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龄期心理健康

学龄期心理健康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⑤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整体性:一个完整的个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生理与心理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这是现代健康观念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问题是指伴随个体心理发展而出现的问题。在人群中属于心理疾病的患者只占极少数,心理疾病需要医疗模式进行治疗。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第四章 心理健康

学习目标

◆掌握 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熟悉 人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

◆了解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及途径。

相关链接

大学生的遗嘱

2005年自杀的北京某大学女生邱某死前在BBS上的遗嘱: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来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来由,右边写了很多许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回顾20多年的生涯,真正欢愉的时辰,屈指可数,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比起任何一个还要忍受饥饿、干渴、瘟疫的同龄人,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是二十年回顾中真正感到幸运的时刻,屈指可数,不明白,为什么小学的时刻很是盼望中学,曾经觉得中学会更快乐,中学的时刻很是盼望大学,曾经觉得大学会更快乐,盼望离开凌辱与讥讽自己的人,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情况,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初,布满了很难再继续下去的悲恸,不得不靠环境的完整改变来终结,难道说到现在已经走到起点……如果人死的时刻可以许一个必定会实现的愿望,也许会许下让所有人更加快乐吧,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力……

近年来,自杀犹如恶性传染病在高校流行。大学生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一生中有好几次不愿生而宁愿死”,这是为什么呢?

请分析: 1.邱某的心理有问题吗?问题出在哪里?

2.从这个事件出发,谈谈你对健康概念的认识。

第一节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卫生,是一种持续的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个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二是个体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

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理解心理健康:①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标准:心理健康不仅是衡量标准,同时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②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心理健康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经历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变化过程。③心理不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延续性,内容上也有一定的深度,与偶尔出现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是在某一时间、某种场合下出现的情况。④心理健康具有对内和对外的双向性:对内是指个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功能发展正常;对外指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只顾自己需求的满足而不顾社会规范,或只顾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而不顾自身的心理需求,都属于不健康的表现。⑤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整体性:一个完整的个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生理与心理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这是现代健康观念的出发点。⑥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指标一般较为模糊,故心理健康与否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对而言的。

(二)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伴随个体心理发展而出现的问题。这类心理问题一般是与个体希望了解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最大目标、达到更高境界相联系的,故称之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近期发生的且持续时间不长,问题的内容没有泛化只局限于引发事件自身,心理反应不强也没有严重影响思维的逻辑性。发展性心理问题在所有的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学生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和性问题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

3.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也称为轻型心理疾病,指个体在认知、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但其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较迫切的要求。心理障碍具有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特点。心理障碍问题大多是由于心理成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转化升级形成的。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等;饮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睡眠障碍如失眠等;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恋物癖等;此外还有自杀、吸毒等心理障碍。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指个体整个心理反应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变,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功能出现明显异常,他们大都对自身的异常心理状况缺乏认知能力,也无求治心,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在人群中属于心理疾病的患者只占极少数,心理疾病需要医疗模式进行治疗。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关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观点不尽相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保证个体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因此,智力正常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衡量个体的智力正常与否,关键是看其智力能否充分发挥效能,能否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

2.情绪健康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所以人的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心理是否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情绪健康主要包括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情绪较稳定和情绪反应适当三个方面。

3.意志健全

人的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而行动又受意志的支配,心理健康者的意志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意志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获得协调的发展。行为协调主要表现在行动的计划性、一贯性、统一性以及言谈的逻辑性等方面。

4.人格完整

所谓人格完整是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体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完整人格的主要标志有:①人格要素完整统一,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动机、需要、态度、理想、目标和行为方式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恰当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客观现实正确评价自我,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比较接近现实的、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6.人际关系和谐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个体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①乐于与人交往,与大多数人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在人际交往中能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宽以待人,乐于助人;⑤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⑥交往动机端正和以集体利益为重。

7.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做出恰当正确的反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心理特点应与其所属年龄阶段的人的共同心理特征大致相符,与其性别以及在不同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否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是指专业人员以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为目的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题、有针对性的普及性活动。其作用是使受教育者明确心理健康与整体健康及各种疾病的关系,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导他们正确应用心理防御机制,以降低或消除心理应激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使个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人的心理健康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必须从产生健康或不健康心理所依存的客观现实中去揭示其发生及变化规律,而不能附加任何臆测。

