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伦敦的城市发展历史

伦敦的城市发展历史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伦敦的诞生——罗马和萨克森时期伦敦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战后,伦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2世纪后叶,6米高的环伦敦石城墙被修建,成为英国当时最大的城镇。侵略军占领了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北部和东部领土。通过和平谈判,阿尔弗烈德大帝于886年重新收复伦敦,他重新修整了破败的旧罗马城的城墙。不同级别的修道院和医院分布在城市近郊。
伦敦的城市发展历史_世界城市 文化力量

(一)伦敦的诞生——罗马和萨克森时期(公元43~1066年)

伦敦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显示,在罗马人到来之前,这片区域已经有人类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动的痕迹。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Claudius)带领罗马人正式征服了这个后来成为英国的地方。他们在泰晤士河畔建筑聚居点,取名为“伦底纽姆”(Londinium)。据说,此字源于生活在此地的凯尔特人(Celts)所用的语言,意思可能是“荒野之地”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将其作为通往罗马位于东英格兰的省会Colchester的交通重镇。公元50年前后,罗马商人又在桥边兴建了一个城镇,伦敦由此而诞生。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带领民众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伦敦在战火中被毁。战后,伦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们用石头和砖瓦来建造房屋,而大多数的穷人们只能住木屋。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伦敦城荣辱沉浮,几度更替。到公元100年,伦敦开始作为罗马不列颠省的首府而存在。2世纪后叶,6米高的环伦敦石城墙被修建,成为英国当时最大的城镇。但是公元407年,随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撤离英国,伦敦城镇开始衰落。到公元7世纪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罗马人修建的城市上游1英里处修建了新的居住点,名字叫做Lundenwic,这就是现在的伦敦市中心花园——柯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842年和851年,丹麦人两次入侵英国,抢劫和烧毁了大多数的城镇。侵略军占领了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北部和东部领土。878年,丹麦人被阿尔弗烈德大帝所击败,英国的国土被分为两部分,丹麦人拿走了英格兰的东部领土,包括伦敦。而阿尔弗烈德大帝则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地。通过和平谈判,阿尔弗烈德大帝于886年重新收复伦敦,他重新修整了破败的旧罗马城的城墙。为了得到保护,居住在罗马城以外的伦敦人在阿尔弗烈德大帝统治时期又重新搬回城里居住。994年,伦敦人击退了丹麦人并迫使他们撤离此地。继盎格鲁撒克逊人之后,在英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是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人(Normans)。他们的领袖威廉声称,因血缘关系,有权继承盎格鲁撒克逊人皇帝“忏悔者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举发动进攻。

(二)英格兰政治中心——中世纪的伦敦(1066~1485年)

公元1066年,威廉军事行动成功,成为英格兰的君主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虽然此时英格兰首都设于伦敦西南部的温彻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伦敦东部修筑了坚固的伦敦塔以防御反抗者的进犯。塔高27米(90英尺),圆形的拱门使其呈现罗马风格,被粉刷成白色以加强其戏剧性的外观,传达了坚固性和力量感。这里既是皇家住所,也是政治犯的监狱。威廉保证将保留城市在撒克逊人统治时期获得的权利和特权,如当地由长老运行的法院系统。这既是作为宣示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也突出了伦敦的军事地位之重要,为伦敦的基础建设打下来较好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时期,伦敦慢慢成长为英格兰的首都和北欧贸易系统边缘的、活跃的商业城市。伦敦在羊毛贸易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大量的外国贸易商定居于伦敦,包括丹麦人、德国人、弗莱明修士等,尤其是自视为银行家的北意大利人。在东部,大量人口涌入高墙林立的罗马时代的伦敦旧城,在古罗马人的古伦敦城的基础上建立起伦敦市(City of London)。这个地方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伦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两个城市通过Strand街相连。本地贸易主要有两个市场:戚普塞市场(cheapside),一般产品交易市场;东戚普市场(Eastcheap),鲜鱼和猪肉交易市场。这些在当前的伦敦街道名称中依然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比如牛奶街(Milk Street)、面包街(Bread Street)、家禽巷(Poultry Lane)等。这一时期,手艺人们开始组织行会并制定标准来保护他们自己的特殊技艺。行会开始慢慢地有效地管理起伦敦市来,首任市长可以追溯到1189年。从14世纪开始,市民团体组织共同委员会同城市长老开始共同管理城市一般事务。公民政府于15世纪开始,就位于当前的伦敦市政厅(The Guildhall)位置。

