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人癖患者

名人癖患者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人形象地称之为Name Dropper。可是在中国,这种人虽然不一定受到真心的欢迎,却大有市场,甚至能获得不少利益。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著名人士”,的确能为工作带来便利。但这种对“名人癖”症状的开发利用,在职场上实在是太普遍了。既不愿被对方视为“名人癖”,又要借助“名人”打开沟通渠道,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名人癖”症状?
名人癖患者_不会穿衣的教授:名利场生存法则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他们看似在和你聊天,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他认识多少名人:昨天和A吃了饭,今天和B通过电话,明天要去C的家,曾经和D八卦过E……我见过的“名人癖”症状比较严重的是一位时尚杂志主编,她在自己的简介上写着“与巩俐、张艺谋私交甚笃”,并且让这句话出现在公开出版的印刷媒体上。

这样的人当然不止中国有,全世界有社交圈的地方都有。美国人形象地称之为Name Dropper。陈香梅女士在枟春秋岁月枠中回忆美国华府社交圈时写道:“今日在华府有些只与约翰逊总统有一面之缘,或是握过一次手的人都要到处宣传,美国人形容这种人为Name Dropper,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可是在中国,这种人虽然不一定受到真心的欢迎,却大有市场,甚至能获得不少利益。比如,如果逢人便讲自己是孙中山先生的远房亲戚,很可能被许多时尚派对奉为上宾;如果嘴里能迸出不少部级领导人的名字,并显露出很熟的样子,说不定能相对容易地拿到一些大型活动的批文;若有幸与胡锦涛主席握过一次手,那就更值得不断提起了。有一次我在做头发的时候,发型师跟我滔滔不绝地宣讲他在沙宣美发学院的进修史,想说服我接受他的创意。鉴于他的创意我确实不敢恭维,并且厌倦了他唐僧般地唠叨,我漫不经心地跟他说:“沙宣啊,我采访过他的,还有和他两个人的合影呢。”他顿时无语,绝望地说:“要是我有和他的合影,就可以开自己的店了,价格还会比这家的高。”

虽然我也扔出了一个名字,但我的行为当然算不上“名人癖”症状。陈香梅在书中也提到过类似的例子:一位朋友告诉她,很想和曾赴远东及东南亚访问的美国前民主党参议员陶德(Dodd)谈谈越南。陈香梅说,那我约他到家中来吃晚饭,你们可以谈谈。朋友说,原来你和陶德相熟,为何不告诉我?陈说,你没有问起,我怎么告诉你?我又不是Name Dropper。

这算是为如何体面地使用“著名人士”指出了一条明路:一,只在需要时提及;二,提不提、如何提,要视相熟程度而定;三,提及的方式与真实的相熟程度相符。用这三个原则衡量,在逢人便叫“亲爱的”“哥们儿”的社交圈里,凡提及著名人名的人,几乎都处在“名人癖”的发作期。若真够义气,谁会当着这么多不生不熟的众人,叫卖名人朋友的隐私或趣闻呢?

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著名人士”,的确能为工作带来便利。我在大学读新闻专业的时候,时任枟文汇报枠体育部主任的马申先生就为我们讲述过一个具体案例。他想采访体育总局的领导,但人家不接受采访。他听说领导与袁伟民教练很铁,于是就表演了一回“名人癖”。在硬闯入领导的办公室后,他一屁股坐在领导前面的椅子上,先点上一根烟,吸一口,吐出来,再低声说:“我刚从伟民那儿过来。”于是他顺利地采访了这位领导。我想真实的经历经过他的转述再经过我的回忆,应该已经被夸大了。但这种对“名人癖”症状的开发利用,在职场上实在是太普遍了。为了迅速与对方找到共同话题或者热络起来,我经常说“我认识谁谁谁”,当然前提是我知道他也认得这位名人。而之后的情况就更有趣了。因为我们都拿不准谁与这个名人更熟,双方既要借这个名人找到共同话题,又怕被对方看穿其实自己与名人并没有那么熟,于是又要讲得小心翼翼。

既不愿被对方视为“名人癖”,又要借助“名人”打开沟通渠道,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名人癖”症状?估计已经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