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手段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以视听新媒体为载体的视听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
(一)传统节目主体化
在新媒体的内容生产链条中,内容来源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两个部分,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具备专业性、品质性和高权威性;而互联网的海量内容,则通过用户生成的内容挖掘了大量的民间智慧。
视听新媒体的互动性、可选择性以及海量资料库的优势使得传统媒体的一部分受众转移过来,但是他们的收视喜好不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网民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喜欢的网络视频内容仍然是优秀的电影、电视剧。[11]影视点播成为视频网站的竞争热点。而传统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非诚勿扰》等也很受网民欢迎,在PPS上,榜首的综艺节目还超过了榜首内地电视剧的点击率。
就目前来说,向传统媒体或者专业的内容生产商(如民营影视公司等)购买版权仍然是视听新媒体播出内容的最主要部分,而传统节目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准,长期以来已经获得受众的认可,所以,传统节目形态仍然占据了视听新媒体的主流位置。
(二)节目形态碎片化
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被割裂成破碎的片段,在不完整和被压缩的时间间隙里,放松性的视听享受取代了深层阅读,感官性、跳跃性的思维方式取代了缜密性、逻辑性的思考。同时,随着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变,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加强烈,为了使各种利益诉求能够充分表达,媒介传播环境呈现出细分化趋势,传播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倾向。
就节目形态而言,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大多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信息,比如一条完整的新闻,一个完整的节目,一部完整的影视剧,都有其相对固定的节目框架,并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完成;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超文本链接。所谓超文本,与传统文本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非线性的方式把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组织,比如相同主题的文字、视频等,于是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方便地在电脑屏幕上浏览到这些相关内容。
图5-3 优酷网视频搜索
网络催生了信息大爆炸,超文本链接又使得传播内容不必再完整,而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应该说,内容的碎片化是基于媒介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为满足消费行为的碎片化而作出的创新。
(三)节目规模微型化
由于碎片化的时代特征和媒介特征,在人们不完整和被压缩的时间间隙里不可能去接受或完成一次规模较大的传播,因此,微小说、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听纷纷走入人们生活,“微”字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又一关键词。
关于微内容的定义,学者Cmswiki有这样的解释: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12]而微内容体现在视听新媒体领域,就是微视频的盛行。所谓“微视频”,优酷网CEO古永锵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短则几秒,长则数分钟,内容广泛,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短片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相较于传统节目结构完整、叙事宏大的特点,微视频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习惯,体现了微内容的传播特点,在时间上打破了工作与闲暇时间的界限,将碎片化的时间间隙变得可高效利用;空间上实现了移动性、伴随性,不论是上下班途中还是排队等候,都可以用碎片化、颗粒化的内容去填补。
那么,具体到微视频节目的创作方面,首先,不必有相当的时长和容量,节目环节相对简单。其次,节目内容相对独立,避免了连续深刻的思想性表达,而多采取片段式,非逻辑性,追求表层信息的表现方式。尤其是移动视听新媒体的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短平快的收视需要。比如公交移动电视、地铁电视中,为了与乘客的停留时间相匹配,将连贯的节目形态按照受众消费时间与空间碎片化的要求,拆分成若干小段落和小单元,时长通常不超过5分钟。又如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视频业务中,因带宽资源和收看方式的限制,1—5分钟的短视频节目成为点播节目的主要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