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能力较差,往往由于生活环境的不良以及某种诱因而感染疾病。
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幼儿的学习、游戏和生活。因此,我们保教人员应掌握关于学前儿童疾病的基础知识,如致病的原因、主要症状、预防和护理等,并对家长进行卫生常识方面的宣传,共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生理功能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变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使机体各系统、各器官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因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医学界把生命存在的异常状态称为疾病。
许多疾病的发生,除了病因之外,还有诱因的作用。所谓诱因,就是指那些能够促使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素,如感冒的诱因是受凉、劳累等。疾病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生物因素、理化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等,均属于外界致病因素;机体防御免疫机能状态、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营养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属于机体内部因素;另外,社会制度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疾病的种类繁多,总体分类为常见疾病、传染疾病、意外损害等。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差,因此,一旦感染疾病,轻者影响其生长发育,重者危及生命如小儿麻痹可以使其一生致残,甚至夺去幼小的生命。
疾病的治疗原则:先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在无效的情况下,据病情再考虑肌内注射或输液;先使用一般药物,无效者再考虑贵重药物。切记不能刚开始患病就用贵重药物或输液,否则机体会产生不良反应。应视疾病的状况,科学合理地用药而不是“药越贵越好”。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学前儿童较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
1.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约占90%以上,尤其是在感染前期。
2.诱因
气候无常,小儿受凉、受热、营养不良、体弱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3.症状
(1)一般症状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发热等,经3~7d可痊愈。
(2)3岁以下小儿,可因高热(体温达39℃以上)而出现惊厥,多发生在病初高热时。
(3)若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渐增,出现喘、憋等症状,应考虑并发肺炎,应急送医院治疗。
4.护理
(1)高热时可服退热药,用法应遵医嘱,不可急于退热而加大药量或缩短服药间隔,避免因用药过量使病儿体温骤降,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亦可用物理降温法,用凉湿毛巾,敷在病儿前额部位,同时再用凉湿毛巾擦颈部、耳后、手心、脚心等处。
无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一般应使病儿体温降至38℃左右,再缓慢降至正常。
(2)发热时,脉搏增快,心负担加重,应卧床休息。因出汗增多、呼吸加快,使机体失水量增加,应多喝温开水。此时,胃肠功能减弱,而机体却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饮食要富于营养,清淡易消化,用淡盐水漱口。
(3)若小儿因鼻塞而影响吮乳和睡眠,可于喂奶、入睡前在每个鼻孔点1~2滴淡滴鼻液,但不可久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4)呼吸道疾病在病初时均可采用“雾化疗法”,效果尚可。但建议在3岁以上的孩子使用,且有成人监护。
5.预防
(1)多到户外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对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里讲的寒,指的是平时不要给小儿穿得过于臃肿,养成少穿衣的习惯。但要注意腹部、足部保暖,避免受凉。
(2)季节变化时,注意小儿的冷暖,帮助学前儿童增减衣服。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儿童活动室、卧室空气应新鲜。夏季可开窗活动和睡眠,冬季也要注意按时通风。
(4)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每日生活,提供均衡膳食。
(5)在发病季节,少带学前儿童去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避免与学前儿童接触。
(6)在发病期间,有条件的园所可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但学前儿童必须远离。
(二)扁桃体炎
1.病因
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扁桃体窝而感染。
2.诱因
小儿因受凉、疲劳或感冒,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可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3.症状
(1)急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高热,畏寒,学前儿童可因高热而发生惊厥、咽痛、吞咽困难、头痛、全身不适等。
(2)慢性扁桃体炎 因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不当而反复发作,可致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窝内的细菌不断释放毒素,可使小儿经常头痛、疲倦,常有低热、咽部不适、发干、发痒、疼痛等。易并发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4.护理与治疗
(1)患急性扁桃体炎后,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等,应在彻底消除炎症后,方可停药,密切观察过敏情况。
(2)因治疗不当所致慢性扁桃体炎,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切除扁桃体。
5.预防
同“上呼吸道感染”。
几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如表7-1所示。
表7-1 几种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一)单纯疱疹性口腔炎
1.病因
多为病毒性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小儿。
2.症状
(1)可有发热烦躁不安现象。
(2)口腔内有针尖大小、浅的溃疡,因疼痛而拒食。
(3)一般在1周左右可痊愈。
3.护理
(1)无须特殊治疗,注意多饮水,用流食或软食。
(2)使用淡盐水擦溃疡处,保持口腔清洁,促其愈合。
(二)婴幼儿腹泻
1.病因
(1)非感染性腹泻 因喂养不当、腹部受凉等原因所引起,如进食量过多、消化不良等。
(2)感染性腹泻 因食物或餐具等被病菌污染,引起胃肠炎,多发生在夏秋季。
(3)疾病 消化道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致消化功能紊乱,也可致腹泻。
2.症状
(1)病情轻者 一日腹泻几次,大便呈蛋花汤样,尿量、体温、食欲尚正常。
(2)病情重者 一日腹泻无数次,大便呈水样,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高烧达40℃,小儿易发生惊厥。
3.腹泻的危害
腹泻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消耗体内原有的物质。因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而发生脱水、酸中毒。脱水的主要表现:眼窝凹陷、口唇干裂,非常口渴,精神极差。若不及时治疗,可致生命危险。有人认为“有钱难买六月泻、拉稀可以泻火”而不及早治疗,实际上腹泻是有害的。
4.护理
(1)注意腹部保暖 便后用温开水洗净臀部。
(2)调节饮食 轻者仍可适当进软食,但要量少,忌油腻。严重脱水者应及时补液,应先盐后糖。
(3)按医嘱服药 早治疗,治彻底。
(4)恢复期加强营养(蛋白质类食物),以利康复。
5.预防
(1)提倡合理喂养 夏季要勤喝水,不可将乳儿口渴误认为饥饿而哺乳过量。给乳儿加辅食要由少到多,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品。严寒、酷暑时不宜给乳儿断奶。
(2)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餐具等日常消毒工作。
(3)隔离患儿,将消毒用具 患儿所用的尿布、便盆等要彻底消毒,以免交互感染而造成流行。
(一)肾盂肾炎1.病因
感染的细菌以大肠杆菌常见。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性,即由尿道至膀胱,再上行至肾盂,导致肾盂肾炎。
2.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在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中较常见。多数患儿起病急、高热、寒战、两侧肾区有叩击痛,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也可有精神萎靡、昏睡甚至惊厥。因此,婴幼儿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时,应及时检查尿常规,进行细菌培养,以免漏诊。
(二)膀胱炎、尿道炎
1.病因
