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由此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并促成枟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枠出台,这标志着文化产业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规划中,国家明确重点推进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行业发展。演艺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且日益为各级政府重视,作为演艺业基础组成部分,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借此获得更大发展动力,成为各地区重点扶持对象之一。鉴于各地区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水平不一,科学、客观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可以为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文艺表演团体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本章从分析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着手,构建竞争力评估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
一、研究综述与思路
1.文献回顾与概念解析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还较少,基本属于研究空白领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但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区域文化竞争力研究持续升温,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侧重于内涵解析、评估体系构建以及发展对策研究,其中花建提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含义[36]、赵彦云设计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均衡度分析模型[37]具有较大影响;区域文化竞争力研究更侧重于内涵解析与提升策略,对其概念界定也有多种表述[38]:基于文化系统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基于区域文化共识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以及基于区域文化异质论的区域文化竞争力,相关理论探索为我们开展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参考。结合我国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规律和实际,参考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相关成果,我们认为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是指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通过整合行业内外生产要素和资源,创作、演出优秀文艺作品并持续高效向社会提供演出和服务并不断开拓演出市场,从而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和知名度、助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包含两方面指标:显性指标和潜在指标。显性指标侧重表现、展示当下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生产能力,如演出场次、演出收入、观众人次等要素;潜在指标着重阐释、分析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拥有发展资源和能力,包括资产总额、人才储备、政府扶持等要素。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内涵分析是我们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分析竞争力发展现状的基点。
2.研究目的
构建一套逻辑清晰、指标科学、易于操作的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目的:
一是具体分析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水平和现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建立一套适合分析和评估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和分析各地区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客观提供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信息,为文艺表演团体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客观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现状,分析其竞争力优势和劣势,摸清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文艺表演团体可以准确定位自身在行业发展中所处位置,有利于文艺表演团体调整和完善发展模式,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
三是科学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态势,为企业、社会组织了解演艺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关注并参与到这一行业发展当中,为演艺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也迫切需要科学评估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态势,为社会力量进入演艺业提供信息参考,以便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
3.研究思路
在明确研究目的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理清构建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构建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力争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这是基本发展思路。为进一步确保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构建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根本性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估指标体系要导向性明确,适合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现状和规律,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准确地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现状,分析竞争力强弱的原因,有助于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二是评估指标体系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比较容易获取、计算和比较,尽量避免过于复杂、主观的评估指标,力求做到评估指标设置简洁,评估工作易于操作。
(2)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对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概念内涵理解的准确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和严密性。力求使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实际状况,政府主管部门、文艺表演团体便于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调整应对的决策措施。
(3)全面系统性原则
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系统地反映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评估首先应该充分考虑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显性指标和潜在指标,以体现指标体系全面性和完整性。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涉及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因此,我们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始终贯穿系统论的观点和思想,认真分析指标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指标体系层级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也要注重指标体系操作要素的完整性和指向性。
(4)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
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仅从静态发展角度来考察是不全面的,也不能充分反映竞争力发展规律。我们必须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建立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所谓静态指标,是指反映当下竞争力变化的指标体系,包括演出收入、演出场次、观众人次、作品数量等指标;所谓动态指标,是指反映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发展潜力的指标,如发展资金、人才储备等。通过综合考虑两种因素,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综上分析,我们在建立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时,尽量选取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的评估指标,突出其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特点。
二、指标选取和分析方法
1.指标选取
在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内涵科学理解基础上,遵循研究思路和原则,重点参考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我们首先提出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数据库。通过广泛听取文艺表演团体、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等方面专家意见,在反复筛选、测算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选择评估指标:一是行业发展规模,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数量(X1)、资产总额(X2)、固定资产原值(X3)、实际拥有房屋建筑面积(X4),侧重分析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物质资源指标;二是创作演出,包括演出收入(X5)、国内演出场次(X6)、国内观众人次(X7)、原创剧目数量(X8),侧重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生产能力;三是人才储备,包括从业人员数量(X9)、专业人员占比(X10)、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X11),侧重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四是政府扶持,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收入(X12);五是消费市场潜力,包括文化娱乐用品支出(X13)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X14)。
2.分析方法选择与数据整理
根据选取评估指标,我们可以采取多指标评价方法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如综合指数法、模糊平均法、主分量法、因子分析法等。因子分析法因为较好地避免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复杂、指标维数高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等方面的问题,故本文选取因子分析法作为分析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此外,为确保评估数据权威性和可靠性,在评估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时,我们主要参考枟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枠[39]和枟中国统计年鉴2013枠[40]相关数据,重点实证评估2012年度我国省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现状。
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我们运用SPSS21畅0软件对选取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测算过程及结果如下:
1.提取公因子
