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孩身上起疙瘩传染是怎么回事

小孩身上起疙瘩传染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要内容有: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技能;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传染病的特性、发生和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护理及预防措施。学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故机体功能处于较低水平。

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有: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技能;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传染病的特性、发生和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护理及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故机体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很多致病因素均可导致学前儿童患病。而幼儿园是学前儿童集中生活的地方,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流行,因此,积极预防、控制和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及早发现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技能

一、疾病的基本知识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导致学前儿童患病的因素很多,如病原体的侵袭、营养不均衡、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遗传等。医学上对疾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较常见的分类有:按照致病原因,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肠炎、肠蛔虫等疾病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致病,属于感染性疾病;多动症、单纯性肥胖、近视、白血病、过敏症等疾病是因发育障碍、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外界环境刺激等而致病,属于非感染性疾病。按照患病部位,分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口腔疾病、五官疾病等。按照疾病有无传染性,分为常见病和传染病等。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预防医学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发病种类出现较大变化。总体上看,感染性疾病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学前儿童过去易患的一些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乙型肝炎、肺结核、小儿麻痹症等,通过实施广泛地预防接种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或已被消灭(如天花)。但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近视、哮喘、多动症疾病等的发病率则呈上升趋势。还有一些新发现疾病成为威胁学前儿童健康的危险因素,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

二、疾病的早期症状

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如果患了病,常常自己表达不清或不全,故对在幼儿园的儿童,老师更应细心观察,若出现精神、体温、饮食、睡眠、大小便反常现象,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联系家长。因儿童病情变化快,发现异常后,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及时请保健医生诊治或去医院诊治。

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症状的鉴别和处理

(一)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应积极寻找病因,结合儿童的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史,并注意观察发热时所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加以鉴别。

1.鉴别要点

(1)发热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常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

(2)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多见于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

(3)发热伴有惊厥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

(4)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等。

(5)发热伴有皮疹时,要根据皮疹的性质和部位予以鉴别,常见于学前儿童急疹、麻疹、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脑炎等。

(6)发热伴有局部感染时,要仔细检查各个部位,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2.处理原则

当儿童出现低热时,一般不必特别处理。可给患儿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多排尿、注意休息均可帮助降温。当体温达到38.5℃以上时,可考虑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1)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儿童发热时常用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退热贴等。

头部冷敷是将湿毛巾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min更换1次。温水擦浴是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儿的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儿童发热时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

(2)药物降温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患儿的体温还是超过38.5℃,则此时可选用药物降温。药物降温主要是服用退热药或打退热针。服退热药应间隔4h以上。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物理降温的方法更安全,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药物降温使用。无论采用何种降温法,一般应使患儿体温降至38℃左右再逐渐恢复至正常。

(3)加强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高热持续不退或精神差,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二)腹痛

学前儿童自诉肚子痛是幼儿园常见的事,学前儿童对疼痛部位及程度往往说不明白,因此不能只听孩子说,要做全面检查。使孩子平卧,用手轻轻按压腹部的不同部位,一面问孩子是否疼痛,一面观察学前儿童的表情再进行判断。

1.鉴别要点

(1)脐周围痛

部位不是很固定,疼痛一般不重,但经常阵发性疼痛,应考虑为肠蛔虫。

(2)右下腹痛

开始疼痛时部位不固定,之后为右下腹痛,有反跳痛(即用手压右下腹后将手抬起时最痛),伴有发烧、呕吐,考虑为急性阑尾炎。

(3)右上腹痛

剧烈右上腹痛,伴有呕吐,有蛔虫病史,考虑为胆道蛔虫症。

(4)左下腹痛

伴有粪便异常,考虑为结肠炎或痢疾。

(5)左上腹痛

脾创伤等。

(6)上腹部痛

常因暴食或吃不洁食物而引起痉挛性痛。

(7)蛔虫性肠梗阻

疼痛剧烈,腹部可摸到索状肿物,伴有呕吐。

(8)剧烈的脐周痛或全腹痛

伴有四肢皮下出血点,考虑为过敏性紫癜。

2.处理原则

诊断不明时切不可用止痛药、泻药及驱虫药等。腹痛发作时,可给少量解痉剂。疼痛不缓解,或伴有呕吐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三)呕吐

呕吐虽然可以单独发生,但常随其原发病而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儿童发生呕吐时应注意观察其症状,特别要询问饮食和服药的情况。

1.鉴别要点

(1)呕吐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

(2)呕吐伴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多见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急性肝炎、腹膜炎等。当消化道梗阻时,也会出现呕吐。

(3)呕吐伴有发热、昏迷、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要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者常有喷射性呕吐、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脑震荡者应有头部外伤史。

(4)喂养不当、饮食过量时可在餐后引起呕吐。误服药物中毒后会出现呕吐。

2.处理原则

(1)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的吸入。

(2)当呕吐量多、呕吐次数频繁时,要防止脱水。应及时补液,先补盐后补糖。

(3)在呕吐伴有急危症状时,如精神萎靡、高热持续不退、喷射性呕吐或腹痛进行性加重时,要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外科急腹症的可能,应急送医院诊治。

(四)厌食

厌食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缺乏或消失。长期厌食会伴有体重不增或下降,常有器质性病变或精神方面的障碍。

1.鉴别要点

(1)厌食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表现为生活不规律,吃饭不定时,饭前吃糖果、点心等零食,从而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高糖、高蛋白饮食也会使食欲缺乏。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常为厌食的主要原因。

(2)伴有厌食的常见疾病

1)慢性感染 可伴有长期的食欲缺乏,如结核病、慢性肺部感染、肾盂肾炎、慢性肝病。

2)营养障碍 锌缺乏、铁缺乏症。

3)药物作用 有些药物会造成胃肠道反应,使食欲缺乏。如抗生素(红霉素等)。

(3)与精神、社会因素有关

1)家长不合理的喂养,要求多吃反而致使儿童产生厌食。

2)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如家庭不和睦,训斥、恐吓可使儿童食欲缺乏。

2.处理原则

(1)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2)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厌食,应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3)采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服用开胃健脾的中药和捏脊疗法,对食欲或消化功能差的儿童会有一定的疗效。

