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的世界城市,东京有着不同于纽约和伦敦、巴黎的发展轨迹。它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之后,作为亚洲快速现代化国家的首都,是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第一个非西方的重要节点。
(一)从江户到东京——国家政治中心时代
东京历史上属“武藏国”,原为一荒凉小渔村。大约12世纪初,当地的豪族江户四郎在这里建“居馆”,称之为“江户村”。1457年,武士太田道灌在此建江户城,开始了东京的城市发展史。由于江户面江临海,背依日本最大的关东平原,腹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建城后逐步成为武藏国的政治和贸易中心。1590年,统领关东八州的德川家康将统治中心移驻江户,在此设立幕府,于1640年建成“天下第一城”——江户城。19世纪初,江户人口已达100万左右,不仅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当时的日本朝廷虽设在京都,但统治实权掌握在将军和武士手中,所以江户是事实上的政治中心。1868年,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统治,鉴于江户在全国的重要地位,遂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与西京即京都相呼应。从此,东京正式成为日本首都。这一时期,东京的主要角色是国家政治中心。
(二)明治维新后的发展——国家经济中心功能形成时代
明治维新后,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日本现代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日本对外开放之初,也就是明治维新后最初的20年,东京只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工业生产值低于爱知、大阪两地。以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使东京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日本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产业革命中资本、人口以及以四大财阀为首的企业中央管理功能向东京集中,东京由单纯的政治性城市逐渐转向兼有政治、经济中心功能的城市。政治、经济双重中心功能的聚集,为东京日后成为世界城市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大城市圈奠定了基础。但这时期东京在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稳固,表现为与大阪的相互竞争。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对东京造成巨大损失,全国经济中心移至大阪,并一度超越东京。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作为首都,东京再次获得高速发展,人口猛增。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东京带来了比地震更为沉重的打击,在美军军事管制下,东京人口锐减,经济也一片萧条。
(三)二战后的发展——国家经济中心功能强化时代
二战后,东京国家经济中心的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和强化。而大阪经济不振,关东和关西相持的局面从此打破。原因有三点:一是东京的工商企业自明治以来有官商结合的特点,中央集权的财经政策有利于东京;二是东京横滨一带由于面向太平洋,在与日本经济联系主导方向——美国的经济来往中占据了地理上优势;三是在京滨工业地带、京叶工业地带集中了日本一大批最大的工矿企业,其生产能力也一直领先于关西。这些都决定了以东京为核心的东京圈在二战后恢复,成为日本的经济中心并得到强化。
20世纪50年代初,轻纺工业尚为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二战后的日本紧紧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制定了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选择了推动本次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电子工业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日本经济增长率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日本经济开始腾飞。
1960~ 1986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3%上升到11.8%,而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此期间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性服务业和商业成为支柱产业。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东京成为日本八大财团下属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地,成为全国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和经营决策中心,完成了由制造业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过渡。此时的经济年增长率达到5.3%,在一代人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开始超过美国。由于日本产品具有节能、环保和生产自动化等优势,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这为日本赢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因此大量增加,从而提升了东京在国际金融和相关事务中的地位,全国工业化过程的积累为东京发展为世界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广场协议》后的发展——世界经济中心时代
1985年的《广场协议》(Plaza-Agreement)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在此协议下,日元升值,美元遭贬,促使日本向亚洲国家的投资加快,以寻求更低生产成本。过去东京是日本全国的经济中心,而随着日本扩大FDI,资本由日本流向其他国家,包括亚洲和欧美等国,日本经济也就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体系,而东京就是这个体系的中心,它的角色因此而转变成为整个亚洲经济体系乃至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管理中心。许多日本企业在生产全球化的同时,将总部留在了日本的中心城市,尤其是东京,中心管理功能(Central Managerial Functions,简称CMF)也就成为东京的主要职能之一。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越来越多的全国性公司的总部选择了东京,但东京作为亚洲、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则进一步升华了东京CMF的发展。跨国金融资本的流动更是促进了东京CMF的发展,巩固并加强了东京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控制地位。
(五)日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东京成为世界城市
1984年,日元成为继美元和德国马克之后的世界第三种国际储备货币。1986年,东京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使得日本的经济国际化又进入了以国际信贷为主要形式的货币资本国际化,推动了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10大商业银行机构中,日本占有8家。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中的34家的总部设在东京,并拥有2000多家外国企业的地区本部和办事处。1988年,东京股票市场的交易额达到288兆日元,超过纽约,居世界第一位。东京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在1990年达到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总额的25%,仅次于伦敦居世界第二位。至此,东京完成了由全国性经济中心向世界城市的转型,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三个世界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