多因细菌感染及卫生习惯不良的影响。此病为下部感染,一般在女孩发病多于男孩,这是因为女孩的生理结构特点决定的。
2.症状
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道有烧灼感,一般不影响肾功能。
3.护理
(1)早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初次感染可用诺氟沙星等,同时注意多喝水以增加尿量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道内的停留时间,以减轻症状。
(3)反复发作时,应考虑有无尿路畸形,应做进一步检查。
4.预防
(1)加强卫生教育,注意婴幼儿会阴部清洁。家长及保教人员给婴幼儿洗臀部时要用清洁的温开水,不用公用的毛巾洗澡,勤换内裤,要早穿整裆裤。
(2)平时多喝开水,增加尿量的排出,冲洗尿道。
(3)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和传染病,彻底治疗蛲虫病。
(一)佝偻病
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乏维生素D,体内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而引起的疾病。3岁以下小儿多见,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1.病因
(1)紫外线照射不足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日光中紫外线易被玻璃、烟雾、衣服等遮挡,影响机体的吸收),小儿若缺乏户外活动,则机体缺乏维生素D,可致此病发生。
(2)生长过快 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较快,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较多,若不及时补充,则易患此病。
(3)疾病影响 如慢性腹泻、肺炎等,致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
(4)人工喂养 牛奶中钙、磷的比例不当,机体吸收较差。
(5)先天性因素 如孕期维生素D不足,致胎儿先天性佝偻病等。
2.症状
(1)早期症状 睡眠不安,夜间哭闹、多汗。因头部多汗,头皮痒,患儿多半在枕头上蹭痒,致枕部头发脱落,称为“枕秃”(图7-1、图7-2)。
(2)骨骼改变 佝偻病早期症状往往易被大人所忽视,进一步发展为骨骼改变。如方颅、头大脸小、前囟闭合较晚;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突起像串珠,故称为串珠肋;胸骨向前突出,胸廓变窄成鸡胸(图7-3);严重时脊柱、下肢弯曲,呈“O”形或“X”形腿(图7-4、图7-5)。
(3)牙齿发育迟缓 出牙较晚且不齐。
(4)动作发育迟缓 由于肌肉、韧带松弛,坐、站、走,均较正常小儿晚。
(5)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条件反射形成迟缓,语言发展较晚。
3.护理
(1)患儿体弱、多汗,应注意冷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2)按医嘱用药,不可滥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针剂,以免过量而中毒。
图7-1 枕秃(轻)
图7-2 枕秃(重)
图7-3 鸡胸(漏斗胸)
图7-4 O形腿(膝内翻)
图7-5 X形腿(膝外翻)
4.预防
(1)多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是既经济又方便的主要来源。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从中获得一部分维生素D(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即使是供给大量的钙、磷,也满足不了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北方因冬季寒冷漫长,小儿出生后两周可开始服鱼肝油。若用浓缩鱼肝油,每日3~4滴。2岁以后,常在户外活动,且生长发育正常,可不再服预防药。
(二)肥胖病
肥胖病系指皮下脂肪累聚过多,体重超过同龄正常儿童甚多。一般认为,体重超过相应身高应有体重的20%以上时即为肥胖,如图7-6所示。
1.病因
(1)多食少动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的普及,城乡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误认为孩子白胖是健康,使小儿养成过食的习惯,日积月累,造成营养过剩。肥胖的小儿大多数不喜欢运动,可因能量消耗减少而致体重渐增。多食少动所致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2)遗传因素 父母体重肥胖者,子女也往往肥胖。相关的调查表明:父母都胖,子女胖者占80%;父母中一方胖,子女胖者占48%;父母都不胖,子女胖者占11%,这个数字仍在上升。这表明肥胖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3)内分泌失调 因内分泌功能异常所致的肥胖,伴有生殖器发育迟缓、体脂分布特殊等表现,如满月脸、牛背、大腹等。
(4)精神因素 小儿因精神创伤或因心理异常,可致食欲亢进,而发生肥胖病(图7- 7)。
2.症状
小儿多属于单纯性肥胖,其主要症状为:
(1)食欲奇佳 食量超过一般小儿甚多,喜甜食、油脂类食品。
(2)体格发育正常 智力、性发育正常。成年重度肥胖者有可能影响生育。
(3)脂肪聚集 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尤为显著。
(4)易致扁平足。
看!触目惊心的数字:2002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4.1%的中国人体重超标,2.6%的中国人属于肥胖,目前中国肥胖者已远远超过9000万名,超重者高达2亿名,儿童肥胖者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肥胖人群将会超过3亿。
图7-6 外国肥胖儿童
图7-7 肥胖病
3.肥胖对儿童身心的危害
肥胖不仅行走笨拙,形体不美,且常被讥笑,易产生心理障碍。幼儿时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为成年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埋下隐患。
4.防治
(1)加强饮食管理 应控制饮食,但必须照顾小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需要,蛋白质供给量不应少于1~2g/(kg·d)。维生素及无机盐类供给量应充分。不能为了减肥而让小儿忍受过多的饥饿之苦,导致小儿不予配合。为了减少总热能的摄入量,应限制摄入脂肪、糖类食物。为了满足小儿食欲,可补充体积大而产热量少的食物,如萝卜、蔬菜、水果类食物。另外,饮食管理须长期坚持,避免体重骤减而反弹。
(2)增加运动量 提高小儿对运动的兴趣,使之成为习惯,坚持锻炼。应避免因剧烈运动致使食欲大增,每日可坚持1h左右的运动。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肥胖,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4)因心理异常所致的肥胖,应进行心理治疗。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学前期的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40%左右,被列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疾病。
1.病因
(1)先天不足 胎儿于出生前的3个月内,需从母体获得较多的铁元素,储存在体内,以供出生后最初几个月造血之需。早产儿、双胎儿,先天储存的铁元素少,出生后发育迅速,铁元素使用率高而出现贫血。
(2)饮食缺铁元素 乳类含铁元素甚微,乳儿又以乳类为主食,如不按时添加含铁元素丰富的辅食,可致贫血。另外,学前儿童可因偏食,致铁元素摄入量不足。
(3)疾病 长期腹泻导致铁元素的吸收发生障碍,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吸血、慢性失血等使机体丢失铁元素而致贫血。
2.症状
(1)由于贫血,小儿以皮肤、口唇、甲床最为明显,肝、脾和淋巴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
(3)患儿时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的刺激不感兴趣,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减低,反应速度慢,食欲缺乏。少数可有异食癖(嗜食泥土、煤球、生米等怪癖)。
(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地做小动作。
3.预防
(1)在妊娠后期,孕妇需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
(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出生后4个月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松等。亦可用含铁元素的强化食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更应及早补铁元素。
(3)1岁以后的小儿膳食,应多选用含铁元素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并同时选用水果和可以生食的蔬菜,也可在食盐、酱油、乳粉、饮料、点心中添加适量的铁剂和维生素C,便于吸收。
(4)积极预防腹泻及感染性疾病。
据北京医科大学妇幼保健中心对全国29个城市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7岁以下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达42.1%、女孩达44.8%,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但12岁男女儿童的患病率仍分别达到27%和32.9%。贫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而对生长发育较快的胎儿、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危害更大。有关医学研究部门和专家建议:改善膳食结构,要特别注意适当增加动物肝脏、全血、肉类、鱼类食物的摄入量,还应多吃豆类和绿叶蔬菜;孕妇及乳母的铁元素需要量高,应注意在孕期和哺乳期增加铁元素的摄入量,同时注意多吃维生素C和维生素A含量高的水果类及动物类食物,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一)龋齿1.病因
