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有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的新型演艺主体格局初步构建,为推动我国演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改革为演艺业发展释放了新的制度活力,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全面提高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提升我国演艺业影响力和传播力成为深化改革阶段演艺业发展重要突破口。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有必要“推动建立演艺企业测评体系,推进演艺市场主体评价”[41],通过构建演艺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客观、全面评估各类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从而为政府决策、文艺表演团体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目前我国仍有部分文艺表演团体保留事业单位运营体制,但它们同样也面临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创作演出、转型发展的任务,同样处于市场竞争发展大环境中,也需要提高竞争力和市场活力。因此,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我们把评估对象扩展至演艺企业在内的各类文艺表演团体,力求使指标体系覆盖面更广、更科学合理。
一、研究背景
1.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竞争力”或者“国际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42]但对于文艺表演团体而言,竞争力依旧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一方面,国有文艺表演团体长期处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范畴,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长期处于“散、弱、小”发展格局中,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概括来说,我国绝大部分文艺表演团体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中,竞争意识薄弱,市场化水平低,没有上升到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和高度上来。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迈入发展快车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发展局面:一是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的改革主导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国有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绝大多数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完成转企改制工作,逐步向新型市场主体方向发展,成为我国演艺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同样推动了政府文化管理模式和理念的转变,由原来“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原来系统内文化管理向社会文化管理转变趋势明显。正是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相关扶持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促进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转型升级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借此实现突破性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质的飞跃,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演艺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演艺品牌,提升了我国文艺表演团体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三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带动了演艺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文艺表演团体竞争意识的增强。此外,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和繁荣既推动了我国文艺表演团体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演出市场当中,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文艺表演团体面临与更多国外演艺团体直接竞争,强化市场意识,提高竞争力势在必行。纵观近10余年来我国演艺业发展历程,文艺表演团体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已经逐步培育起来,但同时也面临多重竞争压力,提高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演艺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2.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以及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通过梳理,在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研究方面,黄忆南枟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枠[43]具有一定探索性和代表性。该书论述了研究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艺术表演团体面临的三类竞争,解析了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构成层次并予以详细阐述,这一研究成果对推动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马明在枟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演出市场竞争优势枠[44]中对国际演出市场形态进行了空间集聚型和时间集中型的归类,对影响国际演出市场竞争优势的要素进行了归纳,并对比分析了中外演出市场形态竞争优势,对研究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在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体系研究中,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课题研究组提出了“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45]该文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艺术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建立艺术表演团体评估体系十分必要。课题组从艺术创作、艺术生产、管理系统、财经状态、固定资产和品牌价值等6个方面构建了对文艺表演团体综合实力的评估体系,是国内较早建立的文艺表演团体评估体系,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存在较大难度。在第二届道略演艺产业年会暨2012演艺机构竞争力高峰论坛上,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推出了国内首个“中国演艺机构竞争力排行榜”,该排行榜对包括文艺表演团体在内的演艺机构的评价体系概括为统筹营收能力、成长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4个方面,设定了年收入、盈利率、收入增长率、市场拓展性、观众人数、企业曝光率、新创产品数量和运营创新8个指标,其中年收入、收入增长率和盈利率3个核心指标合计所占权重达到90%以上。[46]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没有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也缺乏易操作、实用性强的评估指标体系,这也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1.理论解析
具体到竞争力研究,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竞争力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竞争力研究,主要研究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竞争力研究,主要研究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微观层次竞争力研究,主要研究各种组织,如企业、社团竞争力。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研究属于微观层次竞争力研究。关于竞争力概念的解析,也因研究角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有专家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更好的财富的能力”[47],侧重竞争力的中观层次阐释。也有专家从微观层次定义企业竞争力概念,“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48]。综合对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和分析,特别是从演艺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本文认为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是指文艺表演团体通过有效整合行业内外资源,不断创作生产优秀演艺产品并持续、高效地向市场提供所需演艺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借此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综合能力。对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概念的阐释因分析角度不同而各有侧重,譬如从空间角度分析,影响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要素可以大致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内部要素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团体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资源,如资金、人才、场地等要素。外部要素则主要包括政府扶持、文化消费习惯、文化市场发展等相关支持因素。从竞争力要素功能作用分析,又可以划分为能力要素和效果要素,能力要素侧重分析说明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强弱,预测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如资源规模、管理体制、人员构成、创作生产能力等方面。效果要素主要表现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结果,如演出收入、演出市场占有率、作品获奖情况等。在研究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各类要素,并着重从创作生产、演出收入、市场开拓、人才培育、政策扶持、文化资源开发等主要影响要素入手,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和分析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从其研究价值来说,“不仅要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而且,还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49]。也就是说,研究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要评估竞争力,而且要能够简便易行表现出来,以此分析竞争力发展优劣并分析其中原因,这就需要建立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统计学概念,目的是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以数字来衡量竞争力发展。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特殊性和规律性,我们认为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对一定时期内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水平和趋势测评的工具,是以数据衡量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评估指标系统。因此,本章目标就是力求通过分析、研究文艺表演团体发展规律性影响要素,建立一套能够评估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科学地评价我国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现状,探索提升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2.评估方法选取