2.整体性原则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种因素影响着人的心理和生理,心理和生理也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从整体出发,注意彼此联系,绝不能把某一心理问题看成是孤立的现象,而应全面分析。

3.社会性原则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应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密切联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做到有的放矢。

4.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现有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重视他们过去的经历,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5.预防性原则

预防是心理健康的宗旨,应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卫生调查工作,对影响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及时提出对策,做到未病先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人的主要问题之一,个体必须意识到自己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按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有意识加强心理上的自我调适、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使自己具有不断拓展的能力,改善自我保健机制,提高个体抵御心理疾患的能力。

2.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个体应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从而掌握心理健康的主动权,具备自主自救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个体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体会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磨难,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与他人交往,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4.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进心身健康

个主要增进心身健康就要参加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克服苦闷压抑的灰色心理,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各种各样的文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明显的效应,因此,坚持体能锻炼、培养对文体活动的广泛爱好,是强健体魄、修养乐观精神、保证心理平衡与健康的首要条件。

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每天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按时就餐,形成固定的生物钟,做到生活有节奏、劳逸结合,最好能保证每天运动1 h,从而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三、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心理因素

1.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甚至会影响内脏器官的活动。积极、愉快的正性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机体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或学习效率,对心理健康的维护能起到促进作用。而消极、悲观的负性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负性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梳理和调适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近代医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消极情绪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着不良作用。情绪因素在异常心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多种精神障碍的先兆。因此,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2.人格特征

在人的心理现象中,人格特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对于个体来说,人格特征又具有独特性并对心理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相同的致病性因素对于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来说,会形成不同的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很多典型的心身疾病往往都能找到与其相应的人格特征,如“A型性格”是心脏病患者典型的性格特征,C型个性特征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远大于非C型个性特征的人。因此,必须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这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保证。

3.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人们在遭遇各种动机冲突或在面对难以抉择的处境中所产生的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给人带来的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反过来又会加大人们解决动机冲突或适应环境的困难。因此,心理冲突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当这种心理冲突长时间得不到调适和解决的时候,便会造成各种负性情绪的产生,严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虽然心理冲突不一定都不好,但剧烈而持久的冲突无疑会有损身心健康,应当尽量避免。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拥挤、不良的工作环境及过快的生活节奏等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这些生活环境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极为不利。除此之外,在现代生活环境中,许多人都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这些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2.重大生活事件

重大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家庭、工作、社交等社会生活变动或突发的事件,如结婚、升迁、亲人死亡、失恋、离婚、负债、天灾、疾病等。生活事件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如结婚、升迁之类的生活事件属于正性生活事件,而诸如亲人死亡、离婚、坐牢等生活事件属于负性生活事件。目前,有关正性生活事件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说法不一,但有关负性生活事件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看法几乎没有分歧。个体每经历一次重大生活事件,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突,并需要付出精力去调整和应对,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在个体身上的重大生活事件太多或事件太过突然和严重,其身心健康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3.早期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的成长环境如果单调贫乏,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消极影响,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而受到良好照顾、接受丰富且健康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此外,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庭的类型等也会对个体今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在早期成长中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得到充分关爱,则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健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自身危机干预策略

对于自身来讲,个人的心理危机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负面的思想过多的话,就像房间的灰尘一样越积越多,不堪重负,所以房间要随时清扫,我们的心灵也要不断地自我涤荡与反省,让阳光照进心灵中,温暖自己。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具体方法如下:①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②不要和别人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③不要期待所有人都喜欢你,认可你,人无完人。④做错事不可避免,困难和责任是不能逃避的。⑤每天、每月、每年定期回顾自己的成就,建立一份信心档案。⑥为自己的成功,按由小到大建立自己喜欢的奖励机制。

