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而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又可影响认知过程的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

学习目标

◆掌握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特征、记忆和思维的概念、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品质、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意志过程。

◆熟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情绪理论。

◆了解 意志品质、情绪生理机制。

相关链接

有钱人的苦恼

西蒙先生从事皮毛生意,最近几年行情较好,赚了几百万美元,存了相当多的钱。他在事业上虽然十分成功,但却一直末学会如何放松自己。他是位神经紧张的生意人,并且将生意场上的紧张气氛带回了家里。

西蒙先生下班回到家里在餐桌前坐下来,但心情烦躁不安。

这时候西蒙先生的妻子走了进来,在餐桌前坐下。他打声招呼,一面用手敲桌面,直到一名仆人把晚餐端上来为止。他很坚决地把东西吞下,他的两只手就像两把铲子,不断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铲进胃中。

吃完晚餐后,西蒙先生立刻起身走进起居室去。起居室装饰得十分美丽,有一张长而漂亮的沙发,华丽的真皮椅子,地板上铺着高级地毯,墙上挂着名画。他把自己投进一张椅子中,几乎在同一时刻拿起一份报纸。他匆忙地翻了几页,急急瞄了一眼大字标题,然后,把报纸丢到地上,拿起一根香烟,点引燃后吸了两口,便把它放到烟灰缸里。

西蒙先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突然跳了起来,定到电视机前,打电视机。等到影像出现时,又很不耐烦地把它关掉。他大步走到客厅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去了。

西蒙先生这样子已有一段时间了。他没有经济上的问题,他的家是室内装潢师的梦想,他拥有两部汽车,事事都有人服侍他——但他就是无法放松心情。不仅如此,他甚至忘掉了自己是谁。他为了争取成功与地位,已经付出他的全部时间,然而可悲的是,在赚钱的过程中,他却迷失了自己。

请分析:

1.西蒙先生的苦恼是什么?

2.如何通过本章学习的内容解决西蒙先生的苦恼?

第一节 心理现象和实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心理现象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因而也是每个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熟悉的。人在一切活动——劳动、工作、学习中都会有心理现象。人类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有实体性,是人的内部客观世界的精神生活,目前仍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但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地研究人类的心理。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通常从两个方面研究: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二是独特的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或人格。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心理现象的构成如下: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发生发展的活动过程,也是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意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是为了弄清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征,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联系与关系。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贮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就是记忆。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言语活动。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情绪或情感。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活动中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发动即激励个体去从事达到目的所必需的行为;制止即抑制与预定目的不相符合的行为。正是由于意志的调控作用,人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而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又可影响认知过程的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再者,情绪和意志也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又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事件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人格倾向、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人格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能集中反映一个人的独特性和精神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是个体在同他人交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研究表明,个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大脑和客观现实。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四个方面,只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他们的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既稳定又可变,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程与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的动机。正是动机的作用,才使得个体产生行为,促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并不断调节行为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使个体在行为中达到预定的目标。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已,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个性心理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统一。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又反过来制约和调节心理过程的进行。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变革现实的意志行动,个性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相反,个性心理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情感体验的深度、意志坚强的程度也会不同。因此,人的心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心理现象。

二、心理实质

辩证唯物体义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功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活动会进一步影响到身体功能。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1.动物的心理发展是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属性,所谓反映是指物质相互作用时留下痕迹的过程。物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其反映形式也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发展。无生命物质仅具有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而有生命物质不仅具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而且出现了生物的反映形式。生物体最早出现的反映形式是感应性,但它还不是心理。随后出现感受性,感受性是心理反应形式的开始。从进化中可看出,有了神经系统才有了心理现象,脑越发达,心理现象亦越复杂。动物的心理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 无脊椎运动如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它们心理发展水平很低,属于感觉阶段。当动物由腔肠动物进化到环节动物或更高级的节肢动物时,对信号意义的刺激由不稳定的萌芽阶段向稳定的感觉的阶段发展。如蜘蛛的织网技术,蜜蜂的筑巢水平等说明了节肢动物感觉水平有了高度发展。

(2)知觉阶段 从无脊椎运动到脊椎动物,其生活环境更加复杂化,神经系统日益复杂和完善,形成脊髓和脑。反映形式也由对单一信号意义的刺激反应发展到对多个信号意义的刺激进行整合反应,于是产生了更为复杂、高级的反映形式——知觉。如青蛙能捕捉活动的小动物为食物,能区分不同的流水声。

(3)思维的萌芽阶段 高等脊椎动物灵长类的大脑在重量、外形和细微结构上都接近人脑,心理活动达到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思维的萌芽阶段。它们不仅有多种感知觉,还有各种情绪反应,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黑猩猩为了为获取食物,能把箱子摞在一起,登高取物。事实证明,动物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的。

从进化论看,只有在动物产生神经结构后才有心理活动。随着脑结构产生及复杂化程度不同,心理活动亦相应发展和复杂化。

2.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从个体发育看,随着脑的发育、复杂,心理活动亦相应发展。根据大脑的生理学研究的资料,发育正常的成人脑重平均为1 400 g,刚出生的婴儿脑重平均为390 g,心理活动水平低。随后中枢神经细胞迅速发展,脑的重量也明显增加。出生后9个月的幼儿脑重约700 g,3岁儿童脑重达1 000 g,7岁的儿童脑重达1 280 g,12岁的儿童脑重已接近成人。此时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儿童的心理水平也随之提高:由感觉阶段发展到表象阶段,由形象思维阶段发展到抽象思维阶段,由简单的情绪体验向复杂的情感体验发展,由对具体信号引起反应发展到对语词信号引起反应。各种心理活动都和一定的脑部位相关,如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后部,记忆在海马、颞叶、额叶,意志、人格在前额叶。临床观察也证明,任一部位脑损伤时除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外,也发生心理障碍。人类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是以高度发达的大脑为物质基础的。

