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9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
一般情况:患者张某某,男,42岁,已婚,大学文化,私企老板。
主诉:吸食“毒品”一年,疑被跟踪、监视,外跑三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服用摇头丸,吸食后精神亢奋,反应敏捷,心情特别舒畅,后在社交圈子经常吸食摇头丸。停吸数日心里即有向往,尚能自控。4~5个月前做生意不顺,心情不佳,经人介绍改服用冰毒,吸后果然飘飘欲仙,内心的烦闷一扫而空。但其后对冰毒欲罢不能,且需求逐渐增强,离开后感到全身不舒服,四肢酸痛,失眠,无精打采,打哈欠,食欲下降,吸食冰毒后自感体力恢复。对公司业务开始放任不管,经常躲到没人的地方自我陶醉。3个月前吸毒时被家人发现制止。患者渐起失眠烦躁,多疑敏感,无端怀疑自己厂里的账目有问题,认为会计拿走了他三四百万元钱。反复查看账本,声称要查出问题。后失眠疑心加重,外出时感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在跟踪他,有人记下他的车牌,认为这是父母派人跟踪监视他的,怀疑父母与别人串通起来搞他的钱,觉得有人用电脑监视他,认为人们都在议论他,对他指指点点。20天前至当地精神病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再普乐等治疗。但患者仅服了一天药,就拒绝服药,病情未见好转。患者仍反复要查账本,威逼会计把事情讲清楚。有时患者不辞而别,外出数天,严重影响正常工作。遂由家属数人陪送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现服用洛汀新降压。
个人史:第2胎,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体格发育正常,智力发育良好,童年无不良遭遇。7岁上学读书,学习成绩良好,大学文化程度。个体开厂,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平时吸烟每天2~3包,服用毒品(摇头丸和冰毒)一年余。个性特征:合群,开朗,好交游。
家族史:两系三代无精神异常史。
体格检查:BP150/100mmHg,余无阳性体征。
精神检查:
入院当天精神检查不合作,情绪敌对,否认病史内容。在反复询问下自称:“账目有问题,我只是去问问”。拒绝住院,要求出去,声称要自由,情绪激动,欲冲门外出,被保护于床。
入院第三天精神检查对话实录如下:
问:叫什么名字?
答:张某某。
问:多大了?
答:42。
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答:医院。
问:什么医院?
答:精神病院。
问:为什么来这里?
答:家里人送我来的。
问: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你?
答:有的。最近厂里账目上有几万元出入,所以我要叫会计讲清楚。
问:弄清楚了吗?
答:没有。他不承认。
问:对这件事,你有何想法?
答:以后再说吧,我想问问他,总是可以的吧。
问:是否有人背地里议论你?
答:有的。周围的人。
问:他们议论你什么?
答:不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我看到他们指指点点。
问:为什么要议论你?
答:不知道。
问:是否有人窥探你或者阴谋陷害你?
答:有的。当时我总感到有人跟踪我,有车子跟在我后面,路上有人在议论我,对我指指点点的。还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觉得电脑在监视我,现在没有了。
问:你是否感到处在危险中?
答:是的。当时我非常紧张,害怕有人伤害我。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了。
问:你是否曾向警察寻求帮助?
答:没有。
问:是什么人跟踪你?
答:可能是我父母派人跟踪的,可能是善意的,怕我去吸毒。
问:以前吸过毒吗?
答:吸过的,吃摇头丸1年多了。最近4~5个月吸冰毒。
问:多长时间吸一次?
答:1~2天吸一次,吸了之后自己觉得轻飘飘的,非常舒服,好像到了天堂里。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真的非常愉快。
问:要是几天不吸毒,如何?
答:几天不吸就难受,心里很不舒服。
问:怎么不舒服?
答:讲不清。就是浑身难过,心烦意乱,想发火。
问:你能否看出别人的心思?
答:不能。
问:其他人是否可以看出你的心思?
答:我想不可能的。
问:你是否曾经有过奇异或不寻常的体验?
答:什么意思?
问:曾经有人告诉我,他们可以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噪音或声音。你有这种感觉吗?
