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Java等学者通过对Twitter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了人们使用Twitter时的几类主要行为,包括日常聊天、对话、分享信息/链接和新闻报道,并且人们使用Twitter的目的和用途为偏社交的信息导向,对于社会信息的获取,并非人们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最主要的动机[16]。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环境监视功能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体现愈加显著,向公众真实、准确地告知社会的变化情况。而环境监视,即审视周围的环境、采集和传播新闻,并不局限于媒体,也是人本身的内在需求。
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增加了人们在无意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可能性。Yadamsuren和Erdelezrenewing在从事其他网络活动时,信息的偶遇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情境,当无意中接触到的信息内容与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存在一定关系时,其信息需求迅速被激发,中断正在从事的活动,转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偶遇的信息上。尤其是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无意间看到的信息更容易带动注意力的转移[17]。Erdelez,Yadamsuren和Erdelez等学者们强调,环境、用户、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应成为分析信息偶遇行为时四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在环境方面,需要同时考虑人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人们的网络信息行为与现实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用户方面,需要涉及用户对信息偶遇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反应;在信息内容方面,强调信息内容是属于问题相关还是兴趣相关,前者强调信息的有用性,即是否可用于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后者强调内容所包含的兴趣点;在信息需求方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需求都需要进行考虑[18]。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为人们的信息偶遇提供了新的情境,汇集众多信息来源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化媒体将这种无意间获取新闻信息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使得在无意状态下的信息获取成为使用社会化媒体时的重要信息行为之一。
在社会化媒体上,人们有着同相似特点的人相互联系的倾向,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场所、职业、学校、兴趣、政治信仰以及其他因素彼此联系。这些共性不仅决定了人们相互联系的频率及其探讨的话题,还决定了他们作为个体在网络中寻找何种信息。同质性表明经常联系的人彼此相似,并有可能消费更多相同的信息。交流较少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存在差异,并消费更多不同的信息。
有关个体在信息扩散中如何发挥作用成为传播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传者—信息—接收者”人际传播模式,人们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还可以转发看到的信息,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1986年Gumpert和Cathcart引入了“信息传递者”这一概念,信息传递者会在接收信息后将信息继续传播出去[19]。基于此,一些学者对公众的传递者身份进行了研究。Rioux在2004年将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获取行为与信息传播行为联系起来,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分享行为的特点和动机进行了分析。网络信息获取—分享行为是指人们在借助互联网搜寻信息的过程中,当认为他人可能对自己获得的信息感兴趣时,会通过不同方式在线上、线下与他人进行分享,实现信息的传播。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搜寻—分享行为在网民中非常普遍,社交需求是人们产生该行为的原因之一,人们往往会将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与家人、同事、朋友进行分享。情绪因素也会促使人们形成网络信息获取—分享行为,当人们认为潜在的信息接收者与自己在情感上有共同之处时,会倾向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享。此外,维持关系同样是人们从事网络信息获取—分享行为的原因之一。尽管有关网络信息获取—分享行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无疑为人们在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后从事信息分享行为提供了便利[20]。
目前对于社会化媒体用户特征描述缺乏细致的分类和立体化的描述。对于社会化媒体用户来说,其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通常是多元的,且与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紧密相关,如何基于不同用户的多元使用动机以及使用行为对用户进行细分,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