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赣东北苏维埃区域是六大苏维埃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则把赣东北根据地称为“方志敏式”,与“朱毛式”、“贺龙式”等革命根据地相提并论,在中国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学术界对其史料挖掘与整理研究还很不充分。
现有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史料挖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革命亲历者、参与者的记述、回忆,这方面的著作除了诸如方志敏、邵式平等历史当事人的记述以外(方志敏、邵式平等:《回忆闽浙皖赣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而其里程碑式的著作便是方志纯的《赣东北苏维埃创立史》,该书是完成方志敏未竟的《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而写的,该书个人主观痕迹和政治功利意识显著淡化,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史学价值。另外,赣东北地区各县党史办及政协所编辑的党史资料及文史资料中也多有革命亲历者的回忆及记述文章。二是革命档案资料汇编,主要有江西省档案馆藏:《江西革命历史档案》,编号G001;江西省档案馆选编:《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江西省档案馆等选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三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传记特别是关于方志敏、黄道及邵式平的个人传记与革命经历的著作问世,如方梅1999年出版了《方志敏全传》,陈群哲、陈荣华等人合作编撰出版了《黄道传》,在史料挖掘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现有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主要有:1982年,编写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开始了学者对赣东北地区1937年以前革命历史的全面的正式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提供了大体完备的框架和基础。虽然其深度不够,但正是这本书所做的努力,才使得我们出发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时,不会缺失一些重要的基本前提。2002年唐志全、陈学明出版了《“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对“方志敏式”工农武装割据进行了专题研究,该书闪光出彩之处在于他们集中周密地论证了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区别于其他革命根据地的五大特点。从整体上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研究呈现出徘徊不前的态势,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宏观的”、侧重于分析评价革命根据地政策方针和革命领袖思想实践的研究范式,在推陈出新时所遭遇到的困境和艰难。在此背景下,有学者开始探索新的研究取径以求突破。在这方面,陈德军的《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一书可谓独具匠心,他着重分析了赣东北根据地革命发动的乡村社会背景,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