四、基本护理技能

(一)测体温

体温表是用来测量体温的仪器,又称为体温计。它是由玻璃制成,里边装有水银,水银遇热上升的刻度,就是体温的读数。学前儿童的体温比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腋下)为36~37℃,一昼夜之间,有生理性波动。

1.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方法有3种,分别为腋下测量法、口腔测量法和直肠测量法。腋下测量法既安全又卫生,是最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

测量前,先要查看体温表的水银线是否在35℃以下,查看度数时,用一只手捏住体温表的上端(即没有水银球的一端)使表和眼睛平行,轻轻来回转动体温表,就可清晰地看出水银线的度数。如果水银线的度数超过了35℃,可捏住没有水银球的那一端,向下向外轻轻甩几下,使水银线降到35℃以下。测量时先擦去腋窝下的汗,然后把体温表的水银端放在学前儿童腋窝中间,水银端不能伸出腋窝外,让学前儿童屈臂夹紧。5min后取表,读数、记录。

2.注意事项

学前儿童在哭闹的时候,或在吃奶、吃饭活动以后,不宜马上测体温,测体温最好在进食30min以后,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乙醇消毒,准备下次再用;对于发热的学前儿童,每1~2h可测1次体温,待体温正常后,每日可测2次体温。

(二)测脉搏

1.测量方法

测脉搏时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拇指指侧的桡动脉是最常采用的部位,其次是颞动脉或颈动脉。测量时可用示指、中指、无名指指端轻轻按于桡动脉、颞动脉或颈动脉处,压力大小以清楚触到脉搏为宜。注意其节律、强弱、速度。测1min并记录。正常学前儿童脉搏次数为新生儿120~140次/min;1~5岁时为90~120次/min;6~9岁时为80~100/min。

2.注意事项

脉搏受活动、哭闹、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误差,应在儿童熟睡或安静时测量。

(三)测呼吸

1.测量方法

测量时可将手放在学前儿童胸部、腹部,或直接观察呼吸时胸腹起伏次数,一起一伏为1次呼吸,测1min,记录结果。若因种种原因而致,呼吸微弱,可将棉线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

2.注意事项

呼吸频率受运动、啼哭、精神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应在学前儿童安静时测量。

(四)翻眼皮

1.方法

翻上眼皮:让儿童向下看,用拇指及示指轻拉住上眼皮中部皮肤,在示指向下压的同时,拇指向上卷,即可将上眼皮翻转。

翻下眼皮:让儿童向上看,用拇指向下牵拉下眼皮即可。

2.注意事项

翻眼皮前要把手洗干净。

(五)滴眼药

1.方法

(1)眼药水滴用法

滴药时用左手示指距眼2~3cm轻轻拉开学前儿童下眼睑,让学前儿童头稍向后仰,眼向上看。右手拿滴药瓶,将药液滴在下眼睑内的结膜囊内,每次1~2滴。滴药后,可以轻轻提起上眼睑,防止药液马上流出来。然后让学前儿童轻闭双眼2~3min。

(2)眼药膏涂用法

可将装在软管内的药膏挤出少许,自双眼外侧(颞侧)轻轻挤入眼皮内,合起上、下眼皮,用手轻揉数秒钟,以促使药膏在眼内扩散,用消毒棉球将溢出的药膏擦掉。

2.注意事项

滴眼药前先核对药名、用药时间、儿童姓名;操作者要洗净双手,若学前儿童眼部有分泌物,可用干净毛巾将学前儿童眼部分泌物擦净;若是刚从冰箱内取出的眼药水,则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

(六)滴鼻药

1.方法

(1)协助学前儿童擤出鼻内分泌物,清洁鼻腔。

(2)让学前儿童仰卧,肩下略垫高,头突出床沿并向后仰,或取坐位,背靠椅背,头后仰,鼻孔朝上。

(3)在距鼻孔2~3cm处将药液滴入鼻孔,每侧2~3滴,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均匀接触鼻腔黏膜,并进入鼻道。

(4)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min。

2.注意事项

滴药后提醒患儿暂时不要擤鼻子,滴药后药液可流入咽后部,学前儿童会因药液的异味而感到不适,可用温水漱口。

(七)滴耳药

1.方法

(1)让学前儿童侧卧,使病耳向上,用消毒棉球轻轻擦净外耳道分泌物。

(2)一手轻轻向后下方牵拉耳郭,使外耳道扩大变直,另一手将药液沿外耳道后壁滴入2~3滴,轻揉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耳道深处。

(3)嘱患儿保持原姿势5~10min。

2.注意事项

若刚从冰箱内取出滴耳液,则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否则会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如果双耳均需用药,就应在滴完一侧几分钟后再滴另一侧;对学前儿童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

(八)喂药

1.方法

(1)给学前儿童喂药时,可将药片研成细小粉末,放在小勺里,用温开水或糖水调成半流体状。

(2)将学前儿童抱在怀里,使其呈半仰卧位,头部稍高些,在其胸前围上小毛巾,适当固定其头、手、脚。

(3)用手捏住学前儿童的两颊,将小勺从孩子的嘴角伸进去,轻轻压住他的舌头,趁其上腭往上抬时慢慢将药喂下,待其将药咽下去后再取出小勺,松开两颊。

(4)喂完药后,喂点糖水或奶,以免药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呕吐。

2.注意事项

对3岁以上的儿童,要鼓励他自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不要捏着鼻子硬灌,也不要把药掺菜里,饭菜变了味儿后不仅会引起呕吐,还会影响食欲,学前儿童大声哭叫或吸气时不能喂药,以免发生呛咳;如果学前儿童服药后不久就吐了,则应视情况补服药物的半量或全量,以免因药量不足而影响治疗效果。

(九)简易通便法

1.肥皂条通便法

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以增强其润滑度,而后轻轻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

