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大幅上升,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和保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就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疾病。新生儿小手的“抓握”动作是种本能,但手逐渐成为婴儿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工具。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与保育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以及学前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特点和相关保育工作;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问题,学前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相关做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健康心理与保育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大幅上升,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和保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

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心理卫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卫生旨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卫生则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更成功。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就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疾病。具体目标:主要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于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和障碍,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次,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削弱或消除不利因素,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地将学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从智力、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衡量,一般认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个体之间的智力发展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有比较宽广的正常范围,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则被视为智力发展不正常。学前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但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或早期环境剥夺,都会阻碍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从而导致心理的不健康。

(二)情绪健康,反应适度

积极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亦表明人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学前儿童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及易变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自我调节有所增强,稳定性逐渐提高,并开始学习合理地宣泄消极的情绪。如果一个儿童的情绪极易变化、喜怒无常,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与所处环境很不协调,那么该儿童的情绪就是不健康的。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之间正常的交往既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伙伴,或成为群体中的“嫌弃儿”。心理健康的儿童乐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分享快乐,也是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

(四)行为和谐统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思维逐渐变得有条理,主动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日趋合理。心理健康的儿童,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和谐统一的,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往往有异乎寻常的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自制的过度活动。

(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

(六)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正常儿童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

上述心理健康的多项特征中,某些儿童可能与其中一些特征略有不符,但如果仍有相当的社会适应能力,则应视为心理健康。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和保育

学前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可变性和波动性都很大。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采用合理方法,满足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需要,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0~1岁婴儿心理保健重点

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准备好与人建立关系了,他们可以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达需要及情感。他们有着健康、安全、被关爱、被照料的共同需要,成人应细心观察、理解婴儿的各种表现和反应,以便能较准确地把握婴儿身心状况和感受,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母乳喂养好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营养丰富,适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含有抗体,可提高婴儿免疫力;不凉不热,新鲜卫生,喂哺方便。除此以外,母乳喂养还为婴儿提供精神食粮——母爱,让宝宝获得情感上的温暖和满足。孩子一边吃奶,妈妈一边朝他微笑着、抚摸着,肌肤的接触,爱抚的动作和轻声细语,为婴儿提供社会性心理刺激,建立起母子相依的情感,也是最初的“社交”。这一切都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故应提倡母乳喂养。

2.趴、爬好处多

让婴儿学趴和爬对身心发育都有益处。趴着时,婴儿会努力抬头、挺胸、全身使劲;还可以东张西望,有利于拓宽视野。爬是婴儿主动向前移动的最早形式,是训练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孩子克服“距离”的障碍,去拿喜欢的玩具,可以得到更多的喜悦和满足。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动作要协调,身体要保持平衡。爬是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大肌肉群,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过了满月就可以每天趴一会儿,半岁左右可以训练爬,不要忽略这些锻炼。

3.多抱抱,视野开阔

0~1岁正是婴儿脑细胞数目增殖和结构变复杂的关键时期,单调的环境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不利于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整天望着天花板或眼前的一片小天地,婴儿会觉得乏味,产生消极的情绪,有的则滋生怪癖。抱孩子到户外活动,到处走走看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有利于婴儿脑神经的发育,而且能使孩子的视野更开阔、心情更愉快。

4.让孩子多动手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的活动可以刺激相当大范围的大脑皮质,脑的发育又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准确、精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手巧”。新生儿小手的“抓握”动作是种本能,但手逐渐成为婴儿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工具。过了半岁,眼、手就能逐渐配合,主动抓握够取东西,并熟练掌握拇指与四指相对抓握的方式,从而在感知物体的大小、轻重、软硬、上下等。

5.让孩子早开口

诱导孩子发音,训练孩子早开口说话,不仅是让孩子掌握语言的本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智力。嘴巧是善于语言表达,心灵则是思维敏捷。孩子呱呱坠地的哭声即是他发音的练习,哭的时候吸气短、呼气长,和说话时的呼吸相同,所以健康的孩子,不必一哭就马上哄他。到了2~3个月,孩子就能发出一些语音,家长常对孩子说话,让孩子熟悉语音和口型,会加快孩子咿呀学语的过程。7~8个月时,孩子就能听懂一些词,这时家长可以把词和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指着窗户说“窗户”等。1岁左右孩子就能模仿说出一些词,如“饭饭”“鸟鸟”等,这时家长不要随孩子去说,而要使用正确的词汇或完整的短句和孩子说话,如“吃饭”“小鸟”等。

