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穴位贴敷的配方用穴

穴位贴敷的配方用穴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吸收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即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借助穴位本身的治疗作用和经络沟通表里的属性,穴位贴敷疗法不但能治疗局部病变,还可通过经络腧穴与脏腑的联系治疗全身疾患。

上篇 图说穴位贴敷疗法

一、穴位贴敷的历史与发展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治疗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制成相应的剂型,贴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充血发泡甚至化脓如灸疮,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脐中(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树叶、草茎等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并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可看作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

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记载“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晋唐时期,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医家把外敷法与经络腧穴的功效相结合,出现了穴位贴敷疗法。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青、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唐·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写道:“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并提出了“无病之时”用青摩卤上及足。动以避“寒心”等未病先防的思想。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明代的《普济方》、《本草纲目》中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方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

清代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二者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着贴敷疗法的成熟。《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之经数十年精心汇聚而成,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继《急》刊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

建国以后,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穴位贴敷治疗常见病,而且还应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各种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现在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贴敷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理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穴位贴敷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尤为可喜的是开始注意吸收现代药学的成果,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包括加入化学发热物质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螫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贴敷剂,如复方洋金花止咳平喘膏等。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良好的避孕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具有温经活血止痛作用的辣椒膏,在市场上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便易学,使用安全,毒副作用极小而乐于被患者所接受,尤其适用于老幼体弱的患者,对于攻补难施之时、不能服药之症、不肯服药之人,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二、穴位贴敷的理论依据及作用原理

1.理论依据

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吸收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即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

经络学说 穴位贴敷使外用敷药通过皮毛、经穴、经脉而起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除邪、扶正强身的目的。《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记载“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注:“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合;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指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是一切疾病的反应部位。《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经络的根本功能是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营养和控制全身。腧穴不仅是经气游行出入体表之所在,而且有反映病痛的作用,故可通过针灸刺激补虚泻实,防病治病。借助穴位本身的治疗作用和经络沟通表里的属性,穴位贴敷疗法不但能治疗局部病变,还可通过经络腧穴与脏腑的联系治疗全身疾患。

药物特性 各种药材除具备寒热温凉、升降沉浮的特性外还各自具有解表、清热、理气、理血、祛风、安神、调补气血等作用。《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耳。”说明内服有效的药物也可以作为外敷之用。药物之不同的气味均可通过经络系统直达病所发挥作用,药物的使用总纲无异于内服疗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吴氏所说的“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者以归,停者以逐,满者以泄,劳者以破,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敛”。

功效 穴位贴敷的功效可概括为四个字:“拔”“截”“通”“调”。凡病所聚集之处“拔”之则病邪能出,免除深入内陷之患;“截”之则邪气内消,解除妄行传遍之虞;“通”可行滞解郁,化积消瘀,调和营卫;“调”之则阴平阳秘,无脏腑偏盛偏虚之虑。具体而言可包括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疏通经络,祛风除邪;调和阴阳,健脾开胃;调整气血,强健脏腑等。

2.作用原理

用现代医学解释,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过程有三个步骤。一是释放,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扩散到皮肤或贴膜上。贴敷药物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二是穿透,指药物透过表皮进入内皮。在此过程中药物于体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提高。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呈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三是吸收,指药物透入皮肤与黏膜后通过血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抗菌消炎 药理分析证实部分中药有抗菌、抗病毒的化学成分,因而对局部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同时部分药物还有抑制或杀灭真菌的作用。对外敷药化腐生肌作用的研究表明其可促进细胞的增生分化和肉芽组织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伤口愈合。穴位贴敷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游出而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的作用,还有调节胶原代谢的作用,对伤口愈合有重要意义。因此穴位贴敷可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氧供给,加速创面新陈代谢,促进创面愈合。

提高免疫 穴位贴敷可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药物的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下痕迹反射,长期的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如慢支患者在夏季穴位贴敷,结果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植物血激素皮肤试验,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提示穴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力,降低过敏性。

提高药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穴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因腧穴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和患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此外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近来年,人们还将透皮吸收促进剂引进中药外治领域,使药物呈分子或亚分子状态均匀的分布于基质中,以利于迅速、均匀的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既促进了外用药物的吸收,又保持了血药浓度的稳定。

