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常迷人的研究领域。受精卵的产生已经让人惊讶,从肉眼莫辨的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从柔弱软骨的新生儿到能够直立行走、跑跳自如、能说会唱、聪明伶俐的幼儿园孩子,人的变化日新月异。整个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最为神奇的时期,许多生长发育的纪录都是这个时期创立并保持的。进入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我们还会有生长发育,但除生殖系统和身高体重外,其余系统和身体的发育变化都与学前期无法相比。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和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多。表现为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例如,体重的增加、头围的增长等都是生长。
发育:指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各个器官的功能不断成熟与完善,属于质的变化。如运动能力的提高、心理的丰富、消化能力的改善等都是发育。发育源于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
生长和发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生长发育包含着机体质和量两方面的动态变化。例如,大脑在重量增加的同时,皮层的记忆、思维、分析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加强。又如,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功能比较弱,只能消化简单的流质食物,随着消化系统的生长,胃等消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都在增加,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和胃酸的功能提高,因而消化的食物种类逐渐增多。随着肠道长度和胃容积不断地增加,消化道的功能也在日趋完善。因此,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
成熟:指生长和发育达到完备,机体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家庭责任感。
成熟水平可用成熟度来表示,也就是达到成人水平的百分比。譬如3岁时身高达到成人身高的56%,6岁时身高达到成人身高的60%等。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未成熟阶段称为儿童期。生长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征。学前期(从受精卵到7岁)这一历程是最初阶段,离成熟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生长发育期也是人生的准备期,占人生的1/4~1/3,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生长发育的奥秘何在,它怎样开始又怎样结束,期间的规律怎样,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它的变化,怎么评价?等问题早已进入人类的研究视野,生长发育问题不仅是生物学、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且是体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生长发育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探寻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非常复杂、千变万化,具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不到4个月就出牙了,有的孩子要到10个月甚至1岁时才会出牙。同样是4岁,有的身高看起来像小学生,有的好像还只是2岁、3岁的孩子。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生长发育现象中,我们如何探寻规律、把握规律,具有更好的预见能力,犹如把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不至于在多变的天气变化中一筹莫展。
所谓生长发育规律,就是指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普遍现象。目前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还是从现象上来进行描述,大多从统计调查和现象观察中发现生长发育的共性,这些共性的规律对我们的科学保健、教育教学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生长发育规律中,我们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过去,预见其生长发育的未来,从而更好地把握并促进其当下的生长发育。
(二)阐述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具有普遍的规律,比如,正常的新生儿都会说话走路,都要长高长大,但是,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长到多高等就具有个体差异。其个体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发现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解释、预测和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科学保健的基础。譬如,研究发现,身高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的合理营养、积极锻炼、保证睡眠、良好的情绪等可以促进身高的增长,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可以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儿童身高的增长。
(三)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或群体儿童,其目前的生长发育状况如何也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如果一个儿童已经超出了生长发育的正常水平我们却浑然不知,就会给其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一个班级、幼儿园或学校的孩子大多超重,我们还不以为然,就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研究如何评价和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
目前对生长发育的评价主要从发育水平、发育速度和匀称程度来进行。评价的方法比较多样,但距离简洁、快速、灵敏、全面、动态的要求还有不少的距离。相信未来的相关研究会探索出有效方便的评价方法,使我们能够随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动态,再根据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及时干预,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四)探究生长发育的机制