伦敦此时还是活跃的宗教中心。罗马风格的威斯敏斯特寺被当时流行的法国哥特式风格所取代,旧的圣保罗大教堂也被不断扩建,带着一个伸入云端的140多米高的尖顶。几乎每条街道都有社区小教堂,众多的僧侣们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了城市的许多地方。不同级别的修道院和医院分布在城市近郊。中世纪的伦敦如迷宫一般,其特点是:狭窄而拥挤的街道,旁边分布着干净整洁的小店和住宅,住宅二层伸出低檐,房屋材料以木头和石灰墙为主。这种倾向也反映在当时修筑的伦敦桥上,1176年一座新的石伦敦桥被修建以取代原来的木桥。这座新桥挤满了房屋和商店,甚至还有一个小教堂。在1300年左右,伦敦总人口大约有3.5万,还没有巴黎——当时的欧洲第一城市的一半人口多。在1340年代,伦敦大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死于“黑死病”,但是到1500年左右,人口又很快恢复到4万人左右。

(三)欧洲第一大城市——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伦敦(1485~1714年)

大约在1485~1600年期间,伦敦的人口增长到了20万;到17世纪末期时,激增到57.5万,超越巴黎,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这一时期,伦敦是贸易、殖民运动和金融业的中心。伦敦的这一快速成长以下述事件作为标志:1560年代金融家Sir Thomas Gresham建立了皇家交易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世纪由伦敦投资者建立的旨在开发爱尔兰和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联合股份公司组织,1694年由伦敦商人建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一时期,伦敦还是英语文化复兴尤其是文学复兴的中心,标志人物有克里斯托芬·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本·强森(Ben Jonson)和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伦敦的城市布局在这一时期因为亨利八世解散天主教堂进行英国宗教改革而改变。贵族从国王那里得到了这些前教堂的财产进行开发,在伦敦城的城墙内外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其中的案例就是居民广场考文特花园的建设。贝德福德伯爵家族得到了这一与威斯敏斯特寺紧密相连的价值连城的地产,然后由建筑师Inigo Jones在1630年代早期进行设计,将古典建筑式样带到伦敦。他的其他作品还有1619年建成的宴会大厅、1623年建成的女王教堂。古典建筑效法古希腊罗马建筑,其特点是圆柱、拱门和穹顶。伦敦在1640~1650年间的英国内战侵扰下存活下来,像英格兰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一样,主要支持反对国王的议会。对伦敦破坏较大的是1665年的大瘟疫和1666年的伦敦大火。1665年大瘟疫引起的黑死病使伦敦10万人丧生; 1666年9月的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焚毁了大约13200座房屋、87座教堂,大概是伦敦市80%的面积,其中就包括了圣保罗大教堂。大约80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王命令海军帮助城市中露宿的灾民搭建帐篷,为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国王下令所有新造房屋一律使用石头和砖瓦为建筑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这次据称是人为错误造成的大火,几乎烧掉伦敦全部建筑,但是都市建设却因此有机会重新开始。现在的英国议会就是建筑在威斯敏斯特宫的遗址上的。

(四)世界第一大城市——乔治王、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伦敦(1714~ 1920年)

在1714年到1830年代的乔治王时代,伦敦快速发展。到1801年时,人口已经接近100万高点,到1837年时则接近200万。伦敦成长为庞大帝国的核心,它的财富来自于同东印度和西印度的贸易。19世纪早期,像西印度码头和东区的伦敦码头这样的新码头兴建,以取代原来位于伦敦桥和伦敦塔之间的老旧、拥挤的码头设施。文化上,则进入了塞缪尔·约翰逊时代。乔治王时期的伦敦,慢慢地基于财富和居民变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伦敦西区的富人的居住和购物中心,另一部分则是由贵族拥有的大量乡村土地演变成伦敦的郊区。格罗夫纳(Grosvenor)、贝德福德(Bedford)、贝尔格雷夫(Belgrave)和罗素(Russell)广场都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间兴建起来的。数以千计的排屋按照统一的乔治王风格建设,当时最时髦的建筑师是罗伯特·亚当和约翰·纳什。在1820年代,纳什设计了位于摄政公园的肯勃兰连排住宅。拥有直线和圆柱的古典希腊复兴风格是19世纪初建成的公共建筑的主流风格,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纳什大胆倡导建设的公共建筑,包括1812年建成的摄政街和19世纪30年代的特拉法加广场(纪念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乔治王时期的伦敦东区,以船坞为主,居民生活贫困,儿童死亡率高,疾病和犯罪在这些地区流行,尤以乔治三世早期为甚。这时期的著名暴动有:在18世纪60年代后期约翰·威尔克斯率领的暴动和1780年由新教领导人勋爵乔治·戈登为首的反对亲天主教的戈登暴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世界第一个正式的警察部队诞生了。