(1)食物残留在齿缝里,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腐蚀牙釉质致脱钙而形成龋洞。
(2)钙化不良、牙齿排列不齐者易患龋齿等。
2.症状
(1)视牙齿破坏的程度,将龋齿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浅龋是龋蚀破坏只在牙釉质内,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患儿无自觉症状;中龋是指龋蚀已达到牙本质,形成龋洞,患儿对冷、热、酸、甜的食物有酸疼感,当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深龋是指龋蚀易达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患儿对冷、热、酸、甜都有痛感,特别对热敏感,当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定的时间。
(2)若深龋未及时治疗,龋洞深入牙髓,可致牙髓炎或牙髓坏死,脓液积聚在牙髓腔内,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剧烈疼痛。
3.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 3岁以前,应坚持饭后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3岁以后,应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各1次。应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保健牙刷、牙膏。应教育婴幼儿睡前不吃零食。
(2)合理营养 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
(3)预防牙齿排列不齐 用奶瓶喂奶时应避免瓶口压迫乳儿牙龈,不让婴儿吸吮干橡皮奶头,及时纠正小儿吸吮手指、咬铅笔等不良习惯。在换牙期间,若恒牙开始萌出而乳牙滞留,则形成“双排牙”,应及时拔去滞留的乳牙,使恒牙正常萌出。
4.治疗
乳牙患龋后进展较快,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食物的摄入,还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颌骨的发育,应及早治疗。
(二)弱视
弱视是指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戴眼镜时视力仍得不到矫正。它属于幼儿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视觉包括:光觉、色觉、形觉等。光觉是指视觉器官受光线刺激时所发生的感觉;色觉是指在光线明亮的时候,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形觉是视网膜有感受物体形状传入大脑后发生的形觉功能。
1.病因
(1)斜视 是双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一只眼的黑眼珠在正中,另一只眼的黑眼珠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偏斜。斜视可使小儿产生复视(视物成双),日久,偏斜眼可导致弱视。
(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 (两眼屈光度数不等),可致弱视。
(3)形觉剥夺 婴幼儿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当地遮盖过某只眼睛,该眼因缺少光的刺激,致视觉发育缓慢,形成弱视。
(4)先天性弱视等。
2.危害性
弱视的婴幼儿,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缺乏立体视觉则不能很好地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的技巧工作,给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带来不良的影响。
3.防治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阶段为学龄前期。随着年龄增长,治愈的可能性逐渐减少。一般在4岁前治疗,大多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年龄大于8岁后,治疗效果明显下降;而到了青春期,治疗效果基本无望。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弱视是促使患儿恢复正常视觉功能的关键。
(2)婴幼儿入园后,应定期检查视力。每年至少普查1~2次,在日常的保教活动中,若发现小儿经常歪头侧脸姿势视物,应及时通知其家长,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三)急性结膜炎
1.病因
急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季多见。患者的眼中有大量的病毒或细菌。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水,患者揉眼后用手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水龙头、玩具、小人书等),均可带上病毒或细菌。健康人用后,又用手揉眼睛,均可被传染。
2.症状
(1)可有发热、咽痛。
(2)眼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屎增多、眼痛。
(3)病毒性者流眼水,细菌性者流眼屎,混合性者既有眼屎又流眼水。
3.护理
(1)忌包扎眼部,以免分泌物无法排出,致使细菌大量繁殖。
(2)忌热敷,应冷敷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限制病菌的繁殖与游离。
(3)坚持滴眼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白天滴眼药水,夜间滴眼药膏。给患儿滴眼药后,护理人员应洗手。也可每天到医院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1~2次,促进其更快好转。
4.预防
(1)急性结膜炎传染性极强,要重视预防和隔离消毒。
(2)教育幼儿不用手揉眼睛,要勤洗手绢,用流动水洗脸,毛巾专用且常消毒。
(3)夏季游泳后应及时滴眼药水进行预防。
(四)砂眼
1.病因
砂眼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存在于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砂眼的传染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2.症状
(1)砂眼的主要病变在眼睑结膜上,表现为睑结膜充血,有细沙样小疱。患者感到眼睛痒,有摩擦感,好像眼睛里有沙子,常迎风流泪。
(2)病变发展,睑结膜被破坏,形成瘢痕。
(3)严重的砂眼,由于疤痕收缩可致眼睑内翻、倒睫。倒睫(眼睫毛的尖端向内倒)刺伤角膜渐渐失去光泽,视力减退,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失明。因此,砂眼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病。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期,约有40%的盲人是由砂眼所致。
3.预防
同“急性结膜炎”。
(五)麦粒肿(睑腺炎)
1.病因
麦粒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眼睑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所引起,分为内、外两种,儿童患有眼睑缘炎、屈光不正、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弱等情况时,容易反复发作。
2.症状
(1)外麦粒肿 发生在近眼睑缘的外部,初为局部红肿、刺痒、疼痛,逐渐形成结节样隆起硬块,有压痛,数天后化脓(图7-8)。严重时,整个眼睑弥漫性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
(2)内麦粒肿 又称睑板腺炎,发生在眼睑深部(图7-9)。症状与外麦粒肿相同,但痛疼较剧烈,范围较大,化脓后结膜面流脓。
图7-8 外麦粒肿
图7-9 内麦粒肿
3.治疗与护理
(1)麦粒肿未成熟时,用热毛巾湿敷,3次/d,15min/次,促进其成熟。
(2)脓肿成熟时,若不自行流脓,可切开排脓,但忌用力压挤,以免细菌扩散。
(3)若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可用抗生素治疗,白天滴眼药水,夜间涂眼药膏。
(4)反复发作的患儿,应根治睑缘炎,加强营养,矫正屈光不正。
4.预防
(1)保持眼部清洁。
(2)毛巾、手帕要经常洗、晒、消毒。
(3)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
(4)有眼睑缘痒、涩感时,应及时滴眼药进行预防。
(六)化脓性中耳炎
1.病因
(1)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宽,呈水平位。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尤其是不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易促使细菌进入中耳。
(2)婴幼儿患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可并发中耳炎。
(3)乳儿平卧哺乳,易发生呛咳,使乳汁及鼻腔分泌物进入咽鼓管,致中耳炎。
2.症状
(1)病初似感冒,继而高热、耳内剧痛。乳儿可表现为烦躁哭闹、睡眠不安。
(2)脓液穿破鼓膜自外耳道流出,耳痛明显减轻,哭闹停止。
(3)小的鼓膜穿孔可有暂时性听力下降,经及时治疗,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愈合,听力可恢复正常。
(4)急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主要表现为外耳道持续或间断性地流脓,鼓膜穿孔加大,中耳听小骨遭到破坏,听力可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还会并发其他疾病。