生长发育的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进行研究,这些现象的内在机制何在?生长发育是怎样开始又为什么结束了?为什么人们到了20多岁就停止生长了,难道不能一直生长吗?这些问题就是对生长发育机制的探究。对于生长发育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追求。但是,囿于研究技术和手段,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近20年来,对生长发育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譬如,已发现激素的变化对人体成分和人体脂肪的分布有调节作用;发现了青春期启动的部分原因;探寻了发育障碍的原因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未来的研究将会在基因水平上探寻生长发育的奥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会揭开更多生长发育的机制。
(五)为教育机构制定卫生政策等提供依据
生长发育期也是受教育期。在幼儿园、学校等各类教育机构中,如何接受教育,不仅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探讨,也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从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教育机构环境和氛围的卫生健康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从生长发育研究成果中寻找答案。根据其成果,我们来制定教育机构的卫生政策、卫生制度和卫生措施,使儿童在卫生健康的教育机构中接受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那种忽视儿童的生长发育所进行的教育都是不科学的。例如,在昏暗、拥挤的教室里进行教学活动,儿童的近视率提高,发生流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以牺牲休息、睡眠来提高成绩而使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等。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既有共性,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只有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才能结合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学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是指生长发育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每个时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时期。譬如,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若干时期。学前期儿童不同于学龄期儿童,我们可以从外部形态特征加以区分,也可以从语言能力、消化能力、运动能力等功能上进行鉴别。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是指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连续性是生长发育固有的特性,譬如,消化能力的发育是一个从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
认识到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必须认识到这种连续性中的阶段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以学前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发育为例,从仰卧到直立行走经过“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发育过程(图2-1)。2个月抬头、4个月会翻、6个月会坐等说明了动作发育的阶段运行规律,在这一发育过程中,前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如果前一个阶段发育出现问题,就会对后一个阶段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这种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又说明了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况且,动作发育的阶段性是大致的划分,变化是慢慢发生的,不可能截然区分。所以,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图2-1 婴儿动作的发育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着高矮、胖瘦的差别,出牙、走路、抓握早晚的不同,但却遵循一些共同的发育程序,有着明显的程序性。他们的两个基本程序是“头尾律”和“正侧律”。
(一)头尾律
所有的儿童的生长发育都从头开始的,胎儿时期,头脑的发育最早也最快,所以出生时头是全身最大的部位。之后,头部的发育优势逐渐让位于躯干、四肢,发育速度和优势是沿着头—躯干—四肢的方向发育的,这一规律就是“头尾律”,也称为“头尾发展律”(图2-2)。
随着这一发育程序的进行,婴儿动作的发育也呈现该程序,遵循抬头→翻身→坐→爬→走的发育程序。
图2-2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的变化
上图为3~8周的胚胎;下图为胎儿到25岁(引自RobbinsW.T.1928)
(二)正侧律
手的抓握动作的发育遵循“正侧律”,也就是从中心到边缘的发展方向。
4个月大的婴儿见到妈妈时两手会手舞足蹈,却不会抓握东西,妈妈给其一个玩具,他/她要么拿不住,要么就是满手抓,到了8个月时能用拇指和示指一起抓物,1岁时能用拇指和其余指尖捏住细小的物体,抓握逐渐自如。2岁后动作更加准确,会用勺子吃饭,5岁、6岁时手眼配合协调,能绘画、写字,用筷子比较自如地吃饭。
学前儿童的抓握能力或者说精细动作发育之所以有上述现象,其原因在于:近躯干的肩部肌肉先发育,然后按照上臂肌→前臂肌→手腕和手指细小肌肉的发育顺序逐渐发育,呈现从中心到远端的“正侧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2个基本程序,如图2-3所示。
图2-3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头尾律和正侧律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学前儿童身高、体重各部分比例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身高、体重的增长在各个年龄阶段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不等速地,时快、时慢地交替进行着。如新生儿的身高约为50cm,在第一年内增长约25cm,这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第一个突增期。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后,身高每年增长4~5cm。又如,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3千克,其增长速度和身高一样,第一年内增长最多,6~7kg,之后逐渐缓慢下来。2岁后,每年增加1.5~2.0kg,保持相对平稳。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存在两次发育的高峰期,一个高峰期在胎儿和婴儿时期,许多生长发育的记录是这个时期创造的,另一个发育的高峰期是青春期,身高体重和生殖系统的发育再度加速(图2-4)。
图2-4 出生前后身长、体重的增长速度
