太阳穴痛,口苦而呕,胁痛耳聋,此热在少阳经也,以柴胡解邪汤治之。

柴胡解邪汤:柴胡三钱、法半夏二钱、党参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二钱、槟榔一钱、薄荷一钱、草果一个、生姜三片。

【提要】

疫邪留居少阳半表半里的证治。

【述评】

本条承上文省略了邪郁募原的病机及影响于胃腑的症状,只言少阳证症状,是作者在此重点突出“热在少阳经”。还应考虑到,本证并不是单纯的少阳证。故用小柴胡汤加槟榔、草果、薄荷,既解少阳证,又能芳香化浊,透达膜原之邪,使其能从少阳而解。可谓是疫证邪犯少阳经证治的拓展。

葛根托邪汤证

【原文】

前症头痛,眉骨痛,目痛鼻干,此热在阳明经也。以葛根托邪汤治之。

葛根托邪汤:葛根三钱、白芷三钱、升麻二钱、银花二钱、花粉二钱、桔梗一钱、槟榔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一钱五分。

【提要】

疫邪入里,侵犯阳明经的证治。

【述评】

承前文,省略邪郁募原的病机,强调邪犯阳明经及其症状。眉骨痛是阳明经证特点,治以透达阳明疫邪为主,故用白芷、葛根、升麻、桔梗入阳明透达疫邪;用银花清热解毒;花粉生津养阴,以防疫热伤阴。因疫邪系为湿热秽浊,恐其入侵募原,故仍用槟榔、厚朴,且剂量只用一钱,可谓是用于防微杜渐,并非本方主药。

本条与上条互看,前者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加芳香化浊透达膜原之槟榔、草果,后者为阳明轻证,二者均未用大剂清热之品。因疫证多为湿毒秽浊之邪,常规汗法是为本证禁忌,只宜芳香化浊以透邪。

三消饮证

【原文】

疫证头痛,身痛,身大热,舌苔黄色,口渴,乃邪已入胃也,以三消饮治之。

三消饮:葛根四钱、柴胡三钱、大黄三钱、麻黄二钱、连翘二钱、甘草二钱、滑石一钱、桔梗一钱、厚朴一钱、黄芩一钱、枳实一钱、石膏一钱、草果一个、栀子一个。

【提要】

感受疫邪,由表传里,三阳并病的证治。

【述评】

疫证表邪未解,由表传里,充斥中上二焦,太阳、少阳、阳明并病。且强调“邪已入胃”,其身大热、舌苔黄、口渴是本证邪已入胃的特点。《温热经纬》认为“有形之垢热,结于胃腑者用承气,此一定不易之法。乃以欲表不表,则当以导之出表为要”。本方证遵循了这一治则,于三阳并治剂中,加用了小承气汤导下腑实,验证了《温热经纬》的说法。

《温疫论》亦著录有三消饮,与本方方名相同,但用药有别。《温疫论》三消饮主治瘟疫分传表里,膜原尚有余邪,主症为先有憎寒而后发热,继之但热不寒,头身疼痛,脉数,舌苔由白转黄。亦为达原饮证候,其胃腑实尚未形成。可见本证较《温疫论》之三消饮证为重。两方比较,本方证是疫热充斥肺胃,尤以胃热为甚。故用石膏、栀子大清胃热,而不用知母、芍药滋阴清热;因尚无燥屎内结,属无形之热邪为患,故以枳实易槟榔,意在疏导宣泄,不在推荡攻下;枳实与大黄、厚朴为小承气汤,即成甘缓之剂,既能顾护胃气,又能疏导胃中热邪;加草果意在透邪转出膜原;麻黄本为辛温发汗解表,但用于本方配连翘则变辛温发汗为辛凉透表,亦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风湿在表之意。如此组方名为三消,可谓理法精当,其与《温疫论》之三消饮主治病机相同,但辨治思路又有区别。

小承气汤证

【原文】

疫邪既归胃腑,手足濈濈汗出,屎却未结,而所便者为老黄色,以小承气汤下之。

小承气汤:大黄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

【提要】

疫证,阳明胃家实,手足濈濈汗出的证治。

【述评】

承上文,强调“疫邪既归胃腑”,即以胃腑受邪为重点,以“手足濈濈汗出”为辨证要点。其内在病机是热邪尚未致燥,大便为软便渐至老黄色。宜用小承气汤下之。《伤寒论》第214条说,“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第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伤寒论讲义》110、205页)。此两条均言有“谵语”而用小承气汤,而本证不言“谵语”,只言“手足濈濈汗出”而用小承气汤。考临床小承气汤之适应证,确实并非“谵语”为其必备症状。再者仲景对伤寒手足出汗亦有论述,其《伤寒论》213条说:“阳明病……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而本证作者认为“手足濈濈汗出,屎却未结”。二者相较,同是对手足濈然汗出的论述,但前者认为“大便已硬”用大承气,后者认为“屎却未结”用小承气。由此看来,本条有如下特点:①扩充了小承气汤的适应证,只要是手足濈然汗出而大便未结者,亦可用小承气汤;②对手足濈然汗出这一症状,作者认为亦有“屎却未结”的病机,故只用小承气汤。由此提示出,对手足濈然汗出的辨证,亦有大便结与未结的两种可能性。

大承气汤证(一)

【原文】

疫邪归于胃腑,大便虽不结硬,却似干燥,以大承气汤下之。

大承气汤:大黄四钱、芒硝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

【提要】

疫证阳明腑实,辨大便燥结程度的证治。

【述评】

本条与前文并列,辨大、小承气汤证的鉴别。前文讲大便未结,且有手足濈濈汗出用小承气汤;本条讲“大便虽不硬结,却似干燥”,用大承气汤。其鉴别点就在于辨大便干燥的轻重程度,可见作者辨证之仔细。临床现象也表明,大便干燥往往是大便燥结的前奏,也印证了本条见解。此与《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伤寒论讲义》119页)病机证治相同。故本条所述症亦当有脉迟、汗出、短气、腹满而喘等症状。

临床中,因大承气汤为攻下峻剂,多有因攻下之指征(痞满燥实)并不悉具,医者多畏惧用大承气,以致延误早投攻下热结的时机。本方证提示出,大承气汤之适应证,其“大便硬”并非必备,只要有大便干燥现象,即可应用。

加味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

疫邪传胃,致胃不和而作呕,胃中热气如焚,此疫热宿[1]于胃也,以加味调胃承气汤治之。

加味调胃承气汤:大黄三钱、芒硝二钱、瓜蒌四钱、甘草一钱五分。

【注释】

[1]宿,归宿,有积聚之意。

【提要】

疫证,热邪结聚于胃腑作呕的证治。

【述评】

承前文疫热结聚于胃,要点是“致胃不和而作呕”,用调胃承气汤加瓜蒌治疗。考仲景立调胃承气汤证有三:一是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二是吐后腹胀满者;三是不吐不下心烦者。此三条与本条均讲疫热在胃之治法,只是各条表现症状不同,但病机则一,故治法均用调胃承气汤。在此作者以“呕”为特点立论,补充了仲景所述之内容。《伤寒论》第251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揣度此类病例,凡吐后腹胀满者,势必复吐。仲景在此未能明示,但就“腹胀满”之临床表现亦有致呕之病机存在。今作者在以呕为特点的调胃承气汤证中又加瓜蒌,意在清热散结,全方泻下胃中疫热燥结而不伤胃气,关键在胃有郁热,而不在胃有积滞。此即是与大小承气汤证之区别。就临床常见肠梗阻的表现,多有上述呕吐,腹胀,便闭,或不吐不便,心烦,发热汗出等症,本条之辨,也正是针对这些临床表现辨胃腑积热与积食的鉴别。

救苦丹证

【原文】

内热烦渴,身热无汗,大便燥结,此邪入胃腑,以救苦丹治之。

救苦丹:酒蒸大黄二两、牙皂去皮一两火焙、麻仁五钱,共为末,米糊为丸,用绿豆汤送服。

【提要】

疫证向愈,余热未净的证治。

【述评】

据文分析“此邪入胃腑”,当理解为他脏疫热传于胃腑,以致胃腑热盛伤阴,故身热无汗,大便燥结,烦渴。考临床多为大病久病之后的热盛伤阴表现,其治疗应根据热势与伤阴的程度而分别治之。本证是为胃热较甚,伤阴次之。故用大黄酒蒸之后,取其缓泻作用;麻仁缓泻,又滋脾阴;猪牙皂亦取泻下之性。三药合用,意在泻下胃腑中热邪,且作用缓和。

作者将本条列入疫证项下,可知本证当有疫证病后伤阴之病史,因此也是与承气汤证相鉴别的要点之一。

本证与《温病条辨》增液承气汤证具相同病机,但又有区别,《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阳明温病,下之不通……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2]。其方为“下之不通”而设,本方救苦丹针对“大便燥结”,可知下之尚通。此处亦见作者辨证之细微,再者救苦丹之组方侧重于缓下热结,而不在荡下积滞。

益气托斑汤证

【原文】

疫证脉不洪大,身不大热而头目眩晕,不自知其身[1],此内热盛而中气弱,斑疹闭而不出也,以益气托斑汤主之。

益气托斑汤:柴胡三钱、黄芪一钱五分、当归二钱、党参二钱、甘草二钱、白芷一钱、知母一钱、桔梗一钱、升麻八分、陈皮一钱。

【注释】

[1]不自知其身:不自知,不清醒。神志恍惚,相当于浅昏迷状态。

【提要】

疫证,中气虚弱而斑疹闭陷的证治。

【述评】

疫证热邪入里,侵及营血,当见斑疹显露红润,是为顺证。本条指出是“斑疹闭而不出”,是为逆证,然在众多的逆证中,因中气虚弱而无力鼓邪外出者亦有之。据临床实践确实有疫证因或发表、或清下损伤中气而致疫热滞留血络;或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复感疫邪,其皆因中气虚弱而无力举邪,故斑疹闭而不出。作者立补气升提之法,用党参、黄芪补益中气;升麻、柴胡升举中气;桔梗开宣肺气;白芷入阳明宣散郁热;再用当归、知母入血分养血并清血分瘀热。全方共同组成补气鼓邪外达的扶正驱邪之剂,切中病机。

