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区构建与发展
社区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许多国家和地区把社区建设作为解决人口、环境、贫穷、犯罪等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运用社区建设来解决养老、犯罪、卖淫、吸毒、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泰国、新加坡、韩国也努力通过社区建设来解决人口、养老、环保等一系列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特别是泰国的“人口与社区建设协会”即PDA(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22]的成功,使很多国家把社区建设视为治愈社会弊病的一剂良药。
社区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中观领域,是对接家庭与社会的纽带,在年轻人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外社会学家对此一致认同,一再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现代文明社会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以社会公德为基石构建起来的和谐有序的高级文明社会,没有社会公德,没有公民意识,现代社会就无以构建起文明的大厦。而公民意识与社会公德的形成仅靠家庭和学校是难以塑造起来的,必须有社区的参与。通过社区构建与发展,在社区内部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及稳定有序的结构,是塑造公民意识与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这是由于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地与园地,是居民活动的主要舞台,它像家庭一样对生活其中的人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直接起着塑造作用,直接塑造出社区意识与社区公德。
社区意识超越了传统的家庭意识,社区公德超越了传统的家庭私德,社区意识与社区公德是由家庭意识与家庭私德上升到公民意识与社会公德的“中间台阶”,只有借助这一“中间台阶”,家庭意识与家庭私德才能上升到公民意识与社会公德。
由于我国社区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许多缺陷,我国的社区建设将主要通过结构与功能的转型来实现。有意识地重新构建社区结构,确立具体发展目标,是实现社区功能转型必不可少的手段。就构建老龄化社会中社区的软硬件环境而言,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与建立“时间储蓄银行”;二是在社区中开辟公共活动空间,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这两个方面问题解决好了,我国的社区建设就会出现质的飞跃。
1.社区志愿服务与“时间储蓄银行”
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两个部分,二者都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经济保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但服务保障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在积极构建经济保障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服务保障,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保障体系已基本确立。1985年,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5日规定为“国际志愿人员日”,号召世界人民积极参与无偿服务的志愿活动,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
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源于基督教的慈善活动,以互相、友爱、奉献为准则,自觉为社会和他人排忧解难,而不索取任何报酬。20世纪以来,富有热情、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人们,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高尚的志愿服务事业。这些基于人间道义、良知、信念、同情心、责任感、崇高使命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就是“志愿者”(Volunteer)。
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志愿服务需要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偿地、志愿地为抗日队伍提供医疗服务,最后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他就具有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他成为国际社会志愿服务的楷模,至今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爱戴和怀念。
志愿服务从宗教、战争、救济等特殊事业到深入社区,进入寻常人家,服务于普通老百姓,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事情。1962年,英国在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的宗旨下首创“社区志愿服务”,号召公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知识技能、资源财富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无偿服务,开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先河。其后,西欧各国、北欧诸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仿效,社区志愿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目前已经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英国、日本每年有50%的公民参加志愿服务,加拿大每年至少有1/3的公民参加志愿服务,丹麦80%以上的青年参加志愿者服务。在法国,志愿服务与服兵役一样,同属于国民志愿役,不履行者要受到惩罚。在韩国,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40小时的志愿服务并计入学分,否则影响上大学的成绩。丹麦和加拿大的失业青年必须参加志愿服务并达标才能领取失业救济金,获取重新找工作的资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亲自担任志愿者协会主席。美国人自豪地宣称,他们的志愿者服务每年创造了225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1994年12月5日,我国在团中央领导下创办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加入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但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没有上升到公民义务的层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的规范和支持,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社区志愿服务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志愿服务只有上升到公民义务的层面并深入到社区寻常百姓家庭,才真正具有社会服务保障性质。因此,创建社区志愿服务并上升到全民义务的层面,用法律法规进行硬性规定和强制执行,是我国构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关键。我国在社区构建与发展过程中应当把志愿服务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紧落实。
虽然我国的社区志愿者服务起步很晚,但也表现出了后发优势,那就是具有我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特色的“时间储蓄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社区中开始悄然兴起,受到社区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和社区居民的踴跃参与,是值得探索与推广的社区志愿服务新形式。
在我国近来新兴的“社区时间银行”或“社区时间储蓄银行”,模仿金融银行的储蓄形式,对社区内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注册、登记、确认,存入志愿者的“时间储蓄卡”,等到志愿者本人需要服务时,可以获得其他人同等时间的无偿志愿服务,这是一种“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年轻人参加时间储蓄银行,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闲暇时间利用起来为社区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存入自己的时间储蓄卡中,可以一举两得。就眼前来讲,参与了社会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就长远来讲,等于提前为自己将来年老以后获取别人的无偿服务做好了准备。
老年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把自己的闲暇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帮助了别人,充实了生活,发挥了余热,以后可以获得同样的回报,既方便了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给青年人作出了榜样,推动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成都青单区太平路街道办事处、上海虹储小区、广州寿星大厦(我国最大的养老院)等开办了“时间银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杭州市下城区的社区学院“时间银行”已有上万名储户。据《杭州网》报道:“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年仅3岁的丁珉争,他报名的理由是自己会唱歌、会跳舞、会讲故事,可以为那些没有照顾和陪伴的孤寡老人解解闷。年龄最大的是70多岁的退休教师凌岚女士,一直从事小学教育的她表示,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学习和教会他们做人是件很快乐的事。”[23]社区“时间银行”为社区内居民之间搭建了一个新的人际平台,参加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为服务自己做了准备,既利人又利己,符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相互服务原则。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老百姓手中持有的货币有限,如果散居于社区的老年人完全依靠货币来购买有偿服务,将会使许多老年人得不到想要得到的服务。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最丰富,受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双休日的实行、日工作时的缩短,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富余时间用于无偿的志愿服务。因此,在我国发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具得有天独厚的优势。把我国新兴的社区“时间银行”推而广之于全社会,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时间银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通存通兑,无疑将有利于我国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在我国构建“时间储蓄银行”还存在着许多障碍有待突破,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值如何计算,简单服务、复杂服务、体力劳动服务、脑力劳动服务、高体力消耗服务、低体力消耗服务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都不一样,该如何计算,是不是采用最简单的办法,以时间为唯一衡量标准?对此存在分歧,意见不一。二是谁来兑付已存储的时间,既缺乏一个权威兑付机构,也缺乏一个能够全国通存通兑的网络。这两个主要障碍不突破,“时间储蓄银行”就难以真正推广开来。
2.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开辟与社区意识的培育
社区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在我国的社区结构中缺乏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公共活动空间上展开的公共活动,我国是一个缺乏公民意识的国家。没有游戏就不可能产生游戏规则,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在公共活动空间上进行的公共活动就如同公共游戏,没有公共游戏,建立在公共游戏基础上的公共游戏规则就无法产生。
借助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推动社区建设的契机,我们在重新构建社区结构时,要弥补这一结构上的缺陷,使我国的社区有居民相互交往、沟通的公共活动空间,并在公共活动空间上展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生活活动。
这里所说的公共活动空间不是指老年活动中心、少儿游戏厅之类的小型公共活动空间,而是指类似大礼堂、广场之类的可以容纳大多数社区居民参加活动的大型公共活动空间。
在我国社区里建立大礼堂、广场之类的公共活动空间,使社区公共活动场所成为社区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使社区内的居民在这里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通过这些公共活动使社区居民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知识和信息,从而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归属意识,培养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