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天水市所辖县域社会发展评价分析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抱陇坻,西倚天门,南控巴蜀,北指金城”。天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天水历代人文荟萃,景点及文物古迹众多,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所辖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等7县(区)。
一、2009年天水市辖县社会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如表3-6所示,天水市所辖7县(区)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整体上属中等水平。从排名情况看,7县平均排序45.86位,处中游水平。其中进入上游水平第二层次的县(区)仅有秦州区1个,其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排序为第22位,居上游区域的第二层次前列;麦积区县域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排名第27位,居全省中游区域的前位。武山县、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和张家川县等5个县域社会发展综合排名分别列第43、51、56、58和64位,居中游区域。
从各项指标的平均排序方面看,7个县(区)整体水平最低的是人口素质、公共服务水平和县域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等3项指标,平均排序分别为63.29位、54.86位和51.43位,人口素质处下游区域,后两项指标处中游区域的末位。
从各项指标差异性看,7县(区)位次排序差异比较大的是社会保障、经济效益、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水平等4项指标,极差分别为70、59、56和50位,其标准差也比较高,分别是19.81、19.89、19.06和17.11,说明这些指标在天水市县域间的差异性非常大。
图3-4和表3-6中可以看到,天水市下辖的7个县域社会发展水平9项指标中,有6项指标县域之间差距比较大,即社会保障、经济效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等指标差异得分差距比较大,位次极差在40位以上,最少的人口素质指标的差异也在23位,说明天水市所辖县域间社会发展水平多数指标的差异都很大,县域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表3-6 天水市辖县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排序及变动情况表
续表3-6
图3-4 天水市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得分比较雷达图
二、2009年天水市辖县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分析
从社会发展9个子系统看,天水市所辖的7个县(区)具有如下特征(表3-6):
1.秦州区的经济效益指标位居81个县(市、区)的前位,进入上游区域的第一层次,列第7位,是秦州区社会发展具有绝对优势的指标;秦州区社会结构、公共服务两项指标分别排序第15位和第20位,是县域社会发展一般优势指标;秦州区农村环境(第27位)、社会管理(第31位)、基础设施水平(第33位)、生活质量(第46位)和人口素质(第59位)等5项指标居81个县(市、区)的中游区域,是秦州区县域社会发展的中势指标,其中前3项居中游区域的前部,可以发展成为一般优势指标,是下一步需要加强的方面;秦州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名列81个县(市、区)末位,是秦州区社会发展具有绝对劣势的指标,亟待予以解决。可以看出,秦州区9项指标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有3项、5项和1项,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处上游偏后位置。
2.麦积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和社会结构等4项指标位居81个县(市、区)的第14、19、21和23位,属上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麦积区社会发展具有一般优势的指标;麦积区社会管理、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和人口素质等4项指标分别排序第33、36、42和51位,居81个县(市、区)的中游区域中部,是社会发展中势指标;麦积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居第62位,属81个县(市、区)的下游区域第一层次,是麦积区县域社会发展的一般劣势指标。可以看出,麦积区9项指标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有4项、4项和1项,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处中游前列,接近上游边缘。
3.清水县的社会管理指标位序居81个县(市、区)的前位,进入上游区域的第一层次,列第5位,是清水县社会发展具有绝对优势的指标;清水县没有进入上游区域第二层次的一般优势指标;清水县公共服务(第33位)、农村环境(第37位)、社会保障水平(第38位)、社会结构(第49位)、人口素质(第53位)等5项指标居81个县(市、区)的中游区域,是清水县县域社会发展的中势指标;清水县的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水平、经济效益3项指标排序较低,分别列第57、59和61位,属下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清水县社会发展具有一般劣势的指标,亟待予以解决。可以看出,清水县9项指标中,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有1项、5项和3项,说明清水县县域社会发展平均水平属中等偏下层次。
4.秦安县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一层次的指标1项——社会管理,排序第8位,是秦安县县域社会发展的绝对优势指标;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二层次的指标1项——社会保障指标,排位第11位,居第二层次前位,是秦安县县域社会发展的一般优势指标;进入中游区域的指标有社会结构、经济效益和农村环境等3项指标,其分别位居81个县(市、区)的第30、49和55位,处社会发展的中游区域,是秦安县县域社会发展的中势指标;秦安县的基础设施水平(第69位)、公共服务水平(第69位)、人口素质(第66位)和生活质量(第61位)等4项指标排序较后,位列下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秦安县社会发展具有一般劣势的指标。可以看出,秦安县9项指标中具有优势、中势和劣势的指标分别有2项、3项和4项,说明秦安县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偏下,且各项指标发展不甚均衡,平均水平处中等偏下层次。
5.甘谷县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二层次的指标是社会管理,居81个县(市、区)的13位,它是甘谷县县域社会发展的一般优势指标;进入中游区域的指标有社会保障水平、社会结构、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等5项指标,其分别位居81个县(市、区)的第28、33、46、49和53位,处社会发展的中游区域中部,是甘谷县县域社会发展的中势指标;甘谷县的人口质量(第71位)和农村环境(第63位)能力两项指标排序相对较后,位列下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甘谷县县域社会发展具有一般劣势的指标;公共服务水平(第76位)指标排序很后,位列下游区域第二层次,是县域社会发展具有绝对劣势的指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甘谷县9项指标中具有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有1项、5项和3项,说明甘谷县县域社会各项指标发展较平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处中等偏下层次。
6.武山县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一层次的指标是社会管理,居81个县(市、区)的首位,它是武山县县域社会发展的绝对优势指标;武山县没有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二层次的指标;进入中游区域的指标有基础设施、社会结构、社会保障、经济效益、农村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等6项指标,其分别位居81个县(市、区)的第28、41、41、42、51和55位,处社会发展的中游区域中部后位,是武山县县域社会发展不具潜力的中势指标;武山县的人口质量(第69位)和公共服务水平(第67位)两项指标排序相对较后,位列下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武山县县域社会发展具有一般劣势的指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武山县9项指标中具有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有1项、6项和2项,说明武山县县域社会各项指标发展较平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处中等层次。
7.张家川县没有进入社会发展上游区域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指标;进入中游区域的指标有社会保障水平、社会管理、农村环境等3项指标,其分别位居81个县(市、区)的第31、32和40位,处社会发展的中游区域中部,是张家川县域社会发展的中势指标;张家川县的社会保障水平(第70位)、经济效益(第66位)、基础设施水平(第58位)、公共服务(第57位)和居民生活质量(第56位)等5项指标排序相对较后,位列下游区域的第一层次,是张家川县县域社会发展具有一般劣势的指标;人口素质指标排序第74位,属下游区域第二层次,是张家川县县域社会发展具有绝对劣势的指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张家川县9项指标中具有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别为0项、3项和6项,说明张家川县县域社会各项指标发展水平较低,各项指标偏低,处下游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