吴瑭论斑疹在《温病条辨·中焦篇》第23条中说:“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暓乱”(《温病条辨》72页)。吴氏将升提补益之法视为治斑疹禁忌。今作者不拘前人之说,自立治斑疹闭而不出者用补气升提之法,可谓是不囿于前人之说,当然作者此法是建立在“中气弱”的基础上的。与此相比较,本条有如下特点:①补充了疫证发斑之辨证内容,即因中气弱而斑疹闭陷的证治。因《温病条辨》已将升提补气列为斑疹治疗之禁忌,且只用“清宣凉解”一法,后世医家亦多遵此戒律而不敢逾越。吴瑭亦无因中气弱而斑疹闭陷的证治论述。故认为是斑疹证治的发展。②本条病机是中气弱,而致斑疹闭而不出,其脉不洪大,身不大热,头目眩晕,不自知其身(即昏蒙状态)是辨证依据。③组方以补气升提为主,又妙在用当归、知母入血分养血并清血分瘀热。恰到好处。

行瘀清热汤证

【原文】

疫证胃热失下,热留血分,瘀血不行,昼间不热,夜间则热者,以行瘀清热汤治之。

行瘀清热汤:大黄四钱、芒硝三钱、桃仁十二个、当归二钱、黄芩二钱、丹皮二钱、生地一钱。

【提要】

疫热传里,深入血分,瘀热互结的证治。

【述评】

历代医家对温病都有“下不厌早”之说,而温病失下的病例在临床上确实并不少见。其导致的变证有多种表现,本证表现特点是昼凉夜热。加之有疫证胃热失下的病史,病久疫热由气分深入血分,血属阴,夜间亦为阴,阴分有热,入阴则热盛。近似于《伤寒论》阳明蓄血证,但又不及阳明蓄血之桃仁承气汤证之重;又似调胃承气汤证,但又兼血分有热,瘀热互结。故用硝黄缓下热结;当归、桃仁活血袪瘀;丹皮、生地、黄芩清热凉血。共奏清热凉血、泻下邪热的作用治疗瘀热互结。故认为本方有别于桃仁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证,应予区别。

地黄清疫汤证

【原文】

服行瘀清热汤后,瘀血已净而热亦尽。然亡血过多,余焰尤存,夜间乃有微热而心中烦者,以地黄清疫汤治之。

地黄清疫汤:生地四钱、白芍三钱、犀角二钱、丹皮二钱、当归二钱。

【提要】

疫证愈后,血分余热未清的证治。

【述评】

承前文疫证失下,热留血分,经清热泻下、活血袪瘀治疗后的善后治法。疫证热毒势必耗血伤阴,此亦是温疫证后期的常见证候。所以用生地、白芍、当归养阴活血;犀角、丹皮直清血分余热,是热邪伤阴,余热未尽的常用治法。

茵陈承气汤证

【原文】

疫邪入胃郁久,感脾土之湿化,以致湿热外蒸,遍身发黄,以茵陈承气汤主之。

茵陈承气汤:芒硝三钱、厚朴三钱、大黄二钱、茵陈二钱、枳实四钱、栀子二个。

【提要】

疫证,湿热熏蒸发黄的证治。

【述评】

疫证失治误治,或素为湿热之体,复感疫热,湿热互结,熏蒸于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发为黄疸。《温病条辨·中焦篇》第28条说:“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温病条辨》73页)。吴氏立茵陈蒿汤是治湿热发黄之名方,今作者在吴氏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加枳实、厚朴、芒硝三味,与原方大黄相伍,又为大承气汤,故取方名为茵陈承气汤。即茵陈蒿汤与大承气汤结合运用,意在突出清热利湿与承气攻下兼施之意。据方测症,本证当有痞满燥实的“胃家实”之侯,且在“胃家实”的病理基础上又有遍身发黄的特点。考临床上急性乙肝、甲肝、乙肝后肝硬化、胆道感染等引起的黄疸,其病理过程常有痞满燥实与黄疸同时出现之表现。此时就当通腑攻下与清热利湿并重,始能削伐如此湿热黄疸之重症。

昔日仲景创立三承气汤,后世历代医家多由此发挥。但用峻下里热与治黄疸之清利湿热法相伍为用者却不多见。可见作者立茵陈承气汤证是对承气汤证运用的又一发挥。当然,本方之适应证,当应有痞满燥实之症状,但考察临床实际,燥象不一定必备,作者对此也并未强调必备承气汤证候,这也符合温病“下不厌早”之说。故认为本条方证确有临床参考价值。

柴胡汤证

【原文】

疫证总宜出汗,汗出则邪解矣,设邪深痼蔽[1],不能出汗,此时自当和转其枢[2],枢转则汗自出,唯此际于服药之后,必寒战咬牙,方得汗出,以柴胡汤治之。

柴胡汤:柴胡六钱、党参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片、桔梗二钱、厚朴二钱、大枣二枚。

【注释】

[1]邪深痼蔽:邪深,即邪气深重。痼,痼疾,病久积深,不易治愈的疾病。蔽,遮、挡,此处作阻碍解,全句意指深重的沉疴痼疾被遮挡阻碍。

[2]枢:枢纽,事物相互联系的关键环节。

【提要】

已有沉疴痼疾,复感疫邪,不能出汗的原因及证治。

【述评】

伤寒忌清,温疫忌汗,这已成医家定论。而本条言:“疫证总宜出汗,汗出则邪解矣”,不可单方面拘泥于此说。当联系下文:“唯此际于服药之后必寒战咬牙,方得汗出”一句,可知本条证候是属正气未衰而邪气亢盛的疫证初起阶段,又处于表里同病状态,当战汗而解。吴又可认为此阶段是“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当即脉静身凉,神清气爽,划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温病学》205页)。吴氏在此并未讲用药发汗,却只言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精气(正气)自内达表,表里相通,邪从外解的病理变化机制。所以说“汗出则邪解矣”。可见本条前两句指的是疫证的病理演变过程,如能自然汗出(不用药物)则邪可解。下文之意是说,假如病邪深重,就应当用药物“和转其枢”,在此确有因势利导之意。和转其枢,谓之和转半表半里(少阳经)之枢。作者立柴胡汤,取仲景小柴胡汤之义去黄芩,是避黄芩寒凉之弊,加厚朴、桔梗增其行气开郁之力,共成和解转枢、扶正达邪之方。本条与吴氏之论互参,即可见作者深悟吴氏论述之精微奥旨,并在吴氏坐以待汗的基础上,主动立柴胡汤以因势利导,促其出汗,可谓是对本证证治的发挥。

临床上常有年老体弱,或已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又复感外邪,此时不但使旧病加重,而且外邪难解。分析原因是在已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抗御外邪的正气减弱,如本有严重感染的病人,因机体免疫反应减低而并无明显发热(查血象亦不高)。此时如攻外邪则旧病不堪重负,如顾及旧病则外邪难驱,使医者进退两难。本条指出“设邪深痼蔽,不能出汗,此时自当和转其枢”。为此种情况提出了治疗方略,确宜参考。再者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该方本为和解少阳之剂,用于邪居半表半里部位,而这一部位可认为是临床病理演变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即是疾病处于向内或向外,或者说向愈或恶化的关键环节,故称为“枢”。其治当和解其枢,作者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桔梗、厚朴,促其改变固有的邪深痼蔽而不能出汗的病理状态确有道理。再据“枢转则汗自出”之理,可悟出“转枢”的真正含义即是“因势利导”。

消毒散证

【原文】

四时天行瘟疫,头面肿大,咽喉不利,口燥舌干,壮热恶寒,此三阳并病也,以消毒散治之。

消毒散:羌活三钱、防风三钱、荆芥一钱、薄荷一钱、前胡二钱、赤芍二钱、升麻二钱、白芷二钱、葛根二钱、连翘一钱、牛蒡子一钱、甘草二钱五分、生姜三片、葱白三寸。

【提要】

疫证,太阳阳明合病,头面肿大,咽喉不利的证治。

【述评】

外感风寒时邪,同时侵犯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作者谓之三阳并病。症状表现在头面部,以头面肿大、壮热恶寒为特点。外感风寒,上先受之,三阳经皆循行头面,其中阳明经又循行于咽喉,故有是症。方用消毒散。取羌活、防风、荆芥、前胡,皆属辛温以发散太阳之表;用升麻、白芷、葛根以透发阳明之里,使在里之邪转出于表;佐连翘、牛蒡子、薄荷、赤芍,用量皆轻,意在清咽喉间郁热。以上药物共同组成辛温解表兼清咽喉之剂。临床常见有头面部疖肿,急性咽喉炎等初起时可谓对症之方。

两经以上同时受邪发病谓之合病,一经未罢又传至他经谓之并病。《伤寒论》载有太阳阳明并病和太阳少阳并病两种情况,无三阳并病。据本条方证,用六经辨证,似是按太阳阳明合病解释更为确切。如果说《伤寒论》列出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和“不下利,但呕者”两证的话,那么本条则列出了太阳阳明合病的“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证。考临床确有急性咽喉炎、牙龈炎、扁桃体炎的病人,常同时伴有头面部肿痛和发热恶寒(太阳表证)等症状。此时本条采用辛温解表兼同时透达阳明郁热,使邪从表解的治法确宜临床参考。

解疫汤证

【原文】

天行疫证,周身痛,骨节痛,咳嗽,此疫留于骨间,并干于肺,以解疫汤治之。

解疫汤:白芷二钱、麻黄二钱、白芍二钱、桂枝一钱、半夏一钱、陈皮一钱、槟榔一钱、桔梗一钱、苍术一钱五分、甘草二钱五分、葱白二寸。

【提要】

疫证,痰湿秽浊,流注骨节的证治。

【述评】

感受寒湿秽浊之邪流注骨节,故周身骨节痛。寒湿困脾,痰湿内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致病为痰湿秽浊,上犯于肺则见咳嗽,流注肌肉筋骨则见身痛、骨节痛。仿仲景葛根汤意以辛温发汗解表。但本证以痰湿为重,故不用葛根解痉,却用半夏、陈皮、苍术、槟榔燥湿化痰,另用白芷、桔梗开提肺气促肺气之宣降,共奏散寒除湿、化痰燥湿之效,而愈是证。

