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方式是演讲者向听众展示能够充分引发演讲主题的物品,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演讲者在听众面前亮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时,会给听众一种新奇感,使听众急于想知道实物的喻义。这种方式是演讲者通过谈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来引起听众对主题的关注。内容生动有吸引力,同时还不能忽视演讲的节奏变化。结尾演讲辞的结尾与开头一样重要。
演讲的基本要求_语言交流艺术及实用技能训练

(一)充分酝酿,周密准备

一般地说,演讲都要事先准备好讲稿,就是不完全形成文字材料,也要写个题目,起码要打个腹稿,因此,演讲前要求在演讲稿上下功夫。

1.演讲稿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

要讲什么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主张,态度要鲜明。要给听众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其为之所感,为之所动。

2.演讲稿要推敲结构的逻辑性,安排好讲稿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1)开头

开头,就是一篇讲稿的起头。它在全篇处于重要的位置,所以要非常注意演讲的开头。好的开头能紧紧抓住听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从演讲的题目讲起。这种方式是交代题目,让听众知道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接着就分层次地阐述这个题目。例如《讲真话》这篇讲稿是这样开头的:“同志们,你们都讲真话吗?我这样问是有点冒失。但如果你们用这个问题问我的话,我愿意坦白地告诉人家,我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

第二,从演讲的缘由讲起。这种方式是先解释为什么确定这个题目,一开始就让听众随着演讲思索这个题目的起因。例如《新时代的流行色》一开头就说:“青年朋友们,说起流行色,你恐怕会联想到大街上姑娘们漂亮的衣裙,商场橱窗里眩目的广告。甚至巧克力的包装。赤橙黄绿,千变万化,姹紫嫣红,时时刷新,啊,不不!我所讲的流行色,可不是种种赏心悦目的色彩形象,而是当今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

第三,从演讲的主题讲起。这种方式一开头点破主题,使听众一下子就知道你要讲什么。例如《怎样创造愉快的集体宿舍生活》的开头:“同学们,我们都离家在外,远离亲人,开始过集体生活了。那么,我们彼此之间应该怎样交往,才能融洽我们的集体呢?从一家一户,四面八方来到一起,怎样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潇洒自如呢?下边我来讲这个问题。”

第四,以提问题的形式开场。这种方式把与演讲主理密切相关的问题摆在听众面前,能使听众在渴求寻得答案的情绪中,全神贯注地倾听下文。如《我来谈谈拥挤的买饭口》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学习、工作、娱乐之外。还有什么?那就是吃饭。好,今天我就来谈谈我们拥挤的买饭口吧!”

第五,从说故事讲起。故事本身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特点。用它来开场,最容易吸引听众,听众不听完不罢休。如李燕杰的《塑造美的心灵》的开头就是这样的:“去年春节,我到人民大会堂观看舞会,发现青年人的穿戴跟过去被外国人称中国人为黑蚂蚁、蓝蚂蚁的时代相比可不同了。从美学角度讲,可以说是服装美学的一大前进。当时,我很高兴。忽然间进来一位20多岁的女青年,穿着杏黄色的大喇叭裤,裤筒宽极了,人往前走,后面都用不着扫地;上身穿一件绿色的登山服,还敞着怀;头上顶着一个高高的白色痰盂帽,挎着红色皮包;足蹬一双翘着的高跟鞋,大装洋相, 自鸣得意,不堪入目。于是,使我想到还应该同青年人谈谈这方面的美学问题。”

第六,从名人名言讲起。这种方式是针对演讲内容,选择哲理性很强又十分通俗的名人名言作为开头的。这样就会马上吸引听众,尤其是当代青年,他们很喜欢有文采的、有哲理的名言。例如,有一篇演讲辞是这样开头的:“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我来谈谈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问题。”

第七,以展示道具的方式讲起。这种方式是演讲者向听众展示能够充分引发演讲主题的物品,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演讲者在听众面前亮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时,会给听众一种新奇感,使听众急于想知道实物的喻义。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演讲中常用。例如,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的论述时,一位老师就拿着一块石头,放在讲桌上,从石头本身谈起哲学的基本问题,用一块石头打开了哲学的大门。

