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做人再作文

先做人再作文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做人,再作文”,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好工作、出成效的保证。所以,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当二人在办公室收钱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先做人再作文_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_报海启悟集

“先做人,再作文”,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好工作、出成效的保证。职业道德是在良好的个人品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增强自律意识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

伦理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则由于先做一个一个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这和技艺的获得一样。当我们学习过一种技艺时,我们愿意去做这种技艺,于是去做。就由于这样去做,而学成了一种技艺。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当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一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在所难免地会出现了一些混乱,对某些新闻产生非常认识以及道德失范的现象,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降低并且败坏了新闻从业者的形象,甚至一些恶炒新闻、假新闻和为追踪新闻而采取一些不道德行为直接威胁了大众的隐私、权利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尊敬感逐渐地下降,他们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和在社会扮演的角色中应承担的责任越来越感到不满,使新闻工作的意义越来越小。新闻工作者既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实践者、示范者,在宣传中要求别人普遍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所以,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理想、新闻工作责任、新闻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良心和新闻工作荣誉,等等。其中,新闻工作理想指的是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及新闻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是第一位的;新闻工作责任就是从业者对社会、对公众所承担的新闻工作义务,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必须时刻牢记的;新闻业务技能是指进行新闻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有的;新闻工作良心就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责任的自觉意识,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新闻工作荣誉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生活中的精神生命,它是决定新闻工作者能否做出绩效的动力。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要想群众所盼、写群众所忧、呼群众所急,真心实意地当好“传达员”“信息员”“调研员”“监督员”。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近年来,我国新闻战线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真实反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成就。同时,还对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和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抨击和舆论监督。四是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新闻工作也成绩斐然,这是人们耳闻目睹的。但同时,一些新闻工作者的信仰也出现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屡屡突破道德底线。有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全力迎合市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坚守,新闻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9年7月,河北省蔚县李家洼煤矿发生“7·14矿难”后,8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9名记者索要封口费,矿主共支付260多万元,上演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在上海举办的车展中,“红包”媒体控制车展,报纸、电视铺天盖地的新闻竟然和车商自己所做的广告相差无几,在厂商的操控下,部分新闻传媒完全丧失了客观立场。北京某报记者孙振在担任报社热线部记者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用某电信发展总公司名义在开办“体彩”“福彩”声讯台中,以弄虚作假、欺骗公众相要挟,向采访对象索要钱款18万元,事发后被判8年有期徒刑。2006年5月,《国际商报》驻河南记者站记者余庆峰利用报社委托其采访、组稿的职务便利,伙同桑国涛在调查河南省某市煤矿私接电源排水一事过程中,向该矿主杨某索要10万元现金,后来经过双方多次协商,讨价还价,余庆峰、桑国涛二人同意杨某支付1万元现金后,让杨某拿走记者偷拍的该煤矿私接电源偷排水的光盘。当二人在办公室收钱时被公安机关抓获。2009年5月15日,云南某报社记者张某某、张某某等人,到陆良县某公司调查采访该公司征用土地事宜后撰写了批评性新闻稿件,随后将稿件传给该公司负责人审阅。该负责人到昆明约见两位记者,并给两人4万元了结了此事。两名记者因受贿罪被吊销记者证,并被判刑。

以上所列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将其称之为新闻腐败现象,有的称之为新闻道德沦丧或传媒操守问题。当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有偿新闻”泛滥

有的新闻工作者只要收到别人的钱就不顾一切地为别人吹嘘;对有的企业不管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如何,只要出够了钱,就可以大肆地去报道;一个人,只要他愿意花金钱,很多记者就来为他写通讯、写报告文学、写电视剧,为他树碑立传。还有的向被报道单位收取费用后,便把广告当新闻来写。

(二)只关心“上头”,不关心百姓

有的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明显降低,只把眼睛盯着“上面”,或者只盯着一些经济有实力的“大老板”,而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意见、批评、监督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有的记者到基层采访,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或摆架子,把新闻当作向人民群众索取好处的资本;有的由于得了被采访单位的“好处”,不惜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欺骗愚弄读者;有的编辑片面追求读者眼球或收听率、收视率,以便招来更多的广告客户,故意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刊发和刊播低级庸俗,甚至是不健康的内容,大肆宣扬凶杀、暴力、愚昧、迷信,污染社会,毒害群众。

(三)索要封口费,大搞“有偿不闻”

与“有偿新闻”不同的是,还有相当一些新闻工作者大搞“有偿不闻”。“有偿不闻”的实质是花钱买平安、掩饰失误,收钱不作为、不曝光,如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掩瞒工作中出现的过失、不足,就花钱收买新闻工作者,让新闻工作者“见而不闻”。