(二)1~3岁幼儿心理保健重点

婴儿1岁时开始学习独立行走,这不仅意味着婴幼儿生活空间的扩展,更意味着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需求也越加强烈。

1.科学进行断奶

母乳虽然是孩子的天然营养品,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只吃母乳就不足以满足成长的需要,如铁、钙等。从半岁开始乳牙开始萌发,胃容量也逐渐增大,只吃流质不饱,故要适当增加辅食。五颜六色、味道各异的辅食,能引起小儿的食欲,逐渐适应非乳类的半固状或固状食物;饼干、烤馒头等“手拿食”,可以锻炼孩子的眼、手协调,使孩子对“吃”更感兴趣。这些都为孩子断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1岁左右可以断奶,应在1~2周内逐渐进行,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若平时很少加辅食,或断奶过急,如在乳头上涂辣椒、黄连等做法,会导致孩子身心的不适应。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天,婴儿易患肠道疾病,故不宜断奶,应延至秋后再断奶;婴儿患病期间,或打预防针期间,不宜断奶。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身体发育,也有益于心理发展。要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要让孩子懂得好吃的大家吃、不贪吃;饭前饭后帮帮忙,培养谦让、自制、独立等良好品质。不要孩子一闹就用食物来哄,避免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一味贪吃,不利于各种能力和良好情绪的培养。

3.训练大小便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起主要作用的是教育,包括训练。对大小便的训练可以说是最初的、最重要的训练了。一般在2岁左右,孩子已具备控制排便和排尿的能力,但还须要耐心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约束,并按大人的指令行事。如果孩子能从训练中得到充分的母爱,他们就会取悦母亲,顺从母亲的要求而不再便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和蔼,不要斥责,更不能责怪和打骂。否则,心理创伤会削弱大脑皮质的功能,甚至5岁后仍然尿床,导致遗尿症。

4.不要吓唬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守规矩”,甚至只是为了逗孩子取乐,编造一些可怕的情景来吓唬孩子。吓得孩子听话了、老实了,大人觉得省心、省事,甚至觉得好玩,但孩子确实真得害怕,甚至受到惊吓。这样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口吃、遗尿、夜惊等问题,甚至影响到成年期的心理。

5.保护孩子要适度

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动手的愿望,但有些家长干涉过多,过分的保护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产生依赖大人的习惯,个别孩子到了青少年期生活仍不能很好自理,言谈举止也很幼稚,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保护过度加上溺爱、纵容,孩子就会变得任性、爱发脾气,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中也会处处碰壁。孩子“闹独立”受到压制,也会形成反抗心理。

6.重视语言发展

1~2岁的时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内缺乏适宜环境刺激和教育引导,就可能出现语言缺陷或智力落后等问题。因此,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孩子的语言及智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3~6岁幼儿心理保健重点

此时的幼儿处于学龄前期,心理保健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

1.培养“角色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他担当的是什么“角色”,摆正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他是父母的孩子,爷爷、奶奶的孙子或孙女。要尊敬老人和父母,不能随心所欲,不应扮演“小霸王”的角色,不能以他为核心而让大人围着他转。应该培养他们有礼貌、知谦让、懂规矩、会合作。如果溺爱娇惯孩子,就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社会生活中会遭遇更多的冲突,甚至会酿成悲剧。