2.开塞露通便法

开塞露内装甘油。使用前将管口前端封口处平行剪开,挤出少许液体,先润滑管口,然后轻轻插入肛门,再挤压后端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起到润滑作用。让儿童尽量憋一会儿,再排便。

3.手抠干大便法

若儿童长时间不能排便,大量干硬大便堆积在直肠内,用以上方法通便都无效时,可戴橡皮手套,用油脂类润滑手指,轻轻插入肛门,一点一点抠出积存在肛门中的硬粪块。

(十)冷敷法

冷敷法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减轻疼痛;阻止炎症扩散和化脓;降低体温。

1.方法

将冰袋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置于所需部位即可。通常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将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的毛巾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于局部跌撞处或前额部,每隔3~5min更换1次,持续15~20min(最好有2块小毛巾交替使用)。

2.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变色、感觉麻木的现象发生。若有,应立即停用,以防冻伤。

(2)冰融后应及时更换;注意冰袋有无漏水或移位,套湿后要及时更换;用完后将冰袋倒挂晾干,充气后拧紧盖保存。

(3)前胸、腹部、后颈禁忌冷敷;对冷刺激敏感者不宜冷敷。

(十一)热敷法

热敷法常用于保暖、解痉、消炎、止痛、减轻充血等方面。

1.方法

将温度适宜的水(水温不超过60℃或不烫手)灌入热水袋内,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排出袋内气体,拧紧盖,擦干。将热水袋倒提、挤压、抖动,检查确认无漏水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在所需部位。无热水袋时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壶(瓶)代替,只要遇热水不变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热时间一般不少于20~30min。

2.注意事项

(1)热水袋不应直接接触儿童的皮肤,及时更换热水以保持一定温度。

(2)软组织扭伤、挫伤,3d内勿使用热水袋;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忌用;急性腹部疾病未明确诊断前勿用。

(3)热水袋用完后,将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向袋内吹气并拧紧盖,保存于阴凉处。

(4)热敷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因学前儿童往往不能很好合作,故要慎防烫伤。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病与预防

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主要指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它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重复患病。

1.病因

由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少数由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气候无常,学前儿童受凉、受热,营养不良,体弱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

2.主要症状

(1)局部症状

主要是鼻咽部症状。轻者仅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伴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经3~7d可痊愈。严重者经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2)全身症状

如发热、乏力、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等,3岁以下患儿可因高热(体温达39℃以上)引起惊厥。

(3)并发症

当炎症扩散时,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3.治疗

(1)一般治疗

充分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

(2)药物治疗

应遵医嘱。抗病毒感染药物,抗菌药物。

(3)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高热惊厥者给予镇静、止惊处理;咽痛者给口服咽喉片。

4.护理

(1)一般护理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做好呼吸道隔离,患儿与其他患儿或正常儿分室居住,接触者应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应避免空气对流。

(2)发热护理

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而引起体温进一步升高。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注意饮食

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给患儿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和冷饮。

(4)补充水分

因发热、呼吸增快而增加水分消耗,应多喝开水。

(5)促进舒适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和干痂,保持鼻孔周围清洁。

(二)扁桃体炎

1.病因

扁桃体炎是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学前儿童在疲劳、受凉、肌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可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主要症状

(1)急性扁桃体炎

发作时有高热、乏力、咽痛、呕吐、吞咽困难、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检查咽部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严重时有脓性渗出物。

(2)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若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可致慢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咽部经常有不适及堵塞感,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伴有低热及食欲缺乏等现象。检查时可见咽部和扁桃体潮红,表面不平、有黄色分泌物。儿童扁桃体过度肥大时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或睡眠时打鼾。

3.治疗

(1)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在彻底消除炎症后,方可停药。

(2)慢性扁桃体炎

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如中医药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必要时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切除扁桃体。

4.护理

(1)可吃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粥等,多喝水。

(2)饭前、饭后用温的淡盐水漱口。

(三)急性支气管炎

1.病因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的诱因是受凉、过度劳累以及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鼻炎、咽炎等。空气污染、化学因素的刺激也是此病发病的因素。

2.主要症状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初期为干咳,逐渐有痰。常有发热、呕吐及腹泻等。发热一般经3~4d即退,咳嗽可持续1~2周。双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啰音。

3.治疗

(1)一般治疗与护理

注意休息、保暖,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多喝开水,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

(2)对症治疗

止咳可用化痰止咳剂,如急支糖浆等;发烧时可用退烧药。

(3)控制感染

可用抗生素,同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

(四)肺炎

1.病因

肺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所引起,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患有佝偻病的学前儿童或感染麻疹、百日咳以后,易并发肺炎。

2.主要症状

(1)一般有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严重者面色发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精神差。

(2)新生儿患肺炎后,可能体温正常,也不咳嗽,仅表现为吃奶发呛,从嘴里往外吐白沫,有口周围发青等症状。

3.治疗

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对发热、咳嗽予以对症处理,及时到医院就诊。

4.护理

(1)休息

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体位,可增加肺通气,减少肺瘀血,促进痰液排出。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可用枕头垫背部抬高上身,以利于呼吸。

(2)饮食

吃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发热时应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发热和气喘时会增加体内部分消耗,使痰液黏稠而不易排出,应注意适当多喝水,喝鲜果汁更好。

(3)环境

室内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流通、室温最好维持在18~20℃。

(4)穿盖

衣着要宽松,盖被不宜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而诱发气喘,增加呼吸困难。

(五)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增强儿童机体抵抗力,防止病原体的侵入是预防的关键。

1.增强体质

加强体格锻炼,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接触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

2.饮食均衡

保证儿童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多饮水。

3.加强护理

应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4.预防疾病

要保持活动室、卧室空气流通。远离传染源,在呼吸道疾病发病季节,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5.空气消毒

有条件者可用紫外线灯消毒。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一)腹泻

腹泻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疾病,是造成学前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在夏季和秋季发生,以病毒感染多见。

1.病因

(1)非感染性腹泻

如喂养不当,如喂养量过多、过少;辅食添加过早、过于突然;对牛奶、大豆过敏;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等。