答:没有。
辅助检查:头颅X线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轻度脂肪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ECG:正常心电图;EEG:正常;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生化全套:正常。
心理量表测评: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能力自测题
1.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该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
A.感觉过敏
B.幻听
C.被害妄想
D.影响妄想
E.关系妄想
F.焦虑
G.情绪低落
H.内心被揭露感
I.罪恶妄想
J.注意转移
2.该患者存在哪些思维内容障碍( )
A.感觉过敏
B.幻听
C.被害妄想
D.影响妄想
E.关系妄想
F.焦虑
G.情绪低落
H.内心被揭露感
I.罪恶妄想
J.注意转移
3.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对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
A.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D.抑郁症
E.神经症
4.该患者吸食的摇头丸和冰毒属于哪一类精神活性物质( )
A.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C.大麻
D.可卡因
E.致幻剂
F.阿片类
G.酒精
H.挥发性溶剂
I.烟草
5.下列哪些物质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
A.苯丙胺
B.咖啡因
C.大麻
D.吗啡
E.酒精
F.可卡因
6.关于作为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一类能影响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
B.具有强烈的成瘾性
C.社会上禁止使用
D.医疗上限制使用
E.癌症病人可常规使用
7.在我国,毒品不包括( )
A.阿片类
B.烟草
C.大麻
D.兴奋剂
E.酒精
F.可卡因
8.吗啡和海洛因等短效药物的戒断反应极期常出现于停药后( )
A.8~12小时
B.48~72小时
C.4~7天
D.8~10天
E.12~24小时
9.有关镇静催眠药,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致可分为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
B.巴比妥类由于影响快动眼睡眠,停药后噩梦增加
C.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依次为:镇静→催眠→麻醉→昏迷→死亡
D.镇静催眠药一般不产生耐受性
E.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类药物还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10.阿片类物质不包括( )
A.天然的阿片类物质
B.半合成的阿片类物质
C.全合成的阿片类物质
D.安非他明
E.可卡因
11.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包括( )
A.镇痛、镇静作用
B.抑制呼吸、咳嗽中枢和胃肠蠕动
C.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产生强烈的快感
D.兴奋呕吐中枢
E.缩瞳作用
12.导致药物滥用的社会因素包括( )
A.成瘾物质的可获得性
B.家庭因素
C.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
D.文化背景
E.社会环境等因素
13.耐受性是指( )
A.使用者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
B.使用原来剂量达不到所求效果
C.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D.增加用量才能取得所追求的效果
E.停止使用也不会有什么不适
14.依赖除了出现耐受性和戒断症状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
A.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上失去控制
B.将成瘾物质视为第一需要
C.虽出现社会、心理和躯体损害,但欲罢不能
D.具有复发倾向
E.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15.准确而又方便地识别一个人是否有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方法是( )
A.询问用药史
B.威胁要送派出所
C.由公安审问
D.予以吗啡注射,看是否出现欣快感
E.尿毒品检测
16.关于该患者吸食的摇头丸和冰毒,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B.长期使用能导致幻觉、妄想
C.停止使用可出现抑郁及自杀
D.滥用者常出现瞳孔缩小
E.合成苯丙胺的前体物质是麻黄素
17.有关美沙酮替代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替代时间一般不超过21天
B.逐日减量,只减不加
C.首日剂量应用后应注意观察瞳孔、脉搏、血压及其他戒断症状的情况
D.一旦美沙酮减完后即可让病人出院
E.减量过程可以先快后慢
18.美沙酮作为阿片类脱毒治疗的替代药物,其原因为( )
A.可口服,使用方便
B.半衰期平均为15小时,口服后能在24~32小时中有效地抑制戒断症状
C.与毒品有相似作用
D.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稳定
E.此药以原形由尿排泄
19.丁丙诺啡是阿片受体的半激动剂,将丁丙诺啡用于脱毒治疗,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从阿片受体分离出来较慢,所以作用时间较长
B.突然戒断时戒断症状较轻
C.治疗中能阻断海洛因所产生的欣快作用
D.具有顶限作用,即当达到一定的效应时,即使增加剂量并不能使效应加强,故不易滥用
E.自身的依赖潜力很低
20.阿片类物质依赖的非替代治疗,常用的药物及治疗手段有( )
A.可乐宁
B.中草药、针灸
C.美沙酮
D.镇静催眠药
E.莨菪碱类药物
21.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行为治疗,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
B.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
C.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
D.促进病人社会技能,强化不吸毒行为
E.缩短其急性脱毒期的时间
(吕永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