3.预防
(1)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
(2)教会小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擤鼻要轻,一侧擤完后再擤另一侧。
(3)取坐位喂哺,避免呛奶。
(一)痱子与疖肿
1.病因
痱子是皮肤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夏天气温高、出汗多,使表皮浸软,污垢堵塞汗腺口,形成痱子。皮肤瘙痒时,可因搔抓后感染而形成痱子毒,多见于肥胖儿童。
疖肿多数是由细菌侵入毛囊深部和毛囊周围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图7-10所示。炎热季节,皮肤潮湿多汗、局部擦伤、抓搔等,都会引起细菌侵入,易生疖子。
2.症状
痱子多发生在头皮、前额、颈部、胸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该处先出现红斑,继之为针头大小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刺痒。痱毒起初是小米粒大小,逐渐形成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肿块。
疖肿:初为皮肤上出现圆形的小结节,红、肿、疼痛。3~5d后,结节长大,中央突出,形成黄白色脓点,疼痛加剧,数日后,脓点多自行破溃流出少量脓液,炎症消失,多能自愈。疖肿深者,留有疤痕。上嘴唇周围和鼻部生疖时很危险,处理不当时,会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数个较大的疖融合而成痈。痈有数个流脓的疮口,状如莲蓬。
3.治疗与护理
痱子以局部治疗为主。可用温水、痱子水洗浴,擦干,扑痱子粉,亦可用各种止痒剂,可内服金银花等中药。如果已抓破感染,可外用酒精消毒后再用抗生素治疗。
疖肿:绿豆大小时可用碘伏消毒(面部禁用),及时用酒精脱碘,若不消退,可用红霉素眼膏涂抹患处,促进疖子消肿。当疖子局部变软时,可切开引流,切勿挤压,以防病菌扩散,严重者可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经常生疖子的人,应加强个人卫生,注意营养,提高抵抗力。
图7-10 疖肿
4.预防
(1)注意防暑降温,室内通风。
(2)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勤换衣。
(3)衣服宜宽大,不赤膊睡觉。婴儿睡觉时,要经常帮助婴儿翻身。
(二)脓疱疮
1.病因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炎症。小儿皮肤柔嫩,病菌易乘虚而入。被昆虫叮咬后抓伤皮肤或因流涎、烂嘴角等使皮肤破损为常见的诱因。
2.症状
脓疱疮多发生在皮肤暴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双手等。初起时为红色斑点,渐成水疱、脓疮。数日后脓疱破裂,流出黄色脓液,结成黄痂。脓液中有大量病菌,被脓液污染的健康皮肤破损可发生新的脓疮。久治不愈可并发淋巴结炎,甚至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3.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洗内衣。
(2)对患者隔离治疗。患者的衣服、毛巾等,用后应煮沸消毒。护理患者后,用皂液流动水洗手。
4.治疗
尽早用抗生素治疗,防止并发症。
(三)湿疹
1.病因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引起过敏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婴儿已有先天敏感体质,当遇到敏感物质刺激诱发而成。容易引起婴儿敏感的刺激物大多是食物(如牛乳、羊乳、鱼、虾、蛋等),也可为灰尘或化学物(如羊毛、化纤等),但往往很难找出准确的原因。母乳可以帮助预防湿疹,但目前也有对母乳不耐受的现象。
2.症状
多发生于6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免疫力的增强将逐渐好转。湿疹的主要表现是瘙痒,形态有多种(如红肿、脱皮、破损),发疹部位常见于关节屈位凹陷处。
3.预防与护理
(1)积极找到过敏的原因,并及时排除。
(2)乳母应少吃鱼虾及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小儿饮食切勿过量,禁吃海鲜。如怀疑小儿对牛乳过敏,可试用其他乳类、乳制品或牛乳煮沸。
(4)用中性硼酸软皂或洗衣液洗衣服、尿布,要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开水烫后晒。
(5)不用化纤、羊毛织品作贴身衣服、帽子等。
(6)可用炉甘石洗剂、湿疹膏等药物止痒。给小儿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7)室内应卫生,空气应清爽。
七、肠寄生虫病
(一)蛔虫病
1.病因
感染性虫卵污染了食物、饮水、土壤、手,儿童吸吮手指或摄食前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生水,可将虫卵吞入而患病。蛔虫生活史,如图7-11所示。
2.症状
(1)蛔虫寄生于肠道内,影响肠道功能,致消化和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小儿面黄肌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
(2)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时,患者可反复发作,脐周围疼痛,片刻可缓解。
(3)蛔虫所产生的毒素刺激神经系统,可致睡眠不安、磨牙等症状。
(4)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常会发生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
(5)可引起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等。
图7-11 蛔虫生活史
3.预防
(1)对粪便无害化处理,消灭蛔虫卵。
(2)教育幼儿讲究饮食、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3)每年可集体驱蛔1次,应选择在秋、冬季进行。
(二)蛲虫病
1.病因
虫卵污染了小儿的手指、食物、食具等,经口进入人体而患病。已患蛲虫病的小儿,可因雌虫产卵致肛门周围瘙痒,小儿用手抓痒,手指沾上虫卵,而重复感染。小儿穿开档裤,可使虫卵散布在滑梯、木马、玩具等处而造成传播。
2.症状
(1)因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影响睡眠。小儿可出现精神不振、食欲缺乏、烦躁不安等。
(2)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发炎。蛲虫进入女孩外阴,可致阴道炎。
蛲虫生活史,如图7-12所示。
图7-12 蛲虫生活史
3.护理与预防
(1)教育小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
(2)因蛲虫寿命很短,应避免重复感染。小儿应早穿整裆裤,避免虫卵侵入。
(3)夜间睡前,可于肛门周围涂治蛲虫的药膏,以止痒并黏附虫卵。在早晨用温水洗净臀部,换上干净的内裤,并将穿过的内裤、被单清洗,煮沸或暴晒以杀灭虫卵。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生活,彼此接触密切,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蔓延。因此,托幼园所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一切不利于婴幼儿健康的因素,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一)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生活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每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如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比细菌小,寄生在细胞内,对抗生素不敏感。
(二)有传染性
病原体经过一定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使之感染而发病,如流行性感冒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排出流感病毒,可使易感者感染而患病。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三)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了不感受性,称为免疫。有些传染病痊愈后,几乎不再感染,称为终生免疫,如麻疹、水痘等;而有些传染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再度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痢疾等。
(四)有流行性、季节性、规律性
流行性:传染病可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在局部地区人群中大量出现,甚至在许多地区大面积发生,称为传染病的流行。
季节性:是指传染病易在某个季节内发生、流行。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消化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规律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恢复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一。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如在某幼儿园某班发现一名儿童患水痘,自患儿离园之日起,该班检疫期为21d。
2.前驱期
患病急速者可能不会出现前驱期,而缓慢的传染病有一般的症状,前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3.症状明显期
该期患者逐渐出现各种传染病的特有症状,如患流行性感冒时有发烧、咳嗽、打喷嚏等典型特征。
4.恢复期
传染病的主要症状逐渐消失,体内的生理功能和组织损伤逐渐恢复。但在此期间,病情有时会转化,或发生并发症。因而在恢复期仍应加强护理,直至完全康复。