2.让家庭充满欢笑

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十分脆弱,疏泄心理紧张的能力还很差,特别需要感受更多的家庭温暖。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敬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样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冷漠,父母不和,家庭破裂,而孩子在感情上的需要又得不到补偿,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3.保护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自我表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自尊心也明显增强。他们经常说“不”,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幼儿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发展的体现。此时,保教人员和家长不应采取强制甚至打骂、威胁的手段,而应因势利导,保护和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自尊心。否则,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出现扭曲、怯懦、自卑、固执、依赖和神经质等问题。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孩子小,知识和经验少,能力差,出现过失和错误是正常的。孩子正是在过失和错误中不断地吸取经验、增长见识的。保教人员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心平气和,尽量减少压力,循循善诱,讲清道理,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动辄斥责、打骂。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配合默契,态度一致,不能一方严加管教,另一方袒护。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给予更多的同情和谅解;否则,会促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反而使错误行为达到强化。

5.敞开家庭大门

让孩子多与小朋友接触,孩子们在一起玩就是学习、就是交际、就有乐趣。与伙伴玩耍是一种学习方式,从中可以学习互相接纳,增进友谊,学习与同伴合作和沟通,学习遵守规则和秩序,增强处理纠纷和矛盾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学到能力和本领,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参加适宜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6.做好入学准备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早上起得更早,中午休息时间短,学习取代了游戏而成了重要任务,这些都是重大改变。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应该在入学前就有所准备。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善于与小伙伴交往,学会合作与分享、理解与谦让等。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可以很好地预防“学校恐怖症”等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

大多数儿童在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关注与教育下茁壮成长,但也有一些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出现许多问题,如说谎、偷窃、逃学、自卑、怯懦、冷漠、任性、孤独、逆反、生活能力差、学习困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这些异常表现通常是由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的,这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故也有人称之为“问题行为”。

一、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在学龄前阶段,通常表现为情绪或行为方面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孤立的偏离常态。这类问题和障碍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易变性和被动性,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或经过矫治得以纠正。但如果偏异程度比较严重、持续的时间较长,若不及早加以矫治,则可能严重影响儿童正常成长和生活,阻碍其身心健康发育,并可导致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等严重后果。

(一)儿童期恐惧

案例3-1

美美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时都是外婆带着她。外婆为了让她乖乖听话,总是说“快吃饭,要不然大灰狼来了你就跑不掉了”“赶紧闭上眼睛睡觉,要不然大树上的老巫婆就把你抓走了”等类似的话。美美听话了,可是胆子却越来越小,不敢远离家人,连听到大点的声音都会吓得扑到家人的怀里。

开始有想象力的一两岁幼儿出现“怕”的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怕生、怕黑等,这种怕并不强烈,容易转移,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成为心理障碍。但如果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就会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出惧怕就属于儿童期恐惧。

1.原因

儿童期恐惧可能是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如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小动物会使儿童产生恐惧;也可能是一种“共鸣”,如好大惊小怪的父母,其孩子也胆小;也可能是受恐吓的结果,如案例3-1中的美美。

2.预防和矫治

有学者认为,儿童对某一特定对象恐惧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暂,仅仅在某一年龄阶段或某一时期表现得比较明显,故儿童期恐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生活中应鼓励幼儿认识自然现象,对恐惧对象增加了解,家长要处事不惊,并且不要对幼儿进行恐吓,减轻其害怕心理即可。

但如果个别儿童的恐惧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则要专门治疗,以避免发展为严重的儿童期恐怖症。

(二)暴怒发作

案例3-2

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某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哄也哄不住。

暴怒发作是指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挫折时,就出现哭闹、尖叫、打滚、撞墙、撕东西、扯头发等行为。

1.原因

经常暴怒发作的原因有可能与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关系,但更多儿童的这种行为往往与成人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关。儿童每次发作时,家长都会妥协,满足他的要求,这种结局强化了儿童的行为越演越烈。其他儿童看到了,也会照此模仿。

2.预防和矫治

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讲道理、懂道理,使孩子懂得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避免不正当的方式和乱发脾气。第一次出现暴怒发作,家长不能妥协,应坚持讲道理,绝不迁就不合理要求。在儿童发作时可以“冷处理”,或转移其注意力,等其安静下来再讲道理,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攻击性行为

案例3-3

小强,6岁,健壮结实,上幼儿园大班。在幼儿园里,他好强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不是用手推、抓旁边的同学,就是用东西打别人,要么就用彩笔涂脏他人的图画册。老师批评他后,暂时收敛一点,但很快又旧态复发,小朋友很讨厌他。

