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课程是一门旨在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实现社会理解的学校课程。如果说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是社会科课程不断扩展的内容领域,它们以开放性和整体性为其特征,那么具体的各个人文社会学科就为社会科课程教育目标提供学科内容的支撑。有学者指出,“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44]
关于社会科课程的具体内容,本书将其分为两类来进行阐述,一类是以历史为主体的人文科学科目知识,另一类是以社会学为统帅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等)科目知识。这样的分类一方面基于本书的篇幅,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它与我国初中社会科课程的名称“历史与社会”的内涵是暗合的。
1.历史学
(1)历史学科与社会科课程
综观世界各国社会科课程,历史学科是社会科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这一事实是不容置疑的。美国现行的社会科十大主题轴中有专门的历史主题——“时间、连续性和变化”。这一主题关注对历史的学习,贯穿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整个学习阶段。相对集中的历史主题的学习时间集中于四年级和五年级(美国史与世界史)、八年级(美国史)和十年级(世界史),呈螺旋上升的学习形态。[45]
在日本现行的社会科课程中,小学六年级主要以学习日本史为主,到了初高中,社会科以分科的形态出现,包括专门的历史学科。我国小学的“品德与社会”与初中的“历史与社会”中也明显包含历史学科的内容。历史学科是社会科课程当仁不让的基础,有很多学者甚至将历史学科看作社会科的第一基础学科,乃至是社会科课程的核心。[46]在美国,目前有八个州采用“历史—社会科课程标准”,该标准的特色就是以历史学科为课程核心,五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学习美国史,六年级、七年级、十年级学习世界史。
对于历史为什么应该是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也已经有长篇累牍的探讨和阐述。但是,为什么历史学科的内容成为各国公认的社会科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什么它甚至会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这些问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美国从社会科课程建设之初就开始争论这些问题,这种争论一直持续至今。1918年,社会科课程的倡导者贾德曾坚信社会科不包括历史,“社会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职业指导和公民学,没有历史”。[47]但1925年美国历史学会成立了“历史与社会科”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27年发表了一个关于“历史与社会科”教育的详细研究。[48]而这个委员会就是美国社会科协会的前身。到了21世纪之初,又有美国学者指出,“最近这些年来,以历史学科为社会科的核心的倡导者和号召构建以现实的社会生活问题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的支持者之间彼此敌对,已经开始有派别斗争的危险”。[49]它反映出在美国社会科课程领域,对这样一个“历史问题”仍然在持续争论着。
在我国,由于综合社会科课程刚刚开设,很多课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探讨这个问题的情形还没有出现,或者说仓促之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但是课程的实际情形是,历史以当然的姿态,成为我国社会科课程中的“重要词组”。这种情形相当独特也耐人寻味,需要每一个关注社会科课程的研究者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当然之态”?是否合理?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对历史学科在社会科课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深入反思和澄清,就会陷入对课程内容简单的、拼盘式的理解,而不能真正看清历史学科与社会科课程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作用和联系。如果简单地接受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其最终结果是损害社会科课程的发展。
澄清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厘清历史学科内容的性质。
(2)历史学科内容的性质
首先,什么是历史?有的人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或者说人类过去的社会生活状况。很多时候人们把历史事件当作历史,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认为历史就是研究过去,这种认识是我们首先需排除掉的。经常会有学生发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些过去的事情?”“谁关心这些在我们出生以前发生的,已经死去的人做的事情?”对此,教师最简单的回答经常是:“历史告诉我们很多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知道历史的人会重蹈覆辙”。很多时候我们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和理解去学习历史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任何历史都不会真的重演。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会完全相同,仅仅懂得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不能真的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自己的事情。如果这就是学习历史的结果,那么对于培养现实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公民来说,历史学科就很难发挥潜在的、真正的作用。
其次,要了解历史学科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要透视历史学科的任务,首要的是需明白历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可以认为,对构成过去的历史的探寻是在寻找现在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可以说,现在是过去的产物,这一点类似于其他学科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过去的探索可以启迪我们的现在。
历史与现在的关联性体现了历史学科内容具有连续性。根据整体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通过彼此的联系才让人们得以感知。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由一张张独立的“快照”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更像一场电影,起因和后续尤为如此。所以,历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来说,就像一张“无缝的网”,这一点就是学习历史对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意义。[50]在很多课程专家的眼中,对这一性质的认识应当成为在社会科中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出发点。