(引自张欣,庞淑兰.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身高每年增长5~12cm,体重每年增长4~10kg。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女孩一般是9~10岁,男孩一般是10~12岁,这个时期的高峰期一般持续3年。之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再度减慢,然后逐渐停止。女孩在17~18岁,男孩在19~20岁,生长发育结束,步入成人的成熟期。由于男孩每年的身高、体重增长较多,结束生长发育的时间又较晚,故其身高体重均高于女孩。
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趋势,如图2-5所示。
图2-5 男女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曲线
(引自张欣,庞淑兰.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一)各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和协调性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四类生长模式(图2-6)。
1.一般系统型
一般系统包括运动、呼吸、循环、消化等维持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主要系统,这些系统与身高体重一样,存在两个发育的高峰期,一个在胎儿-婴儿期,另一个在青春期,所以,在达到成人生长发育百分比上表现为“S”形的发育曲线。
图2-6 身体器官系统的四种生长模式
(据Scammon,1930)
2.神经系统型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胚胎期就开始发育了。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从大脑的重量来看发育是比较快的,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由此可见,神经系统发育与其他系统相比是绝对优先的。
3.淋巴系统型
淋巴系统中的胸腺、淋巴结等在出生后头10年生长非常迅速,12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的200%,之后,随着其他系统功能的逐渐成熟和免疫系统的完善,淋巴系统逐渐萎缩退回成人水平。
4.生殖系统型
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学前期发育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很快达到成人水平。
各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并不是生理的缺陷,而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规律所决定的。
神经系统的优先发育,正是其他系统发育的基础;一般系统有两个发育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可以保证最基本生命活动的需要,第二个高峰期可以与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繁殖第二代的功能相一致;淋巴系统在人生的头10年逐渐发育到成人的200%,其主要原因在于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比较有限,为了更好地保护机体,必须扩充淋巴细胞的数量来满足机体对于免疫功能的需要,一旦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提高,就会逐渐减少数量而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生殖系统在其他系统还远没有成熟时没有必要发育,只有等其他系统接近成熟时才发展第二代的功能。综上所述,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二)各个部位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协调性
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各部分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呈现如下规律:头部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图2-7)。
图2-7 婴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
(据Knopt,1943)
这种不均衡使成年期人体比例达到美学和生理上要求的黄金比例。我们还会记得新生儿期乃至学前早期儿童头大四肢短的蹒跚和踉跄。
可见,身体各部发育的不均衡也是身体协调和均衡的需要。
(一)生长轨迹现象
从个体儿童的发育来看,在内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情况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生长,呈鲜明的轨迹性,这种现象称为“生长轨迹现象”。
生长轨迹现象与遗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有关。但是,如果内外环境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生长轨迹就会发生变化.
例如,一个有着身高遗传优势的男孩,在4岁之前一直高于同龄儿童,在4岁时父母离异,生活制度紊乱、营养差、情绪低落压抑,于是他开始频繁生病,身高增长逐渐缓慢,6岁时已经体现不出自己的身高优势了。这就是先由外环境的变化再到内环境变化的例子。这个内外环境有较大变化的孩子就会逐渐脱离原有的生长轨迹。
这个孩子会回到原来的生长轨迹吗?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及时改变不利的内外环境,这个孩子是可以回到原来的生长轨迹的,这种回归现象称为“赶上生长”。所谓“赶上生长”,是指克服阻碍生长发育的因素后,儿童的生长发育表现出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图2-8比较直观地显示了“赶上生长”的现象。该儿童4岁左右时身高在正常标准的50%左右(P50),患病后身高逐渐落后同龄儿童,12岁时身高已经在正常标准的10%以下(P10),在12岁经过甲状腺素治疗后身高迅速出现“赶上生长”,17岁时身高又恢复到正常标准的50%左右(P50)。这里,尽管由于环境的改变(疾病),我们没有看到这名儿童正常生长轨迹的运行轨道,但从其赶上生长的运行趋势,可以推测其正常的生长轨迹应该在正常标准的50%(P50)以上,可惜当其赶上正常儿童的时候已经是17岁了,离生长发育停止的时间之窗已经很近了。
赶上生长有没有时间的局限?是否消除阻碍生长发育的因素后均会出现赶上生长现象?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赶上生长有时间局限,有些赶上生长可以完全赶上正常儿童,称为完全赶上生长,否则称为不完全赶上生长。也有些儿童不能出现赶上生长。赶上生长是否理想与许多因素有关,譬如,阻碍因素的严重程度、个体的康复能力、阻碍因素的持续时间等。其中,排除阻碍因素的时机对于干预的效果非常重要,决定赶上生长是否启动及启动的是否理想。
图2-8 一名4岁儿童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的发育
(引自张欣,庞淑兰.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发育的关键期,若在此期发生永久性损伤或异常的生长,就会使器官正常发育受到干扰,给予干预后出现的赶上生长往往是不完全的。