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品行障碍,到学龄期后日渐减少。在学前期,其主要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男童比女童更具攻击性,随年龄增长,差异更明显。他们攻击的对象可为同伴或教师,更多的则是针对父母。

1.原因

除了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儿童同伴攻击行为的示范作用、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如电视功夫片、生活圈中打架斗殴的风气)、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如不打不成才、打别人自己不吃亏或放任儿童的攻击行为)和对男性儿童的性别期待等,是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2.预防和矫治

应该鼓励儿童之间进行合作、分享等,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受到强化。在儿童进行侵犯行为时,应采用冷处理,暂时不理睬孩子,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避免呵斥、打骂等方式。消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如让小强把抢来的玩具还给他人,消除小强攻击行为的强化物。成人应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讲清对错,并帮助孩子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游戏时提供足够的玩具、空间等,消除攻击性行为出现的环境和条件。

(四)拒绝上幼儿园

案例3-4

琳琳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儿,喜欢给大家唱歌、跳舞。可是每到早晨该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闹不止,想尽各种理由,不去幼儿园。尤其在周一的时候,更是表现强烈。甚至有几次快到幼儿园时,突然大汗淋漓,肚子痛得厉害。即使勉强到了幼儿园,她也会继续哭闹,以至于影响到其他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学前儿童初次去幼儿园,不习惯与家长分离,出现一些情绪波动,是很自然的现象。但随着在幼儿园时间的延长,能很快度过适应期。只有少数儿童,情绪波动大,持续时间长,一提去幼儿园就哭闹,甚至勉强被送去,也拒绝吃东西、喝水,不睡午觉;否则,就大哭大闹。

1.原因

成人对儿童的过分娇惯和保护而形成的过分强烈的亲子关系、儿童缺乏与外界(尤其是同龄孩子)的交往等因素,可能是造成学前儿童拒绝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而教师过于严厉的言行也会促使这类行为的发生。

2.预防和矫治

这种行为,反映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很差,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应先充分了解他们拒绝上幼儿园的原因,在幼儿园的心理状况。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减轻他们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心理。平时,家长要多鼓励幼儿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多参加一些适宜的社交活动,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应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关心,给予更多情感上的支持,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而爱上幼儿园。

(五)遗尿症

案例3-5

聪聪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儿,但他小时候经常尿床。5岁上幼儿园后,尿床次数减少,偶尔中午还会尿床。尤其是当他过度疲劳、紧张兴奋、天气寒冷或受惊吓后,更易发生。保育员张老师很反感,在他尿床后,总会呵斥他,使他更加紧张、羞愧。时间长了,聪聪变得内向、孤僻,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儿童在5岁以后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为遗尿症。出现遗尿现象的男孩儿比女孩儿多1倍。

1.原因

导致遗尿症的原因比较多。90%左右的儿童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所造成的遗尿,称为功能性遗尿,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遗尿不加治疗也能自然痊愈。5岁后经常遗尿的儿童中,有少数是由于器质性疾病造成的遗尿,称为器质性遗尿,如患有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寄生虫病、儿童糖尿病等的儿童容易出现遗尿。有一些儿童属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研究发现,遗尿儿童的父母中40%~55%在幼年时也有遗尿现象。还有一些儿童是因为排尿习惯训练不良,如常用尿布而忽略了排尿的训练,或幼儿无尿意时强迫幼儿排尿等。另有一些儿童是因为强烈的精神刺激、环境改变等因素造成遗尿。

2.预防和矫治

除了器质性遗尿症需要治疗相关疾病外,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排尿习惯,是预防遗尿的最基本方法。训练排尿的开始年龄最好在2岁左右。如果太早训练,幼儿的脑组织发育不成熟,很难学习这种颇为复杂的条件反射,会增加儿童的挫折感,使今后训练更困难。训练时,要教给幼儿正常的排尿方法,儿童按程序完成排尿后,要及时给予适当表扬等正强化。

避免白天过于劳累,睡前应减少饮水,不要过度兴奋,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创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睡眠环境,按时作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儿童遗尿。

