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课本再利用可行性调研报告
陈翔[1]李阳[2]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在美国,中小学教材实行无偿借用制度。每学期开始,学校将教科书借给学生,待学期结束后,学生再“完璧归赵”。这样,一本教科书可连续多年被不同学生使用。美国学生们使用的课本都是硬皮精装彩印书,印刷精美,纸张厚重结实,经过几届同学使用后还是整洁如新。虽需要投入很大成本,但由于课本多年循环使用,使得这些高成本的教科书既没有给学生家庭造成负担,也没给政府带来财政上的压力。
在英国,教科书循环使用自觉自愿。英国公众对工业化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很强的意识,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尽管政府没有就教材回收再利用作出明确规定,但为了节约纸张、保护环境、降低教学成本,英国中小学普遍实行课本再利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教科书回收再利用在英国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传统。不但普通学校参与其中,就连包括中文学校在内的周末学校也坚持这项工作。英国还有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旧课本的买卖,为课本的循环使用提供了方便。
在澳大利亚,课本是公有财产。在澳大利亚,教科书的概念与中国是不同的。中国学生的教科书是“私有制”:我买,我有,我用,我藏。而对澳大利亚的学生来说,课本是公有财产,是学校的。图书馆、网络、报刊乃至公共场所、动植物园都是学生们收集资料、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源,教科书只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教科书“公有制”不仅节省资源,而且也使学生们更加注意自己的社会责任。学生们都知道:教科书不能随意乱画,书被严重损坏了,必须要赔偿,因为这是社会上的法则。
而在中国,高校教材的供应制度是购买制,高校普遍采用由教务处的教材科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的模式,学生一次性使用,使用寿命仅半年。高校每到毕业生毕业之际,毕业生的教材,除了一些需要经常学习的专业书外,大多数被当做废书卖掉,小商贩低价收购的旧书在宿舍楼下堆积如山。我国高校教材没有实行教材循环利用,而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教材已实现循环利用,平均使用寿命5~10年。由于我国高校教材使用寿命短,大学教材常常用完后仍是完好无损,很多公共课或必修课的教材如英语、数学等,以及一些选修课的辅助用书,版本更新较慢,都有很高重复利用的价值。
从社会和道德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贫困学生无钱交书本费而辍学、失学的问题,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统计显示,循环使用教材一年可节省资金约127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教育支出的8.2%。教材循环使用,既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沿承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倡导了一种文明的风尚。
从社会角度看,一方面可以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污染。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假设每年本科招生为5 000人,大四一年没课,那么大一到大三一共是15 000人。每人每学期平均需要订课本6本,那么一个学年全校需要新课本数为18万本。假设每本课本平均为300页,则一个学年需要新印刷5 400万页纸张的课本。一棵20年成年树能够生产大约3 000张A4纸,那么一个学年,一个大学新订的课本需要砍伐18 000棵成年树!而目前每生产1吨文化纸,需100吨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或9棵百年大树、1.2吨煤、300千克化工原料。假设每本书为20元,每学年仅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购买新书将会花费360万元的巨资。以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约3 000万,每生每学期课本使用平均1 500克计,若课本能转续使用5年,可节约75万吨文化纸,共可节约3公顷的木材、75万吨纯净水和90.5万吨煤。这对环境资源简直是赤裸裸的剥夺。教材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生产教材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教材垄断发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端正学风和师德,从而倡导一种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从人文和教化角度看,可以培养学生们爱惜财物、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们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于书籍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敬重与维护。甚至可以说,我国教材能够循环利用之日,便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之时。因为这不仅说明学生不必耗费大量精力在教材上面,而且也说明学生具备了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在社会与自然的谐和氛围中,知道珍爱自己,善待他物(包括无生命的书本)。其意义绝不仅仅是节约多少公顷森林、减少一些造纸污染。它能使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教育”。
总而言之,教材的循环使用对国家而言,节约资源,有利环保;对家庭而言,减少开支;对学生而言,具有教育意义。是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优秀制度。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网上调查
小组成员经过查资料讨论最后制作出一份调查问卷发布在网上,发动身边的同学、老师参与了此次调研,网址为: http://www.askform.cn/130691-245170.aspx。
2.采访调查
组内成员分别采访了全国各地一些大学的学生以及教授关于高校课本再利用的情况,并制作了视频。其中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海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
三、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1.网上问卷分析结果
(1)学习状态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91.04%为大学在读学生,5.97%为已毕业人士,2.99%为中小学生。
(2)教科书费用调查结果: 29位被访者认为教科书很贵,31人认为较贵,6人认为正好,仅1人认为便宜。
(3)旧课本完好程度调查结果: 74.63%的被调查者认为旧课本和新的一样,5.97%认为保存完好,2.99%认为比较旧,16.42%认为非常破旧。
(4)旧课本处理方法调查: 52人自己保存,32人卖废品,23人送人,6人捐赠,4人其他。
(5)学校课本再利用政策与服务调查:对于所在学校是否有关于课本再利用政策与服务,62.69%的被访者表示“没有”,23.88%的被访者“不清楚”,13.43%的被访者表示“有”。
(6)是否会选择二手课本调查: 33人表示“会选择”,28人表示“部分会选择”,6人表示“不会选择”。
(7)课本再利用态度调查: 77.61%的被访者赞成并支持课本再利用,20.90%的被访者认为可以尝试,仅有1.49%的被访者表示反对。
2.采访调查结果