三、穴位贴敷的配方用穴

1.选穴原则

穴位贴敷疗法的使用根据八纲辨证的结论选用相应的药物配伍,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贴敷药物与内服方药在选药上有一定区别,但许多外敷药物在临床上可以内外通用,如镇痛、活血、舒筋、清热等药物。外用于贴敷时药物毒副作用减小,即使由峻猛药物配伍的外用敷药直接造成的副作用也极小。穴位贴敷的选穴原则与针灸用穴基本一致,但又有其特殊性,如多直接选用痛点,即针灸常用的“阿是穴”,利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其次是多选用窍穴,如神阙,因其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贴敷时多以主穴为中心点,兼贴周围其他穴位。

局部取穴 指选取疾病发生部位局部或临近部位的腧穴进行贴敷治疗。本方法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和临近部位的病证这一普遍规律取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如胃痛取中脘、梁门等。

远端取穴 指选取距疾病发生部位较远的腧穴进行贴敷治疗。本方法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属经络及其相连脏腑病证这一普遍规律取穴,应用时可扩展到其表里经的有关腧穴,如胃痛取足三里。对于脏腑疾病,郄穴往往是远端取穴时较好的选择。

随证取穴 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针对病因病机而取穴。本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取穴,如哮喘取肺俞、定喘等。对于脏腑疾病,往往选择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和输注于胸腹部的募穴。

按神经分布取穴 指根据人体生理解剖基础,按照脊神经及其所形成的神经丛、神经干的分布而取穴。如内脏发生疾病时可选用相应节段的夹脊穴来治疗。

2.常用部位及穴位

(1)常用部位

①头颈部:额面、头顶、颈后、颈两侧

②躯干部:胸口、胸两侧、胁肋、上腹、少腹、腹两侧;肩胛、肩、背两侧、腰两侧、腰骶

③四肢:手心、腕关节、肘窝、足心、踝关节、膝窝

(2)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

中府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1)

主治:胸肺疾患: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膈胀满。

云门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图1 中府、云门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胸痛。

天府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图2)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

侠白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图2 天府、侠白、尺泽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烦满。其他:上臂内侧神经痛。

尺泽

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图3)

主治:肺部疾患: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绞肠痧。肘臂挛痛。

图3 尺泽、孔最、太渊、鱼际

孔最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血系疾患:咳血,衄血。

太渊

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胸肺疾病,无脉症。

鱼际

定位: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咽喉肿痛。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图4)

主治:热性病:热病无汗。头面五官疾患: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渊,耳聋耳鸣,目赤肿痛,眼睑下垂,牙痛,龋肿,咽喉肿痛,口疮,口噤,口眼歪斜,舌痛。胃肠疾患:胃腹痛,便秘,痢疾。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胎衣不下,恶露不止,乳少。其他:瘾疹,皮肤瘙痒,荨麻疹。止痛要穴,化痰要穴。

图4 合谷、阳溪

阳溪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目赤肿痛。

偏历

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图5)

主治:五官疾患:耳聋,耳鸣,鼻衄。胃肠疾患:肠鸣腹痛。

温溜

定位:在前臂,腕腕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外感疾患:寒热头痛。头面五官疾患:面赤肿,口舌痛。

下廉

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胃肠疾患:腹痛,腹胀。上肢不遂,手肘肩无力。

图5 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

上廉

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胃肠疾患:腹痛,腹胀,吐泻,肠鸣。手臂肩膊肿痛,上肢不遂。

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手臂肿痛,上肢不遂。

曲池

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上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外感疾患: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热病。胃肠疾患:腹痛,吐泻,痢疾,肠痈,便秘。头面疾患:齿痛,目赤痛,目不明。皮肤病:疮,疥,瘾疹,丹毒。神志疾患:心中烦满,癫狂,善惊,头痛。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肩无力,臂神经疼痛。高血压。

肘髎

定位:在肘区,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

主治:肩臂肘疼痛,上肢麻木,拘挛,嗜卧。

手五里

定位:在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

主治: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手臂肿痛,上肢不遂。疟疾,瘰疬。

臂臑

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主治:瘰疬。肩臂疼痛。

肩髃

定位: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图6)

