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体育产业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竞争阶段。同时职业体育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英、美、日等国家的体育产业已经挤进了国家的主要产业行列,排位甚至超过了汽车、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行业,确立了体育产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其标志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体育产业从证券市场上募集的资产越来越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可以说,体育产业以其成本低、安全性高、渗透性强、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在许多国家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成为提高就业率、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之一。
8.5.1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详见表8—2。
表8—2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① 赵芳、孙民治:《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资料来源:总结自行绘制。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沿着两条道路展开的:第一是体育事业转型,第二是市场相关主体的不断介入。据国家体育总局预测,2010年以前,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将以每年20%的速度新增。预计2010年,仅广东、浙江、北京、辽宁等体育强省、市,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比例就可能超过0.58%,对GDP的带动可达2770.73亿元。体育产业是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它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8.5.2 中国体育产业消费的现状与兴衰阶段的判别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到体育产业的基本特征,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那么,如何认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
作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消费状况从产业角度上看,可以分为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因此消费依赖型产业也可以分为中间消费型产业和最终消费型产业。中间需求是指其他产业对某一特定产业的需求状况,中间需求率是度量某一产业的产品用于再生产的比例;相对地,最终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最终消费某一特定产业的需求状况。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与最终需求率之和为1,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需求率高说明该产业产品用于再生产的比例高,用于最终需求的比例低,则该产业属于中间消费型产业;反之,则属于最终消费型产业。
8.5.2.1 中国体育产业消费的基本特征
表8—3是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42部门产出的中间需求率。数据表明,中国体育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同样,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122部门产出的中间需求率中,体育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仍然为0。这就说明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出全部用于了最终消费。
表8—3 1997年42部门中间需求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997年投入产出表》。
大部分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率都不高,如科学研究事业1997年的中间需求率为0.250231,2002年为0.21064;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事业1997年的中间需求率为0.137601,2002年为0.328639,但是从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状况看,产出全部用于最终消费的产业仅有体育产业、行政机关和社会管理两个行业。而行政机关和社会管理更偏向事业类型,不属于产业范畴,因此,可以说体育产业是中国最典型的最终消费型产业。
同时,中国体育产业不仅是中间需求率低,而且在最终使用结构上也有很大特点。表8—4为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42部门最终需求结构,最终使用可以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三个方向,从表8—4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的最终使用中,资本形成和出口的比例都为0,而且同样的情况也从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中国体育产出的最终使用全部流向了最终消费。
表8—4 1997年全国最终使用产品结构系数(服务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997年投入产出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典型的最终需求的消费依赖产业,用消费度量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
依据消费主体,最终消费可以划分为居民消费和非居民消费。根据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国体育产业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为162011万元,占整个最终消费量的22.21%;而非居民消费为567357万元,占总体的77.79%。由此可见,在中国体育消费主体的结构中,非居民消费占了主导地位。同时,还要明确的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非居民消费主要是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的消费,指体育机关、体育场和运动队、俱乐部等单位的日常开支以及训练和科研工作中对体育器材、服装、设备、燃料、书报等物质资料的消费,相对比较稳定。而居民消费则不同,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动很大。因此,虽然非居民消费在消费总量上占了绝对优势,但是影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还是居民消费。
在居民消费中,由2002年投入产出表得出,城镇居民的消费为132548万元,占居民消费的81.81%;农村居民的消费仅为29464万元,占居民消费的18.19%。城镇居民的消费占了居民消费的绝大部分,其变动可大致代表体育消费的变动趋势和发展状况。
8.5.2.2 中国体育产业兴衰判别
体育产业消费即通常所说的体育消费,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满足体育需求的过程,蕴含了体育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体育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产业间的消费结构和体育产业内部消费结构两个方面。
(1)产业间的消费结构分析
居民的消费结构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等的影响,对其的分析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层次展开,见图8—6。
图8—6 体育消费状况分析结构