加味异功散证

【原文】

疫证愈后,余热留于肺膜而为干咳,此中气弱也,以加味异功散治之。

加味异功散:茯苓三钱、党参三钱、白术二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桔梗一钱、知母一钱。

【提要】

疫证恢复期,中气虚弱的证治。

【述评】

疫证总为热毒湿浊之邪,致人必伤其阴,故在愈后多留有余热。此时之治,当健脾益气,仍以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用异功散加桔梗开提肺气,知母清除余热。临床常见的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肺炎、肺脓疡、百日咳、肺结核等疾病恢复期的调养宜参考本方证治。

煖胃汤证

【原文】

疫证既下后,表症悉退,口不渴而反呕吐,得食则吞酸,此胃气因下变虚寒也,以煖胃汤治之。

煖胃汤:茯苓二钱、半夏二钱、白术二钱、陈皮一钱、砂仁一钱、藿香一钱、煨生姜一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提要】

疫证下后,脾胃虚寒呕吐的证治。

【述评】

疫热传至胃腑,其治常规当下,但下法亦有损伤胃气,伤及脾阳的一面,使中焦变为虚寒而发呕吐。作者立煖胃汤治疗,其用香砂六君子汤去党参是恐其恋邪,余药健脾和胃,加煨生姜温胃散寒,藿香芳香化浊是为佐使药。全方共为健脾和胃,散寒袪湿,属补中有泻的平和之剂。本方证的立足点是疫证下后,伤及胃气,胃气不降而致呕吐,并无《伤寒论》吴茱萸汤或理中汤证之重,故应与吴茱萸汤、理中汤相区别。

柴胡加味汤证

【原文】

疫证潮热,时热时退,人如痴状,口渴,舌苔黄黑,小便赤,此热在少阳阳明两经,以柴胡加味汤治之。

柴胡加味汤:党参三钱、柴胡三钱、黄芩二钱、花粉二钱、知母一钱、生地一钱、栀子一个。

【提要】

疫证,热郁少阳阳明两经,寒热往来的证治。

【述评】

尤在泾说:“阳明病有潮热为胃实”,又据本证有口渴,舌苔黄黑,小便赤,似属胃家实之燥象。但本条指出此热在少阳阳明两经,故本证所指之潮热,时热时退,与日哺潮热有别,以寒热往来理解为恰当,是为疫热有转出于表之象。可测知本证属“胃家实”之前期,因疫热伤阴,燥是必然,但虽燥未实。故本方用黄芩、栀子、知母、生地、花粉清热养阴;党参益气护正;柴胡为使,与黄芩相伍和解少阳,引邪达表。全方共奏益气养阴、和解少阳之功。故可治邪郁少阳发热之证。

六君子加味汤证

【原文】

疫证愈后,四肢微冷,面无血色,口不渴,饮食不下,干呕,此中气弱而且寒也,以六君子加味汤治之。

六君子加味汤:茯苓三钱、白术三钱、炙党参二钱、丁香二钱、砂仁一钱、煨生姜一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提要】

疫证愈后脾胃虚弱的证治。

【述评】

疫证或汗或下,虽愈,但因汗下损伤中焦阳气,重者脾阳虚弱,无力运阳气达于四肢,故见四肢微冷;脾失运化,故饮食不下则血无化源,血虚则见面无血色;脾阳虚弱,寒自内生,滞留于胃,故口不渴、干呕。治则当以益气健脾,温胃散寒。故药以参术苓草益气,丁香、砂仁、煨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实际上本方是四君子汤加砂仁、丁香、煨姜,适宜于久病愈后,脾阳虚弱的调理。

本方与香砂六君子汤比较,因本证是脾胃阳气虚弱,故不用六君子汤之半夏、陈皮健脾化痰。因病不在肠而在胃,故以丁香易木香,且丁香能降胃气以治干呕。如此辨证组方,平稳和缓,主要用于久病愈后胃气虚弱的善后调理,与六君子汤主治证候当有所区别。

二圣散证

【原文】

瘟疫内热,烦渴饮冷,舌苔黄,身热无汗,大便闭,此疫邪内结也,以二圣散治之。

二圣散:大黄二钱、牙皂[1]一钱去皮烧黄,共为末,绿豆汤凉饮服下,盖被汗出便利则愈。

【注释】

[1]牙皂:即皂荚之别名。又名猪牙皂。

【提要】

热邪结于肠道的证治。

【述评】

热邪结于肠道有轻重之分。本条据用药看,尚属肠道热结,大便不畅,可认为是承气汤证之前期。故只用大黄、牙皂泻下热邪,且牙皂烧黄后有缓和泻下的作用;绿豆汤清热解毒,肠热得下则肺气自宣,故言:“汗出便利则愈”。就临床看,适用于习惯性便秘而证属热偏重者。

清火散证

【原文】

头面肿大热痛,此风火上壅,即方书所谓蛤蟆瘟[1]。以清火散治之。

清火散:大黄四钱、僵蚕一钱、姜黄一钱、蝉衣一钱五分,共为末,姜汁、蜂糖水调服。

又方乌梅七个、薄荷一钱,煎水,兑蜂糖七钱服。又方青黛一钱、鸡蛋清一个、火酒一杯,搅匀服。

【注释】

[1]蛤蟆瘟:蛤蟆即蟾蜍的别名,民间习称蛤蟆。此处形容病人头面肿大,且以两耳下肿胀为甚,其状如蛤蟆,故名。民间又称“寸耳风”,即西医所称腮腺炎。

【提要】

风火疫毒上攻头面的证治。

【述评】

风为百病之长,火性炎上,凡感受风火之邪,上先受之,头面部首当其冲,故表现为头面肿大。临床常见腮腺炎、急性中耳炎、头面部疖肿等病,皆因风火疫毒炽盛上壅所致。本证“蛤蟆瘟”则专指“流行性腮腺炎”。其治法,总以疏风祛风、清热解毒为原则。本方用大黄清热泻下,引热邪下行;僵蚕袪风、化痰散结;蝉衣疏散风热;姜黄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姜汁辛散表邪;蜂蜜解毒润下。全方使在表之风热能散,在里之火毒能泻,共奏清热袪风、破瘀散结之功。不失为简便之方。

又,验方青黛、薄荷等民间常有运用,效果确切。

苦参饮证

【原文】

疫证身热,小便赤而腹中热甚。苦如欲死,以苦参饮治之。

苦参饮:苦参一两、炒栀子三钱,煎浓汤一大碗服之,或吐或汗自愈。

【提要】

热郁小肠经的证治。

【述评】

湿热结于小肠经不得下达,症见小便赤而全身发热,故重用苦参一两入小肠经清热燥湿;栀子清热泻火。据方证分析,本条述证不全,当有热邪炽盛之口渴,心烦,脉数,舌红等表现。其用药亦宜再配伍竹叶、木通之类,以导热邪从小便而出。列此以供参考。

承气汤证

【原文】

疫邪结于胃腑,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而五更[1]稍减,烦渴口燥,舌上苔刺,气喷如火,心下痞满,以承气汤治之。

承气汤:黄连二钱、黄芩二钱、枳实三钱、厚朴三钱、大黄三钱、芒硝四钱、甘草一钱五分。

【注释】

[1]五更:更,古时以“打更”的方法用于夜间记时。即用一种敲击声响的木制器具,通过敲击声响,谓之“打更”。入夜即开始打更,每更记时为两个时晨,称“一更天”时间。当打至五更天时,即到(指)次日黎明前时刻。

【提要】

阳明腑实,邪热炽盛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本证属阳明腑实证,具有痞满燥特征,未言有形之实。但可推测,其大便难或硬,或不大便是或然症。因本条意在强调热结于中上二焦,包括胃腑和心肺,其辨证要点是“烦渴口燥,舌上苔刺,气喷如火”。所以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承气汤泻胃腑之火,全方泻火之力尤强。

大承气汤为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猛剂,今又加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直折其火。对此应考虑必为疫热炽盛而体质尚壮之人方可与之,且中病即止。

作者以“承气汤”命名,实际上是《伤寒论》大承气汤加黄芩、黄连,可知仍是取“大承气汤”之义,故仍名“承气”。即承顺胃气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正如吴瑭说“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汤名承气”(《温病条辨》60页)。此说即是对仲景诸承气汤及后世医家沿用仲景承气汤法的深刻阐释。

清胃承气汤证

【原文】

疫病日晡潮热,乃作烦渴,子后[1]热退,所泻稀粪色成焦黄,此热邪下趋挟热下利也,以清胃承气汤治之。

清胃承气汤:枳实三钱、大黄三钱、厚朴二钱、生地二钱、花粉二钱、甘草一钱五分。

【注释】

[1]子后:即子时以后。古人用地支记时,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时晨,每个时晨为2小时,子时即现在所指午夜11时至次日1时,故民间又有“半夜子时”之说。

【提要】

疫证,胃腑实热下趋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疫证潮热,本为承气证。但本条重在烦渴,知是胃热甚,而且大便稀溏,说明燥屎未结,其病机是胃腑热邪下趋而致下利。治以清胃承气汤。因未致燥,故在大承气的基础上去芒硝,突出了枳实、厚朴、大黄行气导滞的作用;生地、花粉清热养阴以固正;甘草用以泻火解毒,且能缓和药性。全方达到攻补兼施之效果。

本证与热结旁流之大承气汤的区别就是有疫热伤及胃阴之烦渴。临床应予以区别。

大承气汤证(二)

【原文】

疫病大便不结,恰似胶黏臭极,此疫邪入内蒸之而然,宜大承气汤下之。

大承气汤,方见前。

【提要】

阳明腑实,湿热蕴结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内热炽盛,因而利下胶黏极臭。与前大承气汤证相较,均无大便结,但前证为大便恰似干燥,本证为大便恰似胶黏极臭,两证病机均为胃腑热盛挟滞而下。故均用大承气汤泻下积滞而达到釜底抽薪之作用。