一般组织的器官的生长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增生期、增生增大期、增大期和成熟期。以脑细胞的发育为例,脑细胞增生期和增生增大期在胎儿的中后期和出生后的前6个月,这期间,脑细胞以增生繁殖为主,脑细胞大量增加,因而是脑细胞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营养不良,就会比较严重地影响大脑的发育,然而,在此期若能及时增加营养,脑细胞的发育会出现比较理想的赶上生长。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再采取措施加强营养,那么也难以实现完全的赶上生长。出生6个月后,脑细胞依然增长,但已经不是细胞数量的繁殖增生了,而是细胞体积的增大,此期如果营养不良,其负面影响远低于6个月以前。因此,胎儿期和出生后6个月以前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各个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不同,易受损害的时间也各异。对生长发育的研究如果能够找到不同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就会事半功倍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中的经济比较好的城市儿童,20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的新生儿身长从50cm增加到53cm,体重从3.15kg增加到3.3kg。1880~1950年间,中国没有对学前儿童的相关研究。学者对北京、沈阳、上海、广州等12城市汉族儿童7~18岁儿童所进行的研究发现,20世纪50~80年代的40年中,每10年男孩身高平均增长了2.66cm,体重平均增长了1.64kg,女孩每10年身高平均增长了2.4cm,体重平均增长了1.14kg,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趋势有暂时的偏离,但很快恢复正常,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儿童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1979~2000年的16省市调查数据表明,7~17岁儿童每10年男孩身高平均增长了2.95cm,体重平均增长了3.56kg,女孩平均身高增长了2.28cm,体重平均增长了2.88kg。不断增长的不仅是身高、体重,而且胸围、肩宽、手长、足长等都在不断增长,第二次发育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月经初潮的年龄均提前1~2年。
对生长发育长期变化日益增多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了这种长期变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有必要对学前儿童的生长长期变化进行研究,因为新生儿出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1岁、2岁以及各种健康检查中所使用的正常值都可能因这种长期变化的趋势而需要改写,否则,我们很难认识和评价当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也许学前儿童所使用桌椅、床具、玩具的尺寸等都需要调整。
应该说,生长长期变化趋势的发现,对我们认识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时修订生长发育的标准以及卫生保健等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趋势带来的不仅是体质提高、外观漂亮等正面效果,也带来了诸如增加社会消耗、未婚先孕、人口老龄化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应对。
【案例分享】
1920年的印度,在一个狼窝里,人们发现两个小女孩,小的2岁,大的8岁,当人们把她们救回村庄的时候,小的很快死去,大的活了下来,取名叫卡玛拉。卡玛拉只有狼的习性而没有人的特征。她不会思考、不会讲话且没有感情,用四肢行走,昼伏夜行,舔食流质食物,吃扔在地上的肉。她怕光、怕火、怕水,不洗澡。天冷不盖被,与狗一起蜷缩在角落里。夜深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如果有人给她穿衣,她会撕破,眼睛里会发出狼一样的寒光。第二年,卡玛拉能跪地行走,靠椅子站立,用双手拿东西吃,能对扶养人叫“妈”。第三年,她能够自己站立,让人给她穿衣服,听懂个别单词,看到扶养人回来会高兴。第四年,她会摇摇晃晃地直立行走,会说个别单词,智力达到1岁半水平,第六年,她能说出30个单词,对人有了一定的感情,智力达到2岁半水平,第七年,卡玛拉基本改变了狼的习性,能与其他孩子生活在一起,说出45个单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唱简单的歌,同时,开始注意穿着,有了羞耻心,能自觉到鸡窝里捡鸡蛋,受到表扬会很高兴。第九年,也就是卡玛拉17岁的时候,她因尿毒症死去,这时候的智力只相当于3岁半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
从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考察这个故事,我们能够发现什么?卡玛拉尽管携带人的各种遗传基因,却由于早期在狼窝里度过,到了17岁,还不能达到4岁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这说明环境对人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充分说明,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可能性,环境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和发育的速度。也就是说,先天只是一种可能,而后天决定它的现实。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了解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遗传对发展的影响程度可用遗传力来衡量。遗传力又称为遗传率、遗传度,是指遗传对发展的影响程度,即遗传能解释变异的百分比。遗传度在0~1之间,越接近于0,环境的影响力越大;越接近于1,遗传的影响力越大。比如,身高的遗传度为0.7,说明身高的70%差异决定于遗传,遗传的作用比较大。
表2-1列出了比较公认的一些生理心理指标的遗传力,可以发现,在生理指标上,身高和骨龄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体重和头围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且几乎难分伯仲。在智力指标上,瑞文智力测试的总分遗传力在0.5~0.7之间,其中,言语智商的遗传力在0.735,受到遗传的影响更大,词汇和理解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在性格遗传力的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儿童的内外向性格主要受遗传的影响,对3岁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内向性行为问题的遗传力比较大,受到遗传的影响较大;外向性行为问题也受到较多的遗传影响,这提示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遗传的作用。而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掩饰性则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2-1 一些生理心理指标的遗传力
当我们看到身高的遗传力是0.705,不要以为自己的身高有70%决定于遗传,也不要以为这么高的遗传力我们已经注定不可更改。在认识遗传力这个指标时一定要有如下认识:①遗传力是一个群体指标,不能据此说明个体的情况;②遗传力是从不同的研究群体中得出的结论,不能任意推广;③高遗传力的指标并不是命定不可更改的。譬如,生于矮身材家族的儿童可通过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骨骼生长,达到正常的身高水平,而生于高身材家庭中的儿童也会因缺乏营养、锻炼及睡眠等而成为一个矮个子。