由上述可见,各种心理都产生于脑,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但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脑的功能只是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物质前提。心理现象源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是对客观现实的观反映。

从野生儿(狼孩、猪孩)的研究发现,狼孩虽是人脑,但由于在狼的环境中长大后,其心理活动基本是狼的心理,说明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反映。人脑对现实的反映不仅反映当前所看到、所听到的事物,也反映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留下的记忆痕迹。观性是指同一事物对不同人来说,由于经历不同,信念、认识不同,反映也不同。能动性指对事物不是全都反映而是有选择地进行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是以印象的形式在头脑里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现象的内容源于客观现实。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就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大脑也不能产生任何心理现象。拿感觉来说,人具备了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和大脑的感觉中枢,具备了产生感觉的主观条件,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由人的主观决定,而是取决于外部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幼儿关于柳树的知觉,是所看到的柳树反映于头脑时产生的印象。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印象。映象和被反映的客观现实相像,它是客观现实的“复写”、“摄影”。若一个人脱离客观现实,心理现象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是在大脑中形成客观事物映像的过程。任何心理都是属于一定主体并产生于具体人的脑中,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社会地位及价值观等的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产生的映像也不尽相同。如大家同看一部电影,但会对这同一部电影产生不同的领会和感受,从而做出不同的评价。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如诗人李白两次游君山,由于心境不同所作诗中对君山的反映也完全不同,一句是“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另一句却是“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像照镜子或照相机底片那样简单地、机械的、消极地和刻板地反映对象,而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它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个体的心理对其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往往是很复杂的,可以有目的地毫不掩饰地支配行为来达到目的;可以有意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做出与内心不符的行为表现。即个体的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活动的关系不是单义的,而往往是多义的。例如,微笑这种行为,它可能表示对人的好感,也可能是嘲笑某人的愚蠢,还可能是笑里藏刀。

第二,人能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人的心理,通过语言和思维,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律。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发明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类只有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避免社会实践的盲目性,卓有成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行动目的的确定,行动计划的制订,克服各种困难,都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前提的。

第三,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人的心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通过自我意识可以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改造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人的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表现为自我知觉、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情感方面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体验。在意志方面,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理想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在个性方面,自我意识能够时刻维持个性与当前心理活动的统一,维持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的统一。人就是在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

3.心理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人的心理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性,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的心理。社会实践的领域越宽、实践的次数越多,客观事物越复杂,心理现象就越丰富、越完善。如果一个人生来就脱离社会生活,即使具有正常人的脑组织,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狼孩”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了两个“狼孩”,大的7岁,取名为卡玛拉;小的2岁,取名为阿玛拉(很快便死亡)。起初,卡玛拉用四肢爬行,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害怕强光,白天蜷伏在黑暗角落里睡觉,夜间潜行,不穿衣物,不怕冷,不洗澡,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扔在地板上的生肉。经过辛格的照料和教育,两年后学会了站立,6年后学会独立行走。8岁时只有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4年后学会了6个词,7年后学会45个词,17岁死去时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智力水平。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可见,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人的心理就无从产生。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映象)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和特性的直接反映。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例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美丑、粗细、软硬,看到白色的护士服,听到声音,闻到饭菜的香味,感觉到自己内部器官的状态,如疼痛、饥饿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获得信息的基础上,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才得以产生。离开了感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不可想象的。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者的心理会产生异常,如出现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由此可见,感觉对人的各项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感觉的分类

根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

外部感觉: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等五种基本感觉。其感受器位于感觉器官的表面。

内部感觉: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身体内部。

(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sensitivity)是指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sensory)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最低刺激量,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两类。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能对一个刺激物感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测量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E =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大,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例如,把一个非常轻的物体慢慢地放在被试的手掌上,被试者不会有感觉,但如果一次次地稍稍增加其重量,并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被试的感觉反应。这个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刺激阈限或感觉的下绝对阈限。当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继续增加,并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该感觉受到破坏,引起痛觉。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为上绝对阈限。从下绝对阈到上绝对阈之间的距离是有关感觉性的整个范围。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人们生活中需要确定一个刺激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遇到的情况是要去确定两个刺激相同还是不同。例如:医生从X射线照片上看得出微弱的阴影会有助于肿瘤疾患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这种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两者呈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E =1/R,其中,E为差别感受性,R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觉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研究差别感觉阈限时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 K =ΔI/I。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这就是韦伯定律。这个K值,因刺激和感觉性质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如感觉重量的变化与感觉光的强度的变化不同。但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强或过弱,韦伯常数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人的感受性受年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个人意向等因素的影响。如人的一生中感受性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儿童时期感受性发展快,青年期达高水平,而到老年期感受性普遍下降,对视、听、味、嗅觉越来越迟钝,但对痛的感觉有上升的趋势。当人患病时,可能产生感觉异常,变得对声、光、温度、气味等非常敏感,因此,护士对患者感受性的变化应有正确认识,在临床护理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患者感觉不适的刺激,如病房管理中将光线调柔和,放轻谈话声、脚步声等。

