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穷专业,富专业

穷专业,富专业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穷专业”与“富专业”中的“穷”与“富”,则是人们根据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薪资情况总结出来的主观推测。在这种语境下,专业所涉的领域区别被淡化了,而专业所代表的行业盈利指数,则被夸大了,与中国当下的“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倒是很相衬。而在这种专业自卑感形成的过程中,董潘教授和那些潜意识里把专业用财富排名的人,难辞其咎。
穷专业,富专业_不会穿衣的教授:名利场生存法则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枟穷学生,富学生枠,这里的“穷”与“富”,指的是家庭总财富的绝对值,是客观的财富描述。但“穷专业”与“富专业”中的“穷”与“富”,则是人们根据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薪资情况总结出来的主观推测。比如:金融业所对应的国际金融专业,房地产业所对应的房地产研究中心等等,被认为是“富专业”,而哲学系、历史系、数学系等专业,则被认为是“穷专业”。

在一场有关董潘教授的“40岁没有4000元,别来见我”的电视讨论中,有位力挺该教授的80后说:董潘教授的这番话,对应的是将来有潜力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高管们,当然可以这么说。他又不是对历史系、哲学系的学生这么说的。这话背后的逻辑就是:因为是房地产业专业的高管,当然有能力挣4000万元;历史系、哲学系嘛,就不要来凑热闹了,4000万元与你无关。用这样的逻辑,几乎可为大学的各专业来个财富指数排行榜了。第一名:房地产专业,40岁之前财富指数4000万元;第二名:金融专业,40岁之前财富指数3000万元……在这种语境下,专业所涉的领域区别被淡化了,而专业所代表的行业盈利指数,则被夸大了,与中国当下的“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倒是很相衬。

其实在西方,专业也有“穷富”之分。工商管理、工程计算机等实用性强的专业,被认为容易找到薪水不错的工作;艺术史、哲学社会学之类的实用性较差的人文学科,则意味着不太好找工作。我有位在美国读社会学硕士的朋友,就被学校的就业咨询部门劝说去读工商管理专业,因为感觉出她有迫切的就业需求。当然如果你有经济支持,不需要马上赚钱,也可以选择在“穷专业”里满足精神需求。

单单是穷与富,其实并不可怕。就生活水准来说,无非是你买1万元的名牌包,我买100元的仿皮包或布包。如果动动脑筋,还可以把100元的廉价包打扮成环保者的生活方式,显得很清新脱俗、很高尚,反而显得那1万元的包有庸俗的“暴发户”之感。但若是在“钱”字当头的中国,穷与富,便会幻化成人格与尊严的不平等,会被类似的话语歧视或伤害,比如:“这话又不是对历史系、哲学系的学生这么说的……”比如:上海玲珑餐厅或陕西南路鞋店老板、老板娘经常对顾客说的“没钱就不要进来”之类带侮辱性质的话语。而最可气的是,这种连发票都不提供的店家不仅不会被罚款,不向消费者道歉,反而会被一些人追捧,因为当看到别的消费者被讥讽时,会让他们产生“我们买得起”的优越感。

受了侮辱的消费者或学生们找不到渠道争取公正待遇,反而要忍气吞声地承受这种歧视——算了吧,谁叫我穷呢?要不怎么连温总理都在呼吁“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呢?通常的情况是,缺什么才吆喝什么。

那么是不是房地产、金融专业出身的人就一定富,哲学社会学的毕业生就一定穷呢?这种逻辑好像很不通。我一向反对以专业决定行业。就拿我们新闻系同班同学为例,如今依然奋斗在新闻专业的,已经不到一半了,一多半人,有的成了专业投资人,有的成了独立艺术工作者,有的成了自由职业者,也有不少在外企做市场和销售。我相信其他专业也类似。不久前,我问一个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你们表演系当演员的比例有多少?回答是:不到40%,60%以上的人转行了。更何况,房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个个都有4000万元身家,个个都能到董教授那儿就读的。

当然,如果你被那些“专业决定行业”“行业决定财富”的人吓怕了,也许真的会从内心滋生出一种专业自卑感。就像我收到过的一名哲学系大学生发来的邮件,挑衅地质问我:哲学系人的人适合做记者吗?就凭这句话,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哲学就没学好。谁说过哲学系的人不适合应聘记者了?又有谁敢说这样的话?恐怕是他自己这么想吧。这绝对是专业自卑感的体现。而在这种专业自卑感形成的过程中,董潘教授和那些潜意识里把专业用财富排名的人,难辞其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