有些症状较顽固的儿童有时也可采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如床垫警铃(遗尿报警器)、憋尿训练等,或者适当采取药物、针灸治疗的方法。

3.甄别

刚入园的幼儿因为紧张、不安,总觉得有尿而往厕所跑,或因为紧张而尿湿裤子,这种现象不属于遗尿。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多给予关心、照顾,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当他们熟悉了环境,消除了紧张不安的情绪,尿频、尿急的现象就会消失。

(六)夜惊

案例3-6

牛牛刚入幼儿园时,对幼儿园生活不适应,加上夏秋季节变换,故连续生病。有时晚上入睡后会出现哭喊、惊恐、全身大汗的现象,被父母搂入怀中后,也不能安抚。但片刻之后,又会自行睡去。醒后对夜晚发生的事情完全不知。直到2个月后,牛牛身体状态逐渐恢复,这种现象才不再出现。

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性惊恐反应,俗称“撒呓挣”。常见于4~7岁,男孩儿出现夜惊现象略多于女孩儿。夜惊一般发生于入睡后半小时到2h左右,表现为儿童突然坐起,尖叫哭喊,瞪目直视或双眼紧闭,极为惊恐,伴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大汗淋漓等,会持续3~5min。发作时,一般很难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发作后,能重新平静入睡;次日,对夜晚发生的事情很难回忆。

1.原因

夜惊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约50%的患儿有家族史,可能与脑发育的延迟有关。夜惊的发作也与一定的生理原因有关,如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或患有寄生虫病的幼儿容易发生夜惊现象。夜惊的发作更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家庭不和、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或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等。夜惊也有可能与睡眠环境和习惯有关,如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等情况。

2.预防与矫治

防治夜惊时,应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如家庭生活应注意和睦温暖,避免孩子参与到家庭纷争,避免孩子目睹家庭或亲人的巨变,睡前不批评儿童等;改变不良环境,注意休息室的通风和温度,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用“大灰狼”“老巫婆”这样的语言吓孩子;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在儿童发生夜惊时,成人应帮助孩子重新入睡,避免个别孩子发作时出现自伤或暴力行为。

(七)口吃

案例3-7

幼儿园小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娃娃,王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时,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达自己对新朋友的友好,但却不见这个小娃娃说话。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新娃娃开口了“我……我……你……们……好……”原来新娃娃有口吃的毛病,小朋友一下子哄笑起来,学着他的样子“我……我……”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律障碍,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律受阻,无法控制地重复某些字音或词句,发音延长或停顿。常表现为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伸颈昂头、挤眼、摇头、握拳等动作,想说的话说出后才能放松下来。

口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由于口吃,他们害怕当众讲话,怕上课时老师提问,怕与小朋友交往时受到讥笑、模仿等。他们的情绪容易激动,常常焦虑不安、恐惧,有的还有遗尿、食欲低下等症状。因此,这些儿童容易形成孤僻、害羞、退缩、自卑等不良个性特征。

1.原因

口吃形成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类。

生理因素中包括遗传和疾病等。研究发现,父母都是口吃者,其孩子有60%可能出现口吃;儿童在患了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外伤以后,大脑功能受损,容易产生口吃。

口吃主要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一是不正确的模仿。例如儿童的父母或周围熟人有口吃现象,当孩子学习语言时,会因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而受到影响。二是精神过度紧张。当儿童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斥、惩罚以及突然而强烈的精神打击,如父母去世、离异;或者环境突然改变,教师在语言上对儿童要求过高,或因口吃受到指责批评或讥笑等,都会导致或强化儿童口吃。三是强行改变左手的习惯。当左撇子被迫使用右手时,大脑两半球对语言的管制会出现矛盾与混乱,语言中枢受到干扰而出现口吃。

2.预防和矫治

要想防治儿童的口吃,就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要远离不良的语言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口吃的成人,避免因为好奇和模仿形成口吃。

二要消除紧张因素。家长、教师不要责怪埋怨,更不能训斥、嘲笑,要关心、鼓励,树立其自信心,减少环境的不良强化作用。成人宜用平静、从容、缓慢、轻柔的语气语调和幼儿说话,来感染他们,使他们学会说话时不着急,呼吸平稳,全身放松,不会去注意是否口吃。

