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翻旧闻妙挖赋新

巧翻旧闻妙挖赋新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殊不知,曾经明日黄花的新闻“热点”过后还会出新闻。听完这个趣闻,林占友感到很有新闻价值,于是以《“让他说,别碰他!”》为题,写出了一篇消息。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在当年度吉林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那么怎样把年年都唱的“四季歌”变成脍炙人口的新歌呢,这就需要记者在陈旧新闻素材中找出新意来。可以说,见义勇为的事迹并不鲜见,何况又是四年前发生在外地的旧闻。
巧翻旧闻妙挖赋新_浅谈如何把“旧”闻写出“新”意来_报海启悟集

新闻的特点之一是新闻的时效性,这毋庸置疑。但是,时过境迁不等于时间的榔头会击碎所有新闻产品,时空的位移并不能耗散所有新闻元素。记者在到基层采访中,常常在和普通百姓闲聊中“聊”出来的一些尚未报道过的好素材,虽然已成“旧闻”,但仍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写出来有可能就是新闻精品,就像陈芝麻一样,榨出来的油仍然会香气扑鼻。那么,怎样把“旧”闻写出“新”意来呢?笔者通过学习和总结同仁的采写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跟踪采访,寻觅明日黄花

有些热点事件或受人瞩目的新鲜事,无疑被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翻来倒去的报道过。“热”过之后,必定有相当部分人“班师回营”。殊不知,曾经明日黄花的新闻“热点”过后还会出新闻。比如,200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到遭受百年未遇过特大旱灾的东辽县查看灾情。在温总理查看灾情期间,中央、省、市各家媒体云集。当温总理一行走后,各路记者也都返回老巢。几天后,辽源日报记者林占友来到温总理查看灾情期间在农民家中召开小型座谈会的东辽县甲山乡甲山村一组采访。与农民闲聊时,他听到了一个“趣闻”:在召开座谈会时,温总理向参加座谈会的四位农民详细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时,有个农民说:“去年卖粮被骗了”,总理忙问:“是什么原因?”这时,这个村的一名干部用帽子碰了一下这个农民,示意不让他说。结果被温总理发现了,当即严肃地问这名干部:“你为什么不让他说?你想干什么?”听总理这么一说,在场人顿时紧张起来。于是,温总理温和地说:“先不听汇报了,讲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讲完后,气氛也轻松起来,接着温总理指着那个刚才发言的农民说:“让他说,别碰他!”于是,那个农民把真话讲了出来。听完这个趣闻,林占友感到很有新闻价值,于是以《“让他说,别碰他!”》为题,写出了一篇消息。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在当年度吉林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二、陈酒换装,赋旧闻以新意

有些事实的发生,即使早已成了“历史”,但在其继续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不断的变动和变化,如果抓住它新近变动的一鳞半爪来调动旧闻的整体,把所需要向读者报道的旧事和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样能成为有新鲜味的新闻。比如1977年10月23日,新华社播发一条新闻:《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报道的是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已经控制住曾在东南亚地区危害数千年的蝗灾这一鼓舞人心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并不是始于1977年,而是连续十多年就是如此,这已是多年的“旧事”了。而今要去报道它,如无新的变动情况,是难以成为新闻的。然而,记者采取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的办法,用“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一句作为引渡,然后顺理成章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便把十几年的事实都调动了起来,赋予寓意,使通篇都有了新闻味。

三、变换角度,在特色中求新

特色,谓之独特的个性或风格。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即使颇为同类的新闻事实,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人身上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特殊性。作为地市报记者,最烦恼的就是几乎年年、月月雷同的“例行公事”般的“应景新闻”,像春耕、秋收、辞旧迎新、“两会”报道、节庆活动,等等。这些内容当然需要报道,何况有些还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那么怎样把年年都唱的“四季歌”变成脍炙人口的新歌呢,这就需要记者在陈旧新闻素材中找出新意来。2001年7月,辽源日报社两名记者到东辽县安恕镇采访,听村里老百姓说,今年甜瓜生产喜获大丰收,并且卖上了好价钱。瓜果梨桃丰收增产,本来就是一条十分普通的新闻素材,没什么新意,更何况这是“道听途说”的一条旧闻,按一般记者的常规写法,也就是统计个数字,全镇共种了多少亩甜瓜,产了多少甜瓜而已。可这两名记者却没有这么简单地采访和简单地写,而是深入农民当中深挖细访,细致了解农民今年为什么种这么多甜瓜,首次种瓜遇到些什么技术难题和困难,如何解决的?经过详细采访,了解到这个镇之所以种植这么多甜瓜,并且大丰收,是因为镇党政领导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和地域优势,把种甜瓜形成规模产业,制定了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从而使甜瓜生产大丰收。详细采访和分析后,他俩寻找到了这个新闻素材的特别之处,于是写出了消息《“听镇领导的,没错”/安恕镇农民数着票子夸当官的》。这篇消息发表后,不仅获得了吉林新闻奖,而且还在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四、素材归类,为旧闻找噱头

