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的结构取法及发展方式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的结构取法及发展方式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祠堂内部结构、建筑风格各具地域文化特征。其中以木结构为主的承重结构最具传统特色。木结构使用得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灵活性也最大,是中国民居祠堂建筑结构体系的主体。南方建筑为防雨淋,建筑前后檐皆有宽大的挑檐。插梁架在宋《营造法式》大木架的厅堂式结构中已露端倪。
建筑结构_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一部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总结了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金色夕阳出版工程)

我国古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科举选官制度、经世济用传统文化,对于建筑作品、建筑技艺、建筑匠师几乎从未放到官方层面重要地位进行理性研究和科学总结,经典著述凤毛麟角。在封建社会里“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在重“道”轻“器”的意识影响下,建筑匠师得不到尊重,泯没无闻。以木结构为主的各类传统建筑,经历岁月磨蚀和天灾人祸的破坏,现存实物已经不多。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已经很难直接观察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条件下的建筑艺术创造,很难领会旧时代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对于那个时代所产生的祠堂类传统建筑所传承的建筑文化及其语汇和符号体系,与这些经典建筑休戚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文化也很陌生。[9]

上世纪初叶,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等前辈开中国传统建筑科学研究的先河。他们在“中国营造学社”旗下对于古建筑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测绘工作,为科学研究中国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吴良镛、陈志华、楼庆西、陆元鼎、陈从周、潘谷西、孙大章、荆其敏、单德启、王其明、李秋香等先生开辟了关于“乡土建筑”研究的新领域。罗哲文、何兆兴、王静、赵玉春、孙建华、刘黎明等先生,研究解剖重点地区的宗族祠堂建筑,陆续出版一些研究成果,使我们对全国很多有代表性的祠堂建筑木结构体系、营造法式、模数系统有个初步认识。

中国地域辽阔,作为封建社会宗族伦理关系的物化形式,各地的祠堂都用于祭神尊祖,但由于气候、习俗、情趣等南北差异,建筑形制一统而变化万千。祠堂内部结构、建筑风格各具地域文化特征。

祠堂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解为承重结构、屋面构造、围护结构以及地基与基础几个部分。其中以木结构为主的承重结构最具传统特色。[28]

作为传统主流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长期使用的木构架体系,取材方便,便于加工;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层的荷载,房内空间分隔自由,门窗也可随意开设,适应性强;木材本身具有柔性,加上榫卯节点的滑移,增强抗震能力;模数制的采用和木构件定型化,组合拼装容易,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梁思成先生说,中国建筑在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1. 木料为主要构材;2. 用梁柱式建筑构架之结构原则;3. 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4. 外部轮廓之特异。[29]

抬梁式构架示意图[28]

孙大章按承重结构使用的材料分类,将其分为木结构、实墙搁檩结构、土石拱券结构、竹结构、石结构、拉索结构等数类。木结构使用得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灵活性也最大,是中国民居祠堂建筑结构体系的主体。木结构按其构件组合方式,又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插梁式、拱架式、梁柱平檩式、井干式、棚架式等数种。祠堂建筑主要采用抬梁式、穿斗式、插梁式、拱架式木结构。大量传统民居祠堂建筑的平面组合为矩形平面,其结构体系按间划分为一榀的、横向的、由柱及梁组合成的三角形屋架。各榀屋架间搭以纵向檩,其上再搭以椽条,椽上铺望板,形成前后坡的屋顶构架,抬梁式、穿斗式、插梁式、拱架式都属于这种坡顶式的屋架。大型祠堂的厅堂大多采用抬梁式或插梁式构架。如果两山的檩条不挑出,称为硬山,若挑出,称为悬山。[28]

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构架,是将整个进深长度的大梁放置在前后檐柱柱头上,大梁上皮在收进若干长度的地方(一步架)设置短柱(瓜柱)或木墩,或大斗短柱顶端放置稍短的二梁,以此类推,将不同长度的几根梁木叠置起来;各梁的端部上置檩条,在最高的梁上设置脊瓜柱,顶置脊檩。传统木作对各位置的梁柱构件皆有专用名称,一般以每根梁上所承载的檩条数目命名,如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抬梁式结构是在柱身同高的情况下,在上边叠置屋面构材,形成坡屋面。有关抬梁式构架的开间、跨距、柱径、梁宽等尺度的把握,各地皆有所不同。