(四)不顾廉耻,以稿谋私

近年来,新闻工作者以职谋私的情况较为严重。有的编辑利用发稿权、向通讯员索要钱、物,不给好处,好稿也不给编发,给了好处,不适合编发的也硬行编发;有的记者利用采写权在被采访单位中吃喝拿要,向被报道单位索要钱、物等;有的利用被报道单位走后门、办私事;有的利用接触领导干部之便,让他们为自己说情办事;有的甚至利用职权干预立法、执法和党政事务。

(五)不劳而获,肆意“盗窃”

有一些记者本应去现场采访却只电话采访,本应多方采访却只单方采访,写稿单凭被采访单位提供材料;有的记者把通讯员采写(拍摄)的稿件(照片)拿过来,不征求意见、不沟通、不帮助做一点点的文字修改,随意地拿过来就署上自己名字发表。

(六)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有一些新闻工作者便产生了懒惰,写稿不动脑、不动笔,随意套改网上新闻作品;更有甚者,直接抄袭网上新闻

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对象心目中的形象。

(七)不顾新闻真实,任意拔高

有一些编辑,只管编稿不管大局,只求看点漠视导向,与记者、通讯员缺乏交流、听不进不同意见,只管来料加工、不提前与采访环节沟通,为求看点人为拔高新闻价值或偏离新闻实质,等等,从而导致“报道失实”。这些现象影响新闻产品质量,降低了新闻报道水平。

(八)不拘小节,贪图好处

在实际生活中,记者“赶会”拿红包、收纪念品并非特殊现象,免费看戏、看体育比赛和旅游等等也司空见惯,还有一些新闻工作者自以为与被采访单位负责人或被采访人有了接触,就不把自己当外人,随意拿被采访单位负责人或被采访人的烟、笔、书等物品,使对方很反感。正是因为不拘小节,贪图好处而发展到像上述那些被吊销记者证、被判刑的记者那样,收受较大数量的金钱就并不令人惊奇了。

以上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少数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由于这些东西的存在,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今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十分严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三、如何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律。众所周知,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言谈举止,对于人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试想,那些思想素质不高,道德品质低下的新闻工作者怎能够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呢?又怎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良师益友呢?同时再试想,由那些道德水准极低的新闻从业人员充斥的新闻单位,又怎能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人民群众的历史重任呢?

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应当以自律为主,因为这是基于职业特点所致。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的采集传播者,采访工作极具灵活性、机动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文字记者常单兵作战,摄影记者搞重大题材报道也仅需两三个人合作即可。另外,采访范围也很广阔,既可跨区域,又可跨行业,近则从市内到市外,远则从国内到国外,工、农、商、学、兵均可涉足,可谓无处没有记者的身影。正因为如此,仅靠外在的他律来约束、限制违规违纪等不道德行为,是难以奏效的。唯有加强自律,靠内在的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取得好效果。那么怎样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建设呢?笔者以为加强自律应包括下列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内心形成一个道德法庭。只要在内心中真正形成一个道德法庭,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第二个层次是新闻工作者在内心要建立正确的道德法庭。只有内心的道德法庭所“管辖”的领域符合历史潮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真真正正地干好本职工作。第三个层次是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新闻职业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必须头脑清楚,具有准确判断一种事物对错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新闻工作自律的途径通常有以下三条:一是新闻单位要针对记者队伍中存在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不断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加强自律,使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落实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职业规范,以此来约束新闻工作者。另外还要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等方面完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监督机制,在严格的制度环境下,造就一支“纪律严、作风正”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二是建章立制。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这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只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全覆盖的采编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新闻发稿编辑平台,把所有稿件都集中在该平台上,才能有效地杜绝关系稿、有偿新闻。三是制定新闻记者自律信条。2003年11月,国内最大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联合国内七家主要媒体制定了“自律公约”,公约要求媒体恪守职业道德、维护自身形象。此外,为了维护形象,近年来一些主要媒体也纷纷发表自律声明,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新闻工作者形象。这些媒体还将举报电话公之于众,希望社会共同努力,将那些不合格的记者从媒体中清除出去。如果所有媒体都能建立起“自律公约”,新闻从业人员就会有了自我约束。四是严厉制裁搞有偿新闻的人。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本身的素质、道德修养的缺失。因此,必须制裁犯错的记者。制裁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制裁,包括党纪国法的制裁;二是社会的制裁,这是没有条文的法律,通过读者的抗议、谴责等途径来实现;三是媒介的制裁,即开展伦理运动,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来实现;四是对记者个人的制裁,包括各种各样的处罚,比如:警告、开除、罚款等。对犯错的记者的制裁处罚应该严厉有效,要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后果,从而达到遏制不道德现象的目的。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行业面临的必然问题。当外界环境错综复杂时,难免会有个别素质低下的记者鱼目混珠,浑水摸鱼,给新闻界的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大众传媒对社会有强大的作用力,这种影响对社会的安定、繁荣和进步就形成一种很大的威胁。因此,今后注重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011年度吉林省报纸理论宣传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