其一,GDP的持续增长,带动了消费基础的改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体育消费结构有所不同。因此,首先影响体育消费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用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GDP的水平和增速表现出来。
表8—5 1978~2007年中国GDP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表8—5描述了自1978年以来,不论全国GDP还是人均GDP,都是逐年呈上升趋势的,这给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此以图8—7至图8—9表示。
图8—7 1978~2007年中国GDP
数据来源:根据表8—5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表8—5整理得出。
图8—8 1978~2007年中国人均GDP
其二,居民收入水平对体育消费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上说,经济大环境是通过个人收入的形式作用于个别消费者的,因此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居民收入。
表8—6反映了中国1978~2007年城市居民收入可支配水平。总体上说,中国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不断提高的。结合中国人均GDP的情况,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大体趋势与人均GDP相同。根据表8—5和表8—6可作出图8—10、图8—11。由图8—10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数量上略低于人均GDP,同时图8—11反映出增长率略小于人均GDP的增长率,且波动大于人均GDP增长率。可见,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大致上与人均GDP保持一致,但有一部分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被消耗掉,并未完全传递给居民收入。
图8—9 1978~2007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表8—5整理得出。
表8—6 1978~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其三,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为体育消费带来了支撑环境。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主要是储蓄、投资和消费,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主要由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表8—7为1981~2007年居民消费情况。
图8—10 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表8—5、表8—6整理。
图8—11 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表8—5、表8—6整理。
表8—7 消费支出与其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图8—12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绝对数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表8—6、表8—7整理。
如图8—12所示,从整体消费的绝对数上看,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的上升逐年增加的趋势是明显的,但是边际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消费支出增长的速度没有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从图8—12可以明显看出,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稳定,整体水平比较高,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这说明居民的储蓄和投资意愿随着收入的增长有所上升。同时,消费支出增长率曲线的形状与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但波动稍大,可见中国居民的消费主要是由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8—13 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相对数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表8—7整理得出。
其四,中国城市体育消费量在总体环境带动下增长明显。由于国家统计数据的缺乏,只能采用两个课题组的调查数据作为论据。1996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中国城市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本含量为1170人,问卷回收率92.73%,有效率70.41%,信度和效度较高。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为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吉林、广州、兰州、包头、郑州9个城市。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构成研究⑴课题组对2008年中国城市体育消费状况做了详细研究,以中国主要城市为调查地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87份。以下分析主要以上述两个调查的数据结果为基础。
表8—8显示了1996年、1999年及2007年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从数量上看,1996年,城市体育消费平均为382.83元;1999年在199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91元,累计增长率为64.14%,年均增长率为16.03%;2007年体育消费总量上升至1175.95元,累计增长117.88%,年均增长14.73%。与1996年相比,2007年的体育消费量增长了两倍,可以看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增长是相当明显的。
表8—8 1996~2007年城市体育消费增长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整理。
表8—9、图8—14是体育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1996~1999年,两个比例都有所增加。1999~2007年间,体育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整体消费倾向的萎缩引起的。同时体育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在1999~2007年保持上升态势,说明在所有居民消费中,体育消费的比重在上升,可以看出体育消费需求在所有消费需求增长中是比较强烈的。
表8—9 体育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
图8—14 体育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得到,在绝对数上,体育消费水平同三者是同向变化的,即体育消费随人均GDP、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增长而上升。但是从增长率上看,1996~1999年,体育消费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后三者的增长率,1999~2007年,体育消费年均增长放缓,低于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但仍然高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增长率。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居民对体育产业的消费上升速度高于其他产业消费的上升速度,这是处于形成或成长产业阶段的特征。
表8—10 体育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人均GDP、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比较