2.做情绪的工人

具体建议如下:①积极的自我暗示,默默对自己说“冷静”、“理智”、“三思而后行”等等。②深呼吸放松训练。通过意念让自己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随着一呼一吸让全身放松,化解情绪。③合理的表达。如果感觉委屈,愤怒,不要一味地指责、谩骂,尽量平静地告诉对方,“你说的或许有道理,但这样让我很为难,很不舒服,能不能用别的办法或方式?”④娱乐或激烈的体育运动可以发泄情绪,比如唱歌、跑步、游泳等。

3.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具体建议如下:①把自己遇到的压力写下来,仔细分析压力来源和解决办法,这会帮助你理清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②假设你是别人,尤其是你崇拜的人,他们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③把你的问题讲给别人听,别人往往会帮助你发现不同的观点。④在一定的时间里,只做一件事情,否则,过大的压力会使你心身俱疲。

4.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具体建议如下:①与人相处时,偶尔也要屈服,开阔心胸,不过分纠缠小事。②对人要友善,你在别人生活中重要,自然也有人关心你。③在新的环境中,学会观察和学习,可以帮助自己适应环境。④向师兄学姐获取经验教训。⑤多参加社团活动,多结交朋友,让自己有归属感。

5.积极提升自己,达到自我成长

具体建议如下:①多读书,增加自己的阅历。②多参加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③让自己有个专门的时间和自己独处,关心自己,爱自己。

6.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建议如下:①多帮助别人,懂得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常常去做义工,或者主动帮助别人,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更多价值。②懂得求助,缓解危机。遇到困难觉得自己无法度过时,把担心告诉别人,家人、朋友、老师都是你的强大支撑。

第二节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婴儿期心理健康

出生到3岁阶段为婴儿期。婴儿期是人类智慧发生和开始发展的时期,皮亚杰称之为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期是个主动作发展、语言发展和思维萌芽的重要阶段。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这一时期婴儿的动作发展非常迅速,学会了随意独立行走,扩大了生活范围。手的动作进一步得到发展,学会了穿衣、拿匙吃饭等。语言发展很快,从简单的词、句发展到掌握基本句型。随着言语的发展,婴儿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感验,有了羞耻感、同情心和妒忌心等。

2.婴儿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确保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摄取 婴儿期的营养不良对婴儿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婴儿早期的营养不良会对将来的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如生理发展迟缓、易激动、失眠、冷漠等,并可能在此基础上诱发其他疾病。此外,婴儿期还经常出现厌食或偏食的现象,为了防止婴儿厌食和偏食行为,家长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控制零食,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集进食。

(2)满足婴儿情感的要求 婴儿和成人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婴儿社会化的桥梁,也是确保婴儿心理健康的关键之一。丧失正常的母婴交往时,婴儿会出现抑郁、冷漠和敌意等,如婴儿依恋性抑郁症。此外,教养方式不当也会加重婴儿的恐惧心理。因此,为了维护婴儿的心理健康,父母必须与孩子建立全面且亲密的情感联系。

(3)运动技能的训练 提供适当的场地让婴儿练习运动技能,如转身、翻滚等,并训练比较精细的手活动,如搭积木等,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4)加强口头言语的训练 言语的训练越早越好,应多与婴儿交谈,鼓励说话,成人尽量少使用儿语,否则会影响婴儿标准化言语的发展。

(5)培养婴儿良好的习惯 ①睡眠习惯:训练婴儿独睡并定时睡眠,是培养儿童独立性及生活规律性的开端。②进食习惯:培养婴儿自己进食,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及学会自己动手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应注意控制进餐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③卫生习惯:婴儿期要训练大小便的控制及排泄等卫生习惯,训练时要耐心和蔼。④及时纠正婴儿常见的不良习惯:如吮指、咬指甲、拒食等。

(6)注意断奶的身心反应 断奶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心理打击,婴儿会因为饮食变化而在生理上难以适应,也会因为与母亲肌肤接触的突然剥夺,心理上难以适应。因此对于婴儿的断奶问题,应在婴儿4至6个月的时候逐渐添加辅食,同时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每次的喂养量,直到以其他食物为主。

二、幼儿期心理健康

3岁到6、7岁阶段为幼儿期,又称为学龄前期。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3岁儿童脑重已达1 000 g,7岁时已接近成人。神经纤维髓鞘已基本形成,神经兴奋性逐渐增高,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比较稳定,语言进一步发展,大脑的控制、调节功能逐渐发展。