生火汤证

【原文】

疫证愈后,反成虚寒、命门火衰,每五更水泄,以生火汤治之。

生火汤:盐炒补骨脂三钱、五味子二十七粒、盐炒吴茱萸二钱、煨肉蔻一钱、附片一钱、甘草一钱五分。

【提要】

久病初愈,命门火衰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疫证愈后应视其余症、体质状况分别调养。因人有禀赋之差异,体质有强弱之区分,病情有寒热转化之不同。本证可因疫证或汗或下,既伤阳又伤阴,或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暖土,以致脾肾阳虚而成五更泄。五更天即黎明之前时刻,属阴气盛极,阳气萌发之际,此时肾阳虚衰之人,阳气当发而不能发,阴气乘虚而下,故每至黎明之时泻下,此即为五更泻。《证治准绳》立四神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以补骨脂补命门之火,吴茱萸温脾土而散寒湿,且二药均用盐炒,使之入肾;肉豆蔻温补脾肾而涩肠止泻;五味子收敛固涩。此方用以治五更泄,被后世医家推崇为名方。今作者在此基础上加附片、甘草,又名甘草附子汤,有温心脾二经之阳气的作用,使四神丸的温补之力更宏,故名“生火汤”。此即是对四神丸的临床运用发挥。联系临床实践体验,凡大病久病恢复期,有脾肾阳虚之五更泻者,此生火汤似更为适宜。

生水汤证

【原文】

疫病愈后数日不便,谷道[1]闭闷,此阴不足而肠燥也。以生水汤治之。

生水汤:天冬一钱、麦冬一钱、麻仁一钱、白芍一钱、熟地三钱、阿胶二钱、肉苁蓉二钱、山药二钱五分。

【注释】

[1]谷道:泛指消化道。此处作胃肠道解。

【提要】

久病恢复期,热邪伤阴的证治。

【述评】

本条与上条并列,疫证因疫热炽盛,或汗下太过,虽愈而津液耗伤,以致肠燥而便不通。考临床常见急性热病,或大病久病,或病中禁食,或食少,或手术损伤,或失血脱水等。主病虽愈,但仍数日不大便,均当责之肠道津液亏乏,即无水行舟,此时并无燥粪,亦无热结。故用天冬、麦冬养阴生津,熟地、白芍、阿胶养阴补血共为君药;山药健运脾气为臣药;肉苁蓉温补脾肾;麻仁润肠通便。全方共促津液复生。故与上条生火汤对应而言取名为“生水汤”。依方测证及临床所见,此类症状当有伤阴之病史,脱水之征象。应联系分析,方不致失误。

本方与《温病条辨》增液汤相比较,二者均为津液不足之肠燥便秘而设。增液汤是阳明温病耗伤津液,热邪犹存,意在滋阴清热、润肠通便;而生水汤则为津液亏乏,并无热邪存在。这是二者病机区别之处。

化血清热汤证

【原文】

疫证因胃热盛,致灼下焦,干及膀胱血分尿血者,以化血清热汤治之。

化血清热汤:丹皮二钱、阿胶二钱、赤芍二钱、生地三钱、桃仁三钱、当归一钱、滑石一钱、木通一钱、冬苋菜一握[1]

【注释】

[1]一握:民间俗称剂量单位,以一只手随意拿起为一握,又称“一把”,无严格数量界限。

【提要】

热病恢复期尿血的证治。

【述评】

疫证恢复期,余有尿血症状。其病机是因胃热甚,热灼下焦,伤及血分。既有血亏又有尿血,故组方命名为“化血清热汤”,其“化”字,有化生血之意。故用丹皮、生地、桃仁清热凉血活血;当归、赤芍、阿胶活血补血;滑石、木通通利小便,使热邪从小便而出。共奏清热凉血、活血补血之功效。本方与《伤寒论》第106条桃核承气汤证及124条抵当汤证有别。同是热灼下焦,但《伤寒论》方是表不解而“太阳随经,瘀热在里”,以致膀胱蓄血,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下瘀血治疗;本证则是因胃热甚而灼伤膀胱,症状是有尿血,无蓄血。再从组方看,本方亦无逐瘀药物,却用清热凉血补血药物。故可知本证是表证已解,为疾病恢复期,膀胱血分有余热而设。从临床实践看,大凡热性病,多有伤阴耗血之病机存在。在疾病恢复之时,阳气易复而阴血难充。故可以认为本方确为热性病恢复期适宜而平和的调养之方。

又,关于尿血一症,古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辨认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的。对其尿血轻重程度亦无法判别,本条亦未指出其伴随症状,故不能求全责备。倒是本证应有急慢性热性病史。是否具有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也不必求全,只要具有膀胱刺激征者,即可参考本方予以调养。

导水清热汤证

【原文】

疫病因胃热趋于膀胱,干及[1]气分,小便赤或色如米饮汁[2],或闭结不通,以导水清热汤治之。

导水清热汤:猪苓三钱、防己二钱、车前子二钱、泽泻一钱、木通一钱、滑石一钱,小便如米饮汁者加松香末三钱冲服。

【注释】

[1]干及:即侵袭。

[2]米饮汁:即米汤水。

【提要】

热病湿热下趋,潴留膀胱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本条与上条并列,因胃热下趋膀胱气分,以致膀胱气化失常,小便癃闭清浊不分。据其组方看,本证当有热性病史,且表证已除,故认为是为热性病恢复期,膀胱气化不行,气不行水,且余热尚存的证候。大凡热性病多见伤阴,但亦有因过用苦寒清热伤其阳气者,如本证即是。故临床应仔细追问病史,始可明辨。本证阳气虚弱,不足以化气行水,以致水湿潴留膀胱。本方用猪苓、泽泻、车前等一派利水药,即是针对水湿潴留而治。联系临床观察体验,此类水湿潴留膀胱的证候,于本方中再加桂枝、白术,以促化气行水之效,或许更加切中病机。

本方证与《伤寒论》五苓散证比较,五苓散证具有表证未解而有小便不利,本证是表证已解而湿热下趋所致的小便癃闭,其鉴别点就是表证的有无。

参附汤证

【原文】

疫证既下之后,心下满反痞者,中气虚也,此其人禀赋怯弱[1],因病益虚,致令痞满,不可再用破气下行之药,审其口不渴,不潮热,以参附汤治之。

参附汤:党参二钱、干姜二钱、附片一钱、生地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

【注释】

[1]禀赋怯弱:即先天禀赋不足。此处也可理解为体质虚弱。

【提要】

已用下法后,证转中气虚的治疗禁忌及辨证要点。

【述评】

疫证入里之后,多用下法,属正治之法。但遇禀赋虚弱之人,不堪攻下。既下之后,病邪虽去,但又复伤中气,故言“因病益虚”,以致形成心下痞满。此证痞满属虚证。因此当与《伤寒论》大小结胸证相鉴别,结胸是心下痞,按之硬而痛,本证按之软而不痛是其鉴别要点。又需与《伤寒论》诸泻心汤之痞证相鉴别,《伤寒》痞证是因湿热与阳气互结于胃腑(包括肠道)之外,属热结。因此,本证必备的辨证依据是:有热病已用下法的病史;病人素体虚弱;口不渴说明中焦阳气虚弱;不潮热说明胃肠不实。故强调不可再用破气下行之药。辨证属中气虚,拟方以参附汤治疗。

本条参附汤与《正体类要》之参附汤方名相同,亦有相同之义,均能大补中焦阳气。所不同的是,本组方特点在于参附之中又用干姜,取其《伤寒论》四逆汤之意,使其回阳固脱之力更强。同时用生地、当归、白芍活血养血,与参附姜相伍为用,即为阴中求阳的组方思路,同时亦可缓和姜附辛烈之性。就临床所见,对厥逆、脉微的阳气暴脱之危重病人,此方或可更为适宜。

清燥调胃汤证

【原文】

下后余邪未尽,热不尽除,审其潮热口渴,舌苔见黄,以清燥调胃汤治之。

清燥调胃汤:柴胡三钱、花粉三钱、黄芩二钱、甘草二钱、知母一钱、陈皮一钱、桔梗一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提要】

用下法,中病即止后的证治。

【述评】

疫证腑实必用下法,然需中病即止,不可过下。此时腑实虽去,但胃中津液因实热灼伤,且又随攻下耗损,故下之后多转为津液亏乏而余热未尽。治当清热养阴。组方以花粉、黄芩、知母为君,有清热养阴生津之效;柴胡、陈皮、桔梗,分别入三阳经辛散余邪为臣;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全方可使阴津复而余热清。

人参养营汤证

【原文】

疫证既久以致气血两虚,精神恍惚,四肢厥冷,项脊强直,撮空理线,循衣摸床[1],以人参养营汤治之。

人参养营汤:党参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一钱、附片一钱、甘草一钱、当归一钱、五味子四十粒、白芍一钱五分、陈皮一钱。

【注释】

[1]撮空理线,循衣摸床:病人神志昏迷时,两手不自觉的在空中比划,摸弄衣襟与床边。

【提要】

疫证愈后的后遗症辨治。

【述评】

久患疫证之人,主病虽愈,但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主要病机是病中耗伤气血。本证气血两虚,气虚则阳气不足,阳气不能运达四肢,故有四肢厥冷;血虚不能营养心神,因心主神志,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撮空理线,循衣摸床,精神恍惚等症状;其项脊强直亦为血虚不足以营养濡润筋脉所致。所以以人参养营汤为方名组方。用党参、附子益气补阳为主;五味子收敛固摄,与参附相伍于本方中是因精血不能速生,而阳气所当急固,当急益气敛阳于内;生地、当归、白芍活血养血而补血;陈皮醒脾开胃,麦冬滋养胃阴,二药相合既补又散,共培脾胃生化之源。观本方附片只用一钱,且不用干姜、鹿角辈,以使补阳不至过燥;补阴血不用阿胶、首乌辈,使补阴而不至过腻。可谓是平补阴阳气血的和缓之剂。考临床某些急慢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愈后,因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遗留神志方面的后遗症,与本条病机相合,宜于用本方调养。