(四)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感觉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视觉中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是最典型的感觉适应。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暗适应与明适应相反。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适应现象在其他感觉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便是嗅觉的适应。刚跳入河中游泳会觉得水冷,几分钟后就不再觉得冷了;在热水中洗澡,开始时觉得水热,几分钟后就不再觉得热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听觉适应不很明显,触压觉的适应很明显,嗅觉的适应非常迅速,而痛觉则难以适应。除了视觉之外,其他感觉的适应都是感受性的降低。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是难以适应的痛觉,对于有机体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两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同一灰色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暗,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过糖再吃苹果便觉得苹果不甜,如果先吃黄瓜再吃苹果就会感到苹果很甜;摸过冷的物体再摸热的物体,就感觉特别热。

3.感觉后像

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例如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后像,后像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视觉后像有两种,即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例如,在注视电灯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誉为黑色背景之上,这是正后像;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像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像。其他感觉如听觉、触压觉都有后像,“余音绕梁”指的就是听觉后像。

4.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觉有多种表现,最典型的是色觉与其他感觉的相连。色觉可以引起不同的温度觉。如看到红色我们会感觉温暖,看到绿色会觉得清凉。色觉还能影响情绪和健康。如黑色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蓝色给人以静谧之感;橙色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绿色能使高热患者体温有所下降。日常生活中联觉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例如,病房、教室需要安静,装饰多采用蓝色或绿色;妇产科和儿科病房的护士穿粉红色护士服以减轻孩子住院时的恐惧心理。

5.感觉补偿

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促使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他们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聋哑人丧失听觉后,通过视觉的高度发展来加以补偿。他们能“以目代耳”学会看话甚至学会“讲话”,等等。不同感觉之间之所以有补偿作用,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间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声纳眼镜”、“电子助听器”等产品,开辟了人体感觉补偿的领域。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反映。例如,一个物体,摸着圆圆的、硬硬的,闻着香香的,尝着甜甜的,综合着多种感觉人们知道它是一个苹果,这就是知觉。知觉时,头脑中产生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由各种感觉结合而成的具体事物的印象——如房屋、车子、机器、树木等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而存在。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和部分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与堆积,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整合。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

感觉和知觉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都要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这一前提,一旦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感觉和直觉也就停止了。不同点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摄取事物单个属性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结合以往经验,在头脑中将事物多种感觉信息、多种属性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映像的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没有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但知觉又不是感觉的简单综合,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觉除了依赖感觉外,还依赖于个体的过去经验或知识;还受到个体的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影响,使个体的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说,医科学生尚未学会读X射线片时,只能“感觉”到团团阴影;学会读片之后,才“知觉”到判别某种病变。

(二)知觉的种类

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息;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信息。知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错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是视觉、触摸觉、动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是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知觉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不能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空间特征,就不能正常地生活。空间知觉有:①形状知觉:指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②大小知觉:物体大小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③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④深度知觉: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三维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刺激,都是物体形状的信号。在用手的摸索感知物体形状时,触摸觉和动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连续性的刺激,给大脑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和综合,产生了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同等距离时,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小,因此根据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就可以知觉对象的大小。在不同距离时,远处的大物体的成像可能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相等,甚至远处大物体的成像反而小于近处小物体的成像,但是,人们仍然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它们的实际大小,保持知觉大小的恒常性。这是因为对象通常是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被知觉,所以熟悉的物体就提供了对象距离和实际大小的线索,这些线索同视觉、触摸觉、动觉所提供的信息在一起,形成了大小知觉。但是要说明的是,在距离过远时,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就会降低,而视网膜成像大小的作用就会增大。

方位知觉是对人或物体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知觉。动物和人都具有方位知觉的能力。例如,信鸽从千里之外能准确飞回自己的老窝,人能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同物种在方位知觉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例如,鸽子主要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蝙蝠主要依靠回声定位,而人则主要是使用视觉和听觉来辨别方位。

距离知觉也就是深度知觉和立体知觉。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平面的二维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图像,并对图像的远近距离做出正确的判断。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知觉客观事物持续的长短和先后顺序。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①对时间的分辨:例如,先开会,再吃饭,接着去听报告,能够按时间顺序把这些活动区别开来,就是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例如,知道今年是2014年,去年是2013年等。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例如,知道这个月已过去了20天等。④对时间的预测:例如,知道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清明了等。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种。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②事件的数量性质:在一定的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例如,同是一节45分钟的课,如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如果内容贫乏,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在回忆往事时恰恰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经历越单调,越觉得时间短。③主体的兴趣情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不觉得时间的延续,从而产生对时间的低估;相反,人对自己没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流逝缓慢,从而产生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在力图逃避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是人对一个相对运动物体的知觉,如飞行的小鸟;似动知觉是把静止的物看成是运动的,如浮云中的月亮,好像是月亮在移动;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的运动,如电影的播放,看似连续的画面实际是由许多静止的照片构成的。

(三)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人们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背景只能得到比较模糊的反映。例如,双关图中的少女与老妪、花瓶与人脸(图2 -1)。选择这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少女、花瓶;选择另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老妪、人脸。

图2 -1 知觉的选择性示例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望梅止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到酸梅时,并没有吃仍感到很酸,还有可能分泌唾液,止住暂时的口渴,这是因为我们对酸梅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知觉。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因为人们并不把客观事物感知为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知觉的整体性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性,如对象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和规则性,同时也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知觉的整体性使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趋于全面、完善,从而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过去经验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例如,我们看见水壶时,感知了它的颜色、形状、软硬等,同时用“水壶”这一词来标识它,知道它是用来饮水的器皿。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称为知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有条件的,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在一定条件下就越有助于知觉对象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等。