总结来说,通过表8—10中的数字显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比较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为体育产业消费提供了良好宏观环境;中国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直线上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又带来总消费量的扩大;由于近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认识上的提高,体育产业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消费量不断扩大,并快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都说明中国体育产业增长势头良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增长相对迅速的部门,因此大体上我们认定体育产业在1996~2007年间是处于形成或成长产业阶段,就体育产业在产业兴衰曲线上所处位置,还需要产业兴衰消费指标作进一步判断。
图8—15 体育消费与人均GDP、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比较
(2)体育产业兴衰的具体阶段分析
其一,消费量指标。根据本章提出的消费量的度量方法,首先计算最终需求诱发系数。根据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体育产业的最终需求诱发系数分别为0.0000871和0.0004938,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为5年一次,因此假设每年最终需求诱发系数增速为平均增长⑴,如表8—11所示。
表8—11 估计各年最终需求诱发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整理。
可以根据以上同样方法计算中间投入系数,计算结果如表8—12所示。
表8—12 估计各年中间投入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整理。
根据上述调查,2007年家庭年平均体育消费额1175.95元,1999年为559.73元,1996年为328.83元。按年平均,可计算得出1996~2007年间的消费额增长率。由本书提出的以消费量增长率转化为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方法,可以得出4年间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绝对值变化,如表8—13所示。
表8—13 1996~2007年体育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1997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整理。
同时期,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8.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8.2%,可见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此,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中国体育产业处于形成期或成长期。
从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增长趋势看,虽然增长的趋势是明显的,但是增长率本身增加的速度并不是很迅速。同时,我们注意,体育产业从1997年和2007年投出产出表中反映出的中间投资率是有所上升的。中间投资的上升代表了产业附加值的下降,这有可能是由于价格等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经营方式引起的,但是,这都说明了体育产业的产业附加值在逐年下降。在产业的形成期,产业中的产品获取利润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并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越来越强;但是一旦产业进入成长期,产业的获利能力就会开始缓慢下降。据此判断,中国体育产业是处于成长期的。如图8—16所示。
图8—16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总结(1)
其二,需求收入弹性指标。对于最终需求产业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其产品的需求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并逐渐上升,则该产业开始形成,即进入了形成期;如果人们收入水平继续上升,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则该产业将进入成长期;如果收入水平再继续上升,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虽然仍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小,即需求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则该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如果收入水平进一步上升,而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不再上升而开始下降,则该产业可能进入衰退期。这一变化规律用弹性表示,即为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表示产业处于形成期或成长期;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而大于0,产业处于成熟期;小于0则处于衰退期。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表8—14,1999年的消费收入弹性为3.2591,2007年的消费收入弹性为1.2483。
表8—14 体育消费收入弹性
数据来源:根据表8—10计算得出。
总的来说,2007的收入需求弹性与1999年相比大幅下降,但是仍然大于1。由此可以推断,从消费收入弹性分析,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是处在成长阶段。在“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兴衰阶段”的图中,处于A点的位置,如图8—17所示。
图8—17 中国体育产业的兴衰阶段
(3)体育产业内部消费结构分析
其一,体育产业消费的空间结构。中国体育产业的空间结构可以细化为农村体育消费与城镇体育消费的结构、地区体育消费结构。首先,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1992~1997年的5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已从84元增加到211元,年平均增长20.2%。然而,中国农村居民(除部分发达地区之外)几乎无体育消费而言。其次,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的居民。据佘军标等研究表明,2000年厦门市体育消费总值约为2.79亿元,家庭年均体育消费977.34元,占其收入35581.2元的 2.7%。199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家庭年均体育消费就达2100元,占家庭年收入的6%左右,其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市其体育消费与收入比例可达8%。另据资料显示,地处中部的武汉市居民年人均体育消费额为69.54元,而西部的兰州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基本都在50元以下。
从中国群众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在1996年和1999年对中国9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可以更明显的看出中国体育消费地区间的不平衡。见表8—15。
表8—15 1996~1999年九城市体育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整理。
从消费数量的比例上看,1996年及1999年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所占消费比例均占被调查9个城市消费总量的62%。从增长速度上看,内陆城市增长比沿海发达城市快,从产业发展阶段角度看,可以认为内陆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阶段比沿海城市滞后。因为,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产业消费增加的速度会明显快于成长和成熟阶段。