主治:上肢疾患:肩臂痛,手臂挛急,肩痛,半身不遂。

图6 肩髃

巨骨

定位: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图7)

主治:上肢疾患:肩臂痛,手臂挛急,半身不遂。

天鼎

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图8)

图7 巨骨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诸瘿,梅核气。

扶突

定位:在胸锁乳突区,横平喉结,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中间。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诸瘿,梅核气,呃逆。

图8 天鼎、扶突

足阳明胃经

颊车

图9 颊车

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图9)

主治:口眼斜,牙关紧闭,齿痛。

人迎

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图10)

主治:胸满气逆,咽喉肿痛,瘰疬,高血压。

图10 人迎

气舍

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图11)

主治:呼吸喘鸣,咽喉肿痛。

图11 气舍

缺盆

定位:在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

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12)

主治:呼吸喘鸣,咽喉肿痛。

图12 缺盆

气户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13)

主治:呼吸喘鸣,咽喉肿痛。

库房

定位: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肺疾患:胸满气逆,呼吸喘鸣,胸胁胀痛,咳嗽喘息。

屋翳

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肺疾患:胸满气逆,呼吸喘鸣,胸胁胀痛,咳嗽喘息。

膺窗

定位:在胸部,第3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肺疾患:胸满气逆,呼吸喘鸣,咳嗽喘息,乳痈。

乳根

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胸痛,胸闷,咳喘。乳汁不足,乳痈。噎膈。

图13 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根

图14 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

不容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图14)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胃痛,呕吐,食欲不振。

承满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等。

梁门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便溏,呕血等。

关门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

太乙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

滑肉门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

天枢

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肠胃疾患:呕吐纳呆,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脾泄不止,赤白痢疾,便秘。

外陵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胀,疝气,痛经等。

大巨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便秘,腹痛,遗精,早泄,阳痿,疝气,小便不利。

水道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便秘,腹痛,小腹胀痛,痛经,小便不利。

图15 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

归来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下中线旁开2寸。

主治:腹痛,阴睾上缩入腹,疝气,闭经,白带。

气冲

定位: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

主治:阳痿,疝气,不孕,腹痛,月经不调。

髀关

定位: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图15)

主治:腰膝疼痛,下肢酸软麻木。

伏兔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主治:腰膝疼痛,下肢酸软麻木,足麻不仁。

阴市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

主治:腿膝冷痛,麻痹,下肢不遂。

梁丘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主治:胃脘疼痛,肠鸣泄泻,膝脚腰痛。

犊鼻

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部痛,膝脚腰痛,冷痹不仁。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图16)

主治:肚腹疾患: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霍乱遗矢,疳积。心神疾患:心烦,心悸气短,不寐,癫狂,妄笑,中风。胸肺疾患:喘咳痰多,喘息,虚痨,咳血。泌尿系统疾患:小便不利,遗尿,疝气。妇人疾患:乳痈,妇人血晕,子痫,妊娠恶阻,赤白带下,痛经,滞产,产后腰痛,妇人脏躁。膝胫酸痛,下肢不遂,脚气;高血压,水肿,头晕,鼻疾,耳鸣,眼目诸疾。强壮穴:真气不足,脏气虚惫,五痨七伤。

上巨虚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泄泻,便秘,腹胀,肠鸣,肠痈。

图16 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

条口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肩背痛,下肢疼痛等。

下巨虚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肠鸣腹痛。

丰隆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主治:脾胃疾患:痰涎,胃痛,大便难。神志疾患:癫狂,善笑,痫证,多寐,脏躁,梅核气。心胸肺疾患:咳逆,哮喘。

解溪

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

冲阳

定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图17)

主治:善惊,狂疾。

图17 解溪、冲阳、陷谷、内庭

陷谷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主治:足背肿痛。

内庭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胃肠疾患:腹痛,腹胀,泄泻,痢疾。头面疾患:齿痛,头面痛,口,喉痹,鼻衄。神志疾患:心烦,失眠多梦,狂证。壮热不退。足背肿痛、趾跖关节痛。

足太阴脾经

太白

图18 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