【案例分享】
1998年原国家体委《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有数据表明:中国7~22岁男性所有各年龄组身高平均低于日本同龄男生1.96cm。而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0m,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8m。日本国民在1902年~1997年间增长了12cm,在1948~1997年间增长了7cm,在1945~1965(战后20年)年间增长了4.6cm。
由此可见,尽管身高的遗传度高达0.7,改善环境因素,依然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这里所说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指除了遗传以外的一切其他影响因素。根据已有的研究,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营养
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保障。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需要均衡的营养。学前儿童必须从外界摄取多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满足机体需要,才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反之,营养不良就会产生各种生长发育的问题。譬如,2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在此阶段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发育。营养不良会带来各种生长发育的问题,诸如贫血、佝偻病、体格矮小,甚至会影响智力的发展等。
(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通过如下途径促进生长发育: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时,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生长激素的增加可促进氨基酸的合成和骨骼的增长;②可促进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功能的发育,通过适宜地运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呼吸肌和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增强,从而增强肺的换气量和心脏的搏出量;③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使肌纤维变粗变长,骨骼繁殖能力提高,骨骼的硬度和弹性更好;④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浴”锻炼,在游戏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基本动作和基本素质等都是适合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
(三)疾病
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还比较稚嫩,容易患病。疾病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病变涉及的部位、严重的程度和病程的长短。无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尤其是在体温过高时,体内的酶功能受到影响,代谢率升高,可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有些疾病会严重地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如急性胃肠道疾病对消化吸收能力有明显的干扰,不仅会造成体重减轻,而且会影响语言、动作的发展。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不仅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对身体的某些部位造成严重的障碍。
(四)生活作息制度
合理安排学前儿童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证学前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宜的学习、定时进餐及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些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都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学前儿童身体各部分(包括大脑皮层在内),活动与休息都能得到适宜地交替,可以消除疲劳。身体的营养消耗也能得到及时补充,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合理的生活制度还可以培养学前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受益终身。
(五)气候和季节
季节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身高在3~5月的春季增长最快,体重在9~11月的秋季增加最快。可见,在一年四季中,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
在全国历次大规模的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查中,生长发育的水平存在南北差异,具有“北高南低”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日本、欧洲等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譬如,在日本列岛,越向东北身材越高大魁梧,越向西南则越显矮小。这可能与饮食和气候有关。
(六)环境污染
现代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污染不仅可以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儿童的健康。汽车尾气带来的铅中毒、空气中的飘尘和化学物质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源受污染造成的镉中毒会影响学前儿童的骨骼发育。研究显示,由于大气污染使紫外线含量降低,污染地区儿童佝偻病发病率比对照区高。还有研究显示,在冶金工业区,由于大气存在一些危害健康的污染物,该地区身高与对照组没有差异,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七)社会、家庭
1.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边远山区、贫困的农村,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会落后于社会经济状况良好的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如经济贫困、食物匮乏、文化落后、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因素,必将严重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社会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许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2.在家庭结构中