再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性。从历史学科的构成来说,它一般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历史事件、历史方法、历史纪录。没有人真的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实际上是穿越时空与过去“对话”,在这场“对话”中,“读者”和“文本”两者谁也不能控制对话的“意义”的产生,但是重要的是形成了“历史性的解释”。也就是说,历史自身是不会讲述自己的,现时的历史学家在历史资料中发现“过去的事实”。历史学是通过“对话”进行解释,这就是历史学科的“解释学”性质。当然,这并不是说任何历史性的归纳都不再需要以事实证据为基础,而是强调历史学科不是一个事实的集合体。
历史学习中对过去和现在之间关系的了解过程,应该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过程是一致的。历史归纳是重要的,但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对历史的解释,也就是历史的意义的研究。在意义产生的过程中,“读者”必须把自己的生活带入到对话过程中来。举个例子,如果仅仅知道某年某月某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只是一个事实,但不是历史。历史需要与现实生活对话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历史不仅仅是知道,更重要的是理解,这是一个更高层面的智力和思考的要求。这种理解只有在过去与现在产生视野融合的时候才会发生。所以,理解历史学的对话性质,对于在社会科中培养追求生活意义的公民这一目标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历史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历史学科的跨学科性质是天生的。历史学科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过去历史学主要以政治历史为主,“讲一些政治发展轨迹”。[51]现在,历史研究的内容开始不断世俗化,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史,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他们的影响。[52]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社会史、生活史,在其内容中不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例如要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不涉及相关的国家、宪法、经济、文化等其他学科的这些概念是不可能的,甚至还有有关文学、诗歌的内容。尤其是当历史学科的内容开始转向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其综合性、跨学科性就更为明显了。
历史学科的跨学科性质直接导致对历史“包罗万象”的探究。可以说,没有哪个社会生活的侧面的存在状况与发展变革不在历史学研究和分析的范围之内。因此,历史学科的内容是综合的学科内容,来自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学科内容必然是社会科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历史引领学生认识与现在密切相关的过去的社会生活,通过与历史的对话构建现实生活的意义,所以学习历史可以构建学生理解社会、理解自我的非常重要的视角。只有把历史学科的内容与社会科课程的学习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对历史内容的掌握,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科课程的学习。“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远比传统的历史要复杂得多。”[53]
就我国目前社会科课程发展现状来看,本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历史更占优势的情况,其原因之一是,在目前的课程实践中,原有的历史课程最容易尽快地“改装”成社会科课程。历史课程在具有综合性、对意义的追求、对社会公民资质的培养等方面,与社会科课程最为接近和相似。
本书认为,社会科课程是由人文社会学科构成的一把课程之“伞”、一个学科群,每一个学科的内容都为课程目标提供包括知识和技能在内的内容上的支撑,其共同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素质。在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目标中,以任何一门学科为所谓的核心都将会导致“变相偏科”,以致“营养失调”。更严重的是,这将彻底背离社会科课程的初衷。所以,把历史学科看作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应当只是一时的迷失,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共同目标之下,历史学科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学科就一定比其他学科“更高贵”。相反,它应该更加“低姿态”,体现其基础性,以在社会科课程的各个教育主题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融合历史视野,并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论来实现社会理解与自我理解。
2.社会科学
(1)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与方法
社会科课程的另一个主要基础领域是社会科学。所谓社会科学,就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和规律性的认识。
就像历史有它的核心——时间性一样,每个门类的社会科学也有各自的研究核心与视角,以哲学为基础,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学者概括了一些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的主要概念及兴趣,如表2 1所示。[54]
表2-1 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及其主要概念、兴趣
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先定义假说,然后用统计学中的调查手法在设计好的计划中获取证据,其目的是验证一套关于人类日常行为和心理的理论。所以,社会学的调查往往遵循一种模式:关注那些客观的、可重复的、有根据的和可靠事实中的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55]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社会学家总是对那些跨越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学说特别感兴趣,并从中寻找人们行为的准则。
如果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人类活动,社会科学通常是运用很多不同作用因素(诸如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或者文化的)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本质和结果,这样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基本上贯穿了整个社会科学。
在所列举的社会科学门类中,相对而言,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更为直接地涉及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现代城市的发展、犯罪与处罚、性别与家庭、宗教、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等。其他社会科学,如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概念也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相关。正如有学者指出:“社会科学概念和社会世界的相互渗透和吸收过程一直在继续,社会科学概念已经成了社会世界的组成部分。”[56]例如,“主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当我们使用护照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去旅游时,就说明我们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了主权、公民的概念。也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学的主权概念已经被社会成员广泛掌握,这就意味着“主权”这样一个社会学概念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成为日常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2)社会科学与社会科课程
