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之功,是写作者基本功之一。因此,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者,都很注重锤炼文字。
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改章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也说:“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气万力,求易不得,意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可见文章修改是多么不容易。
要提高修改之功,就应该懂得语言文字的价值,不能小看一字一句在整个文章中的作用。词句的严谨与疏脱,文字的精粹与粗糙,对文章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有古人说:“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这是很有道理的。细心考查,无论古今中外,那些语言大师,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词汇丰富而轻抛乱掷一字,每每用字都是很“吝啬”的,以精炼为荣,啰嗦为耻。鲁迅说:“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是对优良写作传统精神的极好概括。
搞好文章的修改,要舍得割爱,竭力将不派用场的、无关紧要的、可有可无的字、词删掉,使文章全无同词重字,赘言繁语,增一字则长,损一字则短。这样,才能以少胜多,以少见多,“简言以达旨”“片言明百意”,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文字紧凑而思想广阔。”
如果我们每个写文章的人都能做到热时写,冷时改,字句词意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并抱着不耻示人请人修改的态度,何愁写不出好的佳句、好的文章呢!
然而,现在有一些人写了几篇文章,通过编辑的修改发表了,便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不仅自己写稿不再注重遣词造句、修改不通文字,更不去细心琢磨编辑为什么对他写的文章那样改,更有甚者认为编辑给改坏了,改差了,好似他的文章改不得,是字字珠玑,别人一改,便成了“点金成铁”了。
“文章不厌百回改”,不管是自己改,还是他人改,总体上说只能是越改越好,这是古今中外大文豪所验证了的真理。我们每一个写文章的人都应牢记住这句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