(四)错觉

错觉(illusion)是一种特殊的知觉,不存在个体差异。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幻觉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严重的知觉障碍,也是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人们掌握错觉产生的规律具有很大意义,一方面可以防止因错觉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可利用错觉使其在实践中产生好的效应。如将镜子放在室内感觉房间变大等都与错觉现象有关。

三、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不同程度地被保留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储存在头脑中的这些印象又被提取出来,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个过程就是记忆。可见记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虽然是从感知觉开始的,但如果没有记忆,我们感知过的一切事物就不能保留下来,就无法积累知识和经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品质、聪明才智也不能很好地发展,甚至人的独立的社会生活也难以维持。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1.识记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信息,从而累积知识经验的过程,识记就是人的学习,它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没有识记就不会有保持、再认和回忆。要提高记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识记。识记可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有无明确目的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无须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事先无预定目标,也没有识记的计划、步骤、方法,是一种被动地识记。人们的知识经验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无意识记获得的,它不需要意志努力,精力消耗少,但它缺乏目的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经验过的事物都能通过无意识记印留在记忆中。②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采取一定的计划和方法进行的识记。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地认识和变革客观世界,主要是依靠有意识记。这种识记方法使人的记忆内容和信息更全面、更系统、更实用。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

(2)按照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者是否理解材料的意义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①机械识记:即常说的死记硬背。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识记者不能理解材料意义,只能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重复方法而进行的识记。如识记人名、地名、历史年代等,一般记忆保持的时间不长久。②意义识记:是指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人们掌握学习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从识记的效果来看,意义识记好于机械识记,但是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必要的,两者是互补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还可以互相转化。如我们可以将一些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从而识记它。

2.保持

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是识记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借助于保持,识记的内容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保持也是实现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经验的影响,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质的方面,记忆内容不甚重要的部分趋于消失,而较显著的特征却较好地保持,从而使记忆内容简略、概括、匀称和合理。同时,增添了原来没有的细节,内容更加详细、具体,使其更具特色。在量的方面,记忆的内容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其中有一部分会回忆不起来或发生回忆错误,此现象即遗忘。可见,记忆并不是一个被动的保存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以识记为前提,也是检验保持效果的指标。再认是记忆的初级表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的区别,再认过程比回忆简单、容易。一般说来,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

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回忆可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是有目的、自觉的回忆。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回忆。回忆是以联想为基础的。因一个事物而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联想,联想具有以下几个规律。①接近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由元旦想到春节,由北京想到天安门。②相似律:在外部特征上或性质上相类似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由稻子想到麦子。③对比律: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由白色想到黑色。④因果律: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由大雨想到洪水。

(三)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不同分类

记忆按照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种记忆类型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协同活动的。它们的关系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觉,产生对信息的瞬时记忆;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若得到及时加工或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有一个极短暂的停留,这种短暂信息保持过程就是瞬时记忆,持续时间仅2 s左右。特点是:①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原有的物理特征编码,以感觉痕迹的形式保存下来,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据研究,视觉的瞬时记忆在1 s以下,听觉的瞬时记忆在4~5 s之内。③信息存储容量大,但容易衰退。一般认为其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些。在瞬时记忆中呈现的材料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该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在1 min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是记忆系统中主要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系统,也是记忆的信息进入意识层面的通道。特点是:①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在无复述条件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5~20 s,最长不超过1 min,得不到复述,将迅速遗忘。②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数字、一个或几个汉字、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就是说,短时记忆多时可以记忆9个组块,少则能记住5个组块。短时记忆的内容若加以复述、运用或进一步加工,就被输入长时记忆中,否则就会遗忘。

(3)长时记忆 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中经过复述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是在感知中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性印入的。特点:①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我们所有的知识经验都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②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记忆中的贮存时间超过1 min以上,直至数日、数周、数年乃至一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③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要以意义的方式进行编码,通过整理、归类、贮存并提取。④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2.按照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分类

记忆按照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 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有意识性。外显记忆能随意地提取记忆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2)内隐记忆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但它却在完成具体操作任务中发挥作用。

3.按照记忆内容的不同分类

记忆按照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 保存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人感知过的事物,只有经过形象记忆才会成为人的直接经验。例如熟人的面容,城市的建筑等。

(2)语词记忆 保持的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是用词的形式在人脑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也称逻辑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3)情绪记忆 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的印象有时比其他记忆的印象表现得更为持久、深刻,甚至终身不忘。例如,“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过的恐惧情绪体验仍保留在记忆中。

(4)运动记忆 也称操作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它是运动、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及熟练的基础。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记忆相比,识记时比较困难,但一经记住则容易保持和恢复,不易遗忘。如学会骑自行车之后,即便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正是运动记忆在起作用。

(四)遗忘

1.遗忘的概念

遗忘(forgetting)是对识记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它是保持的对立面。遗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可以让人忘记一些令人痛苦的经历,也会使人忘掉一些需要保持的信息。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暂时性遗忘指已经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受干扰而临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永久性遗忘是指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行恢复的记忆。

2.遗忘的原因

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四种。①衰退说:该学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不再强化而逐渐削弱和消退的结果。②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可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③压抑说: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④提取失败:有研究者认为,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检索不当或不足,以至于不能或错误的提取实物所致。

3.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依据实验的数据画出遗忘曲线称之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自艾宾浩斯之后,多项研究证明,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的影响,还受其他许多因素影响。①记忆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抽象材料、无意义材料比形象材料、有意义材料遗忘得快;而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②学习程度:一般认为,过度学习的材料遗忘较慢。过度学习是指对学习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限度,当过度学习达到150%时最恰当,是提高保持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③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实验证明,在较长的连续材料中,首尾部分遗忘较少,中间部分遗忘较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间部分受前摄和倒摄双重抑制干扰的结果。④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会影响遗忘的快慢。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被遗忘;反之,则遗忘得快。