本方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人参养荣汤方名相近,“荣”与“营”在此其义互通,两方均是气血双补之剂,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养荣汤偏重于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本方养营汤偏重于益气养阴。在临床应用中可相互参阅。

本方证的主症鉴别是:撮空理线、循衣摸床,需与痰蒙心窍证相鉴别;四肢厥冷应与阳气暴脱之四逆汤证相鉴别;项脊强直需与太阳伤寒经气不舒之葛根汤证相鉴别。鉴别要点是本证有大病、久病耗伤气血之病史和气血两虚的伴随症状。临床中不难区分。

黄连承气汤证

【原文】

疫证热盛,邪害空窍,目眊[1]头眩,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者,以黄连承气汤治之。

黄连承气汤:黄连二钱、芒硝二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大黄三钱。

【注释】

[1]目眊:眊,音mào,眼睛看不清。

【提要】

疫证阳明腑实,热陷心包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本方是大承气汤加黄连组成,故名黄连承气汤。依方测证,本条与《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者,大承气汤主之”(《伤寒论讲义》111页)相合。汪苓友对其中循衣摸床亦解释为“阳热偏胜而躁动于手”,因此参考汪氏之说,应考虑本条在症状描述上有省略,即略去了大承气汤之痞满燥实之主症,而只言其伴随症状。再者本条首先言病机是疫证热盛,邪害空窍。空窍即大脑,为元神之府,由心主宰。由于热盛,热扰心神,故邪害空窍。所以出现目眊头眩,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的神志恍惚症状。从本方组成看,在大承气汤中加黄连一味,因黄连可以直折心火,也说明了本证热扰心神的病机存在。所以认为本条是在大承气汤证的基础上,专讲兼热扰心神的证治的。全文理法方药自通,照此理解,本方证有两个特点:一是对阳明腑实重症提出了救治方法,《伤寒论》212条对此重症,以脉之弦与涩判断生与死,而本条则提出,以黄连承气汤治之;二是补充了阳明腑实兼夹证内容,认为热盛,邪害空窍即是阳明腑实的兼证病机之一。

参姜承气汤证

【原文】

有疫证应下者,奈病久失下,中气大虚,补之适以固邪,下之又虑大脱,以参姜承气汤治之。

参姜承气汤:党参三钱、芒硝二钱、大黄二钱、枳实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钱。

【提要】

腑实证应下失下,或因虚弱不堪攻下的治法。

【述评】

应下而失下,病邪久居不去而损伤中气,即腑实仍在而正气已伤,此时应扶正袪邪同施,即于攻下之中顾护中气之用法。可见本方证本为大承气汤证,但病人体质虚弱,有不堪攻下之征象,但又不得不攻下。故在大承气汤中加党参以顾护中气,用生姜于本方为宣通胃气,既下又宣,上通下达。

本方证与《伤寒六书》之黄龙汤证比较,其成因均是应下失下,以致腑实仍在而正气已虚。其组方是沿用黄龙汤去当归、桔梗、大枣而成。据组方看,黄龙汤有当归、桔梗、大枣,其虚是偏重血虚;本方无当归、桔梗、大枣,其虚是偏于气虚。在此之前还有吴瑭著《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说:“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温病条辨》68页)。其所言之“正虚”的形成机理与本方证及黄龙汤证相同,但新加黄龙汤用大黄、芒硝,不用枳实、厚朴,吴氏并指出“不得再用枳实、厚朴伤气而耗液”,且又有麦冬、生地、玄参、海参、当归之清热养阴生津之品,可见其虚是偏于阴虚。

综上所述,三家所论病之成因相同,但导致证候各有侧重,所治之虚为:本方偏重于气;黄龙汤偏重于血;新加黄龙汤偏重于阴,临床宜细悟之。

润燥承气汤证

【原文】

舌上芒刺,此疫毒甚而热灼津液也,以润燥承气汤治之。

润燥承气汤:生地二钱、芒硝二钱、大黄二钱、枳实一钱、厚朴一钱、党参一钱、五味子二十五粒、连翘一钱。

【提要】

热毒炽盛,腑实内结,耗伤气阴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热毒炽盛必致耗气伤阴,但同时又具阳明腑实证,形成实中有虚之证。其治应攻补兼施。故用大承气汤攻下腑实;用生地、党参、五味子益气养阴,五味子又具有收敛耗散之气及生津滋液作用;连翘清热解毒,共成攻补兼施之剂。

本证“舌上芒刺”是辨证要点,临床观察舌苔,确有苔厚而干燥,呈焦黄色,触之碍手。有时病人还自述舌苔燥如锯齿,细审病人,此时多有积滞,或数日未便,或痞满燥实俱全,自然属于阳明三急下症之一。

本方证与《温病条辨》增液承气汤比较,增液承气汤是用于肠中津液亏乏,燥结不下,无水行舟之证,故不用枳实、厚朴,以免再度耗气伤阴,因气虚不明显,故不用党参益气,亦不用五味子收敛,只取“滋水行舟”法即可。可见本条方证是为大承气汤证兼气阴两亏。古人又有护胃承气汤证、黄龙汤证、新加黄龙汤证,均为攻下与滋阴并用,但其间又有重气、重血之不同,当与本方证区别,

大承气汤证(三)

【原文】

血液干枯,舌裂如破,此邪火炽而津液亡也,急以大承气汤下之。方见前。

更有或舌短、或舌卷、或舌硬,此皆正气大亏,邪气大胜,故津液不升而不能舒也,均当以大承气汤急下。

津液干燥,舌苔不黄而白,硬如砂皮,亦宜以大承气汤治之。

【提要】

辨舌质、舌苔、舌体在大承气汤运用中的辨证特点。

【述评】

此三则均从舌诊方面提出属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三则舌象虽各自不同,但都属阴血亏损证候。其辨证要点是:舌裂如破为血亏;舌短、舌卷、舌硬为津液不能上承;舌苔不黄而白,但硬如砂皮为阴亏。其成因都是因热邪入于胃腑,阻于肠中而致,故有此舌象。统以大承气汤治疗,这是着眼于大承气汤的功效是急下存阴故然。据临床体验此种情况亦不可不辨,如:舌裂如破属血亏者可加当归、白芍;舌质硬如砂皮属津亏者可加生地、花粉;舌短、舌卷属津液不能上承者可加桔梗等。

本条所言三种舌象情况与心血亏损、心神失养之舌象变化不同。因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如心血亏,心神失养,反映在舌质、舌体上即可出现舌裂、舌短、舌卷、舌僵等体征,但多伴有神志昏迷之心神异常方面的症状,其治又当补心血、益心气、滋心阴、养心神。而本方证尚未出现神志异常,其血燥津伤是因为邪热炽盛而致,故其治仍当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救燥承气汤证

【原文】

唇燥裂,唇焦口臭,鼻孔如烟煤,审其胃家实热,疫邪深入,灼干津液,以救燥承气汤下之。

救燥承气汤: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当归二钱、天冬三钱、麦冬三钱、花粉二钱。

【提要】

阳明腑实兼肺阴亏损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胃家实热,灼伤津液可表现在不同部位,本条表现为肺胃阴虚,胃阴亏则唇燥裂、口臭;肺开窍于鼻,肺阴虚则鼻孔干燥、色黑如煤烟。本证因热邪炽盛,故以大黄、芒硝泻热;以当归、花粉、天冬、麦冬养阴生津。合用则共收既泻肺胃之燥热,又滋肺胃之阴津的功效。

大承气汤加黄芩证

【原文】

目赤咽干,气喷如火,此皆内热极,从而上之也,以大承气汤加黄芩下之。

【提要】

阳明腑实兼肝胃郁热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胃腑热甚,旁及于肝,以致肝火愈旺。肝开窍于目,肝火上冲故见目赤咽干;胃火上炎故见气喷如火,病人自述呵气灼热,自觉胃中发烧。其治疗仍以攻下腑实兼泻肝火。今加黄芩一味,意即两清肝胃之火。

本条省略了大承气汤主治之阳明腑实证症状,只强调了肝胃郁热的临床表现。其用意就在于在阳明腑实证的基础上突出其兼肝经郁热的辨证。阳明属土,肝胆属木,木可克土,土可侮木,临床上互相影响。这也就是在确定主症的前提下,再依据兼症的不同而予以辨证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充分考虑到了临床上兼症的鉴别要点,本条兼症的鉴别要点就是“目赤咽干,气喷如火”。

承气导水汤证

【原文】

小便赤,或点滴作痛,或大便极臭,此内热极,从而下之也,以承气导水汤治之。

承气导水汤:大黄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猪苓二钱、防己一钱、前仁[1]一钱、牛膝一钱、灯心[2]十五寸。

【注释】

[1]前仁:即车前子(后同,不复注)。

[2]灯心:即灯心草。

【提要】

胃腑湿热下注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胃腑实热与湿互结,致成湿热,但尚未结燥,故大便通而腐臭。湿热下趋膀胱以致小便短赤,点滴而下,病人多有小便热涩刺痛的感觉。本证因尚未致燥,故只用小承气汤。因湿热下趋于膀胱,故用猪苓、防己清热利尿;牛膝引药下行;灯心入膀胱清热利尿,与牛膝同为使药。共奏通腑利尿,泻下湿热之功效。

本证应注意的是,所言膀胱湿热症状明显,但胃肠湿热症状未及备述。应知此处是以疫证阳明腑实为前提的,依方测证,本证当有承气汤之主症,只是尚未结燥,大便尚通,所下粪便腐败而臭,故不用芒硝化燥。

本方泻下水湿之力甚强,当中病即止,总以大便通,小便转清利为度,以免通利太过而复伤其阴。

又,本方证需与膀胱湿热之八正散证相鉴别。两方证均为膀胱湿热证,但本方证有感受疫热的热性病史,同时还必有胃肠湿热蕴结的伴随症状,如大便黏滞极臭、里急后重等症状可资鉴别。