幼儿感知觉迅速发展,能有意识地进行感知和观察,但不持久且易转移。记忆带有直观形象性和无意性。以形象思维为主,5、6岁后开始出现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模仿力极强。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易变,容易受外界事物感染。意志行为的目的性、独立性逐步增长,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但自觉性、自制力较差。幼儿人格初步形成,自我意识发展,出现“第一反抗期”。

2.幼儿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使身的平衡功能和反应速度得到提高,同时还可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遵守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幼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如饮食、睡眠、排便、清洁、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将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及时纠正幼儿期常见的不良行为,如遗尿、咬指甲、口吃等。

(3)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过失 幼儿偶尔的无理取闹,常常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因此,应很好地说明道理,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迁就或哄劝,这会对哭闹行为起到强化作用,形成哭闹的恶习。对幼儿的过失应正面引导,不打骂、不压服,鼓励孩子心情舒畅地、正确地认识过失、改正错误。

(4)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能给予孩子愉快的心境,对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性格、形成终生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离异容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如退缩、孤僻、好斗、攻击等。

(5)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 幼儿在3、4岁时独立愿望开始增强,应予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家长在放手的同时也要给予帮助,做得好时应及时表扬和予以肯定,使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若有失误也应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指点,不能因孩子完不成自己的设想而加以责备或讥笑。

三、学龄期心理健康

6、7岁到11、12岁的阶段为学龄期,又称为儿童期。此期儿童的活动场所从家庭或幼儿园转到了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学龄期脑的发育已趋成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均已接近成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发展,行为自控管理能力增强。有意注意发展迅速,注意的稳定性增长,逐渐学会了较好地分配注意。记忆从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发展,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口头语言发展迅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书面语言的训练,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此期儿童对事物富于热情,好奇心强,但辨别力差。情绪表现直接、外露、波动大,但已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不断丰富情感内容,具有社会性。

2.学龄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是使其日后能够自学习的最好途径。对儿童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是表扬,这一时期的学生得到老师和家人的肯定或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应使孩子学会学习、乐于学习,避免厌学、敌意、逆反和攻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

(2)培养适应能力 要做好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尽早学会融入集体之中,引导他们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环境并热爱学校生活,使其能够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

(3)注重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非智力品质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和气质等各种心理活动领域。非智力品质能支持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并促进智力的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设法同他们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好学、独立果断、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心理品质。还应适当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意志力、竞争力和承受能力,为日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4)纠正不良行为 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不够完善,对社会现象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帮助他们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并给予正确指导,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家庭被认为是强有力地引发不良行为的环境因素,所以避免学龄期不良行为的发生,父母责任重大。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

青春期是指11岁、12岁到18岁这一年龄阶段,个体正处于初中学习阶段,又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和日趋成熟的时期,也是决定人一生体格、体质、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育,脑功能基本健全,体格发育加快,达到人生发育的第二高峰。性激素的分泌使男女两性出现第二性征,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来潮。由于生理发育的迅速及心理发育的延缓,使得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常显得心身发育不平衡。

青春期的认识已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意义记忆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问题的看法常带有观性和片面性,处理问题易感情用事。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性功能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也是青春期典型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性欲望和性冲动,由于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和心理准备,加之社会文化风俗氛围的影响与制约,常常对异性产生神秘感、好奇心和羞耻感等心理矛盾。

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及行为方式。能够分清理想我与现实我、观察我与被观察我的关系。同时也出现自我意识多方面的矛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等的矛盾。

2.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加强性意识的教育 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合理、科学的性教育,包括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月经、遗精、性梦等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消除性紧张和性困惑,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性心理。

(2)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对自己的各种需求和愿望强烈要求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因而常常产生对老师和父母的对抗情绪。因此,学校应及时地开展青春期的自我意识教育,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并引导他们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我。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随着兴趣及生活领域的扩大,渴望参加社会活动,渴望与同辈人广泛交往。但由于少年期成人感和自我闭锁性心理特征的出现,与人的交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与同学之间的不合群以及与老师的对立等。因此应教会他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巧,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以保持心理健康。