近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丰富了竞争力研究理论,推动了竞争力发展实践。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ICOP方法、范晓屏提出的企业竞争力多相测度方法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鉴于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是竞争力在微观层次上的体现,我们着重参考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结合我国文艺表演团体发展中各类指标的现状和特点,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而科学客观地反映我国文艺表演团体实际竞争能力。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加权平均法、模糊决策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综合评判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等。[50]前几种评判分析方法存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复杂、指标维数高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等方面的问题,而因子分析法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法的推广和发展,它主要是利用降维思想,通过研究多个指标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指标,从中选取几个公共因子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学变换,消除了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避免了信息量的重复,克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简化了指标观察系统,减少了变量维数,用少数变量来解释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使得评价结果具有较强客观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来建立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综合评估模型,以此分析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现状,探寻提高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路径和对策。
三、评估体系构建
为综合评估文艺表演团体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构建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全面参考2008年至2013年枟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枠[51]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重点以课题组2012年开展的浙江省文艺表演团体实地调研资料和相关数据提取、遴选建立的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评估指标数据库为基础,选取调研数据完整的文艺表演团体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梳理分析,课题组选取浙江省50家文艺表演团体于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综合评估体系,考察分析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现状。本项研究所采用的50个文艺表演团体原始数据样本是针对2012年度浙江省50余个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和700余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数据调研基础上,根据数据完整性筛选而出。这50个文艺表演团体由29个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和21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组成,其中,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包含省、市、县三级,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以民间职业剧团为主,同时也包含杭州金海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样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演艺企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浙江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现状。
1.遴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它必须能够充分体现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主要内容和特质,并围绕促进演艺业繁荣发展的根本目标建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导向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对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内涵解析,结合我国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现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等省市知名专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者、文艺表演团体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和召开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本着科学、客观、全面、可操作的原则,通过反复甄别和论证,提出了从规模效益、创作演出、品牌影响、人才结构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对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进行分析并遴选评估指标。规模效益主要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文艺表演团体的基本发展水平,较为重要的指标有资产总额、营业性收入、净资产和固定演出场所面积;创作演出是文艺表演团体的主要业务,是其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主要指标有创作资金、新创作品数量、平均每场演出收入、营销人员数量等指标;品牌影响力反映了文艺表演团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指标包括品牌知名度、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频次、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人才结构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文艺表演团体人才配备情况,主要指标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比率、创作人才比率和获得国家级奖项人次;政府支持是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主要体现在政府拨款上。本文主要选取上述17项指标构成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基本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品牌知名度是定性指标,通过对浙江、上海60名专家、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文艺表演团体从业人员及观众进行问卷调研,对研究对象进行打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最终数据。
2.构建竞争力评估体系
根据选取的50个文艺表演团体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原始数据矩阵,运用SPSS21畅0软件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1)数据标准化及变量指标选取的KMO和Bartlett检验
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接着考察原有变量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只有原有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才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有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从表4-7中可以看出,分析数据的Bartlett检验F值均为0畅000,表明文艺表演团体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取值为0畅716,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样本数据基本上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4-7 样本数据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
(2)主成分因子提取
通过主成分分析,表4-8得出了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前4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7畅514、2畅448、2畅018和1畅123)为主成分因子。各初始因子的贡献率代表了初始因子的特征值占总的特征值的百分比,累计贡献率就是自上而下各个因子贡献率的累计值,从表4-8可以看出,前面提取的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7畅076%,可以较好地解释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见图4-3)。
表4-8 主成分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
(3)载荷矩阵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
将选取样本数据再次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提取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因子数目为4,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计算出旋转后的特征值及累计贡献率。从表4-9可以看出旋转后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分布更加均匀。经过再次计算,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图4-3 碎石图
表4-9 旋转成分矩阵a
续表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
从表4-9可以看出,用最大方差的正交旋转法作因子旋转后,因子负荷系数已经比较明显地两极分化。主因子1(F1)在变量资产总额、净资产、创作资金、政府拨款及品牌化知名度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说明F1集中反映了文艺表演团体资产规模包括品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本情况,因此把F1定义为资产规模因子;主因子2(F2)在变量营业性收入、演出收入、平均每场演出收入、营销人员数量和固定演出场所面积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说明F2集中反映了文艺表演团体在市场开拓、经济效益的水平,把F2定义为经营收益因子;主因子3(F3)在变量演出场次、观众人次、新创作品数量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说明F3主要反映了文艺表演团体品牌和作品的传播能力和社会效益,把F3定义为推广传播因子;主因子4(F4)在变量获得国家级奖项人次、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比率、创作人才比率和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频次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说明F4集中反映了文艺表演团体创作、生产新作品的能力,把F4定义为创新发展因子。上述4个主因子构成了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体系(见表4-10)。
表4-10 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
