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荣治验
[《辽宁中医杂志》]
邵长荣老师经过数十年临床探索,认为哮喘病情错综复杂,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存在,“喘有夙根”的内涵很难以一概全。但是综合临床种种情况发现,“夙根”和体质有一定关系,凡是体质呈“虚寒”、“痰湿”、“瘀郁”型者,哮喘往往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治。所以治疗上若能不失时机地纠治体质的虚实偏颇,哮喘治疗就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1.虚寒体质 虚寒体质的患者,哮喘往往自幼发病,经常有畏寒怕风,自汗,容易感冒,晨起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涕症状。并且常常因气候变化、过于疲劳诱发。邵老师认为病起幼年,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有关。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必然容易感受外邪;外邪又最容易损伤肺,肺伤气耗,就难以司其实卫固表,宣发肃降之职。而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肺肾亏虚则气无所主,气无所归,哮喘必然不治,临床每遇这类患者,邵老师多在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及时用温肾补肺之品从本论治。温肾常用: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狗脊、附子、巴戟天、淫羊藿之类,温补真阳,使肾气充足,气能归元。邵老师以临床和实验的翔实资料证明:温阳补肾之品不仅可以祛寒强身,还可以增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而气道高反应正是现代医学所证实的支气管哮喘反复发病的重要因素。补肺则以玉屏风散为主,可以起到补肺固表,抵御外邪的作用,使感冒次数减少,也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病例1:沈某,男,23岁。哮喘反复发作20余年,每逢气候变化咳喘发作。幼时有奶癣史。平素容易感冒。近2周哮喘发作,伴有胸闷不舒,咳嗽、痰多,目鼻作痒,怕冷,易出汗,纳可,便调。舌质稍红苔薄,脉小滑。经用宣肺平喘中药治疗2周后,哮喘控制。继用黄芪15g,防风9g,白术15g,柴、前胡各9g,嫩射干、胡颓子叶、补骨脂各12g,杜仲、巴戟天、炙甘草各9g,辛夷4.5g,全瓜蒌12g。益肺固表、温肾纳气、化痰平喘。连续服用1个月,症情稳定。之后门诊随访2年,第1年咳喘偶有小作,但服用宣肺平喘的中药后,收效迅速,并且感冒次数明显减少,第2年哮喘未作,有时偶有感冒咳嗽也没有引以哮喘。
2.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哮喘病期较长,缓解期仍咳痰不止,并伴有胸闷不适,身重乏力,口淡乏味,胃纳不振,泛恶欲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舌体淡胖,脉濡细。且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喘。这类患者往往脾胃本虚,运化无力,饮食不归正化,湿从内生;又不耐饮食之寒湿生冷相侵,内外湿相聚,凝集成痰,上阻于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性胶固,湿性黏滞,痰湿形成,每多迁延难却。邵老师在治疗这种体质的患者时,无论是在哮喘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加入健脾化湿,和胃利湿之品,如青陈皮、姜半夏、苍白术、姜竹茹、厚朴、吴茱萸、毕澄茄、谷麦牙、焦六曲。若寒湿日久难化,则酌加温阳散寒之品,如附子、肉桂之类,以助除湿之功。
病例2:张某,女,56岁。哮喘40余年,加重1年。一年四季反复发作,近日哮喘未大作,仅夜间稍有哮鸣音,但胸闷不适,痰多,色白,质黏,四肢困重,畏寒,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胖,质偏黯,苔白腻,脉细。证属脾胃虚寒,痰湿阻肺。治宜健脾温中,化痰平喘。药用:熟附块9g,川桂枝6g,赤白芍各18g,细辛、厚朴各4.5g,青、陈皮、姜竹茹、姜半夏各9g,吴茱萸4.5g,毕澄茄9g,谷、麦芽、焦六曲各9g,嫩射干12g,胡颓子叶、煨木香各9g,淫羊藿12g,炙甘草9g。7剂后胸闷痰多明显好转,胃纳渐增,大便次数减少。再进14剂夜间喘平,胸闷痰多缓解,精神振作。继续中药巩固治疗,半年内哮喘未作,症情稳定。
3.瘀郁体质 瘀郁体质者,多见于哮喘顽固性发作的患者。这类患者经常出现情绪烦躁,胸满胁痛,气促发绀,口干作苦,头眩目糊。舌质紫黯,脉弦涩等症状。且常因情志不畅而症情加重。久病不愈,往往使患者气躁郁闷,多思多虑。“思则气结”,正气留而不行,为“气结”。而《素问·五脏生成论篇》曰:“气行乃血流”,若气不行必然会导致血滞流,血滞流则成瘀。瘀又可以加重气郁,《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所以久病后必然使瘀郁交结,病情复杂。医者若不知,必然取效不灵。邵老师对这类患者治疗时通常在平喘药中加入疏肝解郁、宽胸理气、行气活血之药,如:柴胡、黄荆子、郁金、川楝子、平地木、粉牡丹皮、川芎、赤白芍、当归、丹参等,使气机通畅,气行血流,呼吸自然,为根治哮喘创造条件。邵老师曾对行气活血的川芎嗪研究发现,川芎嗪在平喘的同时,还能改善哮喘患者发作时的肺动脉高压状态,降低哮喘发病的重要介质——血栓素的作用。
病例3:乔某,男,38岁。哮喘20余年。近半年来哮喘持续发作,服平喘解痉的西药作用不显著。近日发作呈持续状态,胸闷胀痛,痒痛气促,唇色紫黯,干咳咽痛,烦躁易怒,舌黯苔薄黄腻,脉弦。两肺闻及哮鸣音(+++),证属气滞血瘀,肺失宣肃。治宜行气活血,宣肺平喘。药用:黄荆子、青陈皮、炙麻黄各9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川芎各9g,细辛、杜仲各4.5g,石菖蒲、藿香、地龙各9g,嫩射干、胡颓子叶、炙款冬、黄芩各12g,玉蝴蝶4对。7剂后哮喘减轻,哮鸣音(+~++),仍诉胸闷不适,口干苦,原方去嫩射干、胡颓子叶,加柴胡、前胡、苦参、桑叶、桑皮各9g,蝉蜕4.5g。14剂后哮喘缓解,胸中舒畅,唇色转红。门诊随访近3个月,哮喘未发,心悦气畅。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以巩固疗效。哮喘从体质论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特色,是从本论治哮喘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