4.防止遗忘的方法

复习是巩固识记的材料和防止遗忘的重要手段。通过复习,不仅能够保持识记材料的完整性,而且还是一个重新消化理解的过程。要使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识记和遗忘过程的规律来进行。

(1)及时复习 为了避免识记后的急速遗忘,必须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根据复习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同,有两种复习方法,一是集中复习,即连续的、无时间间隔的进行各次复习;二是分散复习,即各次复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所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要好于集中复习。根据遗忘的规律,最初复习的时间间隔应该安排得短一点,以后间隔可逐渐加长。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学习者在材料还未完全记住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这样就容易记,保持时间长,错误也少。实验证明,这种复习方式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反复阅读的效果。

(4)复习方法多样化 在复习过程中,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使复习过程成为有看、听、说、做的活动。实验证明,多种感官协同复习的效果要好于单一感官复习的效果。多样化地进行复习,容易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巩固旧有知识,维持对材料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记忆的品质

人与人之间的记忆力存在很大差异,个人记忆力的优劣,可以通过记忆的品质来衡量。

1.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能将识记过的材料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一般来讲,记忆的敏捷性与记忆的持久性之间呈正相关,记得快的人,保持的时间较长。

2.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它以在规定时间内能记住或回忆多少事物为指标,是记忆的重要品质之一。识记得快、重现得快,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但它不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好坏的唯一标准。

3.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具有准备性的人,在实际需要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回忆所需的内容加以应用。记忆的这一品质,反映了记忆的及时应用的价值,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4.记忆的准确性

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精确的特征。它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准确性是记忆的重要品质,如果离开了准确性,即便记得再快,保持得再久,也都是毫无意义的。

记忆的良好品质应该是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的协调统一,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这四种记忆品质都应当加强培养,缺少了哪一个记忆的品质都会对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和感知觉、记忆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特征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通过感知可以认识部分事物,通过思维可以认识一类事物。思维的概括性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进行间接的反映,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三)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分类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朝一个方向前进,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2)发散思维 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其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2.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 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创造性思维 是指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发明、社会改革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解决那些没有固定方法、没有现成答案的新情况、新问题。

3.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分类

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是在实际动作中进行的思维,又称操作思维。它具有明显的外显特征,通常以直观的、具体形式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3岁以前的幼儿的思维基本就属于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成人也有形象思维,如文学家创造的典型人物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3)抽象思维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所进行的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思维形式,只有成长到青年后期才能具有较发达的抽象思维。

(四)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高级心理现象,思维的过程是人脑对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的思维过程。综合则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分析以综合为前提,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分析越细致精确,综合也就越全面正确。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里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分类是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事物归于不同的类别。比较与分类是抽象与概括的必要前提。

3.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括就是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抽象与概括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不能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概括。而如果没有概括性的思维,就抽不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与概括是在比较与分类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分析与综合。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具体化是把抽象的知识同感性经验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系统化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在不同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

总之,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上述这些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借助于这些思维活动,人们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才能进一步认识世界。

(五)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普遍形式。思维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

(2)分析问题 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只有全面系统的分析有关资料,才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3)提出假设 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问题解决的方案常常是先以假设的方式出现,经过验证逐步完善的。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在头脑中进行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有指向、有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验证。

(4)验证假设 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最后步骤。验证的方法可以是实践检验,也可以是通过智力活动来检验。在检验中获得了成功,问题得到了解决,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功能固着 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个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因而,人们能否改变对事物固有的功能的认识以适应新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2)迁移作用 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钢笔字往往也会写得不错。负迁移是指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如地方方言对学习普通话具有消极影响。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丰富,概括水平越高,越易于产生正迁移,促使问题解决;相反,知识经验片面、概括水平低或使用不当,易于产生负迁移,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

(3)定势作用 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预选的特殊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勤奋、乐观、自信、坚定、有献身精神、勇于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进取心。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勤于钻研,富于自信,勇于创新,有胆有识,有坚持力等。此外,人的能力、气质类型也影响对问题的解决。

(5)动机与情绪状态 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内部动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超过适宜强度,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情绪因素对问题解决也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说来,高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状态会干扰问题解决的进程;而愉快、兴奋的情绪状态则会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推动问题的解决。

(六)思维的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指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这一品质要求人们具有精深的知识。一个知识浅薄的人,其思维的深刻性较差。深刻性强的人,看问题能“入木三分”,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及问题的实质。

2.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指善于全面的分析问题,顾全大局,既看到问题的普遍性,又看到问题的特殊性。具有思维广阔性的人能很好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及其各种关系。如思维广阔性较好的护士在护理诊断时,不会只局限于患者生理方面的反应。

3.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思维独立性的人独立思考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相反,遇事盲从附和,解决问题时人云亦云的人往往缺乏独立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对护士而言很重要,在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独立的决策。

4.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具体表现在当问题的情况与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能够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法。思维的灵活性是以深刻、成熟的思维品质为前提的,是建立在科学的思维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是思维不灵活。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医疗和护理工作者就非常需要思维的灵活性。

5.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的过程服从或符合于严格的逻辑规律或规则,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具有思维逻辑性的人往往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在护理作中,思维的逻辑性能帮助护士从纷繁的资料中理出头绪,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6.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与成果。思维批判性较强的人,能辩证地分析一切,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坚持真理。