独生子女和父母离异成为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独生子女的肥胖、偏食、龋齿,以及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所致的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日趋突出。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父母离异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所致爱的缺失,这些儿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情绪或心理问题,食欲、睡眠等基本生理过程也受到影响。这样,通过心理→生理和生理→生理这两个通道危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要有责任感,给孩子营造一个亲子的家庭,就是给孩子一份健康的营养。
3.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可分为民主、放任和专制三种类型。民主家庭中的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理想,放任和专制家庭中的学前儿童容易出现各种生长发育的问题。正如高尔基所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但要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人,就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家庭结构要健全,教育功能要跟上。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能够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提出改进措施的依据,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1.形态指标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它们不仅测量方便,而且能为准确评价生长发育的水平和速度提供重要信息。
(1)身高(3岁以下称身长)身高(身长)是人体站立时从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生长长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正确估计身体发育水平和速度的重要依据。身高的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得更明显。身高方面的异常,大多是由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与内分泌疾病造成的。
一般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第一年增长最快,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0~1.5cm,1岁时约为出生时的1.5倍,即75cm左右。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年增长10cm,以后每年递增5~7.5cm。2岁以后平均身高(身长)估算公式为:
身高(cm)≈(年龄×7)+70cm
1)身高(身长)的测量 对3岁以下儿童可用量床测量身长(卧位时,从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长度),对3岁以上儿童可用身高计测量身高(站立时,从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2)身长测量 测量时,小儿取卧位,脱去鞋、袜、帽,穿单衣裤卧于量床底板中线,助手将小儿的头扶正,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颅顶接触头板。主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固定小儿双膝以使下肢伸直,保持头、肩胛间、臀部紧贴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以使其接触小儿双足跟部。量床两侧的刻度一致时读刻度,以厘米(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卧位时身长往往比立式时身长多2~3cm。
3)身高测量 采用身高计(测量板、平台、立柱刻度)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宜在清晨进行。测量时,小儿取立正姿势,脱去鞋、帽,穿单衣裤站于平台,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两眼平视前方,躯干挺直,两臂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60°,使足跟、臀部、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垂直立柱。测量者立于右侧,将测量板向下滑动,使测量板与颅顶接触,测量者目光与读数同一水平面时应读测量板与立柱刻度的交叉值,记录时以厘米(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4)坐高测量 (顶臀长)3岁以下量顶臀长,测量工具同测量身长的量床。被测小儿取卧位,脱去鞋、帽、袜,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助手将小儿头扶正,颅顶接触头板;主测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握住小儿双腿,骶骨紧贴底板,使膝关节屈曲,小腿与大腿呈直角,大腿与底板垂直;移动足板使其紧贴臀部,量床两侧的读数一致时读刻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3岁以上者取坐位测量坐高。采用坐高计(坐板、测量板、立柱刻度零点与坐板同一平面)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高度适合的板凳、立尺或软尺零点与板凳同一平面)。小儿坐在坐高计的坐板上或高度合适的板凳上,先使身体前倾,骶部紧贴立柱或墙壁,然后端坐挺身,大腿与坐板或板凳完全接触,并要与躯干成直角而且与地面平行,两腿靠拢,膝关节成直角,足尖向前平放在地面上,头、两肩胛间紧贴立柱或墙面,下移测量板与头部顶点接触,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板凳的高度要适宜,否则,会影响读数。
(2)体重 体重是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身高(身长)和体重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是衡量学前儿童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的重要标志。
估算学前儿童的体重,可遵从下列公式:
1~6个月体重(g)≈出生时体重(g)+月龄×700g
7~12个月体重(g)≈6000(g)+月龄×250g
出生后第二年全年增加2.5kg左右,一般在1岁时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2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体重平均为12kg左右;2岁后到7~8岁,体重每年增长不足2kg,故2~10岁儿童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体重(kg)≈实足年龄×2+8