“旧闻”是许多记者时常发现的,对于这样的“旧闻”,可以结合当前形势,再深入了解这一旧闻所产生的背景及当事人、相关人员的当时情况,巧妙地为“旧闻”找出一个新噱头。这样,旧题材经过深入采访,照样可以写出新闻精品来。2008年11月,辽源日报记者郭珍珠、咸凯慧在采访中听到这么一件事:有一位82岁老人,入党50多年来始终对党赤诚,在工作时,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工作勤恳;退休后,义务服务,余热发光;患癌症后,顽强与病魔作斗争。几十年来坚持读书学习写了心得笔记。这样一个“老典型”,还能不能写?怎样写?她俩经过反复思考和琢磨,决定写。为了写出新意,她俩把采访老人的素材进行了归类整理,确定以老人的坚定信仰为主题,写出了通讯《信仰如山,激情如瀑》,通讯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并在2009年度吉林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五、续写故事,善于拼接现实

对于有的陈旧新闻素材,感觉很有现实意义,也不能立马去采写,应该深入了解当事人目前的状况,从中寻觅到与旧闻的关联点,续写新的故事,让其成为旧闻翻新的由头。如广西玉林日报记者陈博就曾碰到这么一个旧题材:一位普通的农民在外地打工时赤手空拳擒获手持利斧的歹徒,被那里的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回到家乡四年来,他从不提过去的荣誉,靠自己的能力勤劳致富。可以说,见义勇为的事迹并不鲜见,何况又是四年前发生在外地的旧闻。对于这样一个旧闻,陈博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再次到这位农民生活的村庄进行采访。通过采访,他找到与这位农民昔日的见义勇为行为相关联的东西——谦逊、朴实的美德,并以此为新闻由头,精心采写了通讯《见义勇为隐名4年在乡间》。该文发表后获得了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六、别体特裁,写作不落俗套

有的新闻事件或人物,新闻事实已发生很久,如果还平铺直叙已无一点新意,写出来后读者也不会愿意看。那么,怎么把这些有意义的“老故事”写出来,并富有新意和吸引人呢?那就是别体特裁,在写作上不落俗套。辽源日报资深记者石岩写的一篇人物通讯,就是一篇很好的范例。一次,石岩到东丰县采访,听说仁合乡双全村党支部书记张守义几年来勤勤恳恳,公而忘私,一心带领全村村民勤劳致富,在他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4年前石岩曾采访和写过张守义,那时他做出的一些事迹就很感人,近几年来又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迹比以前的更感人了,但有许多事又与以前的比较雷同。如何写好呢?他经过思考,用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来写。看,他写的这篇通讯的“引子”就不落俗套,很吸引人:“四年前采访张守义时所遭遇的尴尬和‘暗访’后稿子见报所带来的喜悦,至今仍难以忘怀。四年后再叙‘怪人’张守义,除了当年的那种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仍在鼓荡血脉之外,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原色的重新认识。事实上,‘写’张守义不难,难就难在‘认识’张守义。下面的故事是记者‘听来’或‘抄来’的。但它与张守义本人同样真实,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生命原色”。随后,他分四个方面,给读者讲述了四年来发生在张守义身上的故事。这些陈芝麻似的素材虽然“陈”,但有现实意义,“榨”出来的“油”香气扑鼻,读者爱看,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七、节外生枝,自然演绎成文

有些过时了的旧闻,实在找不出新由头,也可以在写作中起笔不直言此事,而言他事,力求在接近性或扣人心弦上缩短读者与新闻的差距,从而把阅读兴趣调动起来,让读者感觉“旧闻”不旧。如,2006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消息,就是这么写的:

广昌,有一张著名的“历史名片”,它曾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红都”瑞金的重要屏障,1934年4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中央红军就是在这里,做出了战略转移的部署。

地处广昌南部的新安村,长期以来,贫困一度是它的另一张“名片”。村民吃的是不达卫生标准的塘水。走的是晴通雨阻的土路。2000年,新安村人均收入772元,全村贫困人口409人,而2005年,新安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360元,贫困人口减少到16人。短短几年,新安村巨变。“关键在于扶贫开发路子对头,紧紧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县扶贫办主任危全保深有感触地说。

把旧闻写出新意来的方法还很多,如巧妙想象,放大细节;移花接木,别具一格;扩大视野,独辟蹊径,等等,只要我们在采访和写作中肯动脑思考,善于花样翻新,就一定能把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旧”闻写出“新”意来。

(刊于2011年第4期《新闻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