五、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imagination)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想象的素材。所谓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想象虽然源于表象,但并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对表象加工改造创造出的新形象。这种新形象可以是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还不存在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如妖魔鬼怪、UFO等形象。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事物图形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二)想象的作用

列宁说过:“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象对科学发展,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的学习和进步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象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补充作用: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的,如恐龙的生活等。但借助于想象,就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替代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因条件不能满足时,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得到满足。

预见作用: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三)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巴甫洛夫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大脑皮质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由于抑制发展不平衡,有些部位的神经细胞抑制不深处于微弱的兴奋状态,就出现了梦。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做梦是脑的正常功能的表现。适当做梦对于脑的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连续几天剥夺有梦睡眠,人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注意力涣散,易激怒,甚至出现幻觉等反常现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一种富于主动性、有一定程度自觉性和计划性的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为塑造某种事物形象而进行的想象活动。根据想象的新颖性、创造性不同,可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只是对自己来说是新的,是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来的,所以,描述越详细,再造想象的形象也越完善。由于个体在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因此再造的形象也就不会相同,每个人的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很大。

(2)创造想象 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个人创造性地对平常性的材料进行不平常的综合,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创造想象在人的实际创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切科学发现、技术革新、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创造想象。没有创造想象,创造活动就难以完成。

(3)幻想 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它是个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的形象是人们希望所寄托的东西。幻想可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理想。理想是人前进的灯塔,能激发人的信心和斗志,推动人们努力工作。而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空想。空想是一种无益幻想,它使人脱离现实,想入非非,往往把人引向歧途。

六、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出现的。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对心理活动的对象所做的一种选择和朝向。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统一的,指向是集中的前提,集中是指向的必然结果。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将注意分为三类。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推门而入,大家不自觉地向门口注视,这就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由刺激物的直接作用而产生的。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个体过去的经验、需要、兴趣、态度、精神状态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差异、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和新颖性等。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它受人的意志的调节和控制,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人上班,学生上课,都是有意注意在发挥作用。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目的与任务、社会性需要、间接兴趣以及意志努力等。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有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的。当个体从事一项活动时,最初因各种原因需要保持有意注意,但随着活动的深入,个体由于兴趣的提高或操作的熟练,不用意志努力就能够在这项活动上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转化为了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在活动进行中不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它对完成长期性和连续性的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和主体的状态。内容丰富、活动变化有意义的对象和活动,有助于保持注意的稳定。个体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理解深刻、兴趣浓厚,注意就容易稳定。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人的注意力离开当前注意任务而被无关刺激干扰。注意的分散可以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作用引起;也可以是由于主体的疲劳和精神松懈所引起的。

2.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或对象上的能力。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护士在给患者进行疾病护理时,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观察患者的表现。注意的分配的条件: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熟练的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程度。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注意的分配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提高,知识经验越丰富,操作越熟练,分配能力也会越强。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例如,正在配药的护士,听到患者的呼救,能马上投入抢救患者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根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注意对象,后者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注意中心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注意转移的快和慢以及难和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活动的性质。

4.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通过速视器进行测量,成人在1/10 s内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的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注意的广度与知觉对象的特点和个体的知识经验有关。刺激物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另外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也越大。在生活中,裁判员、打字员、汽车驾驶员等职业都需要有较大的注意广度。

第三节 情绪过程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最复杂的心理过程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人的心身心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情绪与情感的存在,我们才能体味到生活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因此,只有提高对情绪与情感正确认识与良好管理,才能使得我们时刻保持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验。情绪和情感同认知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需要是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人的情绪与情感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客观事物对情绪与情感的决定作用是以人的需要及愿望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符合个体的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与情感,产生高兴、满意、幸福等主观体验;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时,则会出现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与情感,产生忧愁、恐惧、痛苦等主观体验。

其次,情绪与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人对情绪与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就是情绪与情感的主观体验。它不同于认知活动和意志活动,它是与个体特定的主观需要密切联系的,是对周围环境条件、自身及他人活动能否满足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代表不同的感受,构成情绪与情感的心理内容。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与情感的变化可以从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激动度4个固有的特征进行度量,而每种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即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1.强度

强度即强与弱的两极。人的很多情绪体验都存在着由弱到强的程度上的变化。例如,就愤怒来讲,前后就有不同的变化:愠怒、愤怒、大怒、暴怒、狂怒。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人的行为受其支配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难以自控。

2.紧张度

紧张度即紧张与轻松的两极。紧张的情绪体验通常与活动的危急关头或关键时刻相联系。在面试、竞技、演讲比赛之前,人们都可以体验到这种紧张情绪。活动成败对人越重要,情绪就越紧张。一旦这些任务完成,危险解除或关键时刻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轻松的情绪体验。以前的紧张水平越高,就越感到轻松。

3.快感度

快感度是快乐与不快乐的两极。指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程度上的差异。快感度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快乐的体验,如满意、愉快、欢喜、骄傲等;不能满足需要的事物,则会引起不快乐的体验,如烦恼、忧虑、悲伤、悔恨等。

4.激动度

激动度即激动与平静的两极。激动通常是由于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引起的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大喜、大悲、惊吓等。和激动相对立的是平静的情绪,强度较弱,而持续时间较长。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一般都需要在乎静的情绪状态下完成的。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与情感都是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两者既有区别有联系密切。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为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级动物)所共有。如当饮食需要得到满足时,会感到高兴;在危及生命时会感到恐惧;与他人搏斗时会产生愤怒等,这些都是情绪反应。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如当交际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所引起的友谊感;遵守社会道德的需要引起的道德感。友谊感和道德感就属于情感。