第八,从交代身世讲起。这种开头方式就是演讲者先来做自我介绍,消除演讲者同听众之间的陌生感,还可以缩短演讲者与听众在认识上的距离。例如,相声演员姜昆在北京“育年思想教育研讨会”上的演讲《理想纵横谈》的开头:“我就是相声演员姜昆,大家都认识我。今天,我不是说相声,也不是作报告,是跟青年伙伴谈心、谈理想。纵向谈自己,横向谈别人,起个名字叫《理想纵横谈》。”

第九,由时间或场景讲起。这种方式是演讲者由演讲现场的环境特点引出主题。其特点是新鲜活泼、气氛和谐。即兴演讲和庆贺演讲常常运用这种方式。例如,某学校,在开学典礼上一位老教师的即兴演讲:“今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日,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校园。我们在座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来的人,是时代的骄子,此时此刻我们想些什么呢?……今天,在这里,我讲几句怎样对待这个新生活的问题。”

第十,由当时的形势谈起。这种方式是演讲者通过谈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来引起听众对主题的关注。例如,一位同学在《我的抉择没有错》的演讲中说:“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十一亿人口,九亿农民,两亿文盲,这样的民族素质怎样应付高科技的挑战……”

还有的演讲,开头用幽默的小故事、寓言、笑话、比喻、诗歌、传闻逸事、偶然事件等。

(2)主体

主体是演讲词的主干、重点,阐述观点、表达情感,都依赖这一部分。

第一,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演讲是日头表达。听众获取信息是凭听觉。听觉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它容不得用较长时间去分析、思索,必须在听的同时完全理解。所以,主体必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第二,要波澜起伏。内容生动有吸引力,同时还不能忽视演讲的节奏变化。只有起伏有节,有张有弛,变化无穷,才能扣人心弦,发人深思,产生感染力。

第三,要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根据内容需要,或采用并列式,或采用递进式,或采用对比式。

第四,演讲者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要有充分的信心,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

(3)结尾

演讲辞的结尾与开头一样重要。古人云:“凡起句,当如海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理想的结尾应该这样:

第一,能收拢全篇,深化主题。这是常用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的报告式演讲。其特点是在结束时简明扼要地对自己所阐述的思想进行概括性总结,照应全篇,深化主题。例如,老山前线解放军“保边疆,献青春”演讲团成员杨少华《珍惜啊,今天》的演讲辞的结尾:“年轻的朋友,有一个和平宁静的环境,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多么珍贵!我们在工作之余,走进剧场欣赏音乐,又是多么珍贵!这一切都是许多人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包括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英雄。至今,前线战友还在那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顽强战斗,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拼搏。青年朋友们,我们是否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使命 —— 在当前这场伟大的改革中,为振兴中华而献身!我是踏着战友们的血迹回来的。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我们应该珍惜啊,今天!”

第二,要提出希望,鼓起激情。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必须是充满激情的,因为以情感人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演讲结尾时,更不能忽视情感的力量。要饱含情感地将演讲推向高潮,提出希望,使听众与演讲者一起去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例如,一名同学的《做这样的人同样是伟大的》的结尾:“铃声宣告我演讲的结束,但我希望我三分钟的演讲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三分钟的回忆,还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愉快的思索。唯一的满足是希望大家从中得到点什么,那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吧,去做一名教师,他们同样是伟大的!”

第三,要幽默含蓄,耐人寻味。这种结尾形式往往在听众的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从而使演讲顿时生辉,造成活跃欢乐的气氛,令人在笑声中回味深思,使听众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例如一篇《笑看人生》的讲演辞的结尾:“……到那时,我将主动地安然地毫不迟疑地向另外一个世界走去。到那里,我要告诉马克思:我来了,向您报到,并无痛悔和羞愧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第四,要恰当引用,清新优美。引用诗词歌赋、哲理名言,可以起到丰富和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李燕杰同志在一次以“发扬雷锋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题的座谈会上发表演讲,引用了贺敬之《雷锋之歌》的几句诗作为结束语:

雷锋,这是真正的人,是我们整个新一代的姓名。正是雷锋——把这个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

