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项分析

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项分析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综合考评,关于生活环境整体竞争力,南京在全国200个城市中,名列第6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南京商业文化环境竞争力的指标及排名具体情况见表4-7。
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项分析_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第二节 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项分析

一、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项分析

1.全国性的区域中心城市

南京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技、人才等人文资源和优良的文化禀赋,使南京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性区域性中心城市。

2.明显的集聚优势

南京市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快速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决定了南京能吸引、占领、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占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持久地保持这种创造更大城市价值的能力和潜力。根据社会经济物质实体的总量指标,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创造价值指标和每平方公里创造价值指标计算城市集聚度,南京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3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3.优越的综合环境

(1)居民生活环境竞争力非常强。南京市在基础设施质量、城市自然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在全国独占鳌头,分列全国第3、5、2和7位。通过综合考评,关于生活环境整体竞争力,南京在全国200个城市中,名列第6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见表4-6。

表4-6 南京市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情况

img10

注:①A表示在全国200个城市中的排名;B表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②资料来源:根据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2)区位优势明显。南京市具有通江达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水、陆、空、地下管线等各种交通运输渠道发达,历史上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又以自身的优势地位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中的重要城市之一。

(3)商业文化环境优越。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历史上形成的包容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培育了南京优越的社会人文环境,塑造了南京优越的综合商业文化环境。南京商业文化环境竞争力的指标及排名具体情况见表4-7。

表4-7 南京商业文化环境竞争力的指标及排名

img11

资料来源:根据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4.丰富的人才与科技资源

南京不仅拥有丰富的受过良好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智力资源,同时也具有由众多具备相当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所共同组成的教育机构、科研单位、研发部门等智力资源的培训组织机构,这就决定了南京市的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非常高。同时,南京科技资源丰富,科技竞争力较强。见表4-8。

表4-8 南京科技竞争力评价

img12

注:表中南京市的排名是在全国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15个副省级城市共19个样本城市中的排名。

5.较高的市场综合占有率

南京市综合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商贸市场相当繁荣,是长江中下游的商贸中心,是华东地区除上海以外最为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和市场中心。根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南京市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在全国50个城市中排名第8位。

6.较发达的制造业工业基地

南京制造业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电子化工、石油化工、车辆制造、钢铁、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调整五大产业的发展目标,着力引进投资强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关联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构筑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6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见表4-9。

表4-9 南京市企业本体竞争力排名情况

img13

注:①A表示在全国200个城市中的排名;B表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②资料来源: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

二、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弱项分析

1.城市定位缺乏持久性

多年来,南京的城市定位多追求“高、大、全”(见表4-10),最近逐步趋向务实和特色化,但与上海、苏州、温州、东莞等定位明确的城市相比,南京的城市定位应精炼并更趋准确。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发展定位很明确,城市特色也很鲜明,如上海的经济和金融、深圳的效率和速度、香港的自由和法制、西安的古都和历史等,个性化的发展为这些城市的成长增添了力量和价值。

表4-10 南京城市定位

img14

2.创业创新精神不足

根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南京人创业精神指数和创新意识指数排名比较靠后。这是历史文化传统、市民价值观念、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结果。南京文化兼容并蓄,居民稳重踏实,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这样就不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不利于标新立异、更加开放的创业创新氛围的形成。

3.政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南京的部分政府部门在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统一规划不力、组织协调困难等现象,推诿扯皮、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也影响了投资创业。此外,南京的一些政府战略规划科学性不够强,透明度不够高,尤其是政府长远规划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政府管理效能的提高。

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

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与国内乃至省内先进城市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综合人均收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位(见表4-11)。原因主要是:南京没有形成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第三产业总量相对偏少,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力有限;就业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居民收入来源单一,缺少经商、投资理财等其他增收渠道。

然而,相对于较低的居民收入水平,南京居民的生活成本却很高。居民生活的各种水电煤气、通讯信息、道路交通等费用过高,与市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偏离度较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几年来连续走高的房价让老百姓不堪重负,住房绝对价格和涨幅均位于全国前列,与市民人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不相称。

表4-11 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

img15

注:①A表示创业精神指数;B表示创新精神指数;C表示综合人均收入;D表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②资料来源: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南京统计年鉴2004》。

5.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南京科技优势明显,但是科技转化率较低,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快、承接大型课题和出大成果的能力还不强。主要原因是:南京科技投入力度较小,尤其是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和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研发经费支出中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偏高,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有快速增长的趋势;经费支出结构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之间存在体制障碍,科研主体无法通过市场定价机制顺利实现成果的交易与转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中还没有占据主体地位,缺乏培育企业产生以及激励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安排;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引导扶持不足。

6.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近年来,南京城乡间的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呈加大趋势,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制约了南京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原因主要有:南京市在资源配置上长期实行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较小,使得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与城镇居民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很不对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郊县的工业园区分散、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较慢;县域的城市化水平低,与市区存在很大差距。

7.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

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南京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不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外资在产业投资中的比重较低,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也仅有几十家前来南京投资,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仅有少数外资研发机构。原因主要有:制度建设滞后,相对于深圳、苏州等城市,制度环境不够宽松,行政效率低下,服务企业意识弱;原有的一些优势产业和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的优势有所下降;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集群相对薄弱,很多重点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分工水平低,前后关联少,主导产业的发展缺乏当地配套中间产品的支持,在产品成本增高的同时也减弱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品牌、名牌意识不够,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中间产品多于终端产品,也导致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缺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