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习目标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作用原理;乙酰水杨酸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须知。
■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红、肿、热、痛是由炎症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对各种病理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同时也是引起患者痛苦、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对症治疗仍是必要的。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虽属不同类别,差异显著,但共同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图15-1)。
图15-1 膜磷脂、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及药物作用环节
5-HPETE——5-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 LT——白三烯PGI2——前列环素 TXA2——血栓素A2
课堂互动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有何不同?你是否能从作用机理上对此加以解释?
由于其化学结构及抗炎机制不同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甾体类抗炎药,SAIDS),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解热镇痛抗炎药多数具有下列共同作用:
(一)解热作用
本类药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体温几无影响,这有别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
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及毒素(部分由于组织损伤、变态反应、恶性肿瘤)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源(如白介素-1),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该处PG合成、释放增加。PG(主要为PGE2)增多,可使温度感受器神经元的阈值提高,即体温调定点上调(37℃以上),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发热。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合成酶(环氧酶,COX),减少下丘脑PG合成,使升高的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其对脑室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也不影响产热过程。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不同的热型又是诊断疾病的依据,故一般的发热不必急于使用解热药。但体温过高或持久发热会消耗体力,同时引起头痛、失眠、谵妄、昏迷、惊厥,严重者会危及生命,适当应用解热药可缓解症状。但老年、体弱患者体温骤降可引起虚脱。
(二)镇痛作用
本类药镇痛强度不及镇痛药(吗啡等),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均有良好镇痛效果,对术后慢性疼痛也有效。
慢性钝痛是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产生和释放某些致痛化学物质(如缓激肽、组胺、5-HT、PG)所致。PG不仅本身具有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即增敏缓激肽的致痛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可抑制炎症局部的PG合成,对慢性钝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
本类药大多数都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能显著抑制风湿、类风湿性炎症的渗出,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PG是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活性物质,不仅能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同时还可增敏缓激肽等物质的致炎作用。在风湿、类风湿性炎症组织中发现有大量PG存在。实验结果显示,将微量PGE2皮内、静脉、动脉内注射均可引起炎症反应。解热镇痛抗炎药能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能有效地缓解炎症引起的临床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炎症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与抑制PG合成有关。即解热镇痛抗炎药与合成PG所必需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使酶的活性下降,PG合成减少。目前已知COX有两型,即COX-1和COX-2。在体内COX-1能促进生理性PG合成,如保护胃黏膜的PGE、调节血小板聚集的TXA2、调节外周血管阻力的PGI2和调节肾血流量的PCI、PGE。COX-2能促进合成病理性PG,后者主要为PGE2和其他致炎介质及蛋白酶,能引起发热、疼痛和炎症。本类药物对COX-2的抑制是其治疗作用的基础,而对COX-1的抑制则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
一、水杨酸类
水杨酸类药物属甲酸类有机酸,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后者因刺激性大,仅作外用,故常用药为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
【药动学特点】口服自胃肠吸收,1~2 h血药浓度达峰值,t1/2约为15min。很快被体内酯酶水解成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水杨酸盐有80%~90%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水杨酸盐迅速分布至全身组织,并可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亦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水杨酸盐主要经肝代谢,t1/2为2~3 h,但代谢能力有限且个体差异较大。当阿司匹林用量大于1 g时,水杨酸盐生成量增加,血中游离浓度上升,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t1/2显著延长(15~30 h)。因此,如需长期大剂量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时,剂量应渐增,并根据患者用药的反应或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调整剂量。