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经济为文化艺术提供创作素材与内容众所周知,经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大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文化监管经费的安排,小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文化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等。文化艺术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2.文化艺术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不可否认,经济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但是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关系_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文化倾向性越来越明显,文化的经济功能和作用越发显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大的方面来说,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制定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小的方面来说,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品牌管理需要文化的指导。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往往交织在一起,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一)经济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

文化艺术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理解,作为上层建筑,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惟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1]这表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文化艺术不仅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是以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为源泉。毛泽东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文化艺术离开人们的生产实践,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会丧失发展生机与活力。

1.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决定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

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其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的区别,进而影响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马克思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毛泽东也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经济决定着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才有什么样的文化,那种企图逾越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想就像空中楼阁,注定要失败。自古至今均是如此,中国古代史上曾出现过的几个经济繁盛时期往往也是文化兴盛的时代,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大唐文明”“康乾盛世”。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文化艺术生产的质量、效率和结构,加速了文化艺术普及方式多样化、普及程度的广泛化和便捷化,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经济为文化艺术提供创作素材与内容

众所周知,经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大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文化监管经费的安排,小到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文化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等。同时,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经济社会生活还为文化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与内容。比如古希腊神话、史诗等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是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分不开的,人们只能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当生产力发展到近现代大工业时代,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的态度也就不存在了。

而今,人们的经济实践活动经过长期历史积淀,不仅是文化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成为文化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两者密不可分,种茶有茶文化,酿酒有酒文化,养蚕有蚕文化,更多的是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河南林州人民开掘红旗渠可谓一举三得:引水灌溉、铸就红旗渠精神、开发旅游项目,经济文化比翼齐飞,相得益彰。

(二)文化艺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经济发展丰富了物质生活,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会得到提升,会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物质与精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经济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为文化艺术繁荣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但是反过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动力。文化艺术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文化艺术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4]人们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领域包括: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宗教、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同时还包括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群众娱乐、竞技体育等。狭义的文化,不涵盖一般的物质产品,它更多地关照精神层面,但是,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的财富也包括物质层面的财富。

关于文化艺术的功能、文化艺术服务于社会的性质,过去我们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文化艺术是从属于政治,过分强调文化艺术产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而否认其所具有的商品属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观念认为:文化艺术与生产力似乎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5]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艺术在创造物质财富中的重要价值。不说其他,单单是艺术品市场交易每年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报告称,中国2010年艺术品拍卖总额高达83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交易规模已从10亿元飙升至1 000亿元以上。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占比25%,已跻身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行列。[6]

总之,文化艺术作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艺术日益经济化使文化艺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转变固有观念,把文化艺术资源当作重要的经济资源来开发经营,创造更多的文化艺术产品,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所以,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率,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文化艺术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不可否认,经济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但是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日益增加,人们的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开始向精神需求转移。精神需求在文化上表现为对书籍、音像、影视等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纯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也摆脱了实用性,逐步趋向于文化艺术性了。如穿衣不只讲究结实耐用,而更多的是关注美观、时尚和品牌。”[7]

经济文化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现代经济社会越来越注重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商品的文化附加值越高,其市场受欢迎程度越高,售价也越高。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特色,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等,它们都凝结着设计者的文化素养、独特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平。从市场上看,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商品,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商品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文化个性,促使商品的价值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旺盛。“这些文化内涵、文化个性、文化特色,成为构成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内在要素。在现代商品中文化价值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和文化在商品价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的时候商品的文化价值会几十倍、成百倍于商品制造成本。”[8]比如,一幅著名书画、一件珍贵的工艺品在拍卖会上可以拍到几百万、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价格,这是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经济中的成本原理来解释的。

3.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生产力功能

文化艺术和科技一样也具有重要的生产力功能,但是长期以来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经济功能被忽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文化艺术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还不明显,文化艺术的教化功能反而显得比较突出;二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误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化艺术被看作是上层建筑,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与经济基础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范畴,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文化艺术功能片面性的认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艺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文化艺术的经济功能开始显现,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也被人们逐渐认识。文化艺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生产力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说文化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那么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体系在什么地方呢?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艺术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资源,文化艺术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社会财富。比如文化艺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山东省临朐县曾是全国贫困县之一,他们靠挖掘文化艺术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形成了书画、装裱、奇石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十大系列40多个门类的文化产品生产基地,其中的奇石交易市场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奇石集散地。”[9]可以看到,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或者文化艺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如江浙一带素以“文化之邦”“名士之乡”著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艺术发展水平较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充分说明了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生产力功能,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利用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实现文化艺术与社会财富的转化,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外域文化艺术资源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例如,美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较中国要贫乏得多,但它的文化艺术产业却远比中国发达。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遍布世界各地,迪斯尼乐园风靡全球。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故事,经过美国好莱坞的改编,产生上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英国巨轮沉入冰海,成为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来源,《泰坦尼克号》利用高科技的制作手段和高效的市场运作,成就了20世纪电影票房收入的神话。中国是世界最著名的恐龙蛋化石之乡,好莱坞拍摄的巨片《侏罗纪公园》和续集《失落的文明》就是采用了中国的恐龙蛋化石资料。这些都充分说明文化艺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产力功能,文化艺术是无国界的,如果不去开发和利用,就会成为他人创富的资源。

另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韩国,近几年来韩国把文化艺术作为发展的核心,实现了金融危机后的再度崛起,“韩流”席卷全球。众所周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众多大财团解体,三分之一的银行关门。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后不到五年时间,韩国便再度崛起,其中文化艺术产业功不可没。“文化艺术产业成为最活跃、成长最快、带动力最大的‘战略性产业’,使‘从经济破产到文化征服’的复兴。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南宫镇说:‘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就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越发显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渐趋明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深刻认识到文化艺术的生产力功能,对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实现文化艺术更大的价值,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