体重的测量:通常选用杠杆式体重计(砝码、游锤、杠杆)测量体重。1岁以下者通常选用盘式杠杆秤,1~3岁者选用坐式杠杆秤,3岁以上者选用立式杠杆秤。测量时间应在空腹或餐后2h,被测小儿要脱去外衣,仅穿内衣裤(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应尽量脱去衣服,只留短裤;如果不能脱去衣服,在计算体重时应减去衣服重量),尽量排空二便。测量时保证被测小儿不晃动、不接触其他任何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测量前应校正体重计“零”点,称量时放置与所测小儿年龄的体重接近的砝码,迅速调整游锤至杠杆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以千克(kg)为单位,精确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定期测量体重可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并作为指导儿童喂养及早期发现疾病的依据。
定期测量体重可以绘成体重增长曲线进行比较,便于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用体重评价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时,一般用2种方法:一种是按年龄评价的体重。按儿童年龄分组,以体重的均值作为标准,以均值±10%作为正常范围,大于10%时为超重,大于20%时为肥胖;小于10%时为轻度营养不良,小于20%~40%时为中度营养不良,处于40%以上时为重度营养不良。另一种是按身高(身长)评价的体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以不同数值的身高(身长)所应有的体重为基准,不分年龄和性别,用百分位数法列表,使用时按照儿童的身高(身长)值查出标准体重,如果所测儿童的体重位于第20个百分位数到第80个百分位数之间,则说明该儿童的体重属于正常范围。
(3)头围 表示颅与脑的大小与发育状况,是判断大脑发育障碍(如脑积水、头小畸形等)的主要诊断依据。因为胎头的发育在全身处于领先地位,故出生时头相对较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胎儿出生时头围的参考值为34.8cm。1岁时头围增加约12cm,第一年前3个月与后9个月增加量几乎相等,第二年只增加2cm,3~4岁共增加1.5cm,5~14岁增加总量仅为6~7cm。所以,头围的监测在出生后最初2年尤为重要。
头围的测量:采用无伸缩性的软尺测量。被测小儿取坐位,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或正前方,左手拇指固定软尺零点于小儿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紧贴头部皮肤(头发),经右耳上、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取与零点交叉的刻度,获得最大头围径。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4)胸围 胸围表示胸廓获得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功能的发育,也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正常情况下,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在12~21个月时二者基本相等,之后胸围大于头围,且胸围大于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周岁数减1。胸围是从双侧乳头经双侧肩胛骨下角绕胸部一圈的长度。胸围小者说明胸内心、肺器官发育差,胸围大者可能与佝偻病造成的“鸡胸”有关。
生长发育的主要形态指标还包括:表示躯干发育的坐高,它与身高的比值时能反映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代表营养状况的臂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等。
胸围的测量:采用无伸缩性软尺测量。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3岁以上小儿取立位,小儿双手自然下垂,双眼平视。测量者位于小儿前方或右侧,左手拇指固定于小儿右侧乳头下缘(乳房已发育的女孩,应以右胸骨中线与第四肋交叉点为固定点),右手持软尺贴儿童胸壁,使其绕经右侧腋下、肩胛下角下缘、左侧腋下、左侧乳头回至零点,读取与零点交叉的刻度,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2.生理功能指标
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握力、拉力和背肌力为骨骼肌肉系统的基本指标,呼吸频率、肺活量及肺通气量则为呼吸系统的基本指标,脉搏、心率和血压为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1)肺活量 常用湿式肺活量计测量时,被测者取站立位,做一两次扩胸动作或深呼吸后尽力深吸气,吸满后再向肺活量计里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气为止。此时立即关闭进气管的开关,待浮筒平稳后读数。每人测3次,按最大数记录。单位为毫升(ml)。注意:①吹气时气流不可中断,一旦中断,仪器便自动记为一次测量的结束;②吹气时,吹嘴要紧靠器具,不可使吹出的气体通过吹嘴与面部之间的空隙溢出,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③测量结束后,吹嘴应放入桶或盒中集中消毒。
(2)脉搏测量 经常选择身体浅表的大动脉,最方便、最容易摸到的是手腕掌侧面拇指侧的桡动脉,它接近于体表;其次,也可以摸靠近外耳道处的颞动脉或颈部两侧的颈动脉。常用的是桡动脉处的测量。测量脉搏时,测量者用手指轻轻托住小儿的腕关节,把自己的示指和中指,放在小儿掌面腕部皮肤的横纹下偏拇指侧部位,这时即可感受到动脉搏动的冲击感。由于脉搏的个体差异较大,易受体力活动及情绪变化的影响,故应在安静时进行测量。连测3个10s的脉搏数,其中2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脉跳时,可认定是安静状态时的脉搏,然后再测1min的脉搏数记录。
(3)血压 血压需在儿童安静时测量。血压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情绪紧张、体位变化都能使血压暂时升高。在测量前必须使被测者静坐休息10min,测其安静时的血压。一般测右臂血压。测量时所用的袖带宽度应视年龄的不同而异。袖带的宽度不宜超过上臂长的2/3或小于1/2。7岁以下的儿童常用8cm宽的袖带。
将袖带缠于右上臂,紧贴皮肤,袖带下缘距肘关节2~3cm。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被测者的肘部肱动脉上,打气至脉跳声消失。缓缓放气,同时听诊,第一次出现脉跳声时,血压表上所示的数字为收缩压。继续放气,脉跳声渐强,音调变高直至忽然变弱。开始变弱时血压表上所示的数字为舒张压。当一次测量不满意而需要重复测量时,复测前应将气袋排空。记录血压的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1.生长发育标准
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一般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就某几项发育指标进行大量的测量,并将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的资料即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的发育评价标准。
在生长发育标准中,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坐高、头围(5岁以内)、上臂围等,常用的生理功能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
一般而言,生长发育标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能在一定地区及一定的时间内使用。同时,由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了生长速度逐年加快,发育和成熟提前的“长期加速趋势”,所以生长发育标准每5~10年需要重新修订一次。