(4)指导学习 青少年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抗情绪,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等。因此,家长和老师应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对学习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并教给他们合理用脑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奋斗目标,发挥学习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做好青春期心理咨询 青春期独立自我意识形成,性意识开始萌芽,伙伴关系密切,学习压力过大,对社会认识不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尤为重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有助于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三节 成人期心理健康

一、青年期心理健康

青年期指18岁到35岁左右,这段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心理上的“危险期”,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把青年期视为“暴风雨时期”。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青年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基本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各种生理功能,身高达到最大值,第二性征在19~20岁时彻底完成。机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在青年期都进入了高峰。

大脑神经结构发育完善,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观察力和记忆力发展达到高峰。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基本成熟。情感以认知为基础,丰富深刻,不稳定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意志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自制力和坚持精神都有所增强,能进行各种精细操作。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也不断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

2.青年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青年人应培养自己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辨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严格的自我调控。学会接纳自己,逐步完善自我,客观地对待自己的过去,恰当地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理解和尊重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被社会所接纳。

(2)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 青年人富有理想,积极向上。但心境变化和情绪波动较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情绪方面,青年人容易在现实与自我期望不符时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也会转化为自卑和自弃,甚至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成为情绪的俘虏,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因此,情绪的自我调控在青年期尤为重要。青年期应该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对他人或周围环境的期望也不宜过高。此外,青年人应该兴趣广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意识,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情绪转移、音乐抚慰以及进行心理咨询等都是很好的情绪调控方法。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青年期的自我意识迅猛增长,成人感和独立感、自尊心与自信心越来越强烈,期望个人的见解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涉世不深,易产生社交障碍。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青年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将奋斗目标建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巩固自信心。同时应有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促使心理健康发展。

(4)树立正确地恋爱观 青年时期,身体各器官组织已发育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必然会产生恋爱行为。而当恋爱行为受到家庭、社会、道德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时,就会产生恋爱心理问题。如早恋、单恋、失恋等,从而造成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消极影响。青年人应能够正确地对待恋爱,加强爱的能力的学习,并提高对恋爱挫折的处理能力。使自己正确把握恋爱与事业、恋爱与道德、爱情与友谊这三方面的关系,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

(5)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青年处于择业的关键时期,在择业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脱离、激烈竞争带来的焦虑紧张、对进入社会的恐惧和失望等心态。因此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必要的择业技巧对青年人十分重要。不少人在选择职业时过多地考虑地位和收入,而缺乏考虑社会价值,这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困扰,应端正职业意识,学会处理远大理想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关系。此外,要积极培养对职业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并创造性地开展作。

二、中年期心理健康

中年期是指35~60岁的这段时期。其中中年后期的一段过渡时期又称为更年期。中年期不仅是发挥其智力和创造力的最佳年龄时期,也是人格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此期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在经历了生长、发育、成熟几个阶段,当人进入中年后,机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结构开始出现老化,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2)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中年期虽然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但心理活动能力却继续发展和成熟。中年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丰富,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能把握和控制情绪,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不易冲动。人际交往方面逐渐完善,能把握和适应环境,自我意识明确,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来决定自己的言行。有坚定的意志力,一旦确定目标,可坚定不移的创造条件为达到目标而奋斗。

由于中年期生理功能的逐渐下降与心理功能的持续发展,导致心理上产生诸多的问题。中年人需要工作、抚养后代、照料老人、处理复杂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家庭和精神负担最重。强烈的成就欲,过高的抱负,使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易产生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如不能及时调整心身状态,可导致心理疾病、慢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

2.中年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是中年期心理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年人扮演着诸多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复杂,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冲突而有害身心健康。因此中年人要确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形成相应的角色行为,防止角色模糊和角色紊乱。要妥善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以积极、豁达的心态对待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等的变迁,保持健康的情绪。

(2)修身养性,陶冶性情 中年人应力戒奢欲,光明磊落。提高文化修养,发展业余爱好并加强体育锻炼,从而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性情,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要学会用放松技术来调节自己,如生物反馈、气功、太极拳等均是很好的放松方法。