经面对面采访全国各地的一些高校学生,笔者发现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处理二手课本的相关政策与服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不强制学生订购新课本,学生可通过校园附近的二手书店以及网络途径购买教科书。但是像兰州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绝大多数高校均必须购买新书,只有一些参考书目可以让学生选择性购买。
然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生普遍赞成课本的循环再利用,一些学生还自行在校园内张贴广告出售自己的二手书。
由调查结果知,89.55%的同学认为教科书较贵,可见购买新书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现在大学虽然每年发的教材很多,但是相当一部分用完之后就被搁置一旁,事后再使用的很少。尤其是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教材,一半以上大学生在用后书本都是保存完好的,完全可以循环使用。毕竟,一旦教科书进入了废品收购站,其实用价值就被完全泯灭了,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从教师的教学上看,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不用教材,而是按照自己备课的讲义教,考试主要考的也是笔记。所以,很多教材都只是作为参考书,这门课上完了,书也就扔到一边了。而这些书往往都是很新的,如果能通过有组织的方式流转给下一届学生,不仅能提高书的利用率、节约资源,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而且,有91.04%的同学愿意购买二手课本,98.51%的同学赞成课本再利用,可见高校课本再利用有极大的操作空间。无奈的是,只有13.43%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具有二手课本处理的相关政策或服务。虽然有些毕业生会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教辅书低价卖给低年级同学,但是这些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高校出面组织销售二手教材较为罕见,而且循环利用的教材主要是数学、哲学、政治等更新较慢的公共课教材,品种和数量有限,规模不大。尽管教材循环利用在我国不少专家已经奔走高呼了多年,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媒体和有识之士的呼吁上,停留在某些高校的试点上,发展缓慢。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要使高校课本循环再利用工程运作起来,需要学校和学生各方的通力协作。首先,高校在入学之初,要进行思想教育,让高校学生形成一种教材循环利用的理念。由于中国的高校课本在价格上总体来说还是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像国外的高校课本费用非常昂贵,使得一些条件不好的学生根本无法负担起新课本费用。尤于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还是新课本用起来舒服,再加上又没有官方二手课本处理平台,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找书麻烦而直接订购学校统一的新课本。因此,在入学之初就提倡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尽可能地去购买二手教材,是开展后续工作的一个基础。
其次,教材出版社需对教材的质量和发行严格把关。一方面,我们知道,国外的高校在制作出版课本的时候就以课本循环为目的,将课本制作得非常“结实”,经得起磨损。而我们国内的课本相比之下就“虚弱”很多,导致课本使用之后的完好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用完便被当作废纸处理。而且,如果课本的质量很好,也能激发学生不舍得轻易丢弃的情感,而会想办法赠送或转卖给下一届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有更新的教材,可以采取印刷一部分修订册的方式,而不用全部将整本书重印,这样的话,前一版本的教材依然可以在二手市场上流通,而不会丧失利用价值。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实施体系。笔者设计了一个高校课本再利用信息系统,或可解决一些问题,它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第一,高校课本再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给学生的将是一个流通二手课本的网络平台,但与现有的网络书店不同的是,高校课本再利用信息系统由学校管理,该系统应与学校教务处数据库建立连接,学生在每学期订购课本时可自主选择二手课本或新课本,从而记录该学生的书费。并且学生的学院专业都有记录,即可使二手课本的去向存留在该专业的目录下。这样不仅方便学生,也方便学校管理旧书。第二,高校课本再利用信息系统将有回收旧课本的功能键,当学生需要捐献二手课本时,可在该网站上操作,与学校教材科达成一致后,可退给该学生小部分书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捐献教材的意愿。
这样的预想必须与学校的教材科紧密合作,因为教材科将管理所有的课本,并有责任将他们分类,当学生要捐献二手课本时,可以先由班干部统计分类并检查课本完好程度,将可再利用的课本交由辅导员,最后一级一级统一归入教材科。
总之,高校课本再利用信息系统虽然是个比较理想的办法,但要发展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地各校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材类型,研究各个具体环节和需要配套的人力物力,先实验,后推广。
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开展高校课本再利用已迫在眉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在走一条粗放型的增长之路,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急剧。如今,我们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那么在校园里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课本循环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2006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专门文件,不允许高校强行收取教材预收款,为高校教材的循环利用奠定了政策基础。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结束后,“低碳生活”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现如今建设节约型社会呼唤全国推广教材循环利用,作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勇于创新,为课本循环利用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晓玫.学校图书馆开展课本循环利用之我见[J].图书馆论坛,2008(2).
[2]杨慧.教材循环使用问题调查[J].中国环境管理,2006(6).
[3]陈宏伟.教材循环使用,不仅仅为了环保[N].中国经济时报,2006-3-15.
[4]陈翠英.倡导低碳生活,从教材循环利用做起[J].科技信息,2010(23).
[5]顾雪莹,刘伟,吴建赟.关于高校旧课本循环使用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1(6).
【注释】
[1]陈翔、李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9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2]陈翔、李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9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