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手工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以义乌为例
王长源[1]
中国的民间手工艺诞生于农耕时代,随着现代工业时代的来临,现代工具的制造以其远优于传统手工艺品制造的效率与效用,取代了传统手工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民间手工艺的实用性元素逐渐在现代生活中慢慢淡化,而其本身所负载的艺术文化特性,又因传统习俗的逐渐丧失和与现代生活西化的审美文化不符,逐渐失去了其艺术文化滋生的土壤。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危机即源于现代生活对其“需求”的短缺或丧失。解决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即解决其“需求”问题,从现代生活中挖掘其“需求”,即发现其市场,不管是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使用价值,还是挖掘其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内涵,都是为了寻找与创造市场需求。
本文试图通过对手工艺品艺术文化与实用性重新挖掘与研究,分析消费群体细化市场,寻找其“需求”点,通过对产业链的解析,寻找可以使其迅速发展的支点。
一、民间手工艺品生存现状
在品种繁多的传统手工艺中,代表有: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纤维工艺、刺绣工艺、木工艺、漆工艺、各种材料的雕刻工艺、玻璃工艺、皮革工艺等。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民间手工艺品的“工具性”
民间工艺品是具有“工具”属性的,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工具”,如木雕家具、刺绣、布艺玩具、民族服饰等。而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工业机器的引进,一是使得生活工具内容发生改变,各种手工工具的使用性能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二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工业产品以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实用性取代了传统工艺品。其次,随着全球化的进行,西方的审美思想、设计观念进入中国,使我们更适应与满足于现代的服饰,高科技玩具等。刺绣,布艺玩具逐渐失去其生存的需求市场。
(二)民间手工艺品的“艺术性”
民间手工艺品源于生活,因而其艺术的特性带有地域与民族的特征,其反映着特定民族和地域的群体生活状态、审美趣味和精神诉求,是表达与展现传统民族生活的重要平台。民间工艺品因其历史传承性而具有研究价值,而手工艺制作流程融入了制作人的感情诉求,亦可以满足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情感需求,为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提供栖息之地。
二、民间工艺品存在的现实需求
民间工艺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必然体现着某种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求生存而转变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品。在现代生活中,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带来的与自然相分割的冰冷的生活环境,抑制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快捷的交通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步行走的人们急需有一块休憩之地供其停留。这样寻找一种自然的、古朴的文化体验便成了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精神追求。如此民间工艺品与旅游业的结合成为一条必然之出路,当人们远离城市远离喧嚣,来到田园农间体会自然之美、休憩心灵之时,在旅游地所独有的带有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手工艺品进入他们的视线,这样一种文化产品成为他们可以寄托情感宣泄与文化体验的商品,民间手工艺品在旅游业中得以生存与喘息式地发展。为何说它是喘息式地发展,在我看来,仍不认为它偏居一隅的市场为其生存的道路,这是依附于旅游的生存,终归不是旅游的主要内容,只是附带的诸如表示“到此一游”等表示旅人有过此处的自然经历的标志。与旅游结合的道路不是其所有生存途径,民间手工艺品的复兴或者发展,仍然是要进入城市,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开辟出一片人们休憩养性的圣地,形成手工艺品依托自我的产业。
三、民间手工艺品消费群体分析
我们通过对义乌滨江、国际贸易商城一区二楼工艺品专区做了深入了解,并且通过与客户和店主间的交流得到关于现阶段的消费群体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民营手工艺的消费结构问题,我们现在将民营手工艺的消费需求结构按年龄层次和地域层次来划分。
(一)按年龄层次的划分
义乌商品城中的手工艺品区的产品销售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层的消费群。我们粗略地将年龄层次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需求层次:婴幼儿阶段、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中老年阶段。
1.婴幼儿阶段
婴幼儿阶段由于刚刚开始对新鲜事物产生最基本的认知,以猎奇心理探索事物,所以这个阶段的手工艺品起到的最基本的作用是帮助幼儿认识身边的事物。在材质上,这个阶段的手工艺必须具有安全性,所以我们在商场里看到以婴幼儿为主的手工艺大多是布制,或者是磨角的。在色彩上,以容易辨认和常见的色彩为主。传统的拨浪鼓虽然对成人而言是已经淘汰的玩具,但是对于婴幼儿而言依然具有吸引力,所以传统手工艺对婴幼儿这部分客户的在创新改造上需要的投入并不大,但是需要在色彩、形状、材质这些易于婴幼儿感知的因素上做文章。
2.儿童阶段