肾气汤证

【原文】

但小便点滴作痛,有属正气虚者,不可认为热而误下,以肾气汤治之。

肾气汤:熟地二钱、山药二钱五分、泽泻二钱、当归二钱、玄参三钱、前仁一钱、桂枝尖一钱、茯苓三钱。

【提要】

疫证恢复期转少阴虚寒,水蓄膀胱的证治。

【述评】

本条与前文并列,属疫证后期转归的又一种情况,省略了“但”字前的主要症状,即肾虚的临床表现。突出气化不利以致水蓄膀胱,小便点滴作痛的临床表现。小便点滴作痛,当属膀胱湿热证恢复期,尚有余热未净,水湿蓄于膀胱而致小便不利。临床上急慢性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前列腺炎等疾病多有此类情况。其小便点滴作痛,在此当理解为小便不畅不利,且有肾气不足之表现。本方与六味地黄汤比较,六味地黄汤是平补肾阴。本方是在此方基础上去山茱萸和丹皮,加玄参增其养阴之力;加当归为气分中之血药入血活血,用于补阴药中使其补阴而不滞;加前仁增其利尿;加桂枝通阳化气以行水。纵观全方,所用补阴为补肾阴,所用泻湿为泻膀胱水湿,又用当归与桂枝相伍,能温经通阳化气,使之补而不滞,泻而不峻。故仍可看作是平补肾阴之方。

泄满汤证

【原文】

心下[1]满,以泄满汤治之。

泄满汤:枳实三钱、厚朴三钱、大黄二钱、白芍二钱、陈皮一钱。

【注释】

[1]心下:民间称胃的部位为“心下”、“心口”,与“胃”互通。此处作胃中满解。

【提要】

湿热积滞于胃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原文仅言“心下满”,古人及民间将胃脘部称作“心下”,而将胃称作“肚子”。此处包括具有受纳腐熟运化功能的其他部分消化器官,中医学统称“中洲”、“中焦”,未能将具体的“胃”以具体的部位和称谓独立表述。本条所指“心下满”,实为“胃中满”。

胃主受纳腐熟饮食水谷,为水谷之海,又主通降,将不断受纳的饮食水谷下降于肠中。如胃中满,是因胃失于通降,以致所接受的饮食水谷不能正常下降而积滞于胃中,故见胃中满。治当攻下胃中积滞。故本方用小承气汤加陈皮以增理气导滞之力,加白芍以养阴柔肝,是为佐药。全方既补肝又疏土,达到肝胃调和之目的。

本证需与《伤寒论》大小陷胸汤证相区别,其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所言“正在心下”胃脘部,系邪热内陷,痰热互结于胃脘,“按之则痛”是其特点。又需与大陷胸汤证及半夏泻心汤证区别,《伤寒论》第135条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其149条又说:“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讲义》74、76、82页)。此两条陷胸汤证均指胃脘部疼痛,系水热互结于胃脘、胸膈部位,致气血阻滞。半夏泻心汤则是热邪犯及胃脘,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而成胃脘痞塞状。《伤寒论》此三条方证与本方证病位均在胃脘,但病因病机及表现症状各异,临床宜仔细鉴别。

导滞汤证

【原文】

心下高起如块,以导滞汤治之。

导滞汤:巴豆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白术二钱五分、枳实二钱、槟榔二钱。

【提要】

痰饮寒湿结聚胃中的治法。

【述评】

本条只言:“心下高起如块”,明显省文。据组方配伍分析:巴豆配桔梗是《伤寒论》141条三物白散去贝母。三物白散,用于寒湿结胸证。寒则凝,与湿结聚而成积块,此种结聚,必为痰饮水湿之聚,所以用大辛大热的巴豆温下寒湿冷积;用桔梗引药力作用于上,又可开提肺气,使之开上以通下;枳实、槟榔行气以导滞,配合巴豆攻下;配桔梗破结去痰;白术用此补脾,意在攻中有守。

综上分析,本证可因脾虚腹满而误用下法,或素体脾阳虚弱,而又误投寒凉所致。柯韵伯说:“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湿结胸”(《伤寒论讲义》77页)。故认为本证形成机理与三物白散证及柯氏之说暗合,而且是在三物白散的基础上进行了切合病机的加减化裁,可谓是对《伤寒论》三物白散的临床运用发挥。

百合汤证

【原文】

心下痛,或心下胀痛,以百合汤治之。

百合汤:百合三钱、元胡三钱、酒大黄三钱、檀香一钱、牛膝二钱、川楝子二钱。

【提要】

胆胃气滞的特点及证治。

【述评】

仅言“心下胀痛”,有明显省文。其证当是气滞于胆与胃,胆与胃在部位上以膜相依,同居胁下,在生理上胆汁正常排泄以助胃腑之消化,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脾胃功能正常有赖于肝胆疏泄功能正常。病理上胆气郁滞即致胃腑闭塞,故有心下胀痛,因气滞而胀,痛则不通。故用元胡、檀香、川楝子疏肝胆气滞;大黄泻胃腑郁热;牛膝引热下行;其用百合之意,崇《金匮要略》百合病论述。《金匮要略》认为:因七情郁结,或大病之后,心肺阴虚而生内热,症见神情不宁,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睡,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似寒无寒,似热无热,口苦,尿黄等,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方治疗。此百合病之病机与症状颇合本方所治。据临床所见,心下胀痛多考虑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结石、肠道蛔虫等,此类疾病之表现尤以心下胀痛为甚,自然伴随心烦意乱,欲睡、欲行、欲食均不能及,口苦,尿黄等症状。此种情况,作者考虑到系因气郁、气滞而致,故重用了疏畅肝胆胃肠气滞的元胡、川楝、檀香。由此也提示开阔了此类胆系疾病的临床辨治思路。

去毒汤证

【原文】

腹痛,按之痛甚,以去毒汤治之。

去毒汤:枳实四钱、厚朴三钱、大黄三钱、山楂二钱、白芍二钱、瓜蒌壳二钱。

【提要】

痰湿结聚肠中的证治。

【述评】

腹痛,按之痛甚,说明肠中有积滞,故用小承气汤攻下积滞。据用药看,小承气汤加山楂、瓜蒌健脾开胃,化痰祛湿;加白芍配山楂能养血柔肝,意在补肝木而疏脾土;因未成燥结,故不用芒硝,而用小承气汤;枳实、厚朴配山楂、瓜蒌理气化痰。观全方共具有理气导滞祛痰作用。故本证的腹痛是为痰湿阻滞肠中。临床上有过食油腻厚味而罹患此疾,其症状多有大便不爽,泻下黏滞呈胶冻状,口不渴,苔白腻,脉滑实而有力。宜参考本方证治。

本方与白头翁汤及香连化滞丸证有别,本方是以痰湿结聚,阻滞肠道,而白头翁、香连辈是湿热结聚阻滞肠中,病因、症状各不相同,应注意区别。古人对肠道积滞之成因,有食、热、湿、痰、瘀、虫等之不同,其治方法亦多,本方证即可谓是对肠道积滞之辨治的补充与发挥。

通圣散证

【原文】

疫证身热头痛,肠鸣干呕,大小便不通,腹痛。此俗称所谓绞肠沙[1]也,以通圣散治之。

通圣散:防风二钱、麻黄二钱、川芎二钱、连翘二钱、薄荷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白术二钱、桔梗一钱、石膏一钱、滑石三钱、荆芥三钱、栀子三钱、大黄二钱、芒硝二钱。

【注释】

[1]绞肠沙:“沙”通“痧”。绞肠沙,病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世医得效方》又名“搅肠痧”。系因饮食不节,或感受风寒湿热疫毒所致。《诸病源候论》谓感受“山岚障气”,其义亦通。因感受秽浊之邪闭塞肠胃,故症见突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闷不安,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或咽喉不利,治宜宣达壅塞,化浊辟秽。轻者用藿香正气散,重者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提要】

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表里皆实的证治。

【述评】

本条病名绞肠痧,据其所言症状、病位遍及表里内外全身上下,与文献记述相同。其中“大小便不通”一句,就临床观察,可有大便不通或不畅,而小便只是短少,不可能不通,故对此句应灵活理解。本方作者命名为“通圣散”,即是《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去黄芩、甘草,其方义并无大的差别,故认为作者仍是沿用防风通圣散化裁。防风通圣散是解表、清热、攻下三者并用之方,主治外感风邪,表里俱实之证。由于风邪在表,首先犯上以致发热、恶寒、头痛,内有蕴热则腹痛、肠鸣、干呕、大便不通、小便短赤。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泄热通便;石膏、栀子、连翘、桔梗清肺胃之热;滑石清热利湿,使热邪从小便而解;又以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养血;白术健脾化湿以顾护正气。全方共奏发汗不伤表,清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

在临床实践中,通圣散的适应证甚广,在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有表里俱实证者,皆可参考用之。因而民间医生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说,当然不是说无病也用,只是有此证而且病人体质壮实者皆可运用。王泰林曾谓本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效耳”(《方剂学》89页),亦是说本方是宣散畅达,内外分消的专用之剂。

又,本证名绞肠痧,据文献当用藿香正气辈,审临床此类证候,如果热不甚者,藿香正气散亦为对症之方,而里热盛、病深者则本方效宏。临床上如胃肠型感冒宜参考此两方区别与之。

苍术白虎汤证

【原文】

身热口渴而小便清,大便泄白[1],足面肿[2],此热在经,然在下部,以苍术白虎汤治之。

苍术白虎汤:苍术二钱、知母六钱、石膏四钱、甘草二钱、白米一杯。

【注释】

[1]大便泄白:即大便颜色正常。此处作大便颜色无肠道湿热征象解。

[2]足面肿:足面,即足背,此处作踝关节以下水肿解。

【提要】

阳明经湿热的证治。

【述评】

本方即《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原方,主治湿温初起。本条言其症身热口渴、足面肿是其主症,省略了多汗、身痛、苔白腻、脉滑数等症。其小便清、大便泄白是本证的鉴别要点,即湿热之邪不在胃腑肠道,故言“此热在经”,属阳明经证。由于感受湿温,温则使人发热,使人腠理开泄而汗多,湿则下流足部而肿胀。故用白虎汤大清阳明经热,苍术燥湿,共奏清热燥湿之功。临床患急性风湿热病人,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汗多,头身痛,而二便正常,可参考本方治之。

