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国际移民的贡献方式:劳务、技术和资本贡献兼有
国内移民中的乡城移民是以劳务贡献为主,城际移民则是劳务、技术兼有却以技术贡献为主,而国际移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式包括三种,即劳务、技术和资本兼有。
就早期移民而言,无论来自哪一个国家,迁向哪一个国家,迁移者都是以劳务型为主,这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在经济发展初期,从供给角度看,人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大部分迁移者除了自身拥有的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长;从需求角度看,在工业化以前,甚至在工业化前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早期迁移者无一例外并不可避免地以劳务型移民为主。
然而这种状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所改变。从供给角度看,工业化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因此有所提高;从需求角度看,工业化本身要求技术进步,由此产生了对技术型人口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迁移者中的技术型移民比例逐年上升,大有取代劳务型移民主导地位的趋势。
但也应注意到,如前文所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层,次属市场上总存在一些对本国国民吸引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然而,这些职位却可能恰好对某些国外人口具有吸引力。产生吸引力的原因有多种,比如,两国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乃至对某劳动者而言,即使在高收入国家从事最差的工作,也比在低收入国家从事有可能找到的最高收入的职位收入多。只要这种需求和供给存在,劳务型国际移民就不会消失,而且就现实情况看,其数量仍不可低估。
除此以外,国际移民中还有较为特殊的一类,即资本型移民。资本移民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无论何种人口都既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同时也是物质资本的携带者。当移民所携带的物质资本超过一定数额,乃至在该移民对经济的贡献大小中物质资本的贡献成为最主要的,那么他们就应当被划分为资本型移民。
当今世界各国的迁移者都是这三种移民兼而有之的,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其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已。
以加拿大为例,若按照移民各自的特征以及本书的思路,可将其永久性移民中技能级别为D的熟练工人和新工人中受教育年限在0~9年、10~12年、13年或以上但并未获得任何证书、学历或学位的人以及临时性移民中的国外工人视为劳务型移民;将永久性移民中技能级别高于D的熟练工人和新工人中受教育水平高于劳务型移民中新工人年限的人视为技术型移民;将永久性移民中的商业移民视为资本型移民。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加拿大自1996年以来的各类移民数量和比例如表4-7所示:
表4-7 1996—2005年间加拿大的劳务、技术和资本型移民
注:①劳务型移民包括永久性移民中技能级别为D的熟练工人和新工人中受教育年限在0~9年、10~12年、13年或以上但并未获得任何证书、学历或学位的人以及临时性移民中的国外工人;②技术型移民包括永久性移民中技能级别高于D的熟练工人和新工人中受教育水平高于劳务型移民中新工人年限的人;③资本型移民包括永久性移民中的全部商业移民;④总计数为这三类移民的数量之和,未反映当年的全部移民人数;⑤统计中的熟练工人和新工人年龄在15岁及以上。
资料来源: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2006),Facts and Figures. pp.2,56-57,62-6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仅反映了部分移民的情况,如果考虑到其他形式的移民同样可按这三种方式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进入加国的大量难民中便有相当多一部分应计入劳务型移民),那么实际上这三类移民的数量应比表4-7中的数量多得多。
从表4-7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近十年来,流向加国的移民总人数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增加的,仅在1997—1998年以及2001—2003年中略有下降;(1)就移民分类的情况看,劳务和技术型移民经历了和移民总体相似的变动趋势,而资本型移民的数量却一直平稳,甚至在2003年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此后略有上升。
近年来在流向加国的移民中,劳务、技术和资本型移民的比例大致是6∶3∶1,其中劳务型移民的比例从2003年开始呈现略微下降的态势,技术型移民的比例则一直保持平稳,而资本型移民的比例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一直处于下降之中,直至近三年来才略有改善。
从表4-7还可以分析出,移民总人数在1997—1998年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和资本型移民的大幅下降导致,而在2001—2003年的下降中,此三种移民人数的减少则都有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