2.情绪与情感的发展顺序不同

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绪发生较早,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就人类个来看,人出生时就会有情绪反应,如哭、笑等,但没有情感;情感是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如道德感、成就感、美感等。

3.稳定性差异

情绪具有不稳定性,而情感却是相对稳定的。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情绪往往由当时的情境引起,又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感到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就会消失。而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的左右,具有稳固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它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

4.情绪与情感的表现

一般说来,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多以内在感受、验的形式存在,深沉而且久远。如高兴时表现为手舞足蹈,郁闷时表现为垂头丧气,这些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不会轻易表现出来。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同一类心理过程,因而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情绪与情感总是交融一体的。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反应表现出来,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受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内在的情感,在情绪的发生过程中也常常深含着情感。因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此外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如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

三、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一)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情绪体验主要是身体变化造成的。丹麦心理学家卡尔·兰格(Carl Lange)几乎在同时发表了相似的理论,因此这被称为詹姆士-兰格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当身体产生(生理)变化时,我们感受到这些变化,这就是情绪。”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詹姆斯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他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才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他说:“任何作用凡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的,都会有情绪表现。”

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片面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W.Cannon)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被唤醒的丘脑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提出了情绪的特定脑中枢,因此比詹姆斯-兰格理论前进了一步。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Bard PA)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把他们的观点合称为坎农—巴德学说。但是,丘脑学说忽略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质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个体可以分别以趋近、回避或忽视的具体情绪做出反应。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是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传到大脑皮质。在皮质上产生对情境的评估。这时只要情境被评估为对有机体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皮质兴奋即下行激活丘脑系统,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发生器官的变化。这时外周变化的反馈信息又通过丘脑传到大脑皮质,并与皮质最初的估价相结合,纯粹的认识经验即转化为情绪体验。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4.沙赫特的三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 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的产生归因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沙赫特等人将大学生试分为三组。各组都自愿接受同一种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注射时,主试向三组被试解释的药物效应各不相同。对甲组告之药物将使你心悸、手抖和脸部发热(这正是肾上腺素的反应) ;对乙组告之药物将使你感到身上轻度发痒,手脚有点发麻;对丙组则不给予任何说明。药物注射后,让三组被试分别进入两种预先安排的情境:愉快情境和惹人发怒的情境实验结果最终发现乙组和丙组的大多数被试在愉快情境中显示愉快的情绪,在发怒的情境中感到愤怒,说明他们受到生理唤醒和环境的影响。而甲组能平静地面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境,说明他们受到主体认知因素的影响。由此验证,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是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自身认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将这些因素的影响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情绪。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般认为,情绪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皮质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的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大脑皮质是皮质下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质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质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质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皮质下中枢,包括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如杏仁核、隔区、海马、扣带回)都与情绪的产生和体验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边缘系统与情绪的关系越来越受到注意,甚至有人将边缘系统称为情绪脑,它们的功能既是定位的,又兼受皮质的整合。此外,脑干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功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情绪能引起相关生理反应,这些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一般地说,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激发身体采取紧急行动,这可以激活某些机体系统,并将其他进行抑制,从而直接加强自身对外界危险的防御和提高适应能力。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平息情绪的唤起,让身体平静和放松,恢复平衡并帮助身体储备能量。从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看,一方面机体的生理变化(包括行为和内脏活动变化)对情绪的产生起着“唤醒”的作用;另一方面,情绪一旦发生,又引起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不同的情绪表现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模式。

3.内分泌系统

情绪过程中的许多生理变化都同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关,其中肾上腺是情绪内脏反应的最主要来源。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通过两种神经,内分泌途径对情绪行为发生影响: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二是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可见,肾上腺既受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调节。此外,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系统的传递物质,它对交感系统的神经元的激活起着直接作用,从而说明内分泌系统的化学激活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变化直接关联,表示内分泌系统成为情绪反应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

情绪虽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常常伴随着外部表现,情绪的外部表现又叫表情。情绪的外部行为特征就叫作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人的眼神变化是面部表情最重要的体现,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高兴时“喜上眉梢”,忧愁时“愁云满布”、气愤时“怒发冲冠”,等。眼睛不仅能传达感情,而且可以交流思想。其次是口部肌肉和眉头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的重要线索。例如,一个人愤怒时双目圆睁,嘴角抽搐甚至咬牙切齿。艾克曼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而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睛、嘴和前额等对表达愤怒情绪很重要。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指情绪在身主动作上的表现。在身段表情中,手势的辅助是重要的表达形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手势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3.言语表情

言语不仅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言语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是指情绪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此外,当人们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言语表情就有助于我们揣摩对方的真正意图。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

情绪发生时,除了外部表现发生改变,还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主要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外分泌腺和脑电、皮肤电的变化。

1.呼吸系统的变化

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一般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均匀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呼吸变化可用呼吸描记器以曲线形式记录。此外,呼吸的另一变化是呼气与吸气的比例,一般在正性情绪下,吸呼比>1,即吸气时间长,呼气时间短;在负性情绪下,吸呼比<1,即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例如,惊奇和恐惧时的吸呼比可高达2.5。

2.循环系统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活动变化是判断强烈情绪的有效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循环系统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心率变化与血管的扩张、收缩反应。例如,人在愤怒或恐惧时,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糖增加。

3.内、外分泌腺的变化

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内、外分泌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内、外分泌腺的变化也可作为判定某种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例如,悲伤时会流泪;焦急或恐惧时会冒汗;紧张时唾液等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人感到口干、食欲减退等。激动、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血压、消化腺及其他腺体的变化,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4.脑电和皮肤电的变化

