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内外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为了减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了一场以研究国情为宗旨的“社会指标运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包括10项标准的现代化指标体系[1]。1975年,联合国发布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作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工作基础。同年,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2],由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个指标组成,用于反映社会福利状况。1988年,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社会发展学家埃思蒂斯提出加权社会进步指数[3],该指数将教育、健康状况、妇女地位、国防、经济、人口、地理、政治参与、文化和福利成就10个领域的36个社会经济指标浓缩成一个综合指数,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尺度。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381项指标,其中249项为统计指标,其余132项为“软指标”,来源于对世界各地企业家的问卷调查。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关注的重点是社会发展的微观层面,数据来源比较全面,对社会发展的微观层面有良好的评价效果,但对社会的宏观运行难以把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计算一次人类发展指数[4],由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并以该组织命名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就业率、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均GDP、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6个指标。
国内有关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国家统计局(1980)在《关于改革和加强统计的报告》中,最早提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办《社会经济指标及其应用》研究班,开始把社会指标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到我国来。198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共15大类1100多个指标。1984年国家科委与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社科院、统计局等单位合作研究,建立了1000多个指标组成的社会指标体系。1999年4月,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和国家统计局人口社科司提出了有关社会指标研究工作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在部分省市进行了实践。2002年7月,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并下发了《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为全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国家统计局研制成面向全国和地区的两套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人口发展、居民生活、公益事业、社会稳定四个方面的领域,分别有26个指标和23个指标,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制订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由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四个领域组成的一套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指标体系。该体系共涉及人均负担的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出生率;城镇失业和下岗人员比率;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城镇社会保障实际给付率;城镇家庭收入差距系数;传染病、新生儿和孕产妇三类死亡占死亡人口的比重;每万人口重大以上刑事案件、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发生件数;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支出比重等10个指标。
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与时俱进,不断保持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大部分学者和专家就致力于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朱庆芳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七五”国家重点课题。1987年以来,该课题组运用建立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120个国家,我国30个省、187个地级市、156个重点县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多次评价,其评价结果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胡学锋2004年用科学发展观对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民主法制、社会和谐、科教文卫、生活质量、资源环境6个方面共36个指标[5]。2005年,朱庆芳建立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括38个指标,然后运用评价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议[6]。此外,学术界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省、云南省、辽宁省等省区及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评定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6月,江阴提出“幸福江阴”社会建设战略构想,其包涵“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等5项指标。其中,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劳动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环境建设、城乡居民文化教育、老百姓生活质量等5大类26项共39个具体指标,主观评价指标包括老百姓对工作、收入、环境、心情和身体状况的主观满意程度等5大类42项民意调查指标。“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日前获联合国关注,成为中国首套关于县域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标志着国内正开始参与全球惯例的国民幸福指数评定[7]。
尽管我国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实际情况差异甚大,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数据可得性、横向可比性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