3.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综合评估模型构建及结果处理
从表4-8对2012年50家文艺表演团体原始数据主成分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来看,首先,主因子1(F1)所代表的指标在评估中的贡献率所占比重最高,为44畅20%,表明在目前阶段我国文艺表演团体的资产总额、净资产、创作资金、政府拨款、品牌知名度等体现资产规模能力的指标对于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其次,代表文艺表演团体经营推广的经营收益因子和推广传播因子在竞争力评估体系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分别为14畅403%和11畅869%,说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文艺表演团体更加注重营利能力和演出市场、区域开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最后,代表文艺表演团体创作生产的创作发展因子也在评估体系中占一席之地,为6畅603%,展示了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的潜在指标,需要文艺表演团体予以更多关注。
为更好地对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实力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对提取的4个主因子计算其得分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权重来加权计算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其数学模型为:
F=(0畅442F1+0畅14403F2+0畅11869F3+0畅06603F4)/0畅77076
据此,可以计算出50个文艺表演团体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4-11)。
表4-11 2012年浙江省50家文艺表演团体各主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估得分排名
续表
四、我国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在对浙江省文艺表演团体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并构建了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50个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进行测评,得出各竞争力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对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如下:
1.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影响因子综合分析
通过表4-1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是从评估指标体系上看,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的各影响要素,可以较为科学客观地发现文艺表演团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例如,综合得分排名第1的杭州越剧传习院主因子2和主因子3得分较低,特别是主因子3得分特别低,在主因子3得分排名中仅为21,说明杭州越剧传习院需要在提高推广传播能力和经营收益能力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二是从文艺表演团体性质分析,当前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远高于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综合得分排名前10位均为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前20中仅有3个民营表演团体,前30位仅有5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排名后20位则有16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可见当前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在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地位。三是从文艺表演团体隶属关系分析,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优势比较明显。从综合得分排名分析,排名前10位中有6个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市级文艺表演团体,排名前20位之中有7个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7个市级文艺表演团体,6个县级文艺表演团体。由此可见,行政隶属关系级别高的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优势较为明显。
2.文艺表演团体资产规模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1集中诠释了文艺表演团体资产规模力,主要指标包括了文艺表演团体的资产总额、净资产、创作资金、财政拨款以及品牌知名度,涵盖了文艺表演团体有形和无形的自有资产和外部扶持两大部分,是目前影响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主因子1得分排名分析看,一方面,从文艺表演团体属性角度分析,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占有绝对优势,前30位仅有1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这说明在资产规模能力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整体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从行政隶属关系分析,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资产规模力占优势。主因子1得分前10位中,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6个,市级文艺表演团体4个。这充分说明经过多年发展,省级、市级文艺表演团体在资产、品牌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和积累,成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广大县级文艺表演团体则还需要实事求是分析自身在资产规模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逐步得以提升。
3.文艺表演团体经营收益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2主要体现了文艺表演团体的经营收益力,着重说明文艺表演团体的经济收入能力以及相关辅助条件,包括了营业性收入、演出收入、营销人员数量以及固定演出场所面积。从主因子2排名情况看,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经营收益力表现比较抢眼,排名前10位中有2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前20位中有6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排名第1位的杭州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坡路分公司主因子2得分远远高于其他文艺表演团体,说明该公司经营收益力非常突出,代表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强大的市场经营能力。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经营收益力表现差异化突出,部分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表现突出,排名前20位中有14个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特别是已经初步完成体制机制改革的文艺表演团体如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等得分排名靠前,展示出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但也有部分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得分较低,排名后20位中有11个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这与其资产规模力不相称,还有待于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其经营收益力。
4.文艺表演团体推广传播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3主要体现了文艺表演团体的推广和传播力,着重体现了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能力和新创剧目的影响力,主要指标包括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和新创作品的数量。从主因子得分排名情况分析,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推广传播力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排名前20位中有15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这足以说明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虽然非常注重宣传和推广,注重文化品牌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根据发展实际情况予以进一步提升和促进。
5.文艺表演团体创新发展力分析评估
主因子4主要阐释文艺表演团体创新发展力,着重体现文艺表演团体创新能力,这关系到文艺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建设,包括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比率、创作人才比率以及获得国家级奖项人次、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频次,对文艺表演团体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主因子4得分排序分析,一方面,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得分排名前10位全部为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前20位中仅有2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另一方面,从行政隶属关系上分析,省级、市级文艺表演团体在创新发展力上具有优势。排名在前10位中,有6家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4家市级文艺表演团体,前20位中,有8家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8家市级文艺表演团体。县级文艺表演团体因在高级人才方面的劣势而影响到竞争力的提高。
五、提高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对策建议
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评估模型并对浙江50个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优势。根据综合分析,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在资产规模、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需要予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充分发挥省级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引领作用,以便进一步提高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我国演艺事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高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经营收益力和推广传播力。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动国有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在推动文艺表演团体经营能力、演出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方面下功夫,补齐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竞争力发展短板。
三是推动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资产规模力和创新发展力提高。加大政府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扶持力度,强化人才培养,鼓励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壮大发展,推动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
【注释】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7.
