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真实性的违背

对真实性的违背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讨新闻真实,就不得不提到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出现,违背了新闻最本质的原则,即对真实性原则的违背。实际上虚假新闻这一概念涉及范围很广。例如,杨保军分析虚假新闻的指称对象时,提出了假新闻、失实新闻和策划性新闻。结合已有研究,笔者大体将虚假新闻分为以下类别。第一类是假新闻。第二类是失实新闻。根据失实的程度,可以将失实新闻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和严重性失实新闻,或者分为部分失实新闻和整体失实新闻。
对真实性的违背_虚假新闻现象_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理论与案例评析

探讨新闻真实,就不得不提到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出现,违背了新闻最本质的原则,即对真实性原则的违背。可以说,虚假新闻一直伴随着新闻发展的历史,对它的特点、影响、成因和遏制方法的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

从定义上看,“虚假新闻是指以虚构事实为依据的‘新闻’”[6]。实际上虚假新闻这一概念涉及范围很广。例如,杨保军分析虚假新闻的指称对象时,提出了假新闻、失实新闻和策划性新闻。赵振宇在《进一步厘清虚假新闻概念的几个层次》一文中提出了假新闻事件、假新闻报道、新闻炒作、新闻失实等概念[7]。学者们提出的名词虽然不同,但含义上多有相似和重合之处。结合已有研究,笔者大体将虚假新闻分为以下类别。

第一类是假新闻。假新闻是指“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源的‘新闻’,即假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想象,臆造、捏造的产物,是通过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8]。假新闻是虚构的,不论这个虚构者是媒体从业人员还是普通人,虚构的内容往往具有很高潜在的“新闻价值”,一经报道,能够引起广泛的传播和关注。从新闻报道意图上分,假新闻可以分为故意性假新闻和非故意性假新闻。前者是指报道者明知其为假而报道,后者是指报道者不知道其为假而报道。但是不论故意与否,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向受众传播了虚假的信息。

第二类是失实新闻。失实新闻,是指“具有事实依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9]。失实新闻往往会夸大其词、歪曲和掩盖某些事实等。例如正面报道中,为塑造人物光辉形象,夸大人物英雄事迹,以起到轰动的宣传效果,这可以说是失实新闻。根据失实的程度,可以将失实新闻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和严重性失实新闻,或者分为部分失实新闻和整体失实新闻。而根据失实新闻报道者的动机又可以把失实新闻分为故意失实新闻和非故意失实新闻。

一条虚假新闻影响到的范围很广,从被报道对象到普通受众,从小的个人到大的社会环境,甚至连传播本新闻的媒体自身都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坚决杜绝假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