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昌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七点: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率先做到城乡一体化蓝图全覆盖,以此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兰州市为例,目前以探索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主线,已确立了“三个层次推进、分三步走、加快五个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一)梯度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甘肃省已初步形成了梯度化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以来,各市、县(区)积极、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兰州、金昌和嘉峪关三市作为试点市,在各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从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各项指标来衡量,兰州市、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发展程度最快,成为第一梯度;白银、天水、张掖和酒泉四城市发展速度次之,成为第二梯度;其余七个大中城市为第三梯度,发展较为缓慢。这种梯度化发展格局,既是全省从试点到推广的发展战略的体现,也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

(二)编制了较为完善的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各市州坚持规划先行,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例如,金昌市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金昌市城乡总体规划》,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了《金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2020)》。2010年兰州市也基本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和相互配套的推动机制,编制完成了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70%的村庄建设规划。以七里河区为例,该区按照“城区抓优化、前山抓提升、后山抓扶贫、沿线抓先行、特色抓培育、整体促推进”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示范引导,制定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争在2012年完成所有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三)建立了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2009年年底,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建立了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体系,使得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和考核更加明确细致,并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策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该量化考核体系有八项一级指标,包括:(1)公共财政投入,(2)城乡居民生活,(3)经济发展,(4)基础设施,(5)公共服务,(6)社会管理和保障,(7)城镇化,(8)人居环境。在一级指标下面又有21项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城乡人均享受财政投入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非农产业比重、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比、城乡人均公共绿地比和城镇化率等等。

(四)各示范区积累和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各试点市初步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和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以金昌市为例,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联动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出有益的经验。金昌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七点:(1)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率先做到城乡一体化蓝图全覆盖,以此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支撑,以园区为平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路、水、电、气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协调推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4)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5)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互动,工农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6)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进社会管理一体化。(7)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加大人才倾斜支持力度,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各试点市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城乡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其中以兰州、武威两市最为突出。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2010年凉州区以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从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社会保障六个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区突出规划先行、产业集聚和区域特色,重点规划建设黄羊、武南、丰乐、双城、永昌、清源、张义、西营等8个中心小城镇;在健全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配套政策措施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以及规范林权流转等措施,全面实施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土地和房屋产权归属确认等工作,稳步推进河东新区开发;大力实施“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年确保完成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点,改造新建10000户农村住宅,真正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样式新颖、外形美观的示范点。

(六)不断探索新思路,形成新模式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市州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以兰州市为例,目前以探索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主线,已确立了“三个层次推进、分三步走、加快五个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三个层次推进”概括了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思路,即主城区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以城带乡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城郊和小城镇实行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增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农村腹地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和对接城市带动的能力。“分三步走”确定了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时间表:第一步是,到2012年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体系基本健全,安宁、城关两区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8%;第二步是,到2014年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西固、红古、七里河三区整体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第三步是,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五个一体化”包括: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五个一体化”为城乡一体化工作确定了工作重点,为兰州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典型案例:安宁区城乡一体化实践

兰州市安宁区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力度比较大,取得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安宁区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城乡管理、城乡文明等“六个一体化”建设,计划在2012年力争在全市、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此,安宁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城中村”实质性大范围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了21个行政村撤村建居和2.4万农民身份置换等“无形改造”工作,建成了面积达10.6万平方米的银滩路、孔家崖等一批农民安居住宅小区,955户农民在全市率先迁入新居,全区城市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村、农业、农民在全区所占比重大幅度缩减。目前全区只有2个街道的12个村尚未转型,1.38万农民身份尚未转变。按照计划,三年后全区将有近3.8万农民全部变为市民。在征地拆迁安置农民方面,未来3年,安宁区计划全区12个行政村的被拆迁农户全部入住小康新居。同时,针对“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统筹城乡发展难题,积极探索“钱从土地中来、人到产业中去”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出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