清热解毒汤证

【原文】

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黴疮[1],此杨梅瘟[2]也,先用皂角刺,刺块上,出乌血,以清热解毒汤下人中黄散治之。

清热解毒汤:白芍三钱、生地三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石膏一两、羌活二钱、知母二钱、银花二钱、甘草一钱五分、升麻一钱、葛根一钱、生姜三片。

【注释】

[1]黴疮:黴,音mei,“霉”的繁体字。黴疮,即“梅毒”,民间俗称“杨梅疮”。

[2]杨梅瘟:即杨梅疮。因其具有传染性,故又称“杨梅瘟”,亦即现在所称“梅毒”。本病系因接触传染所致,初起全身发热、头痛、骨节痛、咽痛,并患下疳、横痃、皮肤起红晕后发斑片,名“杨梅斑”,形如风疹者名“杨梅疹”,状如赤豆,嵌入肉中者名“杨梅豆”,统称“杨梅疮”。

【提要】

杨梅疮的治法。

【述评】

杨梅疮系因接触传染,感受杨梅热毒之后,由表及里,渐至皮肤斑疹溃烂成疮。治以清热解毒。用生地、白芍入血分清血中热毒;用石膏、知母、黄芩、银花入气分清气分热毒;以羌活、葛根辛散表邪;党参、升麻升提益气,以助正气驱邪外出。全方共奏内外分解热毒之功。适宜用于杨梅疮证初起时的治疗。

人中黄散证

【原文】

遍身发块如瘤,周身流走,急则旦发夕死,此疙瘩瘟[1]也,以人中黄散治之。

人中黄散:辰砂一钱五分、雄黄一钱五分、人中黄[2]一两,共为末,以薄荷桔梗绿豆汤下。

【注释】

[1]疙瘩瘟:未查出处。据其所述,为疔疮之类,属急危重症。

[2]人中黄:中药名,出自《日华子诸家本草》,系为将甘草末置于竹筒内,放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甘寒,入心肾经。治伤寒热病,壮热烦渴,热毒斑疹,咽喉肿痛,丹毒。

【述评】

据文所述,本方所治系疔疮之类的急危重症。未查明源流。因人中黄不符合卫生要求,其制做方法亦不科学,现在已淘汰不用;辰砂、雄黄因含汞亦不主张内服。故认为此类证候宜参考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之“疔疮走黄”辨证论治。

地黄饮证

【原文】

周身发斑,呕逆,此热邪在胃而胃逆也,以地黄饮治之。

地黄饮:生地三钱五分、淡豆豉二钱五分、雄黄一钱、冰片一钱、栀子一钱、牛蒡子一钱,煎汤时时饮之。

【提要】

内热盛发斑的证治。

【述评】

阳明温病发斑,系热郁阳明,迫及营血,从肌肉而发。其成因,或感受风热,或误用温燥,或内热失于清下。本条以呕逆为特点,辨证为热邪在胃而致胃气上逆,系感受湿热秽浊之邪,阻滞胃中。胃主降,今胃气不降,上逆为呕。阳明主肌肉,故见热毒从肌肉而发。治宜清热凉血,芳香避秽。组方用生地、栀子、牛蒡子清热凉血解毒;用雄黄、冰片芳香避秽化浊;用淡豆豉解表宣郁亦为引经药,使郁于肌肉之热从表而解,胃逆自降。

《温病条辨》治温病发斑有化斑汤,系白虎汤加犀角、玄参而成,用于发热夜甚,斑疹色赤,脉数。两方比较,同为阳明温病发斑,而化斑汤清热重在气分,并用犀角凉血;地黄饮清热重在血分,并用雄黄、冰片避秽化浊。二者侧重病机不同,其治亦有区别,临床可互相参考而用之。

又,本方名“地黄饮”,《宣明论方》亦有“地黄饮子”,两方名雷同,然而各自组方及主治病证各异,不可混淆。

犀角解毒汤证

【原文】

疫证发斑痛痒,此热而兼风也,以犀角解毒汤治之。

犀角解毒汤:防风二钱、牛蒡子炒二钱、荆芥一钱、连翘一钱、知母一钱、甘草二钱,煎水取汁。犀角一钱磨汁兑服。

【提要】

外感风热发斑的证治。

【述评】

据本方分析,用防风、牛蒡子、荆芥、连翘辛凉解表;知母清气分热;犀角凉血分热。全方以辛凉解表为主,以清热凉血为辅,共奏辛凉解表兼以清热凉血之功效。故可治外感风热之发斑痒痛。观临床有急性荨麻疹病人,急性起病,全身皮肤起风团,边缘清楚,肿起略高于正常皮肤,瘙痒,色红,此起彼伏,舌质红,舌苔白,脉浮数,或有恶寒发热,或有头痛不适等外感风热表证。用此方可谓切中病因病机。

古人将斑疹病位定位于阳明气分,所用之方也就围绕清解阳明经热,用卫气营血辨证,围绕清气治疗。代表方剂即是《温病条辨》中的化斑汤。余师愚著《疫疹一得》亦认为“斑疹出于胃,亦诸经之火以助之。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十二经,退其淫热”。其定位于表者并不多见,更未从病因方面考虑。今作者从致病因素角度出发,认为本证是“热而兼风”,从而采取去除病源的治疗,即本证用辛凉解表之防风、牛蒡、荆芥之义。可谓是突破了古人已有陈规,是对斑证之治疗的拓展。

黄龙陷胸汤证

【原文】

妇人因疫热而经水[1]适来则发热更甚,胸中气築[2]作痛,不能卧,此因经水行,致中气虚,故发热甚。而疫邪在胃,故气築作痛,以黄龙陷胸汤治之。

黄龙陷胸汤:枳实一钱、厚朴一钱、大黄二钱、芒硝二钱、黄连一钱、川芎一钱、半夏一钱、芦根二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党参二钱、甘草二钱、生地二钱。

【注释】

[1]经水:即月经。此指妇女在月经来潮期间感受疫热。

[2]气築:築,筑的繁体字,建筑,筑造之意。此处作气机逆乱攻撑作痛解。

【提要】

妇人经血来潮时感受疫热的治法。

【述评】

妇女因在月经来潮期间又感受疫热者,势必发热更甚,原因是因行经而气血虚弱,即本条所言中气虚,此种情况,在感受疫热初期即见里证。治当急下里热,然又当气血虚弱之时,必以扶正驱邪同施。故本方以大承气汤加黄连直泻里热;用生地、白芍、当归、川芎,即四物汤活血养血;党参、甘草益气,与四物汤合用则益气补血以扶正。全方共起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且有四物汤之活血养血,又不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实为补泻兼施,各行其道的恰到之方。故可不必虑其承气之峻。

益气清疫汤证

【原文】

疫证自汗,发热恶寒,头背胃脘痛,脐上痛,舌强[1],呕吐,此病先内伤而后外感疫邪。以益气清疫汤治之。

益气清疫汤:炙黄芪二钱、党参二钱、生地二钱、麦冬二钱、当归二钱、白术二钱五分、升麻一钱、葛根一钱、黄芩一钱、石膏一钱、健曲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五分。

【注释】

[1]舌强:即舌僵,伸舌不能自如,有僵硬感。

【提要】

气虚体弱而感受疫热的证治。

【述评】

本证已知是先内伤而后外感疫邪。症状表现既有外感疫邪的自汗,发热恶寒,头背痛,又有胃脘痛,呕吐,脐上痛,提示此内伤病位在胃腑,但未成实,其所伤为气虚,因脾胃气虚而湿阻。当感受外邪时,就表现为表虚自汗,发热恶寒,湿阻胃脘故脐上痛、呕吐等症并见。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养阴清热为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升麻补益中气;生地、麦冬养阴;当归以资汗源;黄芩、石膏清气分之热;葛根、升麻散阳明经热;陈皮、白术、健曲健脾燥湿。诸药合用可使正气复而疫热解。

考察临床常有某些基础疾病(本证所指的近似胃肠、胆道等邻近器官的疾病),在已有疾病损伤的情况下,因体质虚弱,当复遇外感时,首先表现的是气虚不足以御邪,亦不足以固津,因此有自汗症状,这也正是其内在病机的反映。故本证胃脘疼痛、呕吐等,可认为是原有胃脘部基础疾病的加重,也包括复感湿热病邪所致。所以本方恰到的以扶正为主。本证之清热养阴及健脾燥湿亦即扶正,葛根亦能生津,仅用升麻、葛根各一钱,辛散在表之邪,只用其透邪达表之意。因此认为本方证有以下特点:①此等自汗病人,古人多从敛汗,调和营卫入手,用桂枝龙牡辈,少有用养阴清热以资汗源的方法,达到邪从汗解,而汗出不伤正,本方证对此有了拓展;②对此等先内伤而后外感,表里同病的情况,采用先解表后清里,或表里同治,在表里同治中,又分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助阳解表等,始终未离解表,治里只注重补虚的一面。虽有同时祛在里之实邪的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等,也都是为表邪入里而致里实而设,本方针对原有基础疾病而致的里实。小青龙汤可谓是切中了病机,但又未涉及扶正,只是同祛表里之邪。据临床观察原有旧病之人,在复感外邪之时必然导致旧病加重,此时既有里虚,又有里实,自然导致外感机率增加。如果不针对原发基础病治疗,就不能祛除在表之邪。本方即是针对原发基础疾病而治,其用治表之药,仅用升麻、葛根以升举达邪出表而已。故本方证强调“先内伤而后外感”,可谓符合临床实际状况,同时也是对该治疗方法的拓展。

又,本方有补中益气汤(去柴胡)之义,是在此基础上加清热养阴,健脾燥湿之品,即补里虚用补中益气加健脾养阴,祛里实用清热、燥湿。从而达到对原发基础病的虚实并治。可谓是对补中益气汤运用的灵活化裁,两方证可互参。