从需求弹性上看,地区差异是很明显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消费的家庭收入弹性和个人收入弹性均是大于1的,但是在地区之间还是存在差别。如北京、上海、广州的需求收入弹性就小于1,吉林、郑州等地的需求收入弹性却十分高。见表8—16。
表8—16 1996~1999年体育产业需求收入弹性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数据整理。
以上对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都是不平衡的,而且差异相当大,这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空间结构不稳定,说明中国体育产业还未达到产业兴衰阶段中的高级阶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内陆城市的需求收入弹性很高,这说明体育产业转移潜力是巨大的。
其二,中国体育消费的产品结构。从消费品结构的角度上看,体育劳务性消费低于体育实物性消费。据钟天朗对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的调查研究表明,1998年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中,体育实物性消费支出比偏高(占了71.3%),为参与型体育消费的4倍左右及观赏型消费的6.49倍左右。在体育实物性消费中,又以购买体育服装、运动鞋的消费支出最多,占了家庭体育消费支出的30.92%,占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比例则高达43.42%。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有体育消费的人中,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为79.2%,非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为20.8%,其中参与型体育消费占总消费的16.3%,观赏型体育消费占4.5%。
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构成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主要由观看体育比赛、购买体育书报杂志、购买运动服饰和进行健身类体育消费(包括购买健身类体育器材)构成。从表8—17可以看到,购买运动服饰仍然在体育消费支出中占了最大比例,观赏型体育消费的比重增长最快,由2000年的4.5%增加到19.31%。总体上说,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在50%~75%之间,较2000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表8—17 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每月)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构成研究》整理。
其三,体育消费群体结构。不同人群的体育消费结构有以下特点:(1)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物型体育消费支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比重表现为先降后升,非实物型体育消费为先升后降,拐点均在26~35岁年龄段;(2)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各类体育消费支出都逐渐增加,而且相差较大,实物型消费比重逐渐降低,非实物型消费逐渐提高;(3)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体育消费结构总趋势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实物型体育消费支出表现为先降后升,占总支出的比例呈先升后降,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⑴。
综上所述,从体育产业内部消费结构上看,中国体育产业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比例不协调、地区消费之间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稳定,但产业转移的动力充足,这些也都是产业处于成长期的具体表现。
8.5.2.3 中国体育产业兴衰的综合识别
从对消费结构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体育产业大致处于成长期。在8.3章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产业的成长期中还包括了启动、加速和高涨三个阶段,因此对中国体育产业所处的具体位置还需要结合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在8.5.2.2的描述中,中国体育产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80年代开始兴起,1992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出现消费和市场的急剧膨胀。1996~1999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消费总量上增加了64.14%,2007年更是在1999年基础上增加了117.88%,而成长阶段启动期的阶段特征为产量和市场的缓慢增长。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已经经过了成长阶段的启动期。站在投资的角度上看,我们更注意到,从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出来的中间投入量和中间投入系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说明中国体育产业的投资活跃,这就说明中国体育产业还没有进入成长阶段的高涨期。
在消费结构反映产业结构的层面上,中国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消费比例占到60%,而服务消费只占40%,与相对成熟的欧美体育产业消费情况相比,服务消费比例偏低。美国体育产业产值构成中,体育服务消费占70%左右,德国约占62%,韩国约占56%,这就看出了该产业在产业结构并没有发展到成长期的稳定阶段。
从地区结构来看,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除了在前面分析中提到的地区消费水平上的差异,在消费收入弹性中,地区差别也相当明显。这说明中国体育产业在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会城市,体育产业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中西部地区体育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同时,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体育产业空间转移的强大潜力。综上所述,中国体育产业已经跨过了成长阶段的启动期,处在加速期。
8.5.2.4 体育消费结构与体育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从根本来说,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保证体育经济增长的载体。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使“体育产品”在结构上要满足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从而满足整个体育消费结构的要求,同时实现空间结构上的协调发展。
体育生产如果脱离了人的消费,也就失去了意义。体育消费结构对于整个体育经济的增长和体育产业结构的成长起着最终决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也就决定着体育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方向,而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是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只有沿着体育消费结构的方向对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两者达到动态的平衡,才能引导处在成长阶段加速期的体育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其进入长期的成熟阶段铺平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