(一)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患者
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和体征的人。患者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发病的过程中,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根据某种传染病的传染期,可决定患者的隔离日期。
2.病原携带者
是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某人患病后,症状已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后携带者;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称为健康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由受感染的动物所传染的疾病称为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猪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后,可通过媒介蚊子将病毒传染给人,因此,猪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体内排除,经过一定的方式,又侵入他人机体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随着患者或携带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体内而引起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或饮水,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3.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媒介昆虫(如蚊、虱、蚤等)进入易感者体内而感染。如蚊子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又称间接传播,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排出的分泌物污染了日常用品(如毛巾、衣被、食具等),被易感者接触后感染。如水痘、急性结膜炎等。
5.医源性传播
由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等过程中,操作不慎而造成的传播。如输液或注射时,针头消毒不严可造成感染。
6.母婴传播
由传染源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儿。如女性艾滋病患者可通过胎盘、分娩损伤、哺乳等途径将艾滋病传给婴儿。
7.土壤传播
人体接触带有病原体的土壤而感染疾病,如破伤风、钩虫病等。
8.自身传播
带有病原体的小儿可发生反复的自身感染,如患有蛲虫病等。
(三)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越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预防传染病应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主要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1.早发现患者
多数传染病在疾病早期传染性最强,早发现患者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加强晨检工作,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有利于早发现患者。
2.早隔离患者
隔离是使处于传染期的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概率,并合理地实施消毒和卫生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早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3.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
对曾与传染病患儿接触过的儿童,要实行检疫,进行观察。检疫期限应根据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而定。
(二)切断传播途径
1.经常性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日晒法、药品消毒法、空气流通法等。
2.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对传染病患者所在班的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应以彻底通风换气为主;对于肠道传染病,应对患者用过或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三)保护易感者,做好消毒工作1.保护易感者的措施
(1)非特异性保护措施 坚持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特异性保护措施 加强预防接种,提高儿童抗感染的能力。
(3)一般性疾病的预防 (采取3级预防)
一级预防 (初级预防,也就是病因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 主要是通过普查,定期健康检查和设立专门防治机构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级预防 包括对症治疗、防止伤残以及加强防护措施。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称为人工免疫,是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1)有关预防接种的免疫知识
1)疫苗 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统称疫苗。疫苗又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的疫苗杀菌力强。
2)抗原 凡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并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病原微生物为抗原。
3)抗体 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是免疫物质,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作用于相应的抗原,因此,对传染病要进行多种预防接种,才能具有对多种传染病的免疫力。例如,注射乙肝疫苗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机体对乙肝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2)计划免疫 婴幼儿是预防接种的重点对象。对婴幼儿实施计划免疫,通过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预防接种,可有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计划免疫包括基础免疫项目和加强免疫项目,也包括传染病流行前期在一定的儿童群体中进行的免疫项目。
1)基础免疫 一般出生6个月以后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选择几种对小儿生命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这种初次接种称为基础免疫。由于疫苗种类不同,完成基础免疫所接种的次数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活疫苗(如麻疹活疫苗、卡介苗)因免疫效果好,只需接种一次就可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但死疫苗(如百白破混合制剂)因免疫效果较差,故必须接种几次才能达到基础免疫的效果。
2)加强免疫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力,经过一段时间,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
预防接种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在不同的时间按顺序进行。国家卫生部规定了我国儿童免疫程序(供参考),如表7-2所示。
表7-2 儿童免疫程序表
(一)麻疹
1.流行特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经过飞沫传染,也可间接传染。1~5岁的婴幼儿感染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强,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1)前驱期 病初3~4d,症状似感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易被误诊。此期间在患儿口腔两颊黏膜处,可见到针尖大小灰白色斑点,周围红晕,称为麻疹黏膜斑。这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但仅占患麻疹患者的50%左右。出疹3~4d后,麻疹黏膜斑逐渐消失。
(2)出疹期 3~4d左右,病情较轻者历时较短。一般在发热3~4d后出皮疹,先从耳后,逐渐波及颈部、面部、躯干和四肢,自上而下。初为玫瑰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皮疹越来越密集,逐渐融合,颜色加深,但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患儿常伴有惊厥,体温越高疹子出得越多,患儿极端痛苦,咽部红肿疼痛、嗜睡、烦躁,颈部淋巴结和脾脏有轻度肿大。
(3)退疹期 3d左右,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呈麦麸样脱屑。
(4)恢复期 如果无并发症,则症状逐渐好转,退疹部位暂留有棕色斑痕,1~2周可恢复正常肤色。
3.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能让患儿多受风。