(2)感染性腹泻

如食物或餐具等被病菌污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急性传染病等,致消化功能紊乱的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2.症状

(1)病情轻者

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尿量、食欲尚正常。

(2)病情重者

一日泻十次至数十次,大便呈水样,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食欲缺乏、伴有频繁呕吐。因机体丢失大量水分、无机盐而发生脱水、酸中毒。表现为: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精神极差,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治疗

治疗原则为预防和治疗脱水、合理用药、调整饮食。

4.护理

(1)注意腹部保暖

可用暖水袋热敷腹部。便后用温开水洗净臀部。

(2)调整食量

可适当进食,但量要少,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3)及时补液

轻度、中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者,应及时输液,先盐后糖。

5.预防

(1)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合理断奶。

(2)注意饮食卫生

生吃瓜果和蔬菜时要洗净。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咬手指等。

(3)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严格做好食具、用具的日常消毒。患儿所用的尿布、便盆等要彻底消毒,以免交互感染。

(二)便秘

大便干硬、量少,排便困难,称为便秘。

1.病因

(1)饮食因素

摄入的食物及水分不足,消化后仅有少量残渣,使大便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缺少粗纤维的食物,使大便干燥。

(2)生活因素

生活不规律,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粪便变得干硬。

(3)疾病影响

肛肠疾病,如肛门狭窄、肛裂、先天性巨结肠均可引起便秘。高热时体内脱水,易使大便干结;营养不良时肠蠕动减慢,水分大量被吸收而出现粪便干燥。

2.症状

排便次数少,情绪不好,腹胀,排便时大便坚硬,肛门疼痛,可有便血。

3.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

注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物的合理搭配,多吃粗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开水。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培养儿童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每日规律作息,注意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习惯。

(3)适宜运动

经常适宜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

(4)腹部按摩

从脐部开始,顺时针按摩腹部。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缺乏维生素D,体内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引起骨骼生长发育障碍,3岁以下学前儿童常见。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1.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除一小部分由食物中摄取外,主要是由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学前儿童若缺乏户外活动,则机体缺乏维生素D,可致此病发生。

(2)生长速度过快

若孕妇缺乏维生素D,胎儿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不足,而学前儿童出生后生长速度快,故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双胎、低体重儿更易发生。

(3)疾病影响

患慢性腹泻、肝胆疾病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与利用。

(4)喂养不当

人工喂养的婴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多于母乳喂养者,牛奶中钙、磷的比例不当时,机体吸收较差。过多进食含有大量植酸的谷类食物时,植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钙,也影响钙的吸收。

2.症状

(1)早期症状

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易激动、睡眠不安,夜间哭闹,多汗。多汗与室温、季节关系不大,因头部汗水的刺激而使头皮痒,患儿多半在枕头上蹭痒,致枕部头发脱落,称“枕秃”(图6-1)。

(2)骨骼改变

1)头部 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的表现,即用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顶骨后部或枕骨中央部,可有压乒乓球的感觉,故称为乒乓头;7~8个月时出现方颅(图6-2);前囟闭合较晚,1岁半尚未闭合;乳牙萌出较晚。

2)胸部 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突起像串珠,称为串珠肋(图6-3);胸骨柄向前突出,形成鸡胸(图6-4);若剑突内陷,则形成漏斗胸(图6-5)。这些胸廓畸形均可影响呼吸功能。

3)四肢 6个月以上患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佝偻病手镯(图6-6)、脚镯(图6-7);开始行走后下肢弯曲,呈“O”形腿(图6-8)、“X”形腿(图6-9)。

4)脊柱 患儿久坐后可引起脊柱后凸或侧弯,严重者会引起骨盆畸形。

(3)肌肉改变

由于肌肉、韧带松弛,故学前儿童坐、立、行等动作发育均较正常学前儿童晚。

图6-1 枕秃

图6-2 方颅

图6-3 串珠肋

图6-4 鸡胸

图6-5 漏斗胸

图6-6 佝偻病手镯

图6-7 佝偻病脚镯

图6-8 “O”形腿

图6-9 “X”形腿

3.一般治疗

治疗佝偻病时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及护理,供给足量的维生素D,多晒太阳,避免负重,防治并发症。

4.护理

(1)患儿体弱、多汗,应注意冷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2)按医嘱用药,不可滥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针剂,以免过量而中毒。

5.预防

(1)多晒太阳

多在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但应避免暴晒。

(2)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孕妇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

(3)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蛋黄等辅食,可获得一部分维生素D。

(4)补充维生素D

北方因冬季寒冷漫长,学前儿童出生2周后可开始服鱼肝油,用量遵医嘱。2岁以后,常在户外活动且生长发育正常,可不再服药。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缺铁性贫血。它是学前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3岁以下时发病率较高。

1.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造血之需。如果储铁不足,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及多胎产儿先天储铁少。

(2)饮食铁摄入不足

乳类含铁甚微,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则可致贫血。另外,学前儿童可因挑食、偏食,致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学前儿童生长迅速,对铁的需要量相对较多,若不注意供给富含铁的食物,则容易发生贫血。

(4)疾病影响

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导致铁的吸收发生障碍,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吸血、慢性失血等导致铁过多地丢失,造成贫血。

2.症状

(1)面色苍白、乏力、精神不振、较大龄的学前儿童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

(3)食欲缺乏。少数可有异食癖(嗜食泥土、煤球、生米等)。

(4)长期贫血会影响身体发育、影响智力的发展。

3.治疗

主要为饮食治疗和补充铁剂。

4.护理

(1)休息

要安排好患儿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居住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新鲜。可适当安排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2)合理饮食

要多给患儿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绿叶蔬菜、水果、豆浆等。

(3)治疗中的护理

患儿口服铁剂时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所以要先从小量开始,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刺激。铁剂不能和钙片、牛奶等同时服用,以免影响吸收。

5.预防

(1)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2)合理喂养乳儿,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如动物血、内脏等。