再如《忘我的爱》的结尾:“青年朋友们,在未来的社会面前,横着一条时间的长河,知识的长河。我们只有将青春的心贴在一起,互相扶持着,彼此温暖着,去接受命运的挑战,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对于明天,让我们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一起来祝福吧!愿太阳放出永恒的光和热,愿人间永远充满安慰和温暖。”

(二)从容登台,进入角色

演讲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后,马上就要登台了。这时,演讲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高兴、激动、紧张,一时出现比较复杂的心理。因此,这时要控制心理的平衡,保持冷静沉着,从容登台,进入角色,忘却自我。

1.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听众对演讲者尊重与爱戴的,应该说是他的品德、气质,广博的学识和惊人的口才,但首先反映到听众感官的是美的仪表。假如一个演讲者不拘小节,不讲风度,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窝窝囊囊,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手舞足蹈地激动于特有的空间舞台上,就不会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更不会提高演讲的效果。这就要求演讲者讲究仪表的端庄和举止的文雅。

仪表的端庄,在这里主要指衣着打扮。一要合乎演讲者的身份,假如一名年近半百的教师,上穿牛仔裤,上罩蝙蝠衫,耳环戒指,浓妆艳抹,就势必给人以浅薄轻浮的感觉;二要与演讲的内容一致,例如,在追悼会上作凭吊演讲,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是不妥的,应该穿深色或黑色的衣服,以示对死者的深深哀悼之情;三要与演讲者的体形、肤色相适应。体形肥胖的,宜穿深色服装,显得匀称;体形瘦削的,穿浅色衣服较好,显得丰满。皮肤白皙的人穿深色衣服好;皮肤较黑的,最好穿浅色的衣服等。

2.入场潇洒自如,登台精神饱满

演讲者第一次与听众见面,就是进入会场。这个亮相对于演讲者来说,似乎是无所谓的,可是听众对此却十分留心。他们会从上到下地观察演讲者的衣着是否整洁,举止是否文雅,风度是否潇洒等。所以,演讲者入场时的表情举动如何,与后面的演讲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切不可马虎大意。

演讲者进入会场时应该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态度谦和,面带诚挚的微笑,用余光看看大家,步履稳健地走向讲台。如果一进会场,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什么,或上看下察,显出少见多怪的样子,就会给听众以轻浮、做作的感觉,也显得缺乏修养,有失身份。

登上讲台时,要迈着沉稳的步子,庄重大方,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面对听众站好,恭恭敬敬地给听众行个十五度礼,随后用十分友好的目光,环顾听众,开始演讲。

3.称呼得体,呼语恰切

(1)称呼,往往是演讲者上台后第一句要讲的话。至于怎样称呼要看对象而定,听众不同,称呼有别。称呼分为泛称和类称两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国家,称呼也不尽相同。旧中国常把泛称称为“诸位”,新中国成立后,通常多用“同志们”,改革开放以来,则多用“朋友们”。日本以“诸君”作为泛称,西方一些国家以“先生们”“女士们”作为泛称。类称指具体对象,如“各位领导”“来宾们”“农民兄弟”“各位同学”等。

(2)呼语,是在演讲过程中因内容的需要,或为增强演讲效果,对听众心理施加影响的一种必要手段。有的呼语起号召、鼓动、启发听众的作用,有的则用来抨击时弊打击敌人的气焰。比如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里就有这样的呼语:“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们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能有几天?”这一连串的呼语,不仅会使革命者愤慨激昂,扬眉吐气,而且像匕首,像利箭,直刺特务们的心脏。

4.下台从容不迫,退场彬彬有礼

演讲结束,演讲者应该说一声:“谢谢大家,再见!”接着向听众敬礼致意。然后,要如走上讲台一样,稳健地走回原位。一不要随随便便,失去常态,仓皇跑下,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印象;二不要漫不经心,摇摇晃晃,给人一种应付了事,满不在乎的感觉;三不要懒懒散散,无精打采,表现出一种疲惫的样子;四不要慢慢腾腾,东瞅西看,表现出似乎还想讲些什么的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