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现代化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不同的阶段,现代化目标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城市阶段性目标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为实现现代化服务的。小康社会是指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发展和生活状态,是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才能为最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_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第一节 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理论概念,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代表了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和发展阶段,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则代表了该城市能够顺利完成设定目标的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现代化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不同的阶段,现代化目标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城市阶段性目标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为实现现代化服务的。所以,储大建(2003)认为,应该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与城市现代化的研究整合起来,同时应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综合竞争力应该是服务于城市现代化这个总体目标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和实践既不能替代城市现代化这个基本目标,也不能成为与城市现代化平行的另列的目标。

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现代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或财富积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脱贫致富,因此现代化既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也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我国学者何传启将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指工业化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信息化或知识化的过程。但更为广大学者接受的观点是,现代化代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现代化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后,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因此,在不同的现代化进程中,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到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标准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在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设完成之后,新的经济、社会矛盾开始出现,衡量区域竞争力的标准也应有所调整,不但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我国已经明确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总体上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也进一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小康社会是指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发展和生活状态,是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才能为最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南京市实现“两个率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升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现代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