(2)勤洗脸,勤漱口,多喝开水,保持面部、口腔清洁。
(3)为患儿提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
(4)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者高热不退、咳嗽加重、气喘发憋,常是并发肺炎的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4.预防
(1)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在麻疹流行期间,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3)隔离患儿,患儿停留过的房间应消毒后通风,其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或煮沸消毒。
(4)对接触者检疫。
(二)风疹
1.流行特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以间接传染。多发生在冬、春季节,6个月~5岁之间的小儿多见。病愈后终身免疫。妊娠期的妇女不能接触风疹患者,因为病毒可经胎盘进入体内而致胎儿畸形。
2.症状
(1)潜伏期为2~3周。潜伏期至出皮疹期间,都具有传染性。
(2)病初表现为轻度感冒症状,但体温多在39℃以下。
(3)发热的当天或次日出现皮疹,很快遍布全身,但在手心、脚心一般没有皮疹。
(4)皮疹先见于颈面部,在躯干较多,在四肢较少。疹子开始为淡红色斑丘疹,皮疹一般在2~3d内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5)可见枕部的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有轻微压痛,不化脓。随着风疹的消退而消失。
3.护理和预防
症状轻者不必特殊治疗,体温较高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退热剂,多喝水,给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等。
(三)小儿急疹
1.流行特点
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至1岁半的小儿。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
2.症状
(1)起病急,高烧可达40℃,食欲缺乏,但精神尚好。表现为高热与轻微的症状不相称。
(2)高烧3~5d后,体温自然骤降,随之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多呈分散性,压之褪色,最初出现于颈部及躯干,很快波及全身,在腰部、臀部多见,1~3d内全部褪尽,不留色斑,也无脱屑。
3.护理与治疗
不需要特殊护理和治疗,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
(四)水痘
1.流行特点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间接传播。水痘的传染性强,以6个月~3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冬春季,病后终身免疫。
病毒存在于患者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的浆液中。从患者发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病初,主要经飞沫传染;疱疹破溃后,可通过衣物、用具等传染。
2.症状
病初1~2d有低热,继之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逐渐延及躯干、四肢。皮疹为躯干多、四肢少、成对出现。皮疹的形态,最初是红色小点,1d左右变为水疱,周围有一红圈,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3~4d后水疱逐渐干缩,结痂。在患病的1周内,由于新的皮疹不断出现,而陈旧的皮疹已经结痂,在患儿皮肤上可同时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3种类型的皮疹。干痂脱落后,皮肤不留斑痕。出皮疹期间皮肤瘙痒。
3.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消毒。因皮肤瘙痒,小儿常抓破皮肤可致化脓性皮肤病。可用止痒药液涂擦皮肤,给小儿勤剪指甲,避免搔伤皮肤。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患者。隔离至水疱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的皮疹出现。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3h以上,也可用紫外线灯在室内进行消毒,1h为宜。对接触者进行检疫。
(五)猩红热
1.流行特点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细菌存在于患者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菌也可通过污染玩具和食物等间接传播。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多见于冬春季。
2.症状
(1)起病急,患儿有寒战、发热,咽痛、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
(2)出诊期 于发病后1~2d出现皮疹。先是耳后、颈部、腋下出现皮疹,很快波及躯干、四肢。严重者手掌、脚底亦可见。发展迅速,12~24h内布满全身。疹子密集成片,皮肤充血发红,疹间无正常皮肤,用手指按压局部,压之褪色,指印清楚。在肘、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的皱褶处,疹子密集呈一条红线。皮肤瘙痒,两颊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病后3d左右,舌乳头肿大突出,像杨梅,故称“杨梅舌”。
(3)退疹期 病程1周后按顺序脱屑,呈片状,形似手套样脱屑,一般2~4d退完。个别患者消退较慢,可持续一周左右,但无色素沉着。
3.护理
(1)用抗生素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应遵医嘱。
(2)患者应卧床休息,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患病后2~3周,要检查尿,因少数患者易并发肾炎、风湿热、关节炎等。
4.预防
(1)隔离患儿,检查咽部可做链球菌阴性培养。
(2)对患儿的分泌物及其用品进行消毒。
(3)对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可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进行预防。对过敏者改用其他药物。
几种疹子主要症状的鉴别,如表7-3所示。
表7-3 几种疹子主要症状的鉴别
续表7-3
(六)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1.流行特点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多在冬春季流行。流感病毒经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飞沫通过空气在人群中直接传播,也可因飞沫污染手、玩具、茶杯、衣物等进行间接传播。一般十年一次大流行,五年一次小流行,且能酿成世界大流行。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故可引起反复发病。
2.症状
(1)潜伏期数小时至1~2d。起病急,有高烧、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2)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以肺炎症状为主者,发病1~2d后即出现咳嗽、气促、喘、发绀等。
(4)部分患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
3.护理
(1)高烧时卧床休息。病儿卧室要有阳光、空气新鲜。饮食应富有营养、易消化、多饮水。
(2)可选用板蓝根、清热解毒液、中草药等治疗。
(3)患儿高烧时应降温;对婴幼儿多采用物理降温法。护理者戴口罩,护理患儿后洗手。
4.预防
同“上呼吸道感染”
(七)手足口病
1.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均都可发病,在夏秋季多见,发病年龄学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2.手足口病传播特点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
(1)该病的潜伏期为2~7d。
(2)飞沫传染 病毒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
(3)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污染手、生活用品、餐具、玩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则很快蔓延。
(4)饮食传播 摄入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
3.症状
(1)发病初期似感冒 如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d后,口腔黏膜、唇内出疹,为粟米斑丘疹渐成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形成溃疡,有疼痛感,吞咽困难,患儿食欲缺乏。
(3)口腔疱疹后1~2d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臀部见到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内有混浊液体。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d左右就能消退,不会留下瘢痕。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科学护理一般不会在皮肤上留下色素痕迹或疤痕。
4.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注意孩子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应适宜。
(3)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4)对儿童餐具、玩具、衣服等进行消毒。