穿斗式构架示意图[28]

穿斗式构架又称“立帖式”构架,多用于南方湿热多雨地区,常常为轻屋盖的小型祠堂建筑所采用。穿斗架由柱子、穿枋、斗枋、纤子、檩木五种构件组成。以不同高度的柱子直接承托檩条,有多少檩即有多少柱,如进深为八步架则有九檩九柱。为了保证柱子的稳定,以立扁断面的穿枋统穿各柱柱身;根据坡屋面的界范,安排多根穿枋;愈靠中间的柱子,连接的穿枋愈多。在排柱架上,以若干斗枋、纤子纵向穿透柱身,拉接各榀柱架;柱架檩条上安置桷子,铺瓦成屋顶。有些地区将排柱架的一部分柱子减短,成为不落地的瓜柱,瓜柱下端骑在最下一根大穿枋上,甚至有的地区还将不同瓜柱下端减短落在不同高度的穿枋上,称为“跑马瓜”。南方建筑为防雨淋,建筑前后檐皆有宽大的挑檐。穿斗架的挑檐方式,有硬挑与软挑两种方式;以主体构架的穿枋延长伸出的挑木为硬挑,在檐柱上插接的挑木为软挑。依挑出长度,可分为单挑、双挑、三挑等不同构造方法。

孙大章认为,插梁架兼有抬梁与穿斗的特点:它以梁承重传递应力,是抬梁的原则;而檩条直接压在柱头上,瓜柱骑在下部梁上,有穿斗的特色,又没有通长的穿枋。插梁式构架的结构特色,是承重梁一端插入或两端插入柱身,与抬梁式的承重梁顶在柱头上不同,与穿斗架的檩条顶在柱头上、柱间无承重梁仅有拉接用的穿枋的形式也不同,是在组成屋面的每一檩条下皆有一柱(前后檐柱、中柱、瓜柱),每一瓜柱骑在下面的梁上,而梁端插入邻近两端的瓜柱柱身;最外端两瓜柱骑在最下端的大梁上,大梁两端插入前后檐柱柱身。在纵向上亦以插入柱身的连系梁(寿梁、灯梁)相连,成为总体构架。插梁架多用于南方地区大型住宅的厅堂或祠堂,空间宏阔、屋顶华美。为了增加艺术效果,显示财势,这类构架的雕饰皆极繁复,甚至红油金饰,将构架打扮得色彩绚丽异常;其形式变异比抬梁式架构丰富得多。插梁架有多层次的梁柱间插榫,克服横向位移,有利于增强稳定性;在大梁下边另加一道或两道插梁,使构架更为坚稳。插梁架在宋《营造法式》大木架的厅堂式结构中已露端倪。闽粤沿海一带因海风剧烈,屋面坡度皆较平缓,总坡度才三五举,用抬梁举架方式完全无法做出来,插梁式结构得以大展身手。[28]

插粱式构架示意图

插梁式梁架的檩位与梁位的标高差图[28]

干阑式构架是一种多样性结构类型。初期的低栏式干阑基本采用各种棚架式结构,只不过是在棚架内部架空地面,如海南黎族船形屋。后来发展的高栏式干阑往往是先栽柱,架设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搭设棚屋,如广西、云南、湘西的吊脚楼、竹楼。平台上的棚屋可以是柱檩式竹屋,也可以是井干式垛木房。较先进的少数民族的干阑式建筑吸取了汉族的木构架建筑技术,改进了其构造方式,采用穿斗架的形式将干阑上下连为一体,整片屋架竖起安装。最高的可建筑三层干阑。而且可顺应地形高低,做成柱高不等的干阑架。穿斗架上还加设挑檐、挑台,更丰富了建筑的外观。[28]