在1837年到1914年,伦敦人口继续增长,使其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1851年到1901年,伦敦人口从250万增长到650万。伦敦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中心,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繁荣帝国的都城。郊区以不可预测的规模扩展,吞噬了大片的乡村和农场。随着伦敦城发展成为商业和金融中心,居住在伦敦城中的居民人数下降。铁路成为改变这个城市的重要引擎。最早的铁路位于伦敦和伯明翰之间,1830年代,它连接了制造业中心和伦敦北部的郊区。最终,伦敦内城被铁路站所环绕,著名的有1860年代建成的中世纪童话古堡式样的圣潘克拉斯站(Saint Pancras)。始建于1860年代并于1890年代实现电气化的地铁,将远郊的人口源源不断地送到市中心。1830年代旧的伦敦桥被誉为“现代工程奇迹”的新修的伦敦塔桥所替代,于1894年正式通车,并逐渐成为伦敦最著名地标建筑。1851年为万国博览会而建的巨大的玻璃钢铁建筑——水晶宫,标志着伦敦作为世界工业时代之都的显赫地位。其他代表性建筑有威斯敏斯特新皇宫和议会大厦,开启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华丽的装饰和尖塔。1834年,国会大厦被大火烧毁。新建的国会大厦还包括一个大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大本钟”(Big Ben)。1859~ 1875年间爆发的霍乱,促成了下水道系统诞生,此后伦敦因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为降低。19世纪,伦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馆建成,包括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而新苏格兰场(New Scotland Yard)则建造于1891年。但此时伦敦依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其代表是伦敦东区和苏荷区。

(五)重塑辉煌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伦敦(1920~1998年)

20世纪初,伦敦仍然为世界第一大都市,但是后来被纽约超越。伦敦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人口继续增长,1951年达到800万的峰值。二战期间,德国空袭伦敦,1940年9月和1941年5月之间的闪电战,破坏了伦敦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伦敦城和伦敦东区,3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超过13万房屋被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战后大量的建筑被推倒重来,新建建筑大多数类似Barbican和圣保罗大教堂周围的那种混凝土-玻璃风格的塔楼。混凝土和煤仓式的南岸中心(South Bank Center)用一种新的文化复合体把泰晤士河的南岸地区激活起来。20世纪50年代,伦敦经历了西印度地区的移民潮,在加勒比移民比较集中的诺丁山地区,种族和阶级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摇摆的年代”,伦敦一度作为青年文化、流行音乐、时装和电影的中心而风光再现,但是工业离开了这个城市,人口开始减少到1971年的730万。1980年代,大量的开创性举措把伦敦东区废弃的船坞地区(Dockland)开发成为商业中心,其代表作是当时英国的第一建筑——高达250米的、由不锈钢材料建成的金丝雀塔(Canary Wharf Tower)和船坞地区轻轨(the Docklands Light Railway)。这些举措可以说是部分成功的,因为伦敦东区依然同伦敦其他部分地区联系不够紧密。1980年代,在Brixton这一高犯罪率地区爆发了白人警察和黑人市民之间的种族冲突。1990年代,在保守党政府用社区税取代财产税后,中伦敦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此外,伦敦还不断受到爱尔兰共和军的炸弹袭击。但是,伦敦整体发展依然平稳,在经济缓慢增长甚至摇摆中前进。像大英博物馆、皇家歌剧院这样的主要建筑被修葺一新,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也在泰晤士河南岸的索思沃克(Southwark)得到重建,茅草屋顶、自然采光,意图再现当时戏剧时代的伦敦城市精神。1997年,执政18年的保守党下台,工党领袖布莱尔上台。鉴于当时英国工业衰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和后现代的社会语境,布莱尔受命成立了创意工作小组,开始研究将创意产业作为英国重点发展产业的可能性。

(六)世界文化中心——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和领跑者(1998年至今)

1998年,英国创意工作小组首次发布《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并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英国的基本国策。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消费旺盛、创意人才富集的伦敦,成为带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火车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98年,伦敦的创意产业生产附加总值从1996和1997年的1240万英镑左右,上升到了1350万英镑左右,增速为8%左右,大大超过当时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其他产业的增长速度。据统计,伦敦的创意产业生产附加总值、工作岗位份额和就业人数均占到全英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意产业发展动力工厂。为了迎接千禧年的到来,一些新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如耸立于泰晤士河南畔的贝兰斯区,面向威斯敏斯特宫与大本钟的英国航空伦敦眼(千禧之轮),1999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443英尺),是当时世界上首座、也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在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半岛北端的废旧煤气厂上,由英国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设计修建了千年穹顶(Millennium Dome,又称The O2)。此后的代表性建筑有2004年竣工的、绰号“小黄瓜”的瑞士再保险大楼等。2005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伦敦成为2012年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虽然伦敦市民对举办奥运会热情不高,加之欧债危机的影响,使得英国政府和伦敦市对奥运会的投入大量缩水,但是伦敦依然掀起了一波新的建设高潮。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设置在发展相对落后的伦敦东部地区,伦敦碗等一些永久性场馆也在此建设,从而更好地改善东部居民的生活。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伦敦,伦敦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构思新奇的创意,使人过目难忘,令人惊叹伦敦作为世界文化之都的伟岸。而伦敦的创意产业,自然地成为伦敦新世纪当之无愧的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