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参注射液治疗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人参注射液治疗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研究人参对心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人系统观察了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等多种指标的检测,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临床疗效系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用积分法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治疗心气虚证的研究。

人参注射液治疗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为研究人参对心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人系统观察了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等多种指标的检测,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分组

研究分心气虚证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简称对照组)两组进行观察。

1.治疗组 本组301例均符合1982年广州会议制定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的心气虚证的诊断。其中男193例,女10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1岁,平均53.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平均6.75年。西医诊断属心血管系统疾病者262例,属其他系统疾病者39例。在心血管疾病262例中,诊断为冠心病116例,心肌炎75例,风心病10例,高血压病22例,原发性心肌病10例,肺心病25例,心包炎5例。

2.对照组 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平均50.1岁。

二、药物及给药方法

采用自制人参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200mg。取其6~10ml加入10%~50%葡萄糖液20~40ml中,每日静脉缓慢推注1次,10天为1个疗程。病情较重时,每日注射2次。抢救时不必稀释,可重复多次用药。

三、观察内容和方法

治疗满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临床疗效系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用积分法进行统计。其中心悸12分,胸闷10分,神疲乏力8分,少气懒言6分,失眠多梦8分,自汗6分,胸痛10分,脉结代或虚而无力,舌暗或舌边有瘀点(斑)、口唇色暗、舌下静脉增粗、舌下静脉扭曲、舌下静脉延长、脉涩、面色黧黑、面色白各4分,舌胖淡有齿痕、下肢水肿各6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值下降≥70%者为显效,下降50%~69%者为有效,积分值下降<50%者为无效。

此外,本人还对其中存在异常心电图改变的心气虚证患者101例,作了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等多项指标的检测,并分别与对照组25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四、观察结果

1.临床疗效 按症状及体征的积分值统计疗效。统计结果本组301例治疗后获显效237例(78.74%),有效21例(6.98%),无效43例(14.28%);总有效率为85.72%。本组病例治疗前总积分值平均为82.65±3.17(均值±标准差,下同),治疗后平均为24.60±1.2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

对不同病种的疗效分析中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89.70%,(此指总有效率,下同)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疾病(58.97%),两者差异显著(P<0.01)。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以冠心病的疗效(95.34%)为最好;其次为风心病(90%),心肌炎(89.34%)和肺心病(88%);高血压病、心包炎和原发性心肌病的疗效较差。本疗法能明显改善心气虚症状(P<0.01),对血瘀征象也有较好疗效(P<0.05或0.01),对水肿、舌淡胖、面色黧黑、脉结代的改善不明显(P>0.05)。

2.心电图疗效 对其中有异常心电图改变的101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101例中有STT波异常者68例(67.31%),左室肥大伴劳损36例(35.64%),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1例(30.69%),心房颤动24例(23.76%),房室传导阻滞21例(20.79%)。表1显示,人参注射液对STT波异常、左室肥大伴劳损者有显著疗效,心电图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7.9%、47.29%,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者疗效较差,心电图恢复正常者仅为4.2%~12.9%。

表1 人参注射液对101例患者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img7

3.治疗前后微循环状态的变化 采用AZNⅡ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测定101例心气虚证患者和25名健康人的微循环更新时间(ALT)和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TM)。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的AL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则见显著缩短(P< 0.01),并接近对照组水平。

表2 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证患者的微循环状态的影响(M±SD)

img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4.治疗前后体外血栓形成的变化 用Chandler法观察101例心气虚证患者和25名健康人的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表3示,心气虚证患者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均较健康人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则显著下降(P<0.01)。

表3 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证患者体外形成血栓的影响(M±SD)

img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5.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采用AZNⅡ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检测101例心气虚证患者和25名健康人的心搏出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左心室有效泵力(VPE)和总外周阻力(TPR)。表4的检测结果表明,心气虚证患者的SV、CO、CI、VPE等项指标均较健康人低,经用人参注射液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其中SV、CO、CI的增高尤为显著(P<0.05或0.01)。心气虚证患者治疗前TPR较健康人略高,治疗后有较明显下降(P<0.05)。

表4 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M±SD)

img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6.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表5示,心气虚证患者的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较健康人高(P< 0.01),而红细胞压积和血浆比黏度较健康人略高(P>0.05)。经人参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P>0.05)。

表5 人参注射液对心气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M±SD)

img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五、讨论

关于人参的治疗效应,历来都偏重于大补元气。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等多项指标的同步观察表明,益气药人参除能改善患者的气虚症状和血瘀征象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参数亦相应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治疗心气虚证的研究。

从我们对101例心气虚证患者的观察中发现,经人参注射液治疗后,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气虚症状,还改善了瘀血症状和体征,对STT波和左室肥大伴劳损的异常心电图也均有较好疗效。与此同时,101例心气虚证患者的低心排出量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干重、湿重等指标也获明显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证实人参具有益气祛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强心、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有关。

心气虚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退,其心脏储备功能较健康人低,William认为气短、乏力症状的出现与左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本文证实了心气虚患者有低左心泵力、低心排出量、血液高凝固性和高黏滞性,以及微循环异常等存在,并发现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积分值与血流动力学参数呈负相关,而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参数呈正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心气虚证不只是左心功能减退,而且也是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多种功能减退或障碍的综合表现。部分揭示了所谓“气虚致瘀”即是指主要由心气亏虚,不能维持血脉运行所致,从而丰富了气血相关理论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