(5)在流行病期间,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6)多到户外活动,增强其体质。
(7)对发病儿童及时就医和隔离,孩子痊愈后由医生批准后方可回园。
(八)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多发病于冬春季节,多见于2~15岁的儿童,易在托幼园所中流行。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2.症状
潜伏期为14~21d。病初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畏寒等症状,24h内,患儿诉说耳下痛,牙疼,咀嚼及吃酸、硬物时加剧,当日或次日出现腮腺肿大,一般先是一侧腮腺肿大,很快波及对侧,肿胀的部位以耳垂下0.5cm处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界不清楚,有弹性、无固定肿块,表面灼热。腮腺肿胀在2~3d内达高峰,持续4~5d,随之逐渐消退,整个病程为6~10d,最长达2周。临床发现患儿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3.护理
(1)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用淡盐水漱口,注意口腔清洁。
(2)可服板蓝根、清热解毒液等进行治疗,使用抗生素无效。腮腺肿胀时,可局部冷敷,或用中草药外敷。早期可激光治疗,效果良好。
(3)室内空气要新鲜,让患儿多晒太阳。
4.预防
(1)加强晨检工作,以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患儿应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对接触者进行检查,若有可疑症状,应立即隔离观察。
(2)室内空气要新鲜。
(3)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此病经蚊虫叮咬传播,流行于夏秋季节,15岁以下儿童多见。此病属于人畜共患的疾病。
2.症状
起病急,高热,体温可达40℃,患儿有头痛、嗜睡、喷射性呕吐、精神和食欲差、惊厥、昏迷等症状。多数能在2周左右被治愈,但严重者则因脑部病变较重,恢复较慢,若发病半年后未能被治愈,则会留下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3.预防
(1)消灭蚊虫是预防乙脑的关键,在冬春季节消灭蚊幼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按时接种“乙脑”灭活疫苗。
(3)加强家禽、家畜的卫生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侵入脑膜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为冬春季,5~15岁以下儿童多见,传染性强。
病菌寄生于患者或健康人的鼻咽部,当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菌随着空气中的飞沫传染。当易感者在受凉、疲劳、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传染此病。
2.症状
病初似感冒,继之出现高烧、头痛、烦躁。严重时,躯体、四肢皮肤可出现细小的出血点,可迅速转变为瘀点或瘀斑,压之不退,大小不等。细菌侵入脑膜后则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惊厥、颈项强直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该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而且容易被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
3.治疗
发现“流脑”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主要以抗生素为主,首选药物为青霉素、SD等,若过敏,再改用其他抗生素。
4.预防
(1)迅速隔离患者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3d。密切接触者检疫7d,可服磺胺药SD预防,也可使用中草药,如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野菊花、贯众各9~15g煎水代茶。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户外锻炼,避免受凉和过度疲劳。
(4)在流行季节可用淡盐水漱口,多吃清洁的生白萝卜和生大蒜等。
(5)其他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十一)细菌性痢疾
1.流行特点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在小儿较常见。痢疾杆菌从带菌者的粪便中排出,通过污染手、食物、饮水等途径,经口传播。
2.症状
(1)起病急,发烧、腹痛、腹泻。一日可腹泻几十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总有大便排不净的感觉)。大便内带有黏液和脓血。
(2)少数患者病情来势迅猛,几小时后出现发高烧、抽风,很快昏迷,为中毒型痢疾。
(3)若病程超过2个月,则称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3.护理
(1)速送医院治疗。按医嘱给病儿服药,配合医生治疗。急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时易转变成慢性痢疾,较难治疗。
(2)注意饮食。病初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改为软食,并加强营养,多晒太阳。
(3)每次排便后,用温开水洗臀部。为了防止臀红、发炎,肛门及臀部可涂5%的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4.预防
(1)注意个人、环境、饮食卫生。
(2)早发现、隔离与治疗患者及带菌者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
(3)积极预防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4)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食具要专用消毒,患儿的尿布、内裤等也要洗净后暴晒消毒。
(5)平时吃凉菜多放醋,多吃清洁的生大蒜等。
(十二)病毒性肝炎
1.流行特点
病原体为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两型。近几年来又发现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在我国以甲、乙、丙型肝炎多见。
甲型肝炎病毒,耐高温,煮沸15min以上方能将其杀灭,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
乙型肝炎病毒,对热、酸、碱均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可以此区别于甲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自潜伏期至发病后2~3周均有传染性。患者或带病毒者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饮水,易感者摄入被肝炎病毒污染过的食品、水后,易感染肝炎。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患者的血液、唾液、鼻涕、乳汁中带有病毒。故健康人输入被污染的血制品(血液、血浆、丙种球蛋白等),或接受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注射、针灸、采血等)均可感染。由于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带有病毒,故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也是传播途径,其中更应注意唾液传播。
甲型肝炎以儿童发病多见,多为黄疸型。症状重,后果轻。经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乙型肝炎无明显的年龄差别,多为无黄疸型。症状轻,后果重。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通常所说的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或“二对半”是乙型肝炎取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的化验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如表7-4所示。
2.黄疸型肝炎症状
(1)黄疸前期 常以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厌油腻,并伴有乏力、精神欠佳、上腹部不适、尿色加深等。时间为1周左右。
(2)黄疸期 尿呈茶色,巩膜、皮肤发黄,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出现后,胃肠道症状减轻。本期2~6周。
(3)恢复期 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期为1个月左右。
无黄疸型肝炎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症状和体征与黄疸型肝炎相似,但在整个病程中始终没有黄疸出现,故易被忽视。若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一般在3个月内可康复。
3.护理
(1)隔离患儿3周,对接触者应观察45d。
(2)对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三高一低”(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糖类)的食物,并注意限制其活动量,但在恢复期要进行适当地活动,避免肥胖。
4.预防
(1)工作人员要定期体验。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活动期不要接触孩子,应调离岗位。
(2)防止病从口入,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应用一次性注射用品,严格筛查供血员和血制品。