主要经肾排泄,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与甘氨酸、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小部分以水杨酸盐排出。剂量大时,结合反应已饱和,则水杨酸盐排出量增加。尿液pH值可影响水杨酸盐排泄速度,尿液呈碱性时,水杨酸盐解离增多、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可达85%);尿液呈酸性时则相反,仅排出5%。因此,碱化尿液可用于阿司匹林严重中毒时的解救。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药配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捕、关节痛及痛经等慢性钝痛。抗风湿作用较强,治疗急性风湿热疗效迅速可靠,可使患者于24~48 h内退热,关节红肿及疼痛减轻,血沉减慢,主观感觉好转,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意义。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亦有明显疗效,目前仍为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但应防止中毒。
知识链接
奇妙的药
阿司匹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的发现是从人类长期服用柳树皮开始的。阿司匹林的天然成分“水杨酸”存在于柳树皮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民间就已经按照积累下的经验,用柳树皮的液汁止痛与退热。1853年,德国化学家杰尔赫首次合成制得水杨酸,然而水杨酸对胃有很大的刺激性。1893年德国拜尔(Bayer)药厂的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副作用小的乙酰水杨酸,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上市后,由于其价格便宜、服用方便、副作用少以及疗效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使它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余年,且应用范围随着人们对它不断的研究发现而不断扩大,阿司匹林可谓——“奇妙的药物”。
2.影响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磷脂转化过程中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因而小剂量即能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强大的血小板释放ADP及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的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栓形成。若剂量加大,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腺素合成酶(其作用可逆而易恢复),使前列环素(PGI2——TXA2生理拮抗剂)合成减少,从而促进血栓形成。这是由于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较血管壁中的高,阿司匹林抑制前者所需浓度仅为抑制后者的1/10。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40~80mg/d)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3.其他作用
因可降低胆管内的pH值,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大剂量阿司匹林能促进尿酸排泄,也可用于治疗痛风。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
常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低浓度时为直接刺激胃黏膜所致,高浓度时有刺激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因素参与。较大剂量可引起胃溃疡或无痛性出血,与其局部刺激和抑制胃黏膜合成PG有关。肠溶片、餐后或同服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可减轻和避免上述反应。溃疡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凝血障碍
一般剂量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还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维生素K可预防之。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患者应禁用,术前一周应停用。
3.过敏反应
少数可出现荨麻疹、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阿司匹林哮喘”发病机制是由于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使PC合成受阻,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及其他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占优势所致。因此,用肾上腺素治疗效果不佳,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有效,有哮喘、荨麻疹病史者禁用。
案例分析
患者,男,39岁,有胃溃疡病史两年多。近日因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服用阿司匹林治疗,1次1 g,4/d,两日后出现上腹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试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如何防治?
4.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5 g/d)服用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和听力减退等中毒反应称水杨酸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而引起酸碱失衡,甚至精神失常。应立即停药,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5.瑞夷(Reye)综合征
据报道,患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 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严重肝损害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故病毒感染患儿慎禁用。
二、苯胺类
苯胺类药物包括非那西丁和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非那西丁因毒性较大,除复方制剂还应用外,已被对乙酰氨基酚所取代。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
【药动学特点】口服易吸收,大部分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后经肾排泄,极少部分进一步转化为有肝损害的羟化物。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药抑制中枢PC合成的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PC合成作用弱,故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弱,几无抗炎、抗风湿作用。起效缓慢而作用持久,可用于发热、慢性钝痛的治疗,由于不良反应少,小儿发热常选用。