[2]黄忆南.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7.
[4]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4.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98-200.
[5]蔡武.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学习时报,2011-08-22.
[6]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欧洲研究,2007(2):64-76.
[7]谢大京,一丁.借鉴“一臂之距”,寻找新的文艺管理模式.南方周末,2009-08-20.
[8]于平,雷喜宁.我们在日本看到了什么——赴日考察演艺产业的报告.中国文化报,2010-01-12.
[9]黄忆南.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1.
[10]林兆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人民日报,2013-08-29.
[11]朱国芳.江苏民营戏曲剧团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艺术百家,2011(1):45-50.
[12]陈庚.国外经验与深化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基本策略.学习与实践,2011(10):121-127.
[13]谢锐.美国非营利性表演艺术机构的考察//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0-276.
[14]于平,雷喜宁.我们在日本看到了什么——赴日考察演艺产业的报告.中国文化报,2010-01-12.
[15]毛小雨.百老汇:一部音乐剧一棵摇钱树.中国文化报,2014-05-06.
[16]王相华,曹靓.我国演艺业“走出去”发展规律与趋势探析——以浙江为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129-135.
[17]李怀亮,方英.国际文化市场报告.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75.
[18]周志军.中国百老汇:我们不只做搬运工.中国文化报,2014-08-29.
[19]文化部艺术司.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关于推动全国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光明日报.2014-03-18.
[20]王相华.浙江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行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5年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93-194.
[21]李怀亮,方英.国际文化市场报告.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48.
[22]范中汇.外国文化艺术事业经营管理概述//范中汇.外国文化管理纵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11.
[23]于平,雷喜宁.我们在日本看到了什么——赴日考察演艺产业的报告.中国文化报,2010-01-12.
[24]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reports record box office figure for 2013.http://www.hellobritain.cn/new sletter/?clas=6&t2=47.
[25]谢锐.美国非营利性表演艺术机构的考察//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70-276.
[26]中国演出业协会.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http://www.ccm.gov.cn/swordcms/publish/de-fault/static/ndbgzt/index.htm.
[27]来洪云.国外剧场管理初探.艺术科技,2003(3):19-21.
[28]休领文.美国剧团管理和剧场运行.中外文化交流,1994(5):36-37.
[29]李怀亮,方英.国际文化市场报告.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77-78.
[3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http://www.cnta.gov.cn/htm l/2014-9/2014-9-24-%7B@hur%7D-47-90095.htm l.
[31]张晓阳.英国去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次数创纪录.新华网,2014-05-10.http://new s.xinhuanet.com/world/2014-05/10/c_1110628225.htm.
[32]日本2013年外国人入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环球网,2014-01-09.http://go.huanqiu.com/new s/2014-01/4738894.htm l.
[33]孙博.我国潜在文化消费能力4万亿元去年实际规模1畅6万亿.新华网,2014-02-24.http://new s.xinhuanet.com/2014-02/24/c_119472123.htm.
[3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北京:国家统计局出版社,2014:156-182.
[35]李怀亮,方英.国际文化市场报告.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78.
[36]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9-16.
[37]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72-82.
[38]黄活虎.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概念研究综述.华东经济管理,2009(11):145-148.
[39]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4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1]文化部,中宣部,等.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文化报,2013-06-14.
[42]金碚.经济学对竞争力的解释.经济管理,2002(22):4-12.
[43]黄忆南.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44]马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演出市场竞争优势.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45]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课题组.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初稿).广东艺术,2003(6):8-12.
[46]郑洁.演出产业链陷入“大而不强”怪圈资本助力演出产业发展.中国文化报,2012-12-08.
[4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6.
[48]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49]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50]耿云江,李倩.因子分析模型在评价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应用.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62-165.
[51]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