拱架式构架示意图

作为我国独特建筑技术文化的斗拱,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等级制度的建筑文化符号,历秦汉、隋唐的发展,到宋代其技术完全成熟。梁思成先生认为,宋代《营造法式》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确定斗拱与整座建筑木构架之间的比例关系,材分模数制系统对后世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工程作法则例》与宋制相比,特点是:材之减高,柱径柱高之规定,以斗拱攒数定修广,角柱不生起,梁瓦断面之加减,举架(举折)各步进增等变化,间广有所变通和突破,建筑形象趋向简约。[29]

中原传统建筑常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江南传统建筑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一些大型建筑常混合使用抬梁式、穿斗式、插梁式架构;山地少数民族常用木桩基架空的干阑式木构架,圆木堆垛的井干式木构架。曲线优美的屋顶,历史十分悠久。刘致平先生说,中国屋面之所以有凹曲线,主要是因为立柱多,不同高的柱头彼此不能画成一直线,所以宁愿逐渐加举做成凹曲线,以免屋面有高低不平之处。[30]

实墙搁檩结构。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混合结构,汉代建筑中即已大量利用夯土墙作承梁的墙体使用。唐宋以后,中原地区的木构架技术日渐成熟,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大面积开设门窗,可通联各间成为大空间,因而逐渐成为民居、祠堂建筑结构的主流,实墙搁梁檩反而少用。粤中地区的三间两廊房即是硬山搁檩结构,潮汕地区、泉州地区、赣南地区、湘南地区的民居和祠堂建筑等也都采用硬山搁檩结构。闽粤地区大量单开间的竹筒屋,其结构也多是硬山搁檩的结构,而且可以做出许多空间变化。根据地区的材料资源,实墙有夯土墙、土坯墙、砖墙、石墙等不同的形式。近代以来,由于木材的来源日渐匮乏,旧式村寨中新建的民居采用砖墙搁檩结构者日渐增多,反而成为民居结构发展的新的主流形式。

拱券结构。河北、山西、陕西、陇东、宁夏等地挖的黄土靠崖窑、下沉窑等窑洞民居及祠堂;晋中南、陕北以土坯、砖或石材发券的锢窑等,都是以拱券构成房间屋顶,形式比较单调,常常在立面窑脸大加装饰。

穿斗架通行于西南及南方各省区,为一般平民民居祠堂所喜用。各地区构架柱、穿组合方式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构思。主要有:满枋满柱,这种结构,柱柱落地,各层穿枋透穿各柱;满枋满瓜,以瓜柱代替部分立柱,各瓜柱柱脚皆落在最下一层穿枋上,穿枋满穿各瓜柱;满枋跑马瓜,瓜长一致,每瓜至少交三枋,排架满穿各枋;减枋跑马瓜,瓜长一律减短,各层穿枋不通穿。[28]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进化,我国传统的土木结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完备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主要有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重檐、盔顶、攒尖等形式。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民俗信仰的差异,传统建筑的屋顶、山墙、檐廊、柱式、门窗、开口、架构及材料等方面表现出不同风格。由于民间祠堂的建筑规格有律例规范,绝大多数祠堂的屋顶都是两坡顶,为了防止木结构支撑的大屋顶火烧连营,要建造高出屋面的山墙来隔火,叫做“封火墙”。为了适应屋面的坡度,“封火墙”一般都做成台阶状,很像河边的码头,又被形象地称作“码头墙”。广东、福建一带的祠堂的封火墙做成弓背形,看起来像当地专门煮汤用的锅镬的耳朵,所以那里的封火墙又俗称“镬耳墙”。

方根、组群和围合是传统祠堂建筑的主要符号。祠堂的多重功能,通常不是一个大厅可以解决的,一些祠堂还附带书院、戏台、文馆、议事厅等,形成多功能的公共建筑组群和建筑空间。由于木结构建筑体系不适宜建造体量大、跨度大的高层建筑,古时设置各种等级不同的院落空间,兼顾性质不同的各种功能,有机组织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通过一个个院落来组合空间形象,“步移景异”,让空间形象在时间的序列中逐步展开。[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