(3)纠正学前儿童偏食、挑食的习惯。

(4)积极预防腹泻及感染性疾病。

(5)用铁制炊具烹调食物。

(三)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1.病因

(1)多食少动

摄入的热能过多,缺乏体育运动或日常活动量减少,使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

(2)遗传因素

肥胖有高度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则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为70%~80%;父母中有一人肥胖时,则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为40%~50%;父母双方都正常者,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仅为10%~14%。

(3)精神因素

因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的学前儿童,可因异常食欲而导致肥胖症。

(4)其他因素

家庭中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等。

2.危害

(1)肥胖时不仅行走笨拙、形体不美,且常被讥笑,易产生心理障碍。

(2)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行走时容易腰痛、腿痛。

(3)因肥胖形成腹部脂肪堆积,使横膈上升,引起呼吸不畅。

(4)儿童期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为成年时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埋下隐患。

3.防治

(1)饮食管理

应控制饮食,但必须依照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限制脂肪、糖类食物的摄入。为满足学前儿童食欲,可补充体积大而产热量少的食物,如瓜果、蔬菜,并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如瘦肉、鱼、鸡蛋、豆类、豆制品等。

(2)增加运动量

每日可坚持1h左右的运动。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心理治疗

因精神因素、心理异常所致肥胖,应进行心理治疗。

(4)其他

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四、常见五官疾病

(一)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5~6岁儿童患龋率可达80%~90%。

1.病因

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酸,腐蚀牙釉质,形成龋齿。

2.症状

视牙齿破坏的程度,将龋齿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浅龋病变仅在牙釉质。釉质表面粗糙、色泽灰暗,感觉不到疼痛。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龋洞,患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会感到疼痛。深龋龋洞扩大到牙髓时,会经常发生剧痛。

3.危害

(1)龋齿时因牙痛而影响食欲、咀嚼,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还可诱发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

(2)龋齿是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乳牙过早丢失,会使恒牙萌出异常,给人的一生造成影响。

4.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

0~1岁婴儿应用消毒纱布或棉球蘸温开水擦洗口腔与牙齿,每天至少1次。1~2岁用学前儿童牙刷帮助其刷牙,每天1次,2岁学前儿童应学会漱口。3岁学前儿童应学会自觉刷牙,培养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2)合理营养

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

用含氟牙膏刷牙,口含氟化自来水。氟化防龋的方法只能用于水源低氟区,而在高氟区不能使用。

(4)定期口腔检查

乳牙萌出后至少每半年检查1次,6岁后每年检查1次。发现龋齿后,应及早治疗。

(二)急性结膜炎

1.病因

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常常通过被污染的手、毛巾将病菌直接带入眼内而感染。

2.症状

眼结膜充血、眼红、分泌物增多、眼睑可出现水肿。患眼常有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3.护理

(1)忌包扎患眼

以免分泌物无法排出,致使细菌大量繁殖。忌热敷,应冷敷。

(2)坚持用眼药

白天滴眼药水,临睡前涂眼药膏。

4.预防

(1)应做到一人一巾,每日消毒。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做好室内用具、玩具、脸盆、毛巾等物品的消毒。护理人员应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教育学前儿童不用手揉眼,要用流动水洗脸。

(3)在夏季游泳后应及时滴眼药水进行预防。

(三)沙眼

1.病因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称为沙眼。它是通过眼分泌物直接接触而传染。

2.症状

(1)患儿感到眼痒,有摩擦、异物感,眼部有少量黏性分泌物。有时发干、流泪。

(2)病变发展,睑结膜被破坏,形成瘢痕。

(3)严重的沙眼,可使眼睑内翻和倒睫,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3.防治

(1)注意清洁卫生,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擦眼睛,保持手清洁。

(2)实行一人一巾,每日消毒。分巾分盆分水洗脸,用流动水洗手、洗脸。

(四)弱视

弱视是指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而戴矫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者。它是学前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病,其发病率为2%~4%。

1.病因

(1)斜视性弱视

因斜视引起复视(视物成双)和视觉紊乱,日久形成弱视。

(2)弱视

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致弱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

学前儿童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视网膜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导致弱视。

(4)先天性弱视

略。

2.危害性

正常的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觉,即物体虽然在两眼视网膜上单独成像,但大脑能将其融合成一个有立体感的物象,称为双眼单视功能。

弱视的学前儿童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缺乏立体视觉,则不能很好地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的技巧工作,给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带来不良的影响。

3.预防

(1)早发现异常

为了及早发现弱视,可在不同发育时期,给学前儿童进行对照检查。如出生后即看有无先天缺陷和异常,眼是否追视物体,有无瞬目反应,用一手挡一只眼是否引起烦感。有无斜视,有无视物眯眼或皱眉头,看东西时移近、歪头、斜眼或距荧光屏很近看电视等不正常现象。发现上述现象时,即应及时到眼科检查。

(2)定期检查视力

3岁半为开始筛查弱视的年龄。有条件的园所应每半年或一年查1次视力,发现异常后应及时转眼科进行全面检查、矫治。

附:视力检查

1.5岁至4岁儿童使用儿童图形视力卡或点视力检测仪。4岁以上儿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方法如下。

1)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

视力表距离:5米

视力表悬挂高度:国际标准视力表1.0一行,对数视力表5.0一行应与儿童眼大致位于同一水平线。

2)视力检查方法

检查时,一眼遮挡,但勿压迫眼球,按照先右后左顺序,单眼进行检查。自上而下辨认视标,直到不能辨认的一行为止,其前一行即为被检查的视力。

3)视力记录

应记录儿童所测得的最佳视力,以能辨认出半数及半数以上视标的一行做记录,或此行能看清几个视标就写几个。如0.6+3表示0.6一行看完,0.8一行能看清3个。如果此行大部分可看清,可减去看不清的个数,如0.8-3表示0.8一行有3个视标看不清。

