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决定师能。师能,即教师胜任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才能。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胜任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才能,是不行的。正如胡锦涛所说:“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9]这里的“高水平”,实际上就是指教师的师能。既然师能是指胜任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才能,我们以为,师能应该包括“才”和“能”两方面的内容。所谓“才”是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所谓“能”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衡量一名教师的师能,也就需要看他的知识水平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两方面的情况。事实上,上述师能的两方面内容,无论哪一方面,都与师德密切联系在一起。首先,就教师的知识水平来说。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曾说:“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之学识,恒视教师以为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30]著名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具备很高的一般文化水平和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性。”[31]常言道,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理论上的新成果层出不穷,知识不断更新。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扎实的、丰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要达到这一点,没有一种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思想,没有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没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心灵作用,显然是不行的。其次,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来说。现在,无论哪一层次的学校,都在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的能力和教师知识水平相辅相成,同样也和师德分不开。试想,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思想,没有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缺乏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缺乏兴趣,其整个精力不是放在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是热衷于搞第二职业,醉心于赚外快,这样的教师能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吗?几分汗水,几分收成,几分付出,几分回报,无论他的学历有多高,教龄有多长,如果他不肯为教育事业、为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花费精力,付出心血,他就无法获得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也就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因此,要想具有胜任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才能,取决于教师的付出。而付出多少,是由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思想境界和理想情操和职业道德所决定。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决定师能的一个基本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