三要让儿童多进行语言训练。例如进行发音练习,让幼儿多练习儿歌、朗诵、唱歌,进行有准备的发言。

四要尊重儿童,不要强迫幼儿当众说话。

除此以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方法、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幼儿恢复正常的语言节律。

3.甄别

要明白的是,2~5岁的幼儿是语言和心理发展的飞速阶段,词汇还未丰富,语言功能尚未熟练,还不善于选择词汇,有时说话会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发育性口齿不流利,而不是口吃。这是生长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它会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成人不应过分紧张,避免造成强化,导致真正的口吃发生。

(八)吮吸手指

案例3-8

亮亮是个5岁的男孩儿,出生后母乳不足,由人工喂养。小时候体质差,经常感冒、咳嗽。1岁后就跟着外婆生活,父母每周才来看他一次。他渴望得到更多的爱,但父母无法满足他的情感需要。因此,他从小胆小、内向、怕孤独,产生了吮吸手指的行为。入幼儿园后,继续吮吸手指,手指上都吮出了茧子。

婴儿的吮吸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反射,有时也会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口中吮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的增多,这种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自行消失。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长,尤其3岁以后,仍保留这种行为,则不易戒除。经常吮吸手指,会引起手指肿胀、局部溃脓,若延续到换牙期,还会影响牙齿发育,导致下颌发育不良、牙列异常等。这种行为还会引起同伴的嘲笑和成人的指责,更加深儿童的心理紧张和焦虑。

1.原因

形成吮吸手指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环境或教育因素、缺乏爱抚或心理挫折。例如,喂养方法不当、受到成人有意无意地鼓励;孤独无伴、缺乏玩具;儿童不被关注,缺乏情感交流和肌肤接触,或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身体疼痛及不舒服时,会以吮吸手指得到一定的满足。案例中的亮亮就是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生活环境单一,才形成了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

2.预防和矫治

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注意正确的哺乳方法,要多给予幼儿关心、爱护和关注,使其有较多的时间与成人或小朋友玩耍,或给予更多的玩具。弄清吮吸手指的原因,调节好幼儿的情绪,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参与适当的游戏和活动。不可用打骂、嘲笑、恐吓等方式制止吮吸行为。可采用苦味剂疗法、行为矫正法等方法来进行矫正。

二、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预防为主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目前强调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消除病因。这有赖于社会、托幼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共同参与,控制生物、心理、社会病因,防患于未然,避免幼儿心理问题萌生。第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心理异常的幼儿。对幼儿心理问题发现越早,干预治疗越及时,则效果越好。此期预防的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第三级预防是减轻患儿的损害,促进康复。此期预防的工作重点在医院、康复机构和家庭进行。对患儿要精心指导、训练和护理,使问题得以纠正,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其中,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行为,控制影响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阻止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是避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托幼机构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时,应着力于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自身能力建设和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一)环境创设

1.合理分布教室的空间位置

班级儿童数量、教室空间大小,以及各个活动区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儿童之间的交往、对活动的选择及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等。如果班级物品摆放拥挤,学前儿童活动空间狭小,就容易因空间争夺引发冲突和攻击性行为;活动区功能设置不清晰、不合理,如阅读区与大型积木区相邻,幼儿活动室相互干扰,容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以致引发不适宜行为。教师应通过物品的合理摆放使教室井然有序,空间利用最大化,如将教室根据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的材料分类放置,并贴上标志。同时,有意识地观察哪些环境设置容易引发问题行为,并加以调整改进。在空间布置时,班级最好设一个角区,使儿童有一个释放情绪的私密空间。

2.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保持班级良好秩序

当游戏材料不足,孩子无所事事,或者环境嘈杂、喧闹时,一些儿童的行为便会倾向于破坏、不配合或攻击。故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且经常变化的游戏材料,保证游戏材料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开展可独立或合作的游戏活动,制定班级活动规则,保持班级活动的有序性,对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3.做好过渡环节的转换工作