社会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性的认识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视角,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知识工具”。被广泛掌握的社会学概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所以社会科学的内容也成为促进学生实现社会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基础教育内容,是社会科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课程发展历史来说,以1962年美国社会科协会出版的《社会科学与社会》一书为标志,社会科学正式确立了其在社会科课程中的地位。
在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历史上,各个社会科学专业协会——社会学协会、政治学协会和经济学协会等,都曾各自构建过一个以本专业的概念和规律为核心的“社会课程”。[57]1994年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标准:追求卓越》发布,其中明确指出,社会科课程提供了从一系列学科中精选的、系统的课程内容,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以及一些来自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适当内容。
由于美国社会科发展历史较长,课程开发也比较先进和完善,无论是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还是公民学、人类学、法学等,都已经有一一对应的学生的“学程标准”和教师的“教程标准”,非常明确、具体。比如关于经济学的内容,可以依据《国家经济学课程标准》,《社会科教师的国家标准》中也相应制定了对社会科教师的具体要求。
比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以下经济学原则:[58]
·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其结果就是人们必须选择一些东西,同时放弃其他的东西。
·有效的决策要求权衡额外的损耗和额外的获利。大部分选择都会有所失或有所得,几乎没有哪一个选择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分配物资和服务。人们必须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政府的集体行为来选择不同的物资和服务分配的方式。
·当个人、地方或国家能以最低成本专门化生产的时候,那时就会和其他人进行贸易,生产和消费就同时产生了。
·一个国家的全部收入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都决定于所有房产主、公司、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成员在经济中所做的消费和生产的决定。
·失业影响个人和国家的开支。由于不可预测的通货膨胀重新分配了购买力,所以通货膨胀对很多人的开支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又给一些人带来利益。通货膨胀会降低国家生活水平的增长率,因为个体和机构运用各种资源来保护他们自己,与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相抗衡。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有明确的标准:[59]
·低年级的教师能给学生提供经济学学习经历,使他们理解资源、经济需要、供应和需求、物资与服务、消费等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资源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所有需要,所以人们作出选择来决定使用某一种资源,这种选择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
·初中年级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经历,使他们理解物资缺乏的概念,经济选择涉及贸易交换,个人、政府和社会都会经历物资缺乏,以及人们的选择都会带来后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评价选择和消费在一些方面可能是很主观的,不同的个体其社会评价也会不同。
这些具体标准的制定对于发挥这些学科内容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的社会科课程虽然已经将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整合到了社会科课程中,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社会科课程教师并不是很清楚,这必然会影响社会科课程的具体实施。
日本的社会科课程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开始进行分科的社会科学类科目学习。比如在1998年公布的初高中社会科课程中,初中有“地理·历史”“公民”,高中分为“世界历史”“日本历史”“地理”“现代社会”“伦理”“政治·经济”。反过来可以推知,这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容都整合在小学社会科课程中。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也都指明了该课程的内容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小结
概括而言,社会科课程的具体内容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相关科目,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程内容系统。
在社会科课程的不同发展时期,基于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内容系统呈现历史性的演变,如有的时期以历史学科内容为社会科课程内容的核心,有的时期更强调以社会科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内容的主体,等等。
首先,鉴于本书以实现学生的社会理解和自我理解为课程目标,因此我们认为社会科课程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即整合了包括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法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在内的多门学科的内容,形成了一个课程之“家”、课程之“伞”。
其次,社会科课程内容之间具有平等性,统一于实现学生社会理解和自我理解的目标之下,共同为社会科课程的实施提供内容支撑。因此,社会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要反思以历史学科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思想,也要避免以社会科学学科内容为主体的课程观。
再次,社会科课程内容具有拓展性,随着课程领域的拓展,课程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学科内容的开发也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
最后,各课程内容的衔接与联系不是拼盘式的机械对接或整合,而是以真实生活世界为核心,围绕课程主题实现有机融合,共同指向促进和实现社会理解与自我理解这一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