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三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
任 务 浅表器官超声探测技术
【实训目标】
通过实训,学会浅表器官的常用超声检查方法,掌握甲状腺、乳腺的正常声像图表现。
【知识目标】
1.掌握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及淋巴结的探测前准备、探测体位、探测途径及探测方法。
2.熟悉甲状腺、乳腺及淋巴结常规切面的探测、掌握正常超声表现及测量方法。
3.了解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时的超声诊断仪的常规调节。
【能力目标】
能够严格遵守超声诊断室工作规范并基本能够独立操作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乳腺进行常规超声诊断。
【素质目标】
通过实训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爱护仪器设备的职业素质,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
【实训器材】
1.多种型号超声诊断仪(B型,彩色多普勒)、各种类型探头,检查床,耦合剂等。
2.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片,幻灯片,病例等。
【实训步骤】
1.教师选择一同学为模特进行正常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的示教演示法。演示讲解不同部位的血管常规探测体位、探测途径、探测方法、超声测量及正常声像图表现。
2.学生分组上机操作实践
(1)同学之间相互检查 熟悉探头放置位置、探头方位及标准切面的识别,体会操作技法,感受操作过程中图像变化与操作技能的关系。
(2)同学分组上机操作 演练教师所教的各种探测方法,进一步熟悉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的声像图的表现及特点等,提高自身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
3.教师巡回辅导纠正错误、答疑。
【结果与讨论】
1.甲状腺
(1)探头选择 理解线阵与凸阵探头的优缺点,思考频率与穿透力和分辨力之间的关系。
(2)探测前准备 认识病史询问、必要的体检、充分暴露颈前对探测的价值。
(3)探测方法 思考横切、纵切扫查时,探头放置位置、探头滑行方向、探头与皮肤垂直、探头轻放于皮肤上对图像显示和测值的影响,以及胸锁乳突肌在甲状腺侧叶扫查中的作用。
(4)注意事项 思考观察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时,彩色速度标尺不宜过大,探头不能过于挤压颈部组织的原因及彩色增益调节的原则。
(5)观察声像图特征 甲状腺轮廓线通常表现为一条包绕整个甲状腺的薄层高回声带,表面比较光滑,整齐,境界清晰,实质回声一般呈细而密集的点状回声,分布均匀。
2.乳腺
(1)探头选择 根据乳腺丰满与否可选用不同频率的探头。
(2)探测前准备 认识病史询问、必要的体检、充分暴露乳腺对探测的价值。
(3)探测方法 思考乳腺不同象限病变检查时受检者体位变动的理由,探头滑行方向、探头加压皮肤对图像显示和鉴别诊断的影响。
(4)注意事项 乳腺检查应遵循先健侧再病侧的原则,且应包括4个象限(外上、内上、外下、内下)、乳头-乳晕复合区及腋下延伸部共六个部分以及附属的淋巴结。
(5)仔细观声像图特征 皮肤、乳头和乳晕、乳腺导管及乳腺腺叶、疏松基质、致密的纤维基质、脂肪及乳腺筋膜各种解剖结构声像图特征。
3.浅表淋巴结
(1)探头选择 7.5~12MHz线阵探头,极为表浅的淋巴结检查可使用15~20MHz的探头。
(2)探测前准备 认识病史询问(常见淋巴结疾病在颈部的一般分布状况)、必要的体检对探测的价值。
(3)探测方法 思考淋巴结超声测量一般在长轴上测量其长径,最大短轴水平测量其短径的理由。
(4)注意事项 淋巴结分布比较广泛,要全身多部位仔细扫查,探测时应进行多切面扫查,测量时注意取其最大切面,位于甲状腺下极尾部和深面的淋巴结检查常可做吞咽试验,有助于淋巴结的检出及鉴别诊断。
(5)观察声像图特征 淋巴结的外形通常呈长条状或卵圆形,其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肾,呈“靶样”结构,而正常的下颌下淋巴结及腮腺淋巴结趋向于呈圆形。淋巴结包膜呈中高回声,边缘皮质呈低回声,淋巴结中央高回声为淋巴门。
【思考与练习】
1.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及淋巴结为重点)的探测前准备、探测体位、探测途径及探测方法。
2.甲状腺、乳腺及淋巴结常规切面的探测、正常超声表现及测量方法。
(李 拓 李 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