在托幼机构中,幼儿冲突、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往往都发生在活动转换等过渡环节。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活动,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和速度不同,容易发生步调不一致,出现混乱场面而引发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应事先考虑和设计好过渡方法,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如对先完成任务的幼儿提供其他活动。给幼儿充足的过渡时间,以保证动作慢的幼儿能将手中的活动结束,应平稳过渡。

4.合理安排学习活动

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疲惫不堪的幼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也不可能出现人们期待的良好行为。故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要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学前儿童因疲劳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5.营造安全、宽松、彼此尊重的班级氛围

儿童都有被他人尊重和肯定的愿望。只有当学前儿童处于安全、被尊重、被肯定的环境中,儿童的情感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因情绪受到挫折而引发的问题行为将减少。如果教师对幼儿苛求、挑剔,动辄训斥、惩罚,就会使幼儿的情感受到压抑,并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对抗性,喜欢争吵、闹事。

(二)学前儿童自身能力建设

1.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看法,而自尊是这种看法的一部分。幼儿的自尊来自其周围人群的评价。父母、教师、同伴对其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自尊水平。研究显示,当儿童对自己持积极看法(有能力、受欢迎)时,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增强,儿童会自觉地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形成一致,消极行为的发生就会降低。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依靠外力来压制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是不可行的。JillianRodd(2008)指出,惩罚可压制儿童的行为,但无法消除,也不能为儿童的适宜行为提供指南;惩罚会降低儿童的自尊心,让儿童产生攻击性。相反,帮助幼儿建立内在的控制能力,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减少问题行为是长期有效的,也是最理想化的管理方式。

(三)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教师对儿童行为实施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建立儿童的行为准则(如游戏活动规则、进餐规则、班级纪律等)来约束儿童的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儿童行为进行指导,强调的是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儿童了解什么是适宜行为,什么是不正确行为,如何与同伴友好交往,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交往技能等。其中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如何管理、指挥自己的行为,并对行为负责是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的重点。

1.建立行为规则

在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中,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在班级明确设置儿童行为的界限。如区域游戏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时小朋友要合作、谦让,出现冲突时要友好协商,不能在教室里乱跑,打人、骂人、破坏玩具是不允许的等。并通过示范、解释、鼓励、提示与支持等教育方法,帮助儿童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这是行为管理实施的第一步。

2.给儿童赋权

教师行为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儿童建立内在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因此,给予儿童一定的选择自由,让幼儿在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正确与错误之间做出决定和尝试。儿童正是在这些选择中,获得更多自主探索的自由,从而变得独立自主、自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树立适宜行为榜样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产生不是人类本能发展的产物,而是经过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获得的。儿童倾向于模仿父母、教师、同伴、周围人群鼓励的行为。因此,幼儿教师可通过对积极行为的示范、演示、树立榜样等方式,让学前儿童模仿学习人们期望的、新的良好行为,以替代问题行为。教师榜样、同伴榜样、家长榜样是幼儿重要的模仿对象。

4.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行为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反复练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使之成为稳定的、可迁移的、内化的行为,而问题行为的矫正也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儿童实践积极行为提供条件和环境,开展相关课程和游戏活动,尤其要重视提高儿童的交往技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如采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切忌一味地说教、指责。

实训练习

案例一:幼儿小庆有遗尿的毛病,引起保育员李老师的反感。一天午睡醒来后,小庆又尿床了。李老师很生气,大声斥骂:“你真是个窝囊废!你再尿床,就切掉你的小鸡鸡!”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小庆觉得无地自容,不肯再上幼儿园。

案例二:新来幼儿园的张老师给中班小朋友讲故事,让小朋友回答问题。小明站起来说:“这、这、这个小、小乌龟……”没等他说完,张老师就皱起了眉头,打断他的话:“你怎么不想好就说?说话断断续续的像个小结巴!想好的小朋友才能发言。”小明委屈得坐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从那天起,上课的时候小明再也不主动发言了。

请问:上面两个案例中保教人员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实操:请任选一案例的场景,模拟操作,演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生的问题。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2.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3.3~6岁儿童心理保健的重点有哪些?

4.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预防和干涉的措施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