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读到通讯员那些拉杂、冗长的稿件,不由得想起茹太素挨板子的故事。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报告五件事,写了一万七千字。他火了,命人打了茹太素五十大板。出身贫寒,没读多少书的朱元璋,尽管对文字不太精通,但他是非常讨厌长文的。茹太素的报告写了一万多字,只有最后的五百字有用,这正是茹太素挨打的原因。茹太素行文,错误就在于把珍珠丢进了沧海,没有把自己的观点一下子亮在朱元璋面前。
行文莫学茹太素_报海启悟集
每当读到通讯员那些拉杂、冗长的稿件,不由得想起茹太素挨板子的故事。
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报告五件事,写了一万七千字。朱元璋命人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三百七十字,还听不到一点具体东西。他火了,命人打了茹太素五十大板。第二天夜里,他又躺在床上让人接着读给他听,读过一万六千多字,才有事情的具体内容。五件事中,有四件是可行的,便令人赶快办理。他从此规定了上书陈言之法:“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不许繁文”。洪武十二年,又立“案牍减繁式”,颁布各衙门。
出身贫寒,没读多少书的朱元璋,尽管对文字不太精通,但他是非常讨厌长文的。茹太素的报告写了一万多字,只有最后的五百字有用,这正是茹太素挨打的原因。
邓拓同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开门见山”。许多文章的作者,即便有一二可取的见解或新鲜的知识,但是他们往往不能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却要写上一大套人云亦云的废话,然后才夹着写出自己一点点新东西的,如果这一点点新东西确有可取之处,那么,这样的作者未免不智,他好比把珍珠丢进了沧海,让泥水冲掉了金沙,多么可惜。”
茹太素行文,错误就在于把珍珠丢进了沧海,没有把自己的观点一下子亮在朱元璋面前。
我们有些通讯员的稿件也常犯拖泥带水的毛病,像个四合院,进了大门进中门,门中有门,最后才能见到人。这种写法,应该根除。在当今“时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的时代,谁有时间去看那些废话连篇的报道呢?
(1985年第二期《通讯员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