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邹恒甫先生每个月在微博上刷新自己的排名,最新的一次是“请看近十年全世界经济学家11月份的排名(Ideas/Repec):邹恒甫第74名。祝贺。”
第一次听说邹恒甫先生的这个小癖好,我认真询问了一下他真正的学术地位。毕竟,对于不了解经济学领域的外行人来说,比如我,很容易把这种行为和市面上给钱就能上的枟世界名人辞典枠之类的排名联系起来。当然,询问的结果往往因为被询问的人而千差万别,很可能有些人还带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而有失客观,不像排名那么不容置疑。但大部分人对他学术成果的赞同程度远远超过对这个小癖好的认同程度。尽管权威机构的排名是每个成年人都相当关心的大事,但成年人世界的潜规则是,你可以默默关心,但记得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对这种名利攸关的事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会显得肤浅并且容易误伤他人,毕竟还有太多的人没出现在那个排行榜上。最正确的做法是,假装从别人那里听说了自己的排名,然后不经意转发到自己微博上,先礼节性地表示兴奋,然后再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这个排名,最好再对排名冷嘲热讽一下,尽管很可能实际上你也和邹恒甫先生一样,每个月都上人家的官网去刷一下排名。
排名意味着影响力。通常前五名甚至前十名的人并不需要这个排名来坐实影响力,因为他们已经人尽皆知了。但根据我的了解,尽管他们不需要,却也很在乎。他们在乎的是,为什么去年排在自己后面的第六名,今年变成第四名,跑自己前头去了?为前十名的人排名的机构或人士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更大的影响力。因为一旦你这么排了,第五名很可能就不愿意出席你的颁奖晚会了。
但第十一名到第一百名就很需要排名来宣告自己的地位。资源有限,会场的VIP席位、评奖的奖杯数量、各种商机都很有限。根据二八定律,80%的商机会追寻排在前20%的人,而80%的人只能去抢夺那20%的机会。而根据我的观察,现实生活好像更加残酷,经常是95%的机会都在追逐那5%的人,剩下95%的人只好去抢那5%的机会。于是,排在第十一名还是第十二名,就变得很重要。最近演员姚晨在一个视频采访中表示,在电视剧枟潜伏枠播出后的半年中,她推掉了200个剧本。当然,这是前五名才有的待遇。但是至少有20万名演员在半年中,很可能连一个剧本的面都见不到吧?挑剧本?算了吧,有人喊你试镜就很不错了。
不久前我做了一次思想文化界的采访,被采访人多是各个流派的名头很响的人物。因为在文章里介绍他们时,我使用了“代表人物”这个词,从而招致了一些不满,虽然这个介绍并非我首创,而是主流说法。有人写邮件给我,指出“代表人物”的说法并无根据,他(她)质疑道“为什么说他是代表人物,谁封的?”想想也是,思想文化界好像的确没开过代表大会,选举各派的代表,也不像经济学界那样务实,至少还有个排名可以佐证。
由此可见,权威排名还是很重要的,至少不会让公认的一些事落了程序公平的口实。因为名气这个东西,虚无缥缈,既不像财富可以用数字统计,又不像权力可以用等级衡量。更多的名气,都局限在各自的小领域,名气本身的名次,还容易招致争议与口舌。所以才有了排名的强烈需求,而那些能制定出权威排名的机构,也可以名利双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