【不良反应】治疗量不良反应较少。有恶心、呕吐,但较轻;偶可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出现血尿及肾炎。
三、吡唑酮类
吡唑酮类药物包括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和非普拉宗。前两者因不良反应较多,限制其临床应用。
保泰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泰松(oxyphenbutazone)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两药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而解热、镇痛作用弱。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急性进展期疗效较好;保泰松较大剂量可治疗急性痛风;也可用于恶性肿瘤及寄生虫病引起的发热。
【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腹泻多见,大剂量可引起溃疡和出血;②水钠潴留,引起水肿;③可出现皮疹,偶见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用药超过一周者要定期查血常规;④偶致肝炎和肾炎;⑤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可致甲状腺肿大、粘液性水肿。
非普拉宗(feprazone)
非普拉宗为保泰松的衍生物,疗效优于保泰松,不良反应较保泰松少。
四、其他有机酸类
主要是一些有机酸类药物,包括乙酸类中的吲哚美辛、舒林酸和双氯芬酸,丙酸类中的布洛芬、萘普生,烯酸类中的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新型抗炎药尼美舒利也在此介绍。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药动学特点】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3 h达峰值。吸收后90%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代谢,部分原形及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t1/2为2~3 h。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强度与保泰松相似,强于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相当于阿司匹林。因不良反应多,一般不用于解热、镇痛。主要用于:①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差的急性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②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③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④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常能见效。
【不良反应】较多,且与剂量过大有关,约有20%患者不能耐受而停药。主要有: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溃疡、出血,偶见穿孔,还可引起急性胰腺炎;②头痛、头晕,偶有精神失常;③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④有皮疹、哮喘,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⑤肝损害及黄疸。
舒林酸(sulindac)
作用及临床应用类似吲哚美辛,其强度较吲哚美辛弱,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其优点。
双氯芬酸(diclofenacacid)、甲芬那酸(mefenamicacid)、氯芬那酸(clofenamicacid)
三药均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以双氯芬酸抗炎作用最强,约为吲哚美辛2倍。主要用于:①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②痛风急性发作;③创伤及术后炎性疼痛和肿胀。不良反应多而严重,有头痛、眩晕、恶心、腹泻,易诱发溃疡及出血,偶致溶血性贫血及骨髓抑制,可引起暂时性肝肾功能异常。连续用药不宜超过1周。本类药物中双氯芬酸不良反应少,而甲芬那酸、氯芬那酸因不良反应多,现已少用。
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酮洛芬(ketoprofen)
布洛芬具有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作用,但疗效不优于阿司匹林,主要优点为胃肠不良反应轻。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也可用于一般发热、头痛、神经痛、痛经及急性痛风的治疗。不良反应除有胃肠反应和皮疹外,偶见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出现时应立即停药。萘普生和酮洛芬为布洛芬同类药,其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均相似,萘普生较其他两药t1/2长。
吡罗昔康(piroxicam)、美洛昔康(meloxicam)
吡罗昔康为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其特点为:
(1)t1/2长,用量小,每日服药一次即可维持疗效;
(2)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效力与吲哚美辛相似,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吲哚美辛、萘普生相似,改善关节痛疗效优于吲哚美辛;
(3)可用于治疗痛风和痛经;
(4)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但仍有胃肠刺激症状,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亦可致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美洛昔康为吡罗昔康同类药,是新型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因而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其适应证同吡罗昔康,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也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出血。
酮洛酸(ketorolac)
本药口服吸收完全,其关节腔内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50%以上。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肌内注射镇痛作用近似中等量吗啡,但无吗啡类不良反应。用于术后、骨折、扭伤、牙痛及癌症疼痛等镇痛。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恶心、胃痛、消化性溃疡等。偶见过敏反应,长期服用可引起肾损害,孕妇、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尼美舒利(nimesulide)
