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人口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人口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11个百分点。表2-2 2011年9月全省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续表二、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人口总量增加缓慢2011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7‰、6.3‰、6.4‰,已属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平稳,2011年自然增加17万人。
甘肃省人口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_2011~2012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人口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的总体态势

2011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决策,深入贯彻“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初步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2011年积极探索符合甘肃实际的“统筹、和谐、科学、人文、法治”的人口计生工作新路子,统筹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物资等资源,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体系,全省人口计划顺利实施,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符合政策生育率在85%以上。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情况下,总人口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

2011年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年底全省常住人口2576万,出生人口34.5万人,死亡人口1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7‰,死亡率为6.3‰,自然增长率为6.4‰。

(二)总人口性别比及出生性别比

全省总人口性别比保持平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2010年常住人口25575254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3064127人,占51.08%;女性人口为12511127人,占48.92%。人口性别比100:104.42,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59下降3.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与正常值(102~107)相比高出10个点。

(三)人口年龄结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643822人,占18.16%;15~64岁人口为18825645人,占73.6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5787人,占8.2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

(四)人口城镇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36582人,占36.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338672人,占63.8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11个百分点。

(五)家庭户人口规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900389户,家庭户人口为2405281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7人减少0.48人。

(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3164756人,占90.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498人,占9.4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4个百分点。

(七)人口素质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23250人,占常住人口的7.52%;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44607人,占12.6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982787人,占31.2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313040人,占32.50%。(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665人上升为752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9863人上升为1268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3925人上升为3121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6907人下降为32504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22273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5.65个百分点。

(八)人口地区分布

由于城镇化程度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数量在全省各行政区划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兰州市、天水市人口在300万以上,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人口在200万~300万之间,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临夏州人口在100~200万之间,嘉峪关市、金昌市、甘南州人口在100万以下。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市州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上升态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临夏州、甘南州人口占全省比例上升,其中兰州市人口比例由11.48%上升至14.14%,上升幅度最大,见表2-1。

表2-1 甘肃省各市州2000年与2010年人口占比表

img2

续表

img3

(九)人口流动

据人口计生系统统计2011年9月全省流动人口为269.76万人,其中流出人口199.21万,流入人口70.55万人;流出省外人口132.25万,省外流入人口23.11万;我省是人口净流出省份,净流出人口109.14万人。跨省流出人口的三分之二流向新疆、广东、北京、内蒙古、宁夏、陕西等省(市、区),跨省流入人口的三分之二来自河南、四川、陕西、浙江、湖北、江苏、安徽等省。

各市州流动人口数量上有很大差异,城镇化率较高的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白银市聚集了较多的流入人口,尤其是兰州市,跨省流入人口的58%、省内流入人口的58%集中在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庆阳市、平凉市、临夏州、陇南市流出人口较多,跨省流出人口的40%、省内流出人口的41%是由定西、天水两市流出的,见表2-2。

表2-2 2011年9月全省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img4

续表

img5

二、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人口总量增加缓慢

2011年甘肃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7‰、6.3‰、6.4‰,已属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平稳,2011年自然增加17万人。由于甘肃省是人口净流出省份,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量更少于自然增加的人口数。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16.28)、200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数据(116.10)相比基本持平,没有再继续上升,但是高于正常值(102~107)。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全省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较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8.23%,已超过7%,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总人口抚养比35.8%,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时期。

(四)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

由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成绩显著,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比例已达到36.12%,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个百分点,并呈加速发展趋势。

(五)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人口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五普”到“六普”十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长足发展,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小学和文盲人口比重下降显著。

(六)人口流动活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肃省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快速增加。经人口计生部门统计,2005年全省流动人口总量118.63万人,2011年9月全省流动人口为269.76万人。人口流动的特点是跨省流动多于省内流动,流出人口多于流入人口。

(七)人口地域分布趋于集中

根据省人口委《甘肃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报告》研究结果,由人居环境类别计算可见(见表2-3),甘肃省内临界适宜地区面积19.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28%,分布人口4.69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0.18%;一般适宜地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为13.71万平方公里和84.30万人,占31.56%和3.24%;比较适宜地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为9.33万平方公里和2344.46万人,占21.48%和89.96%;高度适宜地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为0.73万平方公里和172.55万人,占1.68%和6.62%。将一般适宜地区、比较适宜地区和高度适宜地区合并为适宜地区再进行统计,则甘肃省的人口分布表现为甘肃省的适宜地区面积仅为全年省土地面积的54.72%,而分布于其上的人口却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9.82%,人口分布中心与自然条件的适宜性高度相关(见图2-1)。人口分布主要聚集在黄河沿岸(含洮夏川区)、陇东黄土高原区、河西绿洲区和陇东南渭河川区、徽成盆地及秦岭北坡河谷区。