4)儿童正常视力标准     2岁0.5;3岁0.7;4岁0.8;5岁及以上1.0

 儿童视力低常标准     4岁≤0.6;5岁及以上≤0.8

4.治疗

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一般在4岁前治疗。年龄大于7岁后,治愈率明显下降。弱视治疗分两步:首先应合理散瞳配镜;随即开始进行“遮盖+精细工作”训练,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功能。

(五)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一般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中耳炎,两者又有急性、慢性之分。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

1.病因

(1)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细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擤鼻涕太用力或游泳时呛水,易使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给学前儿童挖耳屎时,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而导致了感染,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2.症状

(1)主要症状

耳痛并伴有发热,学前儿童不会诉说耳痛、耳鸣等局部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摇头、烦躁、哭闹、拒食、睡眠不安等现象。

(2)鼓膜穿孔

脓液穿破鼓膜自外耳道流出,耳痛可得到缓解,哭闹停止。

(3)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彻底,则可转为慢性,穿孔鼓膜不愈合,中耳听小骨遭到破坏,会造成听力下降,还会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甚至危及生命。

3.预防

(1)预防感冒。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坐位喂哺,避免呛奶;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擤鼻要轻,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学前儿童洗澡、游泳时,要注意耳部卫生和保持耳部干燥。

(3)不要给学前儿童挖耳屎。

五、常见皮肤病

(一)湿疹

1.病因

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引起过敏的原因很多,可因食物引起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过敏。

2.症状

湿疹多发生在2~3个月的乳儿。最初在前额、两颊、头皮等处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疹子,有痒感,之后有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因皮肤刺痒,使乳儿睡眠不安、烦躁哭闹。湿疹一般在乳儿断奶后可自愈。

3.预防

(1)乳母尽量少吃鱼虾及刺激性的食物,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免将致敏原经乳汁带给乳儿。怀疑婴儿对牛奶过敏时,可试用其他乳类或乳制品。

(2)选择透气、吸汗的纯棉衣服,不用化纤、羊毛织品作为贴身衣服、帽子等的材料。

(3)保持面部清洁,避免湿疹感染。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学前儿童洗脸。

(4)保持家居清洁,减少室内尘埃飞扬,避免用地毯。

(5)避免饲养有毛的宠物及种植有花粉的植物。

(6)给婴儿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二)痱子

1.病因

痱子是指皮肤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夏天气温高,出汗多,使表皮浸软,污垢堵塞汗腺口,形成痱子。皮肤瘙痒,可因搔抓后感染而形成痱毒。其多见于肥胖儿童。

2.症状

(1)痱子多发生在多汗或容易受摩擦的部位,如头皮、前额、颈部、胸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痱子初起皮肤出现红斑,继之为针尖大小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刺痒。

(2)痱毒初起是小米粒大小的脓疱,逐渐形成豆粒大或杏核大,渐变软、破溃,流出黄稠的脓液。

3.护理

(1)可用温水、痱子水洗浴,擦干,浴后涂抹痱子水。

(2)如果已抓破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

4.预防

(1)保持通风

夏季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散热。

(2)皮肤清洁

夏季用温水勤洗澡,勤换衣;及时擦汗。

(3)合理穿衣

学前儿童衣服宜宽大、柔软、吸水性强;不赤膊睡觉。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与预防

由于学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在集体生活中,朝夕相处,接触频繁,故容易受病原体的感染而发生传染病,且可造成流行。因此,预防传染病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小部分为寄生虫,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寄生虫病。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甲肝的病原体是甲肝病毒,乙肝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2.有传染性

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有流行性

传染病可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在局部地区人群中大量出现,甚至在许多地区大面积发生。如2003年在我国流行的非典型肺炎。

4.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有些传染病患病1次后可终身免疫,如麻疹、水痘等;而有些传染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可再度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痢疾等。

5.有季节性

传染病易在某个季节内发生、流行。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消化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

6.有规律性

传染病从发生、发展和恢复一般要经过以下4个时期。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性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故潜伏期的长短不同,有的数日(如麻疹)、有的数月(如狂犬病)、有的可达数年(如麻风病)。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较恒定。

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如某幼儿园中班发现一名儿童患腮腺炎,自患儿离园之日起,该班的检疫期限为21d(腮腺炎的潜伏期为21d)。过了检疫期限,未再发现新患儿,该班就可解除检疫。

(2)前驱期

前驱期已具有传染性。急性传染病可能不会出现前驱期,而慢性的传染病有一般性的症状,如头痛、发烧、乏力。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者出现细密皮疹。

(4)恢复期

在恢复期主要症状逐渐消失,体温、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但此期间病情有时会恶化或发生并发症。因此,恢复期仍要加强护理,直至完全康复。

(二)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3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三种。

(1)患者

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的人。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根据某种传染病的传染期,可决定患者的隔离日期。

(2)病原携带者

是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健康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受感染的动物可传播某些疾病,如狂犬病等。

2.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空气传播

病原体随同患者或携带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体内而引起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或饮用水,经口进入人体而传染。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3)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媒介昆虫(如蚊、虱、蚤等)进入易感者体内而感染。如蚊子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患者或携带者排出的分泌物污染了日常用品,如毛巾、衣被、食具等,被易感者接触后感染。如水痘、急性结膜炎等。

(5)医源性传播

由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等过程中,操作不慎而造成的传播。如输液或注射时,针头消毒不严而造成的传染。

(6)母婴传播

由传染源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儿。如艾滋病患者可通过胎盘、分娩损伤、哺乳等途径将艾滋病传给婴儿。

(7)土壤传播

人体接触带有病原体的土壤而感染疾病,如破伤风、钩虫病等。

(8)自身传播

带有病原体的学前儿童可发生反复的自身感染,如蛲虫病等。

3.易感人群

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易感人群的数量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很大影响。

(三)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多数传染病在疾病早期传染性最强。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措施包括学前儿童入园前进行健康检查,加强“晨检、午检、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工作。对缺勤儿童要及时与其家长联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托幼机构应设隔离室,及时隔离患儿及传染病接触者,对曾与传染病患儿接触过的学前儿童,要实行检疫,并进行观察。检疫期限应根据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而定。幼儿园在进行检疫时,要求发现传染病患儿的班级不应与其他班级的儿童接触,不收新生、不转班、不转园。检疫期满无新患儿时,方可解除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平时注意环境清洁、饮食卫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

