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入罗浮山
葛洪著完了《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神仙传》、《玉函方》与《肘后备急方》后,司马睿把葛洪辟为椽(副官佐贰吏)。由于他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关内侯。
晋成帝咸和(公元326年—公元334年)初年,司徒王导有很大的势力。王导属琅玡王氏,是北方氏族的代表人物。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素相亲善”,“契同友执”。后以王导为高级幕僚。他随司马睿到建邺(今江苏南京市),建议司马睿从南来的士族中“收其贤人、君子,共同图事”,争取“侨姓士族”的拥护。又建议拉拢江南士族。司马睿也得到“吴姓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王导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之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王导召葛洪补州主薄(州的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州事),又转为司徒椽(司徒的副官佐贰吏),又升迁为咨议参军(重要幕僚)。
葛洪和干宝的关系非常要好。干宝是新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人,字令升,晋元帝时以佐著作郎领修国史,著《晋纪》20卷,撰有《搜神记》20卷,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多讲述一些神仙鬼怪故事,杂以封建迷信之说,但保存了许多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干宝向晋成帝推荐葛洪,说葛洪“才堪国史”,晋成帝将葛洪选为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得失,以备顾问,往往预闻要政),领大著作(负责编撰国史),这样重要的位置,葛洪却推辞不就。
葛洪不愿到朝廷去做官的原因,是因为年老(其实葛洪才四五十岁),想继续炼丹来祈祷长寿。他写了《抱朴子内篇·金丹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自己并没有条件亲自去进行炼丹实验。此时,他听说交阯(治所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出产炼丹的材料,就向晋成帝要求去做勾漏(在今广西北流县)令。晋成帝因为葛洪的资格高,不让他到这样偏僻的地方去做这个小小的县令。葛洪对晋成帝回答说:“我到那里去的原因不是要以此为荣,而是因为那里可以炼丹。”晋成帝听了葛洪的回答,就答应了他。葛洪带着他的子侄一起到勾漏上任。先是到了广州,当时的广州剌史是邓岳。邓岳字伯山,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人。邓岳劝阻葛洪不要到勾漏去,葛洪未听,从此就进入了罗浮山(位于今广东博罗县东江之滨)修行。罗浮山又称作东樵山,和广东南海县的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罗浮山跨博罗、增城、龙门三县,纵横250公里,地质构造属于花岗岩穹窿山。罗浮原来是两座山,传说自古就有罗山,浮山是由东海漂来的,倚在罗山的东北,由横贯的铁桥峰把两山连接起来。罗山主峰是飞云顶,海拔1281米。浮山主峰称为上界三峰,三座山峰鼎足峭立,和飞云顶并峙。从顶峰向下俯瞰,层岚积翠,云气往来,可以看见罗浮山脉的432个大小峰峦,形态各异,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道教把这里称为“第七洞天”、还称为“第三十二泉源福地。”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构成了朱明,桃源、夜乐等18个洞天和白水漓、水帘洞等980多处飞瀑幽泉。
葛洪到了罗浮山以后,就在罗浮山修道炼丹,行医采药,并开始在山上修建庵舍。葛洪共开辟了都虚、孤青、白鹤、酥醪四庵。
都虚在罗浮山东麓朱明洞南,是葛洪所建四阉中的南庵,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的场所。到了东晋安帝义熙(公元405—公元418年)初年时,在这里设置了葛洪祠,唐天宝(公元742—公元756年)中逐步扩大为观。1087年,宋哲宗赐额为“冲虚观”。冲虚观在历代屡经战火,现存建筑是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重修的。1945年春夏之间,中共广东临时省委、中共广东区委、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等领导机关曾经进驻在观内,并在这里召开过广东省干部会议。
在冲虚古观侧旁,有葛洪的炼丹灶。灶顶高3.60米,四角形底座边长2.25米,八角形坛体边长0.80米,用花岗石砌成,按方位雕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封图形和麒麟、仙鹤等灵禽异兽的图案。四角石柱上雕有云龙。灶旁曾悬桂过古剑、古镜等物,地上留有五色土,有炼丹残余物质遗留。1094年,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被贬至惠州时,曾经游历过罗浮山,为葛洪炼丹灶题写了“稚川丹灶”四个字。后来屡经兴废,到1755年,广东督学吴鸿又为葛烘炼丹灶重写了苏轼题字。
在罗浮山东麓的麻姑峰下,还有葛洪的洗药池,池畔有块称作钓鱼台的巨石,石上刻有清代丘逢甲所题的诗:“仙人洗药池,时间药香发”;“采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