表2-3 甘肃省各县市区人居环境类别统计结果

img6

img7

图2-1 甘肃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图

三、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2011年甘肃省人口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虽然甘肃省土地辽阔,人口密度不高,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有限,大多属于人口疏散区和人口限制区。甘肃省仍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率继续上升,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根据省人口委《甘肃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报告》研究结果,用粮食产量、牛羊肉产量、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灌溉面积以及分县总人口、城市人口、乡村人口等数据进行计算,甘肃省各县市区可以分为土地超载地区、人粮平衡地区和粮食盈余地区三类(见表2-4、图2-2),粮食盈余地区占县市区总数的29.63%、48.70%的土地、20.38%的人口和39.93%的粮食产量;人粮平衡地区占县市区总数的13.58%、11.49%的土地面积、13.16的人口和15.50%的粮食产量;土地超载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9%、人口总数的42.31%和粮食产量的21.96%。这类地区粮食缺口大,人口超载严重,人地、粮食关系紧张。

表2-4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统计

img8

续表

img9

img10

图2-2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县评价图

(二)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7520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30人),文盲率8.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61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成为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人口结构问题更加突出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绝对量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10万人,逐渐增多的老龄人口与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矛盾将日益显现。劳动力绝对数量在增加,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势头虽得到遏制,但仍处于高位。城镇化速度加快,跨省流动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一系列挑战。

(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

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全省其他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制约,人口发展投入不足,自我发展基础薄弱,人口数量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素质的提高却低于全省速度,与全省人口发展差距正逐步拉大。

(五)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仍需逐步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的普惠政策越来越多,但与人口计生工作衔接不够,部分政策没有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现行政策保障水平低、进入门槛高、覆盖范围窄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些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对群众的导向作用还不明显。急需建设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四、2012年甘肃省人口发展的态势预测

通过对全省人口结构状况及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2012年甘肃省人口发展呈以下态势:

(一)人口自然增长平稳

2012年,甘肃省仍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生育旺盛期(20~29岁)育龄妇女233.2万,比上年225.7万增加7.5万,2012年出生人口在2011年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有所减小,加之人口计生部门的努力,人口出生率在较低的水平下略有回升,人口出生高峰期势态有所减弱。由于人口老化的影响,死亡率会略有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保持较低水平。

(二)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

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上升0.15个百分点左右,总量将超过220万;15~64岁劳动力人口数量将比上年增加8万左右,达到1975万;少儿人口比重将会下降。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坚持奖惩并举、打防结合、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虽然仍在高位,但是攀升势头得到了遏制。预计201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会缓慢下降。

(四)人口流动性增强

预计人口城镇化率将比2011年升高1至1.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有向城镇集中的趋势,人口流动性将继续增强,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由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量人口流出省外的趋势不会改变。

(五)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口的身体素质、受教育程度都会有所提高。

五、2012年甘肃省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2012年人口发展的趋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1.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坚持现行生育政策,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着力创新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职业体系建设工程。

2.完善稳定低生育水平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制定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户籍、税收、土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城市管理等政策,形成激励与制约并举、多层次结合、全方位融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将计划生育群众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二)提高人口素质,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协作,积极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出生缺陷预防的力度。倡导科学、文明、有利于优生的生活方式,积极推广婚前免费健康检查,全面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大力推广叶酸补服技术,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助产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2.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加快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扩大农村和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比重。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3.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加快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三)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布局。

1.优化人口布局。制定、实施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人口政策,促进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格局。积极推进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吸纳和集聚人口,引导人口超载的重要生态地区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转移。

2.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构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大中小并举、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完善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增加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进城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统一。

2.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

(五)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1.营造有利于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宣传倡导,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深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贫困母亲救助和女童健康成长帮助中的重要作用。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

2.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责任制,严格执行《甘肃省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依法监管B超等医疗监测设备和监测性别技术的应用情况。

(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均衡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甘发〔2010〕7号),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地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执笔人:尚裕良 李素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