处于儿童阶段的消费者依然不能成为真正的自主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依赖家长。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对事物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对待玩具的喜好不再只是局限在婴幼儿期的外在的直观感受,他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这种自我判断还是很弱,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因此有很多商家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进而挖掘儿童消费市场。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也是一样的,想要获得这部分消费群体就需要对手工艺品进行外在包装。卖竹蚱蜢的老人习惯在儿童面前摆动竹蚱蜢,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获得幼儿注意而产生购买心理的一种方式。我们在专区内询问一些批发商,了解到商品的价值对儿童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儿童普遍具有从众心理,某种玩具很容易在儿童间流行,但是这种周期一般都很短。所以,制作传统手工艺时就要明确这种手工艺是否能在儿童间普遍流行。与动态的玩具不同,传统手工艺玩具可动性不强,这正是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弱势,这方面值得传统手工业思考和改进。
3.青少年阶段
青少年是对传统手工艺最为排斥的群体,这个阶段的消费群体由于心智发展接近成人,对仅有观赏特征的传统手工艺作品的兴趣逐渐减少。同时,因电玩等其他高级游戏的发展,传统手工艺更失去了这块市场。企业需要在这个群体上寻求突破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个群体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求异性,如果传统手工艺适当改进符合他们的求异心理,那么在这个群体的效益是相当高的。
4.成年阶段
成年对传统手工艺的需求是很复杂的,但是大多数普通群体关注点依旧是实用性和装饰性,对价格很敏感,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等都很高。同时由于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等原因,他们与传统手工艺间的距离呈现不同的表现。
5.中老年阶段
中老年对传统手工艺的记忆强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群体,这个群体的集体回忆性可以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将具有集体特定回忆的元素融入传统手工艺更能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二)区域的划分
1.国内区域的比较
国内区域主要分为南方和北方的比较。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人文条件等的不同在传统手工艺上也会体现出这种差异性,而南北方的消费群也会因为性格的区别而产生不同的消费观。
2.国内外的比较
在我们走访的三天内,我们所在的店铺中几乎每天都有外国客户,其中以阿拉伯和欧洲顾客居多。外国客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已远远高于本国的经销商。国外经销商对传统手工艺的需求高于国内,首先是义乌的价格优势;其次是传统手工艺的精致和文化内涵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四、义乌小商品城的经验模式
1.主营批发
在义乌商贸城一般杜绝商品散销,尽管现在商贸城已经是国家AAAA级景区,游客数量相当多,但是商铺还是恪守行业规定不对外散销。因为对外散销很容易就会对下级经销商形成消极的影响,引起客户购买下级经销商产品时的抵触心理。义乌商城的这种做法似乎损失了一小部分利益,但是却获得了更大的市场。通过主营批发、维护市场、保护经销商的模式来获取更大的市场地位,建立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的地位。
2.传统工艺更新速度快
传统手工艺品的设计、生产、宣传等,要紧紧扣住市场的需求动向和社会流行趋势,才能使得大众消费者能够始终有消费欲望。传统的手工艺人由于知识的单一,所以缺乏宣传和营销的知识,作品产量低,设计落后。而义乌小商品的更新速度很快,一个产品往往一个月内就会停掉重新开始设计。因为要保证客户每次来都要有新的产品和订单,所以必须跟进速度。而且手工艺与节日和社会流行趋势紧密结合,这也是义乌的商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3.政府的直接支持
政府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支持,对这些手工艺品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保护濒临灭绝的品种,大力推动有市场的品种,合理引导薄弱的品种,使其发展能够合理健康有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
义乌商城的所有店铺老板每天都会关注《义乌商报》,该报特地制作了小商品这一版块,对每家店铺进行发放,最新的消息和会展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像“美の炫”几次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的一些展销会对产品进行宣传,所以只要有新产品出来,很快就会有大量订单,平均每月两到三次的展销对企业和店铺的发展而言作用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刘魁立,张旭.玩具——中国民俗文化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刘畅.清江流域民间工艺品开发的策略与路径选择[J].重庆学院学报,2009(4).
[3]李新雨.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
[4]李艳.客家民间手工艺品的没落与救赎[J].江南大学学报,2009(2).
【注释】
[1]王长源,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