黄连解毒汤证

【原文】

头病肿痛,耳前后更甚,胸中烦闷,大便不通,咽干而下身[1]寒,两足寒更甚,此疫热郁于上而不能下也。先于肿上刺出紫血,用吴茱萸碾细温敷足心[2]以引热下行。以黄连解毒汤治之。

黄连解毒汤:酒洗[3]黄连二钱、酒洗黄芩二钱、酒泡[3]大黄三钱、当归二钱、柴胡一钱、升麻一钱、桔梗二钱、连翘一钱。

【注释】

[1]下身:常指前阴部,此处泛指下半身寒冷。

[2]足心:即两足底中心点涌泉穴,十二经腧穴之一。

[3]酒洗、酒泡:药物炮制方法之一,实为用酒浸,取其缓和药性作用。此种用酒浸洗植物药的方法,现在认为能使其有效成份溶于酒精之中,减低了相关药用成分的作用。此与缓和药性的机理相通。(下同,不复注)。

【提要】

外感风热,上热下寒的证治。

【述评】

外感疫热,据症状表现,相当于临床口腔、颌面部感染及头面部疖痈等病。病位在头面部,故症见头面肿痛,咽干胸烦等。疫热郁于上而不能下达,故有大便不通,病人自觉下半身有寒凉感。其治之法,先刺肿块出血,以直接祛除邪毒。现在临床上见疖肿或深部脓肿、化脓性感染者,主张切开引流排脓,或用穿刺抽吸脓液的方法。至于“刺出紫血”的方法,临床上除遇有蛇毒、蜂毒,或其他毒性物质中毒,且在局部尚未扩散者,即采取局部切开,或用三棱针刺破以排毒。其他一般不采取放血排毒治疗。本方又外用吴茱萸碾细敷足心,吴茱萸味辛温,入肝经,主温肝散寒下气。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上行贯肝膈入肺中,循喉,络心,具有滋水涵木,交通水火,导热下行之功。今用吴茱萸外敷于涌泉穴取其散寒下气,通过足少阴肾经而达到引热下降,此即是《灵枢·终始》篇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的具体用法之一。因其热郁于上而不能下,此时病位并非在表而是在里,并非在腑而是在经,虽见上有头面肿痛,下有大便不通,但在上不可发表,在下不可通腑,只宜清气分之热从肠道而下。方用酒洗芩连缓和苦寒之性;用酒浸(与酒洗不同)大黄,既缓和其苦寒之性,又缓和其推荡攻下之力;用柴胡、升麻引药直达病所;桔梗开提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而便自通;连翘清气分,当归入血分,并为使药引大黄、黄连清血分之热。全方气血同清,又能导热下行从大便而出。

本方名与《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方名相同,但后者是清热解毒之重剂,用于热毒炽盛充斥三焦,上中下合而清之,无通腑之大黄,亦无升麻、柴胡之药引,证候不同,组方各异,不可混淆。

白虎解毒汤证

【原文】

疫证颜面发赤,面肿头顶如破[1],身多汗,寐则谵语[2],喘咳甚急,以白虎解毒汤治之。

白虎解毒汤:知母六钱、麦冬四钱、生地二钱、黄芩一钱、薄荷一钱、薏苡仁二钱、荆芥一钱、防风一钱、白芷一钱、细辛一钱、羌活一钱、甘草一钱五分、黄芪二钱、当归一钱、川芎一钱、茯苓三钱、半夏一钱。

【注释】

[1]头顶如破:指头顶部剧烈疼痛,临床有“头痛如劈”之说。

[2]寐则谵语:指睡眠后说梦话,系为心阴不足,神不守舍所致。

【提要】

外感风寒湿邪,表里同病的证治。

【述评】

外感风寒湿邪,入里化热,表里同病。风邪袭人则见颜面发赤;头顶又称巅顶,为太阳经所过、寒客太阳经脉,故头顶疼痛如破;里热甚则身多汗;湿邪蕴肺则喘咳急。宜表里同治,用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辛温解表;半夏、茯苓、苡仁燥湿利湿,达到既散表湿又祛里湿;知母、麦冬、生地、黄芩清热养阴;当归、川芎活血养血;黄芪补气血而扶正。归纳本方组成及其治则与《此事难知》之九味羌活汤证既相类又有别。其相同点是两方均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而设。不同的是九味羌活汤为表实无汗,所用之药以发汗祛湿为主,只宜于体质壮实之人。而本方证为热甚多汗,而并不是表虚自汗。故仍用九味羌活汤之意发汗解表,同时增用清热养阴、补益气血之品。这就考虑到了发汗而有汗源,使邪从发汗而解,不必虑其发汗伤阴之弊。因此本方不仅可用于体质壮实之人,对体质虚弱者亦可参考用之。

承气解秽汤证

【原文】

疫证水泻不止,肌肉消瘦,谵语,绝谷[1],舌上芒刺,咽喉干燥,此时万不可以泻不止而用止泻之剂,倘不大下则毒不去而必死矣。以承气解秽汤治之。

承气解秽汤:芒硝四钱、大黄三钱、草果一钱、槟榔一钱、甘草一钱五分。

【注释】

[1]绝谷:即不能食,轻者不思饮食,重者毫无食欲。

【提要】

湿热秽浊,结聚胃腑(肠道)的证治及用止泻法的禁忌。

【述评】

因疫热炽盛,郁于胃腑,以致胃失受纳,故不能食;因绝谷而断后天生化之源,故见肌肉消瘦;热极则扰动神明,故神昏谵语;热极伤阴则舌上芒刺;津液亏乏,不能上承则咽干喉燥;湿热秽浊结聚肠道,阻止肠道通降,故只见水泻(即热结旁流证)。此证虽见水泻不止,但属假象,实则是湿热秽浊阻滞不通。治疗仍应攻下结聚,方能泻热保阴。用调胃承气汤攻下热结;加草果、槟榔辟秽化浊并助硝黄荡下,又代枳实、厚朴理气行滞。这是因枳实、厚朴温燥之性伤于阴津,又恐其再伤气阴之虑,故以草果、槟榔代之。

调胃承气汤本为胃肠燥热,大便不通之轻症而设,属缓下剂。临床亦常用于胃肠燥热不通时的试投之方,今本证用之,似嫌力弱,有药不胜病之虑。而且热结旁流证,《伤寒论》用大承气汤,且经历代医家临床验证,已成名方,不可不遵。只是此等燥热炽盛、热结旁流而又津液大伤之人,宜在用大承气汤的同时,加用养阴之品,似更加稳妥。

本条症状已见津液大伤,即将亡阴的危急证候,其症还可见高热口渴,舌上无苔、光如镜面,脉数,腹胀腹痛等症,其肌肉消瘦多因脱水所致。临证西医救治,补液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是主要措施之一。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施治是其有效可行方法。

葛连承气汤证

【原文】

疫证利下红白,身热口渴,禁口[1]垂危,此表里并病而热毒内盛。以葛连承气汤治之。

葛连承气汤:葛根四钱、黄连三钱、枳实二钱、大黄二钱、白芍二钱、木香一钱、甘草二钱五分、槟榔一钱、厚朴二钱。

【注释】

[1]禁口:即不能饮食,轻者不思饮食、纳呆,重者毫无食欲。

【提要】

感受湿热,表里并病,气滞湿阻的证治。

【述评】

外感湿热疫邪,表证未解,入里气滞湿阻,湿热互结,则见痢下红白相兼;热炽于胃则发热口渴。临床常见急性菌痢,多有此候。或可见泻下黏滞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等症状。病属湿热痢之阳明腑实证,且有表证未解。本方用小承气汤加槟榔攻下腑实;葛根配黄连既解表又清里;木香配白芍行气活血。此即是“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实践运用。

治热痢、湿热痢,古方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皆以清热解毒、泻下湿热为大法,但又各有侧重。葛根黄芩黄连汤是用于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而引起的热痢,解表清里同用;芍药汤是于清热解毒中偏于调气行血,其用槟榔、木香在于调气,用肉桂配当归、白芍在于行血,此即刘河间所说的“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便脓血的治本之法;白头翁汤是于清热解毒中兼收涩止痢,其用秦皮性寒,味苦而涩,具有收涩止痢之功即在于此。而本方名葛连承气汤,“承气”者,古人谓“承接胃气下降”之意。本方中的小承气即是破气行滞的攻下剂,又加槟榔、木香,其理气行滞的作用更强,可见本方是为热痢偏于胃肠气机阻滞而设。临床所见热痢,其成因病机各有不同,选方各异,临床应仔细辨别。本方也是对临床热痢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拓展,确宜临床参考。

作者在疫证证治的论述中,深谙仲景《伤寒论》理论,结合个人临床实践,遵《伤寒论》法而不泥《伤寒论》方,在临床运用“下法”方面,将仲景创立的“承气汤”,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在辨证确定运用下法证候的前提下,再根据其主要症状特点从而论证拟方,由此拓宽了《伤寒论》承气汤的临床适应范围。可认为是进一步发展了《伤寒论》“下法”的临床应用理论与实践。兹将作者自拟各承气汤证归纳小结如下,即可见其对承气汤加减化裁的运用特点。

疫证运用承气汤加减化裁小结表

续表

理中加味汤证

【原文】

疫证痢久不止,热毒已尽,变成内寒,所下者白如涎痰,其腥臭,腹痛,以理中加味汤治之。

理中加味汤:焦白术三钱、炙党参三钱、附片二钱、干姜二钱、茯苓二钱、陈皮二钱、甘草二钱五分。

【提要】

久痢,脾胃虚寒的证治。

【述评】

久患泻痢,损伤中阳,所下粪便白如涎痰是其特点,治当健脾温中。本方即《伤寒论》理中丸加附片、茯苓、陈皮而成,功能健脾益气,温阳散寒。适宜于脾胃虚寒所致的久泻不止,手足欠温,食欲不振,口淡不渴,面白神衰的治疗。

【注释】

[1]孟澍江.温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5.以下简称《温病学》。

[2]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8.以下简称《温病条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