(3)保持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 家庭是中年人情感的主要源泉,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都会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要增进夫妻间的沟通交流,保持在情感和行为上较高的同一性。并经常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4)注重心理咨询,预防心身疾病 中年人心理负荷大,是各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因此,中年人应重视心理咨询,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同时,社会应建立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并及时诊治。

(5)重视更年期心理卫生 更年期是中年进入老年、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女性一般在45~55岁,男性一般在50~60岁。这是人一生中从生理到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又一时期。更年期由于机体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以及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不均衡,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情绪改变,如易烦躁、激动、失眠、多梦、恐惧、喜怒无常或情绪低落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维持更年期的心理健康:①及时了解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知识,正确对待自己的心身变化,注重保健。若有更年期症状,应减轻精神负担,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这一生理过程,必要时请医生协助处理。②保持日常饮食、睡眠、工作的规律性,娱乐活动应有节制,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适当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加强体育锻炼,防止疾病的发生。③家庭成员、同事、朋友及单位领导都应了解更年期的基本知识,给予多方面的理解、体谅、同情和关心,建立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使个体能够平稳顺利地度过更年期。

三、老年期心理健康

60岁或65岁以后的年龄阶段称为老年期。

1.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老年期生理功能减退,除皮肤松弛、毛发稀疏变白、牙齿脱落、体型外表变化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也出现老化,如视力减退、听力减弱、动作缓慢,骨质疏松易骨折,性功能减退,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降低,严重者出现脑血管及心血管病症。

老年人心理上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往事回忆生动清晰,但对近期事情易遗忘;机械记忆差,意义识记较好;判断能力和注意力减退;晶体智力保持良好,液体智力下降;情绪趋向不稳定,易兴奋、激惹,喜欢唠叨,常与人争论。人格发生改变,行为变得刻板、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而常常影响人际关系。

由于退休和社会职能的变化,家庭变故如丧偶、子女离家、亲友往来减少等,信息不畅,经济上不能独立,生活困难等问题,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恐惧、固执、多疑等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调整,将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2.老年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1)正视现实,增强社会适应 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计划好退休后的生活、工作安排,淡化权力观和金钱观。退休后应走出家门,加强人际交往,主动更新观念和适应新的角色。自觉调整心态,减少心理上的失落感,多交朋友,积极地融入老年群体中去,真正会和享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高质量晚年生活。

(2)保持乐观的情绪 这是促进身心健康的良药。老年人要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年轻的心态,不畏老、不服老,永葆心理年轻。正确对待各种生活事件,遇到不良生活事件要面对现实,与家人、亲朋好友共同商量解决,多从积极方面去考虑,以乐观的态度安度晚年。

(3)合理用脑,积极活动 这是延缓心理衰老的关键。坚持适量的、不间断的脑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可延缓脑功能和躯体功能的衰退。应多与社会接触,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如看报、慢跑、打太极拳等,生活有规律,力求身心健康。

(4)改善家庭关系 这是维持心情愉快的保证。家庭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妥善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家人之间能互相关心和爱护,让老年人感到温暖和安全,并帮助丧偶和孤寡老人在自愿的前提下重组家庭。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有利于老年人的情绪稳定、消除孤独感,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5)纠正不良行为 这是防治心身疾病的根本。许多老年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常见病都与社会因素,特别是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关,如吸烟、酗酒、高糖和高盐饮食、暴饮暴食、滥用药物、生活不规律等。所以老年人应注意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老年时期是危机和应激因素易发时期,会给老人带来各种内心不安,从而影响老人晚年的幸福。因此,全社会都应尊老、爱老,对老年人给予关心、安慰和支持,为老人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建立老人公寓、老人门诊等,从而满足多方面的需要,以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

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A.社会和谐 

B.精力充沛

C.情绪良好 

D.认知充分

2.中年人心理卫生保健最重要的是(  )

A.确立生存意义 

B.解决恋爱与性

C.加强自我保健 

D.加强人际交往

3.不符合中年期生理、心理特点的表述是(  )

A.人格特征基本定型 

B.角色复杂,易产生心理应激

C.部分人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D.情绪不稳定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

三、简答题

1.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2.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