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接着考察原有变量是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只有原有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有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从表4-2中可以看出,分析数据Bartlett检验F值均为0畅000,表明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取值为0畅776,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样本数据基本上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通过计算得出了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表4-3和图4-2)。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前4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7畅539,2畅394,1畅232和1畅051)为主成分因子。各初始因子的贡献率代表了初始因子的特征值占总的特征值的百分比,累计贡献率就是自上而下各个因子贡献率的累计值,从表4-3可以看出,前面提取的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畅256%,可以较好地解释样本指标数据所包含的信息。
表4-2 样本数据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
表4-3 主成分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
续表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图4-2 碎石图
2.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为便于解释主因子,我们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对主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4)。从表4-4可以看出,用最大方差的正交旋转法作因子旋转后,因子负荷系数已经比较明显地两极分化。主因子1(F1)在文艺表演团体数量、演出收入、国内演出场次、国内观众人次、原创剧目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指标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演出、市场开拓关系密切,故而把这一主因子定义为创作营销力。主因子2(F2)在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实际拥有房屋建筑面积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指标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源关系密切,因此把这一主因子定义为生产要素力。主因子3(F3)在政府财政补助、文化娱乐用品支出、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指标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外部支持条件关系密切,因此把这一主因子定义为环境支撑力。主因子4(F4)在专业技术人员占比、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等指标上具有较大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指标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人力资源储备关系密切,因此定义为人力资源力。这样,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衡量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见表4-5)。
表4-4 旋转成分矩阵a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
表4-5 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3.综合评估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
根据表4-3可以看出,主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53畅848%,综合的原始指标信息最多,对原始指标的反应能力最强,这说明目前提高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创作、生产以及演出市场的开拓能力,这也是文艺表演团体主体业务。主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17畅098%,综合的原始指标信息量也比较多,说明目前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拥有的生产资源要素在竞争力发展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为更好地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实力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对提取的4个公因子计算其得分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权重来加权计算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其数学模型为:
F=(0畅53848F1+0畅17098F2+0畅08802F3+0畅07508F4)/0畅87256
据此,可以计算出31个省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4-6)。
表4-6 2012年全国31个省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
四、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综合评估
在我国省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2012年度发展数据基础上,我们分析并构建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测算出各地区竞争力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结合2012年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估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综合评估
根据表4-6数据分析,表里的分数是标准分,负分数表明得分低于全国平均值,正分数表明高于全国平均值。从表4-6可以看出有13个地区综合分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占比41畅9%,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还有待于不断提高。从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有8个省份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值,占比61畅5%,中部地区有4个省份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值,占比30畅8%,西部地区仅有1个省份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值,占比仅为7畅7%。由此可见,我国东部省份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总体较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省份还需要不断采取措施促进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的发展。从综合得分排名看,安徽、浙江、四川、河南、江苏五省份位居前列,其中安徽、河南两地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在竞争力主因子1上表现突出,但其他3个主因子得分上并不占优势,浙江、四川、江苏三地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在竞争力影响因子发展上较为均衡,特别是浙江表现最为突出,但也存在发展不足,其部分主因子得分偏低。由此可见,各地区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提升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还需要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各影响要素发展。
2.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营销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1代表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营销力,着重体现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在艺术创作、演出、市场开拓方面的竞争力。根据表4-6数据分析,全国仅有10个地区得分超过全国平均值,占比32畅3%,其中东部地区省份5个,中部地区省份3个,西部地区省份2个,这说明目前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创作营销能力整体上还比较低,发展也不均衡。从得分排名情况分析,安徽、浙江、河南、福建、江苏等省份排名靠前,与综合得分排名类似,说明了主因子1在目前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中的突出作用,要提升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则必须对这一影响要素予以重点关注。安徽、浙江、河南等省份文艺表演团体数量较多,演出市场活跃,因此在创作、演出等方面占据较强优势,从而形成了业内的优势地位。
3.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资源要素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2代表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拥有的资源要素力,重点解释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所拥有的资源要素,重点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房屋建筑面积等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要素。从表4-6数据分析,有13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值,与综合得分相同,其中东部地区省份7个,中部地区省份3个,西部地区省份3个,东部地区省份占据优势。从整体发展水平看,各地区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资源要素力。根据排序分析,四川、广东、山西、湖北、江西等省份排在前几位,表明这几个地区对文艺表演团体行业投入较大,其他地区还需要强化对地区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的投资,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4.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环境支撑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3代表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所必需的外部环境支撑力优势,重点体现在政府扶持和当地文化消费水平等方面。从表4-6数据分析,仅有8个省份得分超过全国平均值,而且几乎全部是沿海发达省份,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从排名看,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排名靠前,说明这几个省份在区域文化消费水平和政府扶持等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各地区,对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成为其他各省发展的标杆。
5.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人力资源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4代表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储备,集中体现了区域文艺表演团体拥有的专业人员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根据表4-6数据分析,有14个省份得分超过全国平均值,占比45畅2%,在4个影响因子中表现最为平均。从地区分布上分析,东部地区省份7个,中部地区省份5个,西部地区2个,东部地区仍旧占据优势。从排名情况分析,天津、山东、内蒙古、四川、黑龙江等地区排在前列,说明这些省份在人才建设方面成绩比较突出,成为提升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发展整体呈现东部地区占优、中西部地区排在其后的发展态势,各地区在影响区域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主因子得分上表现各有不同,各地区都存在优势和不足,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提出发展战略和规划。
五、结语
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评标指标体系,通过这一评估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可以较为全面、清晰地分析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根据我国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排名情况,把握全国各地区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优势与不足;二是通过区域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竞争力影响要素发展情况,梳理关系到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的资源分布情况;三是了解各地区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当然,这一评估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需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补充完善,以便更科学地服务于文艺表演团体行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