脑电波的变化是情绪变化的又一客观指标。通常人处在安静状态下,脑电波呈现α 波;在紧张、焦虑状态下,出现高频率、低振幅的β波。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由于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的变化,可引起皮肤导电率发生变化。如紧张时皮肤电阻下降。

五、典型的情绪状态

(一)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对人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激情有时还会引起强烈的生理变化,使人言语混乱,动作失调,甚至休克。所以,在生活中应该适当地控制激情,多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应激

应激指在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至会发生临时性的休克等症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既同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关,也同平时的训练和经验积累有关。适当的应激状态,使人处于警觉状态之中,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并促使机体能量的释放,提高活动效能。而过度地或者长期地处于应激状态之中,可能降低人的抵抗力,以致易受疾病的侵袭。

(三)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部因素,如事业的成败、人际关系的亲疏、生活环境的优劣、自然景色与气候的变化、身体健康状况、带感情色彩的表象、人的生物节律等,还同人的主观因素有联系。心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心境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人们每天总是在一定的心境中学习、工作和交往,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保持身心健康;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会使人意志消沉,悲观绝望,无法正常工作和交往,甚至导致一些身心疾病。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使事物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人所特有的意志活动过程。全面了解和把握意志活动过程的心理规律,对于控制意志行动,提高活动效率,乃至对个体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意志的概念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正是有了意志,人才可能主动提出目的,主动采取行动来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意志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因此也被称为意志行动。凡是表现在有自觉的行动目的,有达到目的的决心,有克服困难、冲破障碍的毅力,以及行动的组织性、刚毅性方面的心理现象,都是人的意志行动的具体表现。无意识行动不是意志行动,有些行动虽然有意识、有目的,但没有克服困难也不是意志行动。意志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事业成功、个人成才的内在要素。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

人的行动可分为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是指不受意志支配,不由自的活动;随意运动,是指一种受意志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随意运动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学习获得的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随意运动越熟练,掌握程度越高,意志行动也就越容易实现。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通过意志努力来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意志行动的水平往往是随着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变化。就意志过程中的困难来说,一般可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主要是指主体内部的障碍,包括知识经验欠缺、能力有限、思想矛盾、情绪干扰、懒惰,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好的性格特征等。外部困难是指意志行动中遇到外部环境的阻碍,包括生活环境的局限、人际关系的复杂、恶劣的气候条件或工作条件等。总的来说,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起作用。克服了内部困难,就更容易战胜外部困难。

3.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目的是行动的方向和结果,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是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特征。人在从事具体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而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他以这个目的来指引自己的行动。

二、意志的基本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的的重要条件。主要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

(一)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动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一个人在活动中坚定的立场和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坚强意志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意志的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易受暗示性指缺乏主见,没有独立的见解,为人处事易受他人影响,表现出过多的屈从和盲从。独断性指容易从主观出发,一意孤行,拒绝任何人的批评、劝告,结果只能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意志品质的自觉性应该是为了实现预定目的,既坚持正确的决策,不为他人所动,又能及时听取合理化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地方。

(二)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做出行为决策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效能性。意志的行为价值的效能性越高,人对行为方案的编制速度、决策速度和激发速度就越高,就能在紧急状态下迅速做出有效的行为反应。它是以勇敢和深思熟虑为前提条件的。意志的果断性是个人的聪敏、学识、勇敢、机智的有机结合。果断性还同一个人的信仰和人生观有密切的联系。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所以,避免鲁莽,需要深思熟虑;避免优柔,需要当机立断。所以历史上成大事者,必定是多谋而又善断的人。

(三)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就是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心理品质。也就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行动。能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一种重要的意志品质。具有意志自制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冷静地分析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不轻举妄动,既能正确面对成功时的喜悦也能客观地面对失败时的沮丧,胜不骄败不馁。

(四)意志的坚忍性

意志的坚忍性是指意志的坚忍性是指人能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地完成作任务的能力,以及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意志的坚忍性在于既能坚持原则,灵活机动地达到预定目的。顽固执拗的态度和意志的坚忍性不能混为一谈。顽固执拗的人在行动中认准目标后,就一成不变地按计划行事,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也不能审时度势,寻求变通。平时我们说某人总是“一条道走到黑”,或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就是指行为过于执拗,总是一意孤行。另外,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等也是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三、意志品质的培养

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随着不断克服困难而逐渐形成的。作为一个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特别是要明确自己终身以及近期的奋斗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

理想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动力,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人们才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前进。当然理想的树立应该是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有意义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也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学习与工作,并同国家、社会、集的利益联系起来。只有把理想转化到现实的生活中,成为行动的指南,意志才有发展的可能。如果仅仅是空中楼阁式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没有行动,则理想是空想,目标是虚设,意志的培养也就是句空话。

(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一个人意志的培养和锻炼、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工作来保证。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从小到大、由易到难是锻炼意志的有效手段。比如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个身体运动过程,更是集心理、意志磨炼为一体的综合过程。自觉地、经常地、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坚强、果敢、机智、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和精神。

(三)加强困难的磨砺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成就大事的过程就是意志磨炼的过程,意志磨炼的过程也就是吃苦耐劳、坚忍艰苦的过程。劳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因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人们正确面对和克服困难,不要过分保护和包办,要让他们经历风雨的洗礼,让他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自卑,并积极地克服内外障碍,才能在困难和挫折中积累经验和磨炼意志。

(四)进行自我教育

意志的自我教育主要通过自我提醒、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不断地鞭策和激励自己,去达到既定的目的。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为只有自我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如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思维

3.意志

二、简答题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