是一新型非有机酸类药物,能选择性抑制COX-2,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呼吸道、口腔、软组织炎症。偶见轻微而短暂的胃肠不良反应。同类药物还有塞来昔布(celecoxib)和去空罗非昔布(rofecoxib),作用与尼美舒利相似。
【附】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中尿酸持续增高,急性发作时尿酸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等处析出结晶,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病等。
抗痛风药是一类能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减轻痛风炎症的药物。常用药物除一些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外,还有别嘌醇、丙磺舒和苯溴马隆、秋水仙碱。
(一)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嘌醇(allopurinol,别嘌呤醇)
别嘌醇是次黄嘌呤的异构体。在体内次黄嘌呤与黄嘌呤可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尿酸。本药能与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竞争黄嘌呤氧化酶,从而使尿酸生成减少。此外,别嘌醇也可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降解为别黄嘌呤,而别黄嘌呤也能非竞争性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生成减少。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预防噻嗪类利尿药、肿瘤化疗、放疗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少,偶见皮疹、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二)促进尿酸排泄药
丙磺舒(probenecid)
本药大部分通过肾近球小管主动分泌,因脂溶性高易被重吸收,故可竞争性抑制尿酸从肾小管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对慢性痛风是目前比较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因无抗炎及镇痛作用,故对急性痛风不适用。由于在肾小管与青霉素竞争同一分泌机制而减慢青霉素的分泌,可提高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开始应用时,为避免大量尿酸排泄在泌尿道形成结晶,宜碱化尿液和大量饮水。
苯澳马隆(benzbromarone)
作用与用途类似丙磺舒,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临床报道对慢性痛风总有效率89%。少数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头痛和胃肠不良反应。
(三)抑制痛风炎症药
秋水仙碱(colchicine)
可抑制急性痛风发作时的粒细胞浸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抗炎、镇痛作用,可迅速缓解急性痛风发作症状。用药后数小时可使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消退。但对其他类型关节炎和疼痛无效,且对血中尿酸浓度及尿酸排泄也无影响。此外,还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不良反应较多,常见胃肠反应,中毒时可见血性腹泻,肾损害可出现血尿和少尿,可致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制剂及用法】
阿司匹林 片剂:0.05 g,0.1 g,0.3 g,0.5 g。解热镇痛:1次0.3~0.6 g,3/d,饭后服;抗风湿:3~5 g/d,分4次服,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
对乙酰氨基酚 片剂:0.3 g,0.5 g。1次0.5 g,3/d。
保泰松 片剂:0.1 g,1次0.1~0.2 g,3/d;症状改善后改为1/d。
羟基保泰松 片剂:0.1 g,1次0.1 g,3/d,餐中服,一周后递减0.1~0.2 g/d。
吲哚美辛 片剂:25 mg,1次25 mg,2~3/d,餐中服,以后每周可递增25 mg,至每日总量为100~150 mg。
舒林酸 片剂:0.15 g,0.2 g,1次150~200mg,2/d,每日最大剂量400mg。
甲芬那酸 片剂:0.25 g,首次0.5 g,以后1次0.25 g。用药不宜超过一周。
氯芬那酸 片剂:0.2 g。每次0.2 g,3/d。
双氯芬酸 片剂:25 mg,口服,每次25 mg,3/d;注射剂:75 mg/2 ml,深臀部肌注,1次75 mg,1/d。
布洛芬 片剂:0.1 g,0.2 g。1次0.2~0.4 g,3/d,餐中服。
酮洛芬 胶囊剂:25mg,50mg。1次50mg,3~4/d。
萘普生 片剂:0.1 g,0.2 g,1次0.25 g,2/d。
吡罗昔康 片剂:0.125 g,0.25 g。20mg/d,分1~2次服。
美洛昔康 片剂:7.5mg,1次7.5mg,1~2/d。
尼美舒利 片剂:100mg,1次100mg,2/d。
塞来昔布 胶囊剂:200mg。治疗骨关节炎,200mg/d,1次或2次。
罗非昔布 片剂:12.5mg,1次12.5mg,1/d,必要时,可1次25mg,1/d。
秋水仙碱 片剂:0.5mg,1mg,1次0.5mg,1~2/d,一日总量不超过4mg。
丙磺舒 片剂:0.25 g,0.5 g,治疗痛风,开始1次0.25 g,2/d,一周1次增至0.5 g。
别嘌醇 片剂:0.1 g,第1周0.1 g/d,第2周,0.2 g/d,第3周以后0.3 g/d,分2~3次服。
本章小结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解除中等度疼痛的常用药,其中大部分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其抗炎作用由于其化学结构不同于甾体激素,所以又称非甾体抗炎药。根据化学结构分为水杨酸类(其代表药为阿司匹林)、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
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均与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PC)合成和释放有关,抑制中枢的PC合成和释放可以产生退热作用,抑制局部的PC合成和释放可以引起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
不同的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作用原理相同,但其药理作用各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方面亦有差异,这些都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
复习思考题
1.试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特点。
2.试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3.简述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