(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防御措施。

1)对呼吸道传染病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条件时可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前儿童不要去公共场所。

2)对消化道传染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便前、便后用流动肥皂水洗手;生吃瓜果时最好削皮,不吃生冷腐败变质、不清洁的食物;消灭蚊、蝇、老鼠等传染病的媒介生物。

3)对日常生活接触传染的疾病学前儿童日常用品,如毛巾、衣被、玩具、学习用品、餐具、桌椅等可分别采用清洗、曝晒、拆洗、消毒液擦拭等方法以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儿童

(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保护接种者不受相关病原体的感染,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表6-1),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儿童的有效措施。儿童入园时,幼儿园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督促监护人带其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幼儿园应当在儿童补证或补种后复验预防接种证。

表6-1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注:*麻风腮三联疫苗可替代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单价疫苗。△为收费疫苗

(2)增强学前儿童的体质

合理安排儿童一日生活,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学前儿童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常见病毒性出疹性传染病

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征。

(1)流行特点

水痘多发于冬春季,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播。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儿。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1)潜伏期 12~21d,平均14~15d。

2)前驱期 学前儿童常无症状或病初有1~2d低热、食欲缺乏等症状,随后出现皮疹。

3)出疹期 1~6d。皮疹先见于躯干、头皮,逐渐延及面部,最后到达四肢。最初皮疹为细小的红色斑丘疹,1d左右变为水疱,3~4d后水疱干缩、结痂、脱落。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在躯干多、在四肢少且成对出现。在患病的1周内,由于新的皮疹不断出现,而旧的皮疹已经结痂,也有的正处在水疱阶段,所以患儿的皮肤上可同时见到3种类型的皮疹,即斑丘疹、水疱、结痂。在出疹期间皮肤瘙痒,若因患儿抓挠继发感染,可在皮肤上留下轻度凹痕。

(3)护理

1)发烧时要卧床休息,多喝水。

2)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内衣、被单。

3)皮肤瘙痒时,可用止痒药液涂擦皮肤。

4)给学前儿童勤剪指甲,防止学前儿童搔抓皮肤而引起感染。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隔离时间不少于2周。接触者检疫观察3周左右。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空气和物品的消毒。如在室内用紫外线灯照射。每天1次,1h为宜。患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h等。

3)保护易感儿 没有出过水痘的孩子要避免和患儿接触。

2.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以小儿突发高热、热退出疹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秋、冬两季较为普遍。多发于6个月~18个月的学前儿童。

(2)症状

1)潜伏期 为7~17d,平均为10d。

2)发热期 起病急,突发高烧可达40℃,食欲缺乏,但精神较好。

3)出疹期 高烧3~4d后,体温骤降,随之出现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1~3d皮疹全部退尽。

(3)护理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适当服退热药进行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

3.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间接传染。6个月~5岁的学前儿童多见,病后终身免疫。孕妇早期感染可致胎儿畸形。

(2)症状

1)潜伏期 14~21d。

2)前驱期 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结膜炎、食欲缺乏等症状。

3)出疹期 发热的1~2d内开始出现细沙样淡红色斑丘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h内遍及全身,手心、脚心少见皮疹。常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4)恢复期 皮疹一般在3d内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3)护理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喝水,给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等。

2)注意保持皮肤卫生。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7d。密切接触者检疫观察21d。

2)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保护易感者 风疹流行期间,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孕妇早期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

(1)流行特点

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患儿的眼泪、鼻涕、唾液中,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1~5岁学前儿童发病率最高,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典型麻疹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4个阶段。

1)潜伏期 一般为6~18d,平均为10d左右。有轻度体温上升症状。

2)前驱期 一般为3~4d。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流泪、怕光。发烧2~3d后在两侧乳磨牙旁的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为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并有黏膜充血。这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3)出疹期 发热3~4d,开始出疹,3~5d出齐。皮疹自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最后手心、脚心出疹。皮疹初期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疹数逐渐增多并融合呈暗红色,但疹间可见正常皮肤。随着皮疹的出现,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患儿常伴有惊厥。

4)恢复期 出疹3~5d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在无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d可恢复正常肤色。

(3)护理

1)维持正常体温,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为止。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直接吹风。

3)注意患儿的皮肤、眼睛、鼻腔、口腔的清洁。勤洗脸、勤漱口。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喝开水。

5)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4)预防

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麻疹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及早发现患儿,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d,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d。接触者应检疫观察3周。

2)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所在的学前儿童园、班级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者 接种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期间少带学前儿童去公共场所。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手足口腔部的疱疹为主要特征,故称为手足口病。

(1)流行特点

夏秋季多发,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感染或病毒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传播。5岁以下的学前儿童多见。

(2)症状

1)潜伏期3~7d。起病急,患儿常有发热、口痛、厌食。

2)发热1~2d后,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多见溃疡,手、足掌背可见几个至几十个斑丘疹,之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d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3)病程短,症状轻,多在1周内痊愈。少数患儿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4)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3)护理

1)患儿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2)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至皮疹消退,一般须隔离2周。

2)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良好通风。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消毒,病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者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足。

(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其多在冬春季暴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然有一定免疫力,但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2)症状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学前儿童患流行性感冒后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d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乏力可持续1~2周。

(3)护理

1)应卧床休息,退热后不要急于活动。

2)患儿居室要空气新鲜。

3)多饮水,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4)按医嘱服药。高烧时采用适当的方法降温。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应尽可能隔离患儿。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环境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保护易感者 增强体质,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减少聚会;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途径传播。易感者为2岁以上的学前儿童,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1)潜伏期 通常为14~21d。

2)前驱期 有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等症状。但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不明显。

3)腮肿期 1~2d后腮腺肿胀,常一侧腮腺先肿大,后波及对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弥漫肿大,边界不清。表面灼热,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在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4~5d消肿。