2.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1)身体指数评价法 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指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的方法。在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中,常用的指数有:
身高体重指数:体重(g)/身高(cm),又称克托莱指数(Quitlet),它反映了体重与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此指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加大。指数大时,说明体重相对较大。例如,出生时此指数约为62,1岁时约为120,2岁时约为138,6岁时约为160。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100。它是一个体质指数,反映了儿童胸廓的发育情况以及胸围与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粗壮型的儿童,此指数较高;瘦长型的儿童,此指数较低。
身高坐高指数:坐高(cm)/身高(cm)×100。该指数通过坐高与身高的比值说明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比例,以反映体型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上身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下身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肢体发育与躯干发育异常的儿童,该指数与生长发育标准之间有显著差异。
BMI(bodymassIndex):体重(kg)/身高(cm)2×104。该指数旧称Kaup指数,原来较多运用于学前儿童营养评价,实际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按照Kaup指数来评价,15以下时有瘦的倾向,15~18时为正常,18以上时有肥胖的倾向。但是后来欧美学者认为,它不仅能敏感地反映体型的胖瘦程度,而且受身高的影响比Rohrer指数小,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也比较高。
Rohrer指数:体重(kg)/身高(cm)3×107。该指数表示单位体积的充实程度,反映肌肉、骨骼、脂肪和内脏器官的发育状态。均值曲线呈“V”字形,7岁后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女在11岁、男在13岁时为最低点,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该指数在反映体型的胖瘦程度方面比较敏感,故被广泛应用于营养状况评价。但它容易受身材高矮的影响,甚至导致评价结果明显不准确。
(2)发育离差评价法 离差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它根据某一指标数值与均值差异的大小和高低,判定儿童发育是否良好。常用的方法有发育等级评价法、发育曲线图评价法、体型图评价法等。
其中,发育等级评价法是离差评价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它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远近划分等级,即以均值()为基准值,以标准差(S)为离散距,确定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时,将个体各项发育指标的实测数值与当地发育“标准”中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单项发育等级。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表2-2)。
表2-2 五等级评价标准表
等级评价法常用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个体儿童的身高、体重数值在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可视为正常,大约95%的儿童属于此列。但在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以外的儿童也不能简单判定为异常,应在连续观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疾病、营养和家族遗传等具体情况再下结论。
(3)百分位数评价法 百分位数评价法是以某发育指标的第50百分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余百分位数为离散距,制成生长发育标准,对个体或集体儿童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以3、10、25、50、75、90、97等几个百分位数值划分发育等级。若个体儿童某些发育指标的测量值低于第3个百分位或高于第97个百分位,则应进行严密地定期追踪观察,并结合体格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属于发育异常。
(4)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 通常在使用年龄标准体重或年龄标准身高进行评价时,只能判断某个体单项指标在体格发育中所占的位置,而不能综合评价一个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有时还会将体型匀称的正常矮身材儿童误以为是营养不足,或将匀称体型的高身材儿童误以为肥胖。因此,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便被许多学者所提倡,该生长发育评价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推荐的一种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我国卫生部规定,在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时,也应采用这种评价标准,即从“年龄别身长”“年龄别体重”和“身长别体重”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发育年龄评价法 是指用身体某些发育指标的平均水平制成标准年龄,从而评价儿童身体发育状况的方法。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儿童之间在成熟类型和生长类型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儿童日历年龄无法独立而准确地反映生长发育的程度,而形态年龄(如身高年龄、体重年龄等)、牙齿年龄和骨骼年龄等各种发育年龄,都可被用于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
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生长,什么是发育?
2.研究生长发育规律有什么价值?
3.怎么理解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4.生长发育有哪些程序性?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6.如何理解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可能性,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和发育的速度?请举例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