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通出行状况

交通出行状况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长三角乃至南京市的宏观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工业产业的升级正在迅速的进行。通过调研发现,南京经济适用房的教育配套基本可以达到一般要求,日常的生活需求性购物设施也可以满足居民的要求,以就业为目的的出行成为决定平均出行距离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平均出行时间长成为居民出行困难的显著特征之一。出行成本较高,舒适度较低,出行选择性小南京市经济适用房居民的出行一般依赖公共交通,这样的出行成本仍然显得很高。
交通出行状况_与城市化共生——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与设计策略

南京的经济适用房多分布在绕城公路一线,即位于主城区边缘,城乡结合部,即远离老城中心,又不靠近新城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南京主城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退二进三的城市更新,主城区提供的就业机会以服务业为主。南京的工业则主要集中在城市外围地带,如江北的化工区、江宁的制造业基地等。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居民,其拆迁导致的被动城市化的农业人口比例较高,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例较大,就业选择面相对狭窄。经济适用房的部分居民在经过简单的社区培训后,可以从事销售、保洁、家政、保安、园艺、餐饮等服务业工作。然而,这种类型的工作机会往往存在于主城区核心地段或高档居住区内。南京主城周边的工业园区多为研发、创意产业或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加工工业,缺乏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区,这些工业企业所需劳动力的层次较高,难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给缺乏教育、培训的低收入人群。从长三角乃至南京市的宏观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工业产业的升级正在迅速的进行。可以预知,未来该地区工业企业提供的低技能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少。对于经济适用房住区的工作性出行,其起讫点主要应为经济适用住区至市中心或城市外围高档居住社区,其工作性质多为对文化层次和培训要求较低的服务行业(图6-7)。

图6-7 重点调研住区样本住户出行主要交通方式

经济适用房的居民因其收入较低,往往需要依赖公共交通实现出行(图6-8),居民出行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6-8 重点调研住区样本住户出行困难原因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调研资料绘制

(1)平均出行时间长、换乘次数多

各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所处位置决定出行时间必然相对较长。出行时间由出行距离、换乘次数、出行速度等因素决定,而出行距离则由出行目的决定。出行目的可以归纳为工作、休闲购物、就医、上学、探亲访友等多种,日常的工作、上学、购物因其频率最高决定平均出行距离。通过调研发现,南京经济适用房的教育配套基本可以达到一般要求,日常的生活需求性购物设施也可以满足居民的要求,以就业为目的的出行成为决定平均出行距离的最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南京的各个经济适用房住区均距主城中心较远;住区规模大且较少邻近高档居住社区,居民的工作性出行距离均较远;加之交通速度较慢、换乘多、出行时间长(通过调研发现多数经济适用房居民的平均出行时长在一小时以上)。因此,平均出行时间长成为居民出行困难的显著特征之一。

(2)出行成本较高,舒适度较低,出行选择性小

南京市经济适用房居民的出行一般依赖公共交通,这样的出行成本仍然显得很高。据调查结果,春江新城的居民平均家庭收入在1500元左右,其中低于1000元的占30%。如日常工作出行须经过一次换乘,仅以最低开销计算,每日也至少需要四元,每月的交通费用相当于其个人月收入10%左右。

出行舒适度和出行时长、换乘次数有关,同时也与出行交通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关系。百水芊城小区的居民反映其出行依赖的公交车班次少、服务时间短、十分拥挤。经济适用房住区位于主城区边缘,居民出行以公交车为主,公交车线路较少,夜间更是缺乏公交车服务,居民出行的可选择性较低。同时出租车很少,非法运营车辆则替代了出租车的功能,为经济适用房住区居民提供出行服务。这些“黑车”的运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居民的出行困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经济适用房及其居民的种种困境,可以说出行困难是经济适用房整体状况不佳的最根本症结。出行困难带来的最为直接的结果是居民的就业状况不佳,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经济适用房住区内居民就业率很低。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出行能力受收入限制本来就比较低,而出行困难必将进一步影响其就业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南京的经济适用房多分布在绕城公路沿线,出行普遍困难,这就进一步地加剧了这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