(4)对接触者检疫。接触者10d之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5)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食具、用具以及粪便、便盆均应及时刷洗消毒。
(6)按时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儿童的免疫能力。
表7-4 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保教人员和家长应该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以便对患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另一部分被不断运送到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等方式散发到体外。在正常情况下,产热和散热是平衡的,使人体的温度保持在36.5~36.8℃。
体温测量方法也有3种,分别为腋下测温法、口腔测温法和直肠测温法。由于人体各部位温度不一,身体表面散热较多较快,温度要比深部组织低,且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用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测得的体温可略有差异,一般依次递增0.5℃。
腋下测温法,既安全又卫生,是最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可运用于任何年龄的婴幼儿,包括新生儿。测前应检查温度表是否完整,表上的水银线是否已甩至35℃以下;然后解开小儿上衣,轻轻擦干腋窝,把表夹在腋下,小儿屈臂夹紧并放于胸前,注意水银端不能伸出腋窝外,5min后取表,读数记录。
测试体温应在小儿充分休息,安静,不剧烈活动,无哭闹现象的情况下进行。冬天户外寒气可使高热小儿体温暂时下降许多,宜进入室内10min后再测试,以确保测试准确。
小儿的体温比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腋表)为36~37℃。体温在昼夜之间有生理性波动。
一般情况下,脉搏的次数、强弱与心率的次数和心肌收缩力一致,故记录脉搏跳动即代表心率。检查或比较脉搏的强弱、快慢,最好在小儿熟睡时测量较为准确,因为小儿哭闹或刚活动后测试,会影响脉搏测试结果。测试时,可将示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按于桡动脉或颞浅动脉、股动脉处,注意频率、规律及强弱;看好秒表,测1min并记录。正常小儿每分钟脉搏次数为:新生儿140次左右,1~5岁时110次左右,6~9岁时90次左右。若婴儿体弱,脉搏无法测得,则以测心率为准。
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测试时可将手放在小儿胸、腹部,或直接观察呼吸时胸腹起伏次数(一呼一吸计为一次呼吸),历时1min,记录结果。正常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为:新生儿45次左右,1~5岁时25~30次,6~9岁时20~25次。测呼吸也应在小儿安静状态下进行,哭闹、运动等均会使呼吸频率增快且难以测量;也可用心率的次数除以4所得的结果为呼吸次数。
测量血压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测时应首先检查袖带宽窄是否适当,若用成人器具,气袋过宽,会使血压数值偏低;气袋过窄,则会使血压数值偏高;袖带宽度因小儿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儿为2.5cm,3岁前为5cm,4~10岁为7~9cm,袖带内气囊应能围绕上臂或超过上臂周径一半以上。然后检查气囊接头,无漏气后,将袖带平整地缠于小儿上臂,其下缘距离肘窝约2cm。坐位或卧位测量时,均需使被测手臂、血压计零点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听诊器放于小儿肘窝肱动脉明显处,关闭气门,打气至脉搏声消失后,再加压10~20mmHg,缓慢放开气门,观察水银柱下降情况。当听到第一个清晰的肱动脉搏动声音时,血压计所示刻度为收缩压,搏动声消失时的刻度为舒张压。特殊情况下有的人舒张压一直响到零,可按听到第一变音后的开始计算。小儿正常收缩压分别为:新生儿约为60mmHg,1~4岁为70mmHg,5~12岁为80mmHg;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左右肢血压正常相差10mmHg。
解开小儿尿布带,用干净的上端擦净臀部及会阴部,用手提小儿双足,使其臀部抬起,取下污尿布,清洗后,将清洁尿布垫于腰下,放下小儿双足,尿布的底边两角折到腹部肚脐下,双腿中的一端上拉,系好尿布带,拉平衣服。若有大便,要先用温开水洗净并擦干,然后换上干净尿布。尿布最好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旧棉布块(对小儿皮肤无刺激),每次洗净尿布后用开水清洗、暴晒。
沐浴应在婴儿喂奶前进行,以防呕吐或溢奶。准备好干净的衣服和尿布,以及毛巾、浴毯;浴室温度应在25℃左右为宜;浴盆底铺垫毛巾以防小儿滑倒;预先放好半盆温水,水温维持在38℃,可用成人手臂内侧测试水温,以感到热而不烫为宜。成人以左手握住小儿左肩及腋窝部,右手托住双腿,将小儿轻轻放入盆内。洗脸、洗头后,用小毛巾抹婴儿浴液,至上而下地擦洗、洗净全身。注意不要使浴液水接触眼睛,鼻孔处可用毛巾的小角清洗,不用棉签,以防损伤鼻黏膜;洗头时应以左手托住小儿的后脑勺,以拇指和中指将双侧耳郭轻折向前方,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水流入耳内,左臂应夹住小儿身体。
发热是小儿常见疾病的一般症状,在学前期,高热(体温在39℃以上)容易引起惊厥,有时还会导致并发症,故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除了利用药物降温之外,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在患儿的体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止使用物理降温法。
1.凉水降温
一般用于高热不退者,采用头部冷敷或置冰袋,可以减少头部脑细胞耗氧量并降低体温。冷敷一般是将软毛巾按小儿头部大小折好,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压潮湿,然后置于前额或枕部,5min左右更换1次;也可在全身浅表较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如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处)冷敷。如果冷敷时发现小儿打寒战、面色发灰等,应立即停止。此方法一般用于连续高烧不退时。
2.药物降温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用药之前要仔细认清药品的名称和用药方法,不可乱用其他药品,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操作者必须洗净双手。
为小儿滴眼药水前,要先洗净小儿双眼;然后使其头部稍向后仰,并偏向患侧,嘱小儿眼睛向上看;用示指、拇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药水滴入结膜囊内1~2滴,滴后用手指压迫泪囊部数分钟,以免药水流入鼻腔,在滴阿托品眼药水时尤须注意。
常用的眼药膏有的装在软管内,有的装在小盒中。装在软管内的药膏可在分开小儿上下眼睑后,直接挤进结膜囊内,但要注意软管口不可接触眼部。
小儿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鼻堵塞、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使用滴鼻剂,以达到杀菌、消炎、通气、收缩黏膜血管的作用。滴鼻时,让小儿取仰卧位并用枕头垫于肩下,或取坐位背靠椅背,头后仰,鼻孔向上,避免药液通过鼻咽部流入口腔或仅滴到鼻孔外口;每侧1~2滴,之后轻轻按压鼻翼,并保持原姿势2~3min,使药液顺利进入鼻道。对新生儿、婴幼儿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药物剂量。
对于小儿各种急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以及已经发生感染的耵聍栓塞,应按医嘱及时使用滴耳液。滴耳时要求小儿侧卧,患耳向上,擦净外耳道脓液,一手牵拉耳郭,另一手滴药;一般滴1~2滴,滴后轻轻按揉耳屏,并保持原姿势2~3min,使药液进入耳道深处。对小儿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药物剂量。
当小儿出现便秘时,可以将肥皂削成柱状为其通便,具体做法是:将肥皂条用温水湿润后轻轻地插入小儿的肛门,刺激其肛门反射到大脑的排便中枢,用卫生纸堵住肛门约5min即可。
对2~3岁以上的婴幼儿,要鼓励他们自己吃药,不要吓唬,更不要捏着鼻子硬灌,以免呛入气管。对新生儿、小婴儿,应采用喂药。如果是药片,要压成粉末,放在小勺里,加点糖和少许水,调成半流状,也可用果汁、糖浆调药。把小婴儿抱坐在大人腿上,孩子的右胳膊放在大人左侧腋下靠近背部,大人再用左臂压住小孩的左胳膊,使他不能乱动。把小勺从孩子的嘴角伸进去,轻轻压住他的舌头,见他咽下去了,再取出小勺。喂完药后,喂点糖水或奶,免得药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呕吐。
思考与实践
1.怎样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腹泻的危害和预防是什么?
3.有人说:“小儿龋齿不要紧,还要换恒牙”,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急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和预防是什么?
5.急性结膜炎为什么忌包扎,应冷敷?
6.有人说:“小儿服大量的钙片可以预防佝偻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7.腹泻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8.水痘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9.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10.乙脑和流脑在流行特点上有哪些区别,怎样预防?
11.如何预防“菌痢”?
12.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