4)并发症 睾丸炎、脑膜炎等。

(3)护理

1)注意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

2)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吃酸、辣的食物。

3)腮腺肿胀时,可局部冷敷,或用中草药外敷。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腮腺完全消肿;对接触者检疫21d。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托幼机构加强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者 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腮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学前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其多发于夏秋季。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其中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人普遍易感,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

(2)主要症状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经治疗后多数患儿能在2周左右恢复。严重患儿若发病半年后仍无法完全恢复,则会留有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3)护理

患儿注意休息、饮食。病初饮食应清淡,以流质为主。恢复期应提供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供给足够的水分,并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体温正常。搞好猪舍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在流行季节前给幼猪接种疫苗。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消灭蚊虫滋生地。

3)保护易感人群 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接种乙脑疫苗。

4.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受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以疲劳、食欲缺乏、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肝炎病毒最常见的是甲、乙两型。

(1)流行特点

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食具、饮水;健康人不注意洗手,用了被污染的用品或吃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都可造成感染。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患者的唾液、鼻涕、乳汁等亦带有病毒。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血液就可造成传染。也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由于患者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带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共用牙刷或食具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症状

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后,约经1个月的潜伏期就可发病,多为黄疸型。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精神不好、乏力。在发病1周左右,巩膜(白眼珠)、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大便呈灰白色。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疸后2~6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经2~6个月的潜伏期就可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肝大、肝功能异常。

(3)护理

1)患急性肝炎者应卧床休息。卧床可以减轻肝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病情好转后应轻微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患儿的生活要有规律。

2)饮食宜低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不少于30d。对接触者应观察45d。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餐具、用具、玩具均应及时刷洗消毒,便盆用消毒液浸泡。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3)保护易感者 按时为学前儿童接种肝炎疫苗。

(三)细菌性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1)流行特点

其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手、食物、饮水、日常用具等,经口感染。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学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2)症状

典型急性菌痢患儿一般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伴里急后重。初为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部有压痛感;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肠道症状较轻,少数未见脓血便,就出现高烧、抽风、昏迷;若病程超过2个月,则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3)护理

1)速送医院治疗 按医嘱给患儿服药,配合医生治疗。急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时易转成慢性痢疾,较难治疗。久痢久泻还易导致学前儿童脱肛和营养不良。

2)注意饮食 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改为软食,并加强营养,多晒太阳。

3)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隔离患儿及带菌者并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做好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工作,消灭蚊蝇。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特别要加强食具、毛巾、杯子、玩具、厕所、便器、患儿吐泻物的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保育员应观察学前儿童是否发烧及检查大便情况,加强卫生教育。

2.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发热、咽喉肿痛、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其常见于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多发生于2~10岁儿童。

(2)症状

1)潜伏期2~5d。发病急,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

2)1~2d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腋下、胸部迅速波及躯干、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手压时可褪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称为帕氏线。

3)面部潮红,口唇周围皮肤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4)病后2~3d,舌苔脱落、舌乳头肿大,呈紫红色,像杨梅,称为“杨梅舌”。

5)皮疹3~5d后按发疹顺序先后消退,1周左右皮肤可有小片或大片的脱屑。

典型的皮疹、帕氏线、口周苍白圈、杨梅舌、脱屑均有助于诊断。

(3)护理

1)患儿应卧床休息,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病后2~3周,要检查尿,因少数患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7~14d。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在检疫期间发现咽炎、扁桃体炎时,应尽早用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对患儿的分泌物及用品进行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其多发于冬春季,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至2岁学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2)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d,最长为7d。病初有低热、咽痛、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患儿因致病菌侵入血循环而发生败血症,出现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神志淡漠、哭闹不安、惊厥等症状;发病后数小时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多数患儿在发病后24h左右出现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高热、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

(3)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3d。对接触者检疫7d。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脑流行期间,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流脑疫苗。

三、学前儿童常见肠寄生虫病

(一)蛔虫病

蛔虫病是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摄取营养,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1.感染途径

感染性虫卵污染了食物、饮水、土壤、手,学前儿童吸吮手指或食前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生水时,可将虫卵吞入而患病。

2.主要症状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而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患儿常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2)蛔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所产生的毒素刺激神经系统,可引起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症状。

3.防治

(1)驱虫治疗

集体儿童机构可于9~10月间集体驱蛔。因6~7月间最易感染蛔虫卵,9~10月间已长为成虫。常用驱虫药为哌嗪、阿苯达唑等,药量遵医嘱。

(2)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时要洗净,不喝生水。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蛔虫卵,防止感染。

(二)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结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主要特征。

1.感染途径

蛲虫病主要是因为蛲虫卵污染了手、食物、餐具等后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感染期的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室内用具上造成传染。若学前儿童穿开裆裤,则也可使虫卵散布在滑梯、木马、玩具等处造成传播。

2.主要症状

蛲虫的雌虫常在夜间爬到肛门周围产卵,引起学前儿童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发生奇痒,患儿常哭闹不安,影响睡眠,同时还可出现烦躁不安、夜惊磨牙,以及食欲缺乏、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搔伤时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发炎。

3.防治

(1)避免自身重复感染。夜间睡前可在学前儿童肛周涂蛲虫药膏,以粘住虫卵并止痒。早晨用温水洗净臀部,患儿的内裤及被单应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2)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

(3)学前儿童应及早穿整裆裤,避免虫卵侵入。要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学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护理,如附录4所示。

学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限,如附录5所示。

学前儿童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如附录6所示。

实训练习

1.如何测体温?

2.如何测脉搏、测呼吸?

3.幼儿高热时如何降温?

思考练习

1.怎样护理腹泻患儿,如何预防腹泻?

2.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何预防佝偻病?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4.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对肥胖儿童应采取哪些措施?

5.龋齿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龋齿?

6.弱视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弱视?

7.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8.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幼儿园是如何预防的?

9.水痘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护理和预防?

10.简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何护理与预防?

11.如何鉴别麻疹、风疹、幼儿急疹?

12.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13.简述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如何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