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 五官系统影像诊断
任务一 五官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实训目标】
通过实训练习,使学生了解影像检查技术在五官疾病中的适应证和诊断价值,熟练认知五官系统各组织器官在不同影像技术检查中的正常表现。
【知识目标】
1.掌握眼、耳、鼻、咽喉及口腔颌面部正常CT表现。
2.熟悉眼、耳、鼻、咽喉及口腔颌面部正常MRI表现。
3.了解眼、耳、鼻、咽喉及口腔颌面部正常X线表现。
【能力目标】
通过实训练习,做到影像与临床结合、影像与病理结合、模拟训练与实际读片结合,为专业岗位的工作需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练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训器材】
1.五官系统正常X线教学片、CT教学片、MRI教学片,幻灯片;解剖标本及模型。
2.多媒体、观片灯、教学课件及实训报告单等。
【实训步骤】
1.讲解演示五官系统各种影像资料的摆放和观察步骤及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五官系统在各种影像检查图像上的表现。
3.分组进行阅片、互相分析、讨论,最后集中对学生提出疑问、难点进行讲解。
4.通过对正常的X线片、CT图像、MRI图像的认识对比,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查方法所形成图像特点。
5.按标准格式书写一份读片报告。
【结果与讨论】
1.眼和眼眶大小、形态、密度、眶壁、视神经孔的正常X线、CT、MRI表现。
2.鼻和鼻窦的正常X线、CT、MRI表现。
3.乳突气房、乳突窦、乳突窦入口正常X线表现和CT表现;乳突气房的分型、中耳鼓室、听小骨及鼓膜的正常影像表现。
4.鼻咽侧位正常X线表现和咽部正常的CT、MRI表现。
5.颞颌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和腮腺、颌下腺、颞颌关节、牙与颌骨的正常CT、MRI表现。
【思考与练习】
1.在颞骨横断面CT的上鼓室层面可见到哪些主要结构及毗邻关系。
2.试述翼腭窝CT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2.试述眼眶的CT解剖特点。
4.颞颌关节X线解剖及其关节盘MRI信号特点是什么?
任务二 五官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实训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五官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并能够分析造成上述改变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
【知识目标】
1.掌握五官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平片及CT的表现。
2.熟悉五官系统基本病变MRI的表现。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五官系统基本病变影像表现的实训内容的练习,做到影像与临床结合、基本病变与病理结合、模拟训练与实际读片结合,为专业岗位的需求奠定扎实基础。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训器材】
1.五官系统X线教学片、CT教学片、MRI教学片,幻灯片;解剖标本及模型。
2.多媒体、观片灯、教学课件及实训报告单等。
【实训步骤】
1.讲解五官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基本病变的典型影像学征象。
2.分组阅片,观察病变的特点(大小、形态、密度、信号、数目等),讨论造成异常改变的原因。
【结果与讨论】
1.眼及眼球异常影像学表现:大小与形态异常;密度(信号)异常;位置异常;眶壁骨质异常;眼眶通道异常;肿块;邻近解剖结构的改变。
2.耳部异常影像学表现:颞骨骨质异常;鼓室、乳突窦与乳突气房异常;骨质连续性异常。
3.鼻和鼻窦异常影像表现:黏膜增厚;窦腔积液;肿块;窦腔形态、大小异常;骨质异常;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4.咽喉异常影像学表现:咽腔狭窄与闭塞;咽壁增厚或不对称;邻近骨质改变;喉软骨的破坏;咽旁间隙受累;喉部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
5.腮腺、下颌腺的形态、大小和密度的异常改变及颞颌关节异常的X线表现和CT表现。
【思考与练习】
1.常见五官系统的基本病变有哪些?
2.五官系统哪些部位的病变会导致骨质上的改变及改变后的影像学表现?
任务三 五官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实训目标】
能够选择合理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五官系统常见疾病进行检查。能够正确结合临床表现对五官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资料进行病理及影像分析,并做出准确的影像诊断。能够正确掌握阅读影像资料的方法及原则,正确完成影像报告书写。
【知识目标】
1.掌握五官系统常见疾病影像的分析和诊断方法。
2.掌握五官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熟悉五官系统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五官系统常见疾病的实训内容的练习,做到影像与临床结合、影像与病理结合、模拟训练与报告书写相结合,为专业岗位的需求奠定基础,并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训器材】
1.五官系统常见疾病X线教学片、CT教学片、MRI教学片,幻灯片;解剖标本及模型。
2.多媒体、观片灯、教学课件及实训报告单等。
【实训步骤】
1.讲解眼部异物及外伤、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耳炎、胆脂瘤、鼻窦炎、鼻窦肿瘤及肿瘤样变、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成釉细胞瘤、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腮腺混合瘤的X线片、CT片及MRI片。
2.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五官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要点及影像鉴别诊断。
3.分组阅片、讨论,对学生提出的疑点、难点进行讲解。
4.通过X线图像、CT图像和MRI图像的对比,理解不同检查方法在五官系统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5.按标准格式书写一份读片报告。
【结果与讨论】
1.眼和眼球疾病
(1)眼部异物及外伤
1)眶内损伤和异物
X线、CT表现:用以确定异物是否存在于眼球之中。眼球异物定位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眼眶正位和侧位投照。CT易在冠状面上观察眶壁骨折及骨折片移位,确定异物有无及其在眼球内、外位置。
2)视神经管骨折
CT表现:视神经管骨质断裂,视神经管变形。
(2)视网膜母细胞瘤
1)CT表现:眼球内肿块,瘤体内多有钙化。
2)MRI表现:肿瘤可向前突入玻璃体,或在视网膜下生长,也可呈弥漫性生长。肿块在T1WI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玻璃体,T2WI呈等信号。钙化量较大时均为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瘤体明显强化。
2.耳部疾病
(1)急性乳突炎
X线、CT表现:乳突气房结构模糊不清,密度增高。中耳、乳突腔气房积液。
(2)慢性乳突炎
X线、CT表现:单纯型,为骨密度增高,气房消失呈硬化性表现。肉芽型或骨疡型,乳突骨质增生,密度高,同时在鼓窦区有明显骨破坏,边缘不清。增强明显强化。
(3)胆脂瘤
X线、CT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并发症。常在上鼓室、鼓窦或乳突中出现边界清楚、光滑的圆形腔洞,大小不一,周围有硬化边。CT上可见骨性空腔及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或模糊,在高分辨力CT上可清楚显示听小骨和半规管有无骨破坏。
3.鼻和鼻窦疾病
(1)慢性鼻窦炎
X线、CT表现:窦腔混浊,窦内充满分泌物所致。黏膜增厚,表现为沿窦壁有一层带状阴影,密度略低于骨质,但增厚严重者可充塞全窦腔。窦壁骨质炎症反应多见于额窦,表现为骨壁增密增厚。
(2)鼻窦肿瘤及肿瘤样变
1)良性病变常见黏液囊肿和息肉,肿块小者呈窦腔内密度均匀结节影,边缘光滑锐利,骨壁无破坏,较大肿块可占据整个窦腔,并压迫窦壁使之膨隆扩大。
2)囊肿CT值较低。息肉为实性肿块,密度较高。
3)恶性肿瘤以鼻窦癌和转移癌为主,其肿块轮廓不规则,常伴窦壁骨破坏,并伸向鼻咽、鼻腔和眼眶,出现软组织肿块,周围脂肪层消失。
4)MRI对鉴别鼻窦炎性、囊性或实质性病变很有帮助。肿瘤多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或混杂信号,肿块可见明显强化。
4.咽喉疾病
(1)咽部脓肿
CT表现: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及隆起,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增强扫描壁强化,腔内不强化。
(2)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1)CT表现:鼻咽侧后壁增厚或有软组织块影突入鼻咽腔,引起咽腔变窄变形,咽鼓管开口和侧隐窝闭塞。咽旁脂肪间隙消失,翼腭窝和颞下窝内见软组织肿块,可有骨破坏。
2)MRI表现:肿瘤在T1WI呈均匀的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略低信号,增强有明显强化。
(3)鼻咽癌 是鼻咽部黏膜上皮发生的癌肿,鼻咽癌的发展可分为上行性(向上侵及颅底骨质及脑神经)、下行性(有淋巴结转移)和上下行性(兼有颅底、脑神经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必须注意观察咽腔形态改变、咽周软组织和间隙改变、骨骼改变,肿瘤治疗后有无复发。
1)CT表现:鼻咽腔变形,不对称,咽旁间隙外移。MRI在肿瘤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方面优于CT。
2)MRI表现:肿块在T1WI上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为中等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呈轻度到中度强化。
5.口腔颌面部疾病
(1)造釉细胞瘤是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可为实质性或囊性。
1)X线表现:下颌角或升支有巨大膨胀性囊性低密度区(单囊或多囊),边界多呈分叶状。周围无骨质硬化,可有散在钙化斑或分隔。附近牙根受压而呈截断状或受压移位甚至脱落。
2)CT表现:囊内液体呈低密度,周围囊壁境界清晰,呈锐利高密度囊壁。
3)MRI表现:T1WI囊内液体及硬化囊壁均呈低信号,T2WI囊内液体信号增高,囊壁仍呈低信号。
(2)牙源性囊肿
CT、MRI表现:①根尖周囊肿,多发生在上颌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牙根唇面。在病源牙根尖周围圆形囊状密度减低区,包绕根尖,边界清。增强扫描囊腔不强化,囊壁轻微强化。囊肿内容物呈长T1长T2信号。②含牙囊肿: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区,圆形、类圆形密度减低区,境界清,囊壁连于牙冠、牙根交界处。囊内含形态完整或不完整的牙齿,牙冠多朝向囊腔,囊肿可压迫邻近结构。内含牙齿在MRI呈长T1短T2信号。
(3)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CT、MRI表现:CT软组织窗可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功能紊乱期只有髁状突运动的变化,前移、后移或轻微上下移位;结构紊乱期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器质性改变期骨质改变,主要表现为髁状突硬化。MRI横断面有助于观察关节盘向内或向外移位;冠状面可见关节盘侧移或旋转移位;矢状面则有利于显示关节盘前移。
(4)腮腺混合瘤
CT、MRI表现:可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形,边缘光滑多为等密度,与正常低密度腺体分界清楚。瘤体内纤维间隔和条索为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状强化。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周边常可见低信号的包膜影像。当肿瘤位于腮腺深叶时可向咽旁间隙突入,造成咽旁脂肪间隙向内侧移位。
【思考与练习】
1.简述鼻窦炎症、上颌